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生物列印新技術向人造器官移植邁出一大步
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利用新開發的3D生物列印系統列印出的人造耳朵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我們是否能夠改造出適合體內移植的功能組織和器官?3D列印是否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組織工程學(TE)領域研究的最前沿,這得益於有關傳統3D列印技術可以適應控制3D空間中高密度細胞群沉積的演示的推動。在不同的技術中,基於擠出的3D列印已被認為是實現TE視覺的最可能技術。
-
肯德基宣布與3D生物列印公司合作,3D列印人造肉你會吃麼?
肯德基官宣與3D Bioprinting Solutions公司組建生物實驗室,試圖率先在可食用3D生物列印技術做出突破。該計劃利用雞肉細胞和植物材料通過3D列印技術製造非天然肉製品。3D生物列印技術是2000年左右提出在2010年美國Organovo公司宣稱該公司的3D列印技術可以製造生物組織與2014年正式商用。國內最早在2013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與Regenovo公司合作,也成功研製出可製作活體生物材料的3D列印技術。
-
從墨水出發,顛覆生物3D列印
通用墨水列印出的軟骨組織此外,他們還用這種墨水列印了軟骨組織,並於2015年在Biomacromolecules雜誌上發表了文章。在文章中,他們報導了在21天的組織培養之後觀察到了增殖現象。下一步,公司的目標就是優化這一墨水,使其可以用於列印更多的人體組織模型,如皮膚、骨骼、肝臟等。
-
3D列印能解決移植器官短缺問題嗎?|3d列印|移植器官|血管|3d生物...
「由於我們的雷射輔助生物列印技術基本上能夠一次列印一個細胞,它使得我們可以引導細胞和它們所在的環境之間的交互,直至它們形成我們想要的生物學功能。」中短期而言,歐萊雅希望它的防曬霜和抗衰老精華液將會變得更加有效,因為它現在能夠在一種可像人類皮膚那樣發生反應的材料持續不斷地測試產品。也許,將來使用它的洗髮露以後你的頭髮會變得更加光澤亮麗。
-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於3D列印新型生物油墨
血液中的血小板使傷口周圍凝結,並且還修復諸如血管,皮膚,肌肉,肌腱等軟組織的損傷。過去已證明使用富含血小板的血漿物質作為手術治療是有用的,並且將其與生物3D列印技術相結合可以開創全新的醫療應用。「最終的目標是列印可植入的功能性組織結構,以取代或修復受損的組織。」內布拉斯加州機械和材料工程助理教授Ali Tamayol說。
-
人體組織3D生物列印技術六項研究進展
近年來,3D生物列印技術在實現列印可移植器官目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儘管目前仍然遙遙無期,但我們仍在繼續研究和完善該治療方法,這些研究進展可以為脊髓損傷、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腦癌等疾病帶來創新性改善療法。
-
FLUICELL與瑞典研究人員合作對腦細胞結構進行3D生物列印
使用Fluicell Biopixlar平臺上的微流控列印頭,研究人員能夠在3D結構內準確排列大鼠腦細胞,而不會損害它們的生存能力。產生的腦組織可用於模擬神經系統疾病的進展或測試相關藥物的功效。 Cellectricon執行長Mattias Karlsson說:「我們一直在使用Biopixlar來開發用於列印不同神經元細胞類型的協議,我們對其性能感到非常滿意。」
-
生物3D列印GelMA基血管化皮膚
作者提出構建三維皮膚組織模型的思路:(1)在具有0.4μm孔徑的聚酯多孔膜上列印載有HUVECs的GelMA/海藻酸鹽水凝膠,該結構有利於真皮成纖維細胞與內皮細胞的相互作用以及促進營養物的擴散(形成內部血管網絡);(2)列印封裝有人真皮成纖維細胞的GelMA水凝膠,通過調節基質硬度影響細胞的生長和功能;(3)通過多次在真皮層上方鋪覆包裹有角質細胞的明膠形成多層的表皮明膠塗層
-
3D生物列印「印」出生物醫學研究新篇章
從代替縫線的膠水到用基因療法改造皮膚,新技術層出不窮。從實驗室到臨床實驗,這些黑科技的研發過程通常都歷經了十多年,甚至數十年。作為材料專家,我們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未來將在醫療領域大放光彩的黑科技技術——3D生物列印。
-
3D列印"仿生皮膚"讓機器人也有觸覺
這臺特製的印表機具有4個噴嘴,可以為「仿生皮膚」的不同層次提供不同類型的特製「墨水」。「我們開發的這種可伸展電子織物具有許多實際用途,」機械工程助理教授麥可·麥卡爾平(Michael McAlpine)說,「將這種『仿生皮膚』用在外科手術機器人上,可以使外科醫生在微創手術中有真實的感覺,從而使手術更加容易,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使用攝像機。
-
直接「列印」出骨組織,科學家開發的這款新型生物墨水,厲害了
3D列印技術不僅能用於工業,在醫學上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此前,許多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利用3D列印技術直接「列印」出人體組織。近日,Akhilesh K. Gaharwar博士,一名副教授,已經開發出一種高度可列印的生物墨水,作為生成解剖級功能組織的平臺。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出人意料的是,噴墨印表機通常用作生物印表機,主要是因為它們的低成本和廣泛的可用性。然而,這些系統經常遭受機械問題和噴嘴不斷堵塞的困擾,從而使它們對於大規模生物列印應用不可靠。儘管似乎對腎臟進行生物列印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利用該技術的發展已顯著增加,並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
-
美國科學家開發新型生物墨水,能直接「列印」出骨組織
Gaharwar博士,一名副教授,已經開發出一種高度可列印的生物墨水,作為生成解剖級功能組織的平臺。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的《應用材料與界面》雜誌上。生物列印是一種新興的增材製造方法,它利用水凝膠等生物材料,將它們與細胞和生長因子結合,然後列印出模擬自然組織的組織樣結構。
-
從人造眼球到人造海綿體,這種材料有什麼神奇的魔力
,將這種水凝膠支架植入海綿體缺損的兔模型中,顯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無免疫排斥反應,支持血管組織向內生長並促進心血管生成以修復缺陷。除了修復海綿體組織缺損外,論文中還稱這些3d列印支架還有修復其他帶血管的組織的潛力,如皮膚、鼻組織和心肌組織。這一研究證實了自然修復海綿體並恢復勃起功能和生殖功能的可能性和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
-
3D生物列印可以培養的人體器官,然後移植到患者體內,馬上實現了
近年來,3D生物列印技術在實現列印可移植器官目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儘管目前仍然遙遙無期,但我們仍在繼續研究和完善該治療方法,這些研究進展可以為脊髓損傷、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腦癌等疾病帶來創新性改善療法。活細胞3D列印技術遵循標準3D列印方法的同時,又進行了一點改變。
-
肯德基將研發人造3D列印雞塊
據福克斯新聞網和每日郵報,俄羅斯醫療公司Invitro近日宣布,其屬下的3D生物列印方法研究實驗室將與肯德基合作,用3D生物列印技術製作人造雞肉塊。該技術將採用來自雞的細胞和植物來源材料完成雞肉3D列印,製造出的人造雞塊將與現有產品具有一樣的口感和肉質。而肯德基則需要負責提供麵包屑和剩下的香料以及調味品,保證新產品的風味與現有產品一致。這款3D列印人造肉將於今年秋天在俄羅斯進行產品測試。
-
UoT開發手持式3D皮膚印表機,用於快速修復深度傷口
多倫多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創新的3D生物列印設備。他們的手持式生物筆能夠在深度傷口上列印皮膚組織,以啟動癒合過程,並且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該過程。可攜式3D皮膚印表機可以在原位形成組織,將其存放並放置到位,所有這些都在兩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
-
3D列印人體皮膚可實現自然色素沉著
生物列印「。 研究小組使用生物列印技術來控制黑色素產生的皮膚細胞或黑色素細胞在仿生組織基質上的分布,從而產生類似於真人皮膚的色素沉著的皮膚。 我們這個項目的目標是用這種方法來證明製造三維體外有色人體皮膚結構的可行性,並具有均勻的皮膚色素沉著。「 研究人員使用三種不同類型的皮膚細胞:黑色素細胞,角質形成細胞和成纖維細胞,以及兩步生物列印方法,稱為「按需滴落」。
-
生物3D列印技術「列印」出微型腎臟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新生物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內可以快速「列印」出大量微型腎臟類器官,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相關研究,最終實現用人造腎臟為嚴重腎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 這一新技術由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奧加諾沃主導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