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地球上出現光合作用的最早時間被修正

2021-01-15 生物谷

專題:Nature報導

關於地球上能夠生成氧氣的光合作用,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最古老的證據來自從澳大利亞Pilbara Craton距今27億年前的頁巖中提取出的烴類生物標記,它們被認為是真核生物及光合作用藍藻的證據。

這麼早的時間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在能夠產生氧的藍藻在地球上最早出現的這個時間與大約3億年後引起大氣中氧含量增加的「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有一個很長的時間延遲。由Rasmussen等人所做的新的研究工作表明,有機生物標記不是太古代的,一定是在晚些時候、在距今大約22億年前之後進入巖石的。因此,真核生物及藍藻出現在地球上的最早的、明確無誤的化石證據分別應該被糾正為在距今17.8億–16.8億年前和21.5億年前。(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Nature 455, 1101-1104 (23 October 2008) | doi:10.1038/nature07381

Reassessing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eukaryotes and cyanobacteria

Birger Rasmussen1, Ian R. Fletcher1, Jochen J. Brocks2,3 & Matt R. Kilburn4

1 Department of Applied Geology,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Kent Street, Bentley, Western Australia 6102, Australia
2 The Research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3 Centre for Macroevolution and Macroecology,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0200, Australia
4 Centre for Microscopy, Characterisation and Analysis,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35 Stirling Highway, Crawley, Western Australia 6009, Australia

The evolution of oxygenic photosynthesi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Earth's surface chemistry, leading to a sharp rise in atmospheric oxygen between 2.45 and 2.32 billion years (Gyr) ago1, 2 and the onset of extreme ice ages3. The oldest widely accepted evidence for oxygenic photosynthesis has come from hydrocarbons extracted from 2.7-Gyr-old shales in the Pilbara Craton, Australia, which contain traces of biomarkers (molecular fossils) indicative of eukaryotes and suggestive of oxygen-producing cyanobacteria4, 5, 6, 7. The soluble hydrocarbons were interpreted to be indigenous and syngenetic despite metamorphic alteration and extreme enrichment (10–20) of 13C relative to bulk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5, 8. Here we present micrometre-scale, in situ13C/12C measurements of pyrobitumen (thermally altered petroleum) and kerogen from these metamorphosed shales, including samples that originally yielded biomarke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both kerogen and pyrobitumen are strongly depleted in 13C, indicating that indigenous petroleum is 10–20 lighter than the extracted hydrocarbons5. These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 with an indigenous origin for the biomarkers. Whatever their origin, the biomarkers must have entered the rock after peak metamorphism 2.2 Gyr ago9 and thus do not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eukaryotes and cyanobacteria in the Archaean eon. The oldest fossil evidence for eukaryotes and cyanobacteria therefore reverts to 1.78–1.68 Gyr ago and 2.15 Gyr ago10, 11,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eliminate the evidence for oxygenic photosynthesis 2.7 Gyr ago and exclude previous biomarker evidence for a long delay (300 million years) between the appearance of oxygen-producing cyanobacteria and the rise in atmospheric oxygen 2.45–2.32 Gyr ago1.

相關焦點

  • 地球上的氧氣從哪裡來?光合作用或許不是主要來源
    我們知道,地球在一開始是沒有植物的,所以地球上最早的氧氣肯定不是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但是地球上最早的氧氣來源,在科學界還有爭論。地球上的氧氣最早或許來源於太空。在46億年前,地球在太陽系的中形成。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太空中的小行星攜帶著大量的水,這些攜帶有水的小行星落到了逐漸穩定下來的地球,在太陽和宇宙的輻射之下,形成了氫氣和氧氣,這是時候地球稀薄的大氣中就有了少量的氧氣。不過隨著地球上水逐漸變多,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出現了最早的厭氧菌,隨後生命在不斷出現,最早的微生物藍藻開始了地球上第一次的光合作用。從那以後,地球的氧氣就逐漸變多了起來。
  • 地球上最早生命是什麼?
    藍藻生命已經演進了40億年,而人類不過數百萬年,在生命進化的歷史時鐘上,我們不過佔有數分鐘的光陰。地球上第一個生命是什麼?地球上最早生命大約誕生於35億年前的原始海洋中,是藍藻,藍藻也叫藍細菌、藍綠藻,是單細胞生物以及原核生物。
  • 藍藻:生命最初的先行者,地球上最早的生物
    工業廢水的濫排放使得太湖富營養化,在此基礎上,藍綠藻大規模繁殖,短時間內繁爆發使得整個太湖水都變成了綠色,被稱作「綠潮」,大規模的藍綠藻出現在太湖這樣相對封閉的水體,會造成嚴重的後果。然而,在如今會消耗氧氣導致生物死去的藍綠藻,卻是地球大氣擁有氧氣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藍綠藻又稱藍藻、藍細菌等,它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的生物,雖然種類不多,卻遍布五湖四海,大部分種類的藍藻都生存在淡水之中,也有少部分種類生存在海水之中,藍藻也生存在土壤、巖石表面、生物體內乃至冰原、高溫等極端環境。
  • 研究稱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是櫛水母(圖)
    研究稱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是櫛水母(圖)   可能早在6億年前就已出現,研究者猜測它也許是人類最初的祖先之一  櫛水母,最新研究懷疑它是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
  • 武大《Nature》:人工光合作用讓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導讀:基於太陽能的人工光合作用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化學能源,然而催化劑的效率和穩定性一直是限制其得以廣泛應用的主要因素。兩種材料特性的高效協同,將拓展出一系列新型的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劑。在這項工作中,成功地將TiO2負載MIL-101特定的孔道裡,並且實現了負載量可控。模仿自然界的光合作用,負載TiO2的MOF不同組分之間分工協作,實現了電子的快速轉移和催化反應的快速進行。基於MOF材料的CO2轉化效率首次達到了12 mmol/g/h,遠遠超出了現有的固體或分子催化劑。
  • 地球第一個生命體如何誕生?最早來自36億年前,慶幸住在地球上
    地球在太陽系的合理位置為碳基生物的形成提供了完美的條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水,原始地球表面冷卻之後,大氣層中的水蒸氣冷卻降落,不分晝夜的下著雨,最終形成了海洋,而距離太陽完美的距離,讓地球上的海洋不被蒸發也不被凍結,這位生命的孕育提供了搖籃,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來源於海洋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就算是哺乳動物通過胎兒浸泡在子宮羊水(鹽溶液)裡,也能證明哺乳動物和海洋脫離不了關係。
  •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和外星生命可能都是紫色的
    一項最新研究稱,地球上最早的生物體可能呈薰衣草般的淡紫色。在綠色植物開始利用陽光獲取能量之前,這些紫色的微生物早就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了。
  • Nature二氧化鈦有望讓人工光合作用讓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格林威治時間9月9日,《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武漢大學在人工光合作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兩種材料特性的高效協同,將拓展出一系列新型的人工光合作用催化劑。鄧鶴翔課題組從材料的合成角度出發,創造性的探索了在介觀尺度上(2-50納米),無機半導體納米顆粒和金屬有機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 MOF)孔道界面的分子定製,實現了單波長光碟機動下CO2還原11.3%的表觀量子產率(Apparent quantum efficiency
  • 南京古生物所發現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video:0001.中國網絡電視臺-[共同關注]迄今最早大型複雜多細胞生物化石被發現:該類生物出現時間提前近10億年]這是關於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領域中一項新的重大科學發現,將地球上大型多細胞生物的出現時間提前了將近10億年。  此次報導的大型多細胞化石群發現於河北遷西縣和寬城縣境內,地處燕山山脈南麓。
  • 光合作用(上)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他的另一個故事,1898年他十分憂慮的說:「隨著工業的發達和人口的增多,400年後,地球上的氧氣將被用光,人類將趨於滅亡。」今天的我們帶著調侃的口吻來敘說這位爵士的故事,但是客觀的說,他的眼光很準,每一個烏龍都造就了一個大發現!這是人類認識發展的必經階段,我們必須理解。
  • 35億年前,植物已經在地球上出現,但為什麼當時沒有花朵?
    因為如今科學家們研究太空,也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不過卻從未在地球之外的地方,發現生命的存在,整個宇宙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只有地球上擁有生命的奇蹟。地球生命是如何出現的呢?現代研究認為,是一場「彗星雨」為地球送來了生命的種子,才讓地球誕生後不久,就孕育出了第一個生命來,而當時間進入到35億年前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地球上,植物也悄然現身。
  • 地球上最先出現的生命是真的靠吸二氧化碳為生嗎?居然不是公認?
    為何說最早出現的生命是藍藻呢?但個人認為也有可能不是藍藻。請往下看,有配圖結合講解。利用陽光吸收二氧化碳,來進行光合作用,而二氧化碳則用於成有機物。在地球的最早生物鏈中,這類生物處於一個必不可少的位置。藍藻利用葉綠素,將太陽能這種能量以光合作用,將其轉化為化學能,以有機物的形態儲存能量,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出現打下基礎。
  • 雙語: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和外星生命可能是紫色的
    這篇論文指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擁有薰衣草的顏色。馬裡蘭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希拉迪蒂亞·達斯薩爾馬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裡弗賽德分校博士後研究員愛德華·施維特曼在《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在綠色植物開始吸收太陽光以獲取能量之前,微小的紫色生物體就已經在這麼做了。
  • 中英雙語翻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和外星生命可能是紫色的
    中英雙語翻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和外星生命可能是紫色的­  Alien life might be purple.­  外星生命也許是紫色的。這篇論文指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擁有薰衣草的顏色。馬裡蘭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家希拉迪蒂亞·達斯薩爾馬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裡弗賽德分校博士後研究員愛德華·施維特曼在《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在綠色植物開始吸收太陽光以獲取能量之前,微小的紫色生物體就已經在這麼做了。
  • 人類是地球上最早的文明嗎?研究發現,地球上曾出現過3代文明
    數年以來人類一直都在找尋外星生命,但是至今為止也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是已知的。而自地球誕生以來,出現過數以萬計的物種,但在這數以萬計的物種中只有人類產生了高階智慧,並成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雖然在短時間內人類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人類並不是地球上唯一一個高階文明。考古學家發現,在地球誕生的46億年間,除了人類文明還出現過其它高階,目前有3個史前高階文明被證實,它們分別是:瑪雅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以及中國三星堆文明。瑪雅文明大家都不陌生,2012年12月12日世界末日的預言便是出自瑪雅人。
  • 致敬光合作用(光合改變命運)
    早期的地球上並沒有氧氣,二氧化碳的濃度可能高達98%。但是地球上的微生物可能在40億年前就進化出了光合作用。早期地球最初的產生氧氣被海水和海底巖石吸附,並未進入大氣。儘管在藍藻出現之前,地球的大氣中並沒有氧,但現在證據表明,那時海洋中有較豐富的有機物,而且有原始生命。藍細菌最早在30億年前出現,至少在23億年前藍細菌進化出了多細胞形式,更高的光合效率徹底改變了世界。
  • 在氧氣出現之前,地球上的早期生命竟然靠「砒霜」續命?
    數十億年前,在氧氣還沒有出現的時候,臭名昭著的砒霜可能就是為我們的星球帶來新生命的化合物康乃狄克大學的地球科學家Pieter Visscher說:「我研究微生物席已經35年了。」「這是我在地球上找到的唯一一個完全能夠在無氧環境下生存的微生物席。」
  • 揭秘30億年前地球原始光合生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浙大學者的成果...
    光合生物通過把太陽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固定二氧化碳為有機物,同時釋放出氧,為地球上絕大多數生命提供食物和氧氣。光合生物是自然界最高效的太陽能固定「機器」,平均每年通過光合生物的光合作用所同化的太陽能約為人類所需能量的10倍。光合作用不僅驅動著我們地球的環境變化、推動著高級生命的起源和進化,也使得人類文明的誕生和發展成為可能。光合作用反應中心如何工作?
  • Nature:世界上最早的後生動物
    美英考古學家最近在安曼沉積巖中發現的化學化石為動物生活提供了迄今所發現的最早證據。這一化石類固醇(24-isopropylcholestanes,為尋常海綿綱的海綿所特有)來自距今約6.35億年或更早以前的馬林諾冰期,這是新元古代末期大冰期中的最後一個。
  • 【雙語閱讀】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和外星生命可能都是紫色的
    一篇新研究論文的結論指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擁有薰衣草的顏色。關於早期地球是紫色的設想並不新鮮,達斯薩爾馬和他的同事們在2007年就提出了這一假設。這種想法是這樣的:植物和進行光合作用的藻類利用葉綠素吸收來自太陽的能量,但它們並不吸收綠光。That's odd, because green light is energy-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