從疲勞到猝死只有5步!15個「必須休息」信號,你佔了幾個?

2020-12-06 澎湃新聞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

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

壓力也與日俱增,

很多年輕人每天最大的感受就是「累」!

不過他們大多認為自己還年輕,

熬一熬沒關係,

殊不知,從疲勞到猝死僅僅5步!

不重視疲勞

猝死正一步步逼近

第一步:經常犯困

這個階段的人往往覺得沒精神,身體疲憊,白天每時每刻都覺得困,回家倒頭就睡。

第二步:身體沉重

血液中的氧氣濃度與血糖值持續下降,導致肌肉或內臟局部組織氧氣與營養不足,於是人就會覺得身體沉甸甸的,肩膀和雙腿也很沉重。

第三步:易怒或情緒低落

極度疲勞時,人的脾氣會變得很糟糕,動不動就容易發火,然後瞬間又會變得情緒低落。這種大起大落的情緒往往是臟腑器官耗儘自身能量前的表現。

第四步:周身疼痛

如果疲勞持續加劇,壓力不斷升級,身體內部就會出現問題。不僅可能出現肩、背、腰等部位的疼痛,還會伴隨皮膚暗沉、青春痘、口腔潰瘍、牙周病、胃炎、便秘、食欲不振、暴瘦或肥胖等症狀。

第五步:疾病找上門

要是不把前面四個階段出現的問題放在心上,繼續透支身體,那麼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胃病等就很容易找上門,甚至直接導致猝死。

此時才想著要改變生活狀態,那你至少需要大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調養,才能恢復身體健康。

「必須休息」的信號

千萬別視而不見

即便是再硬朗的身體,也經不起熬夜的折騰。今天熬夜給我們帶來多少快感,明天便會以加倍的痛苦還給我們。

而就在你心存僥倖地熬夜之時,殊不知,身體已經不斷向你發出猝死的危險信號了!

信號1

眼睛酸脹乾澀

眼睛是一個很耗氣血的器官,中醫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注於目」。看得久了,氣血損耗,就會出現酸痛、發脹、乾澀、視力模糊!

信號2

喉嚨痛,聲音沙啞

如果咽喉出現燒灼樣疼痛,尤其吃東西時感覺嚴重,不僅說話費勁,大家還說你的聲音有點沙啞,那是真的累了,喉嚨告訴你該休息了!

信號3

頭暈頭痛

大腦是神經最集中的器官。長期緊張興奮,大腦會出現供血不足,造成神經性頭痛。

信號4

肩頸部僵硬

頸椎、韌帶、肌肉間是一個穩定的結構。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頸椎會退化、韌帶會鬆弛、肌肉會痙攣,從而造成頸椎疲勞,就出現了僵硬麻木。

信號5

食量大增

勞累會擾亂體內血糖水平,導致身體抑制食慾的激素分泌減少,但促進食慾的激素卻分泌更多了,這樣就造成了過量飲食。

信號6

記憶力下降

血液是大腦的營養來源,當持續感覺緊張和壓力時,大腦得不到充足的營養供應,腦細胞將產生疲勞,就開始記不住事了。

信號7

一點小事就生氣

疲憊的大腦會儲存更多的消極記憶,我們累了的時候更容易悶悶不樂,為了一點小事就發脾氣,怎麼都開心不起來。

信號8

身上關節總是酸痛

早晨起來手指關節發硬,活動或按壓關節時有疼痛感。這可能是疲勞導致的關節炎。如果關節長期勞損,早晨就會疼痛。

信號9

有明顯的口氣

如果你的牙齒沒有健康問題,且口氣和牙周病無關的話,那可能是最近太累了,此時口氣一般是食物發酵後的酸腐氣味。

信號10

反應及決策力降低

勞累時,大腦神經細胞間傳遞信息會出現缺失,使腦指揮身體的命令延緩,反應遲鈍,運動技巧差。

信號11

心跳加快明顯,時常感到氣短無力

過度勞累時,神經會釋放過多的兒茶酚胺,使心搏出量增加,血壓的收縮壓增高,出現脈壓變小。

信號12

月經不調,臉色差

當身體疲勞時,神經內分泌功能會出現紊亂,尤其對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影響較大,引起月經提前或遲來、痛經、經期延長。

信號13

感覺自己弱不禁風,運動都沒力氣

疲勞時人肌肉力量下降,對運動不適應。運動後乳酸水平升高,運氧能力下降,體內新陳代謝慢,也進一步延長了疲勞感。

信號14

突然多了小肚腩

身體質量指數低於標準,但肚腩不協調地突出,典型的中段肥胖。不要為了肚腩拼命節食,這是沒有效果的,因為根源可能只是你累了。

信號15

總是睡不夠

睡眠時間足夠,但早晨起來還是覺得困。這是因為當大腦疲勞時,神經之前已經興奮太久,在進入睡眠時,神經不能放鬆,依舊在混亂狀態,腦力也就不能快速恢復。

堅持4個習慣

把健康贏回來

堅持鍛鍊

適度運動有助於保持身體活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讓心血管更年輕。研究證實,中年男性和女性經常運動能有效降低心臟性猝死的風險。

運動還能避免肥胖,有助於消除消極情緒。只要身體情況允許,建議每周運動3-4次,每次至少30分鐘。

營養膳食

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早餐最好包括全穀物、瘦肉蛋白、不飽和脂肪、膳食纖維等多種營養。兩餐之間可以吃點高營養的堅果、水果或酸奶,拒絕垃圾食品。

多吃含鐵的食物,如牛肉、豆腐、雞蛋、深綠葉蔬菜等,含鐵的食物能提高血液運輸氧氣和營養物質的能力,防止出現遲鈍、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調節心情

好心情是保持身體健康的秘訣。常在室內久坐的人不妨聽聽音樂,舒緩壓力,或者與朋友聊天,傾訴不好的情緒。也可以出去走走,親近大自然,都會使心情變好。

如果沒有機會出門,也可以多看看綠色植物,同樣能起到調節情緒、放鬆身心的作用。

保證睡眠

充足睡眠是對身體健康最好的保護。下午3點之後,不要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儘量在23點前睡覺,不要熬夜,最大限度地確保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另外,適當的午睡也是很有必要的。

疲勞是人們常有的精神狀態,針對這種情況,只需要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多加休息,一般都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如果不對疲勞加以重視,任其發展,就可能一步步引發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來源:央廣網健康微信公眾號

編輯:陳玉珍

↓可能你還想看↓

原標題:《從疲勞到猝死只有5步!15個「必須休息」信號,你佔了幾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健康】每年幾十萬人因熬夜而猝死,15個信號提示你「必須休息」
    近60%的人通常在深夜11點到凌晨1點入睡,而46.61%的人不到7點便已早早起床。在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有幾十萬之多,而長期熬夜,常常就是猝死的誘因。信號1:眼睛酸脹乾澀眼睛是一個很耗氣血的器官,中醫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注於目」。
  • 這15個「必須休息」的信號,你一定要重視
    讓法律更懂醫療 讓醫療更懂法律 在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有55萬之多,而經常熬夜,就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你心存僥倖地熬夜之時,殊不知,身體已經不斷向你發出猝死的危險信號了! 信號1:眼睛酸脹乾澀 眼睛是一個很耗氣血的器官,中醫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注於目」。
  • 【警惕】從疲勞到猝死只需五步!(附抗疲勞攻略)
    張斌生前的考勤紀錄表被曝光:生前兩個月曾連續多日加班到凌晨,且周末基本無休;3月份,只有兩個周日沒有打卡紀錄,從3月3日至3月7日連續5天在凌晨打卡,3月10日至3月13日連續4天也均在凌晨打卡,3月份只有兩個周日沒有打卡紀錄
  • 牢記猝死7個危險信號!
    全守波說他能體會到劉才堂面臨的壓力。「我們不能出事,一出現差錯,就會有一系列追責。但我們不是修汽車啊,醫學本來就是不完美的科學,為何都『事後諸葛亮』要求醫生在全力搶救的時刻做到完美呢?」全主任說,有人讓他休息一下,別太疲勞,但他認為,只要還幹著麻醉科主任,休息了還不如不休,科室一出事,都會追究我的責任,心永遠休息不了!
  • 猝死高發很可怕?猝死前的5個信號,早發現能救命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非常大,生活節奏越來越來快,生活作息和飲食都不規律,這樣導致很多年輕人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甚至有猝死的風險。猝死是一種心臟疾病,大多是心源性猝死,因為猝死的發作是相當突然的,所以死亡率相當。但是能及時發現猝死的徵兆,也許可以救命。
  • 人在「猝死」前,身體或會發出3個「求救信號」,了解1個或可救命!
    如果這個時候再不注意調理自己的身體健康,可能就會容易使人突然出現心臟病猝死的現象。今天小編要說的是,人在「猝死」前,身體或會發出3個「求救信號」,了解1個或可救命! 3.全身疲勞 由於現在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
  • 25歲,年薪30萬,猝死!心臟猝死前的4大徵兆,你有嗎?
    12月8日,早上7點,你在做什麼?可能還在和周公約會吧? 同樣的時間,在深圳,一個25歲的年輕人猝死了! 而今,當猝死的消息傳來,親朋好友都很震驚,無法相信。畢竟……他只有25歲。 這些年,關於中青年人猝死的報導屢見不鮮,我們在感嘆生命脆弱的同時,也在反思為何都市白領猝死高發? 關於猝死,你需要知道: 1.
  • 視帝吳朋奉猝死家中?猝死前的3個徵兆,看你有嗎?
    金鐘視帝吳朋奉猝死家中,享年55歲,可以說是毫無預兆。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所以一定要珍惜當下的生活。那麼,猝死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它是有一些徵兆的,如果出現以下3個徵兆,說明你真的要去醫院檢查身體了。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有什麼辦法能減少悲劇發生?
    猝死屬於意外事件,雖然沒有明確的預警信號,但大多數猝死是有跡可循的。喬巖介紹,超過50%的心臟驟停在發生前1小時至1個月內,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其中,胸痛現象最常見,約佔到56%;呼吸急促佔到13%;頭暈、暈厥或心悸佔到4%。以心臟性猝死中最常見的心肌梗死為例,約半數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驅症狀。
  • 猝死的9個徵兆,學習了可以自救!
    雖然說猝死這種「瞬間的死亡」極其突然,不過還是有跡可循的,超過50%的心臟驟停前1小時至1月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當身體出現以下這些信號,需高度警惕猝死的發生,不要忽視大意或認為是小毛病而不在意。
  • 猝死的9個徵兆,提前知道能救命
    猝死的9個徵兆 雖然說猝死這種「瞬間的死亡」極其突然,不過還是有跡可循的,超過50%的心臟驟停前1小時~1月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當身體出現以下這些信號,需高度警惕猝死的發生,不要忽視大意或認為是小毛病而不在意。
  • 長期熬夜會增加死亡風險 大多數猝死有跡可循
    先天疾病或後天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都可能成為猝死的誘發因素。著眼於中青年群體,我們重點來說說不良行為是怎樣成為猝死的引線的。首當其衝的不良行為是長期缺乏睡眠。對於人體而言,心臟就像一臺兢兢業業的發電機。只有在夜間睡眠時,心跳才會跳得慢一些,以減少心臟的工作量。如果一個人經常熬夜,使心臟不能得到充分休息,這臺發電機早晚會累到罷工。
  •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早知道早救命!
    猝死前的九大徵兆  在臨床上,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惡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臟驟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可佔八成。另外,一些腦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猝死。猝死雖然事發突然,實際也是有跡可循的。
  • 28歲淘寶店主雙11前猝死 2012年5個月內死4人
    打開網頁,點開一個個淘寶店鋪,這背後,到底還有多少和小蔡一樣,深夜孤坐在電腦前,久久盯著顯示屏的掌柜?他們眼下正過著怎樣的日子――他們期盼麼?他們焦慮麼?他們到底要怎麼「拼」?他們會提醒自己,還是得好好休息麼?長時間熬夜使不得網上曾有這樣一個自測題,目標直指「你離『過勞』有多遠?」
  • 猝死前身體會發出5個「求救信號」,每一個都很明顯,收到能救命
    有人回道,何嘗不是呢,猝死面前,人人平等。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猝死在上半月的短短5天內,又送走2名醫生。 12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陳培因「爆發性心肌炎」醫治無效去世,終年49歲。
  • 猝死前會有這4個信號燈,很多人都忽視了,還請及時發現或能保命!
    近些年以來,猝死的發生率也是越來越頻繁,甚至一些年輕人也可能會出現這種問題,很讓人惋惜。之所以人們會害怕猝死,主要是因為它發病比較急,不少患者甚至被送去診治的時間都沒有。猝死通常來說,主要是因為一些心臟問題所導致的,雖然發病比較急,但它也並不是毫無預兆的。猝死不會悄無聲息到來,它在發生前有這4個信號,別不當回事!
  • 身體發出的15個『亞健康』信號,你收到了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佔5%,患病的也只佔20%,而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以下15個亞健康危險信號,看看其中有沒有你的影子?>當你感覺眼睛酸痛、發脹、乾澀、視力模糊的時候,別人看你也覺得眼睛無光,迷人電眼魅力不再,這就是人體疲勞產生的負面影響。
  • 上網為什麼會猝死?什麼習慣也能導致猝死呢?
    因為過度疲勞,主要是指長時間加班、熬夜、休息不好,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焦慮、失眠、記憶力減退、精神抑鬱,甚至引發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      現在很多朋友晚上通宵玩遊戲,遊戲的刺激情節調動了你的情緒,使你產生興奮,從而刺激血液流速加快。玩遊戲玩死並不是駭人聽聞,確有其事,而且為數不少,就是因為長時間處在過度興奮狀態,導致心臟壓力過大而猝死。
  • 10個問題,測測你眼睛的疲勞指數是幾級?
    A、每小時固定休息一次…………(1分) B、看累了就休息…………(2分) C、不休息…………(3分) 7 手機訊息的使用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