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考慮在木衛三四號建造人類居住區

2020-12-03 中國荷都網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未來規劃和科研項目執行董事亞歷山大布洛申科(Alexander Bloshenko)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將木星的衛星木衛四(Callisto)作為一個可能的人類居住地。他指出:「木衛四是太陽系第三大衛星。科學界認為,Ganymede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近年來,當談到在地球之外建造人類住區時,人們經常想到月球和火星。俄羅斯專家提出了第三個方案。

Bloshenko強調,木衛四的魅力在於星球上有大量水冰的存在,不凍的海洋就在下面。此外,另一個可以在木衛四建造人類居住地的論點是,行星上可能有一個熾熱的中心核,這可以通過行星上地震活動的記錄來證明。

更早的時候有人提出,應該選擇木衛三作為基地,更有效的研究氣體巨行星木星。除了存在於地表下的海洋之外,它的優勢還包括衛星周圍的背景輻射水平低,以及它的大小合適。美國宇航局此前表示,有可能在2040年左右組織木衛三的載人任務。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近日宣布籤署核動力航天拖船研發合同。太空拖船的最終目的地應該是木星,任務執行日期可能是2030年。

相關焦點

  • 俄考慮在木衛四建人類居住地
    超大大標準小科技日報2020年9月22日訊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未來計劃和科研項目執行總監亞歷山大·布洛申科表示,該公司在考慮將木星的衛星木衛四作為一個可能的人類居住地。他指出:「木衛四是太陽系第三大衛星。
  •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在考慮將木星的自然衛星木衛四作為一個可能的居住地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在考慮將木星的自然衛星木衛四作為一個可能的居住地(© CC BY-SA 2.0 / KevinGill from Los Angeles / Callisto)(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談到在地球之外建造人類居住地,人們往往會想到月球和火星。
  • 俄羅斯科學家提議建造無人駕駛月球穿梭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核行星學部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俄方科學家提議建造能自動在月球表面採集樣本並往返於月表和月球軌道站的「三桅船」穿梭機。© REUTERS / COSTAS BALTAS米特羅法諾夫在有關太陽系研究的座談會上說:「除『雄鷹』號飛船外,我們還建議建造能多次降落月表並返回軌道與『雄鷹』號或臨時軌道站對接的
  • 科學界認為木衛四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宜建造人類居住地的星球
    科學界認為木衛四是繼月球和火星之後最適宜建造人類居住地的星球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09-22 15:34:45
  • 國際空間站發生壓力洩漏的地方找到了:由俄羅斯建造
    目前,在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連續工作之後,發生壓力洩漏的模塊已經被找到:位於國際空間站的Zvezda服務模塊,該模塊由俄羅斯複雜建造,但是具體位置目前仍然未能最終確定。此前,3名太空人已經對空間站上美國段的美國、歐空局和日本模塊進行了檢測,都未能發現壓力洩漏現象,上周末,太空人被指示進入俄羅斯段開展檢測工作,最終,將洩漏源鎖定在由俄羅斯負責建造的Zvezda服務模塊中。
  • 羅戈津:俄正考慮研發類似於暴風雪號那樣的太空梭代替聯盟飛船
    隨著美國在2011年退役全部太空梭後,人類航天史,關於太空梭的那一頁就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隨後相對便宜的一次性載人飛船接替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的工作。今年8月初,據多家俄媒報導:俄羅斯考慮將研製一種有翼的太空梭來接替現役聯盟飛船的工作。羅戈津表示:「如果我們需要替換聯盟—MS來維護軌道站,因為鷹飛船(俄羅斯在研的載人飛船—雄鷹號)的使用對於這些目的而言將是昂貴的,因此我們需要製造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具有完全不同配置的飛船——具有在跑道上著陸能力的類似暴風雪型的飛船。
  • 俄羅斯借破冰船之名,把建造核航母的路鋪平了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將於2023年啟動研發排水量達70000噸的新型核動力航母,可能在2025年動工建造。雖然俄羅斯在蘇聯時代就擁有建造軍民用大型核動力艦艇的豐富經驗,但最大排水量只達到3.3萬噸級。唯一建造7.9萬噸級「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航母的努力,隨著蘇聯解體而失敗。如今,俄羅斯終於要「重啟」核航母工程,而滿足驅動7萬噸級以上大型航母要求的新核反應堆首當其衝。
  • 俄總統普京:俄羅斯正在建造無人潛水艇
    (原標題:俄總統普京:俄羅斯正在建造無人潛水艇|界面新聞 · 快訊)
  • 恆星「可居住區」重新劃分 地球位於邊緣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科研人員通過更新更精確的計算重新定義了恆星「可居住區」的邊界,並驚訝的發現地球恰好位於可居住區的邊界。可居住區,又稱為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自身恆星不遠也不近,恰好適合生命存在。研究小組表示,這項研究將對搜尋外星生命的活動具有重大啟示意義。
  • 俄羅斯計劃在雅庫特RITM-200反應堆上建造小型模塊堆
    【電纜網訊】據英國《國際核工程》網站2019年9月10日報導,2019年9月5日,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和薩哈共和國(雅庫特)籤署了一項關於在最新的RITM-200反應堆設施基礎上建造小型模塊堆的合作協議。
  • 人類夢寐以求的諾亞方舟,偉大嘗試,「生物圈2號」生態工程
    多年來,人類夢寐以求地憧憬著衝出地球,向宇宙進軍,在地球外尋找「諾亞方舟」。「生物圈2號」就是在人們的這種求索中誕生的。其目的是製造一個人工模擬的生命支持系統,以驗證人類在離開地球的情況下,利用人工生態工程,僅僅依靠太陽能,能否維持生存。
  • 馬斯克迎來強勁對手,俄羅斯將建造重型火箭,以甲烷為燃料
    馬斯克的成功也讓他和他的SpaceX公司,成為了其它商業航天公司,甚至是官方航天公司學習的對象,這不,前段時間,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就表示,未來將以馬斯克作為目標,建造一架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出來。而在火箭製造方面,俄羅斯其實這麼說也是挺謙虛的,因為除了想要趕超馬斯克建造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之外,俄羅斯其實也重新啟動了核動力火箭的研發項目,未來一旦成功,那麼人類的太空事業,又將迎來巨大的飛躍。
  • 馬斯克迎來強勁對手,俄羅斯將建造重型火箭,以甲烷為燃料!
    馬斯克的公司雖然是商業航天,不過卻一點都不比國家級的航天局差,就連NASA也是和馬斯克的SpaceX展開合作的,而且前段時間,馬斯克還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商業火箭運送太空人往返地球和國際空間站的壯舉。
  • 俄羅斯科學家提議建造無人駕駛月球穿梭機,能在月表採集樣本
    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核行星學部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俄方科學家提議建造能自動在月球表面採集樣本,並往返於月表和月球軌道站的「三桅船」穿梭機。俄羅斯目前正在建造用於執行月球飛行任務的「雄鷹」號飛船。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在有關太陽系研究的座談會上說:「除『雄鷹』號飛船外,我們建議建造能多次降落月表,並返回軌道與『雄鷹』號或臨時軌道站對接的『三桅船』自動穿梭機。」
  • 有了「龍飛船」後,NASA為何還要求助聯盟號?俄羅斯會答應嗎?
    眾所周知,國際空間站是美國和俄羅斯在上個世紀牽頭其他幾個國家一同打造的,建造它的目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給太空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太空作業環境。
  • 上海規劃建軌交13號線三期 串聯張江園區及居住區
    東方網8月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軌交13號線目前僅開通一期工程的西段,而位於浦東新區的三期工程近日已開始規劃。昨天公布的「環評公示」顯示,13號線三期工程的起迄站為華夏中路站——張江路站,線路全長5.458公裡,設3座地下站,預計工期為4年。
  • 建造無人駕駛月球穿梭機 美日之後俄羅斯也將目光瞄準月球
    關於月球的未來設想最近愈發火熱,在美國提出建設月球空間站、日本提議建設月球燃料廠之後,俄羅斯也開始了雄心勃勃的月球探測計劃。月球據俄羅斯通訊社10月8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核行星學部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表示俄方科學家提議建造能自動在月球表面採集樣本並往返於月表和月球軌道站的「三桅船」穿梭機。
  • 俄羅斯研發新型玻璃材料,適合建造外星基地
    在計算機模擬實驗中,這種新型防輻射玻璃的防輻射效果,也達到了預期,未來一段投入正式使用,也勢必會成為科研人員的福音,當然,它的出現或許也會為日後人類建造外星基地,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太空的玻璃穹頂也需要防輻射進入到21世紀,人類也計劃著改造月球、改造火星。比方說阿聯的「2117計劃」中,就計劃用100年左右的時間,在2117年之前,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太空城市,並且計劃移民60萬地球人去火星城市中生活。
  • 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完成破冰測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艦隊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俄羅斯22220項目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在完成北極地區結冰條件下的破冰測試後,最近抵達摩爾曼斯克,將於10月21日投入使用。
  • SCP-479-Site 14,D級人員居住區四號走廊
    SCP-479連接到D級人員洗衣房和蒸汽車間SCP-479-Site 14,D級人員居住區四號走廊項目編號:SCP-479>項目等級: Euclid特殊收容措施: 一扇可以完整保持氣密性的Site-14標準2毫米CR4雙外層安全門(UNI9569 Class 3)分別安裝在4號走廊的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