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減肥就是少吃多動、限制熱量的攝取,其實這樣的觀念並不是完全的正確。肥胖其實是由於身體荷爾蒙失調,導致生理時鐘失序以及身體代謝率下降,因此肥胖應該被視為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疾病。
旅美行醫20年,除了國內外完整醫學訓練外,在《疾病,從大腦失衡開始》中提到,除了免疫失調之外,由於現代人飲食精緻化,普遍來說運動量也非常不足,所以如果想要健康的減重,請參考以下建議。
少吃多動還是瘦不下來?
1.避免食物過敏原
因食物過敏造成自體免疫反應,會影響全 身器官的機能而導致肥胖,例如常見的小 麥麩質過敏,會引發甲狀腺的自體免疫反 應,使甲狀腺機能低下,造成新陳代謝率下降。
臨床上由於除了麵粉 中的麩質之外,牛奶乳製品也是引起甲狀腺機能低下常見的過敏原。所以想要減肥,建議先透過血液抗體檢測 或肌肉測試(詳見 CH2-2),找出自己的食物過敏原。
2.充足的日照
光線透過光電效應幫助細胞粒線體產生能 量的效率比代謝食物的方式好,所以充足的日照能提高人體能量運用 的效率,降低身體對食物的需求,也就減少了食量。其中早晨和傍晚的陽光,還有 助激素分泌和新陳代謝的活化,效果更好。
3.浸冰水或冷水淋浴,協助降低瘦素阻抗
低溫能降低瘦素阻抗,促進瘦素的分泌和 身體脂肪的分解。同時在低溫的環境下, 身體為了維持體溫,會藉由細胞中的線粒體釋放出紅外線增加溫度,線粒體產能效率提升,也有助減少食慾。
建議減少晚間食量或是提早吃晚餐,至少 睡前四小時內不再進食,同時忌吃宵夜。
4.採用低碳飲食
以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容易造成脂 肪堆積,建議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高油脂的低碳飲食,避免攝取糖分高的水果,並且搭配充足的日照,可協助提昇身體代謝和能量運用的效率。
5.調整生理時鐘
作息規律、避免熬夜,才能維持正常的激 素分泌與新陳代謝。
6.睡前四小時不再進食
人體在夜晚會分泌褪黑激素進行免疫修 復,如果在晚上進食,身體就必需消耗多的能量用來消化,進而導致免疫功能下降。
建議減少晚間食量或是提早吃晚餐,至少 睡前四小時內不再進食,同時忌吃宵夜。
7.減少藍光
藍光會增加瘦素阻抗。因此晚間儘可能避免使用手機、平板,也要避免處於過多藍光的環境中,在夜晚最好選擇紅光為主要照明,並且在藍光的環境下配戴百分百去藍光的橘黃色眼鏡。
8.做四十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能促進脂肪燃燒,提升新陳代謝率。建議最佳的運動時段是早上,以免影 響內分泌和睡眠品質,進而導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