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世界上最早的後生動物

2020-12-05 生物谷

專題:Nature報導

動物界中除原生動物外所有其他動物總稱為後生動物(後生動物亞界)。其特徵是體軀由大量形態有分化、機能有分工的細胞構成;與群體原生動物的兼有營養和生殖功能的細胞不同,其生殖細胞和營養細胞有明顯的分化。

美英考古學家最近在安曼沉積巖中發現的化學化石為動物生活提供了迄今所發現的最早證據。這一化石類固醇(24-isopropylcholestanes,為尋常海綿綱的海綿所特有)來自距今約6.35億年或更早以前的馬林諾冰期,這是新元古代末期大冰期中的最後一個。這表明,在寒武紀大爆炸期間兩側對稱動物迅速分化之前至少1億年,一些晚成冰期海盆中的淺水中就含有濃度大到足以支持簡單多細胞生物的溶解氧。(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Nature 457, 718-721 (5 February 2009) | doi:10.1038/nature07673

Fossil steroids record the appearance of Demospongiae during the Cryogenian period

Gordon D. Love1,2, Emmanuelle Grosjean3, Charlotte Stalvies4, David A. Fike5, John P. Grotzinger5, Alexander S. Bradley2, Amy E. Kelly2, Maya Bhatia2, William Meredith6, Colin E. Snape6, Samuel A. Bowring2, Daniel J. Condon2,7 & Roger E. Summons2

1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California 92521, USA
2 Department of Earth, Atmospheric and Planetary Science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01239, USA
3 Petroleum and Marine Division, Geoscience 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2601, Australia
4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Newcastle upon Tyne NE1 7RU, UK
5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and Planetary Sciences,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California 91125, USA
6 School of Chemical, Environmental and Mining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niversity Park, Nottingham NG7 2RD, UK
7 Present address: NERC Isotope Geosciences Laboratory, Keyworth, Nottingham NG12 5GG, UK.

The Neoproterozoic era (1,000–542 Myr ago) was an era of climatic extremes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s culmina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animals (Metazoa) and new ecosystems1. Here we show that abundant sedimentary 24-isopropylcholestanes, the hydrocarbon remains of C30 sterols produced by marine demosponges, record the presence of Metazoa in the geological record before the end of the Marinoan glaciation (635 Myr ago). These sterane biomarkers are abundant in all formations of the Huqf Supergroup, South Oman Salt Basin, and, based on a new high-precision geochronology2, constitute a continuous 100-Myr-long chemical fossil record of demosponges through the terminal Neoproterozoic and into the Early Cambrian epoch. The demosponge steranes occur in strata that underlie the Marinoan cap carbonate (>635 Myr ago). They currently represent the oldest evidence for animals in the fossil record, and are evidence for animals pre-dating the termination of the Marinoan glaci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shallow shelf waters in some late Cryogenian ocean basins (>635 Myr ago) contained dissolved oxygen in concentrations sufficient to support basal metazoan life at least 100 Myr before the rapid diversification of bilaterians during the Cambrian explosion. Biomarker analysis has yet to reveal any convincing evidence for ancient sponges pre-dating the first globally extensive Neoproterozoic glacial episode (the Sturtian, 713 Myr ago in Oman2).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發現地球早期最原始低等的真後生動物
    新華網西安5月6日電(記者許祖華馮國)中國科學家對早期動物起源、演化的研究又取得重要突破,一種名為春光蟲和另一種俗稱「海筆」的八射珊瑚化石被證實是現代兩類最低等的真後生動物――櫛水母類和刺胞類的原始代表,進而首次勾勒出了整個動物界早期譜系演化的全貌輪廓。
  • ...研究成果上了《Nature》雜誌 - 揭示5.3億年前兩類動物的共祖特徵
    而這一科研成果對理解後生動物門類,尤其是冠輪動物超門的系統演化有重要科學意義。  威瓦亞蟲(Wiwaxia)是一類出現在寒武紀早期(5.3~5.15億年前)的奇特冠輪類生物,因為其背部覆蓋葉片狀的骨片、外形詭異,一直被認為是寒武紀大爆發生物的明星代表。其化石最早發現於加拿大的著名布爾吉斯頁巖化石庫,近兩年在我國華南多地發現。
  • 西大一教授研究成果上了《Nature》雜誌 - 揭示5.3億年前兩類動物...
    而這一科研成果對理解後生動物門類,尤其是冠輪動物超門的系統演化有重要科學意義。  威瓦亞蟲(Wiwaxia)是一類出現在寒武紀早期(5.3~5.15億年前)的奇特冠輪類生物,因為其背部覆蓋葉片狀的骨片、外形詭異,一直被認為是寒武紀大爆發生物的明星代表。其化石最早發現於加拿大的著名布爾吉斯頁巖化石庫,近兩年在我國華南多地發現。
  • 最早長出四隻腳的的動物曾經過著怎樣的生活?
    本周《自然》在線發表的研究 Life history of the stem tetrapod Acanthostega revealed by synchrotron microtomography 為了解早期四足動物不為人知的生活提供了新的信息。
  • Nature: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沒有之一
    原創 一線科普 一線科普「鴨嘴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哺乳動物,因為它身上有許多怪異的特徵:1.嘴裡沒有牙齒;2. 汗液像牛奶;4、後腳有毒刺;4、含有10條性染色體。
  • Nature:「藍田生物群」是迄今最古老的宏體真核生物群
    在地球生命歷史中,已知最古老的宏體真核生物組合是「埃迪卡拉生物群」,其中,產自加拿大北部距今5.79-5.65億年的「阿瓦隆生物群」(Avalon biota)出現的年代最早。而在此之前,可靠的宏體真核生物化石極為稀少,大家也普遍認為那個時期的真核生物主要是微體的,地球大氣圈中的氧氣含量也不足以支持宏體真核生物的大量發展。
  • Nature:STING環狀二核苷酸感知能力起源於細菌
    研究人員重建了STING獲得在後生動物先天免疫力中的進化事件,並確定了來自太平洋牡蠣Crassostrea gigas的全長TIR-STING融合體的結構。比較結構分析表明,向核心STING支架添加後生動物特異性成分如何使從直接效應子功能轉變為抗病毒轉錄的調控。
  • 埃迪卡拉紀:6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群長什麼樣子?
    二、藍田生物群藍田生物群位於中國安徽省休寧縣藍田鎮,是目前為止發現最早的複雜宏體真核生物群[1]。這一生物群由中國的地質學家們在80年代最早發現,這些生物生活在50-200米的海洋中,很可能是底棲固著生活在海底,生物類型包括一些扇狀的海藻、具有觸手的動物等。
  • Nature:地球上出現光合作用的最早時間被修正
    關於地球上能夠生成氧氣的光合作用,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最古老的證據來自從澳大利亞Pilbara Craton距今27億年前的頁巖中提取出的烴類生物標記,它們被認為是真核生物及光合作用藍藻的證據。這麼早的時間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在能夠產生氧的藍藻在地球上最早出現的這個時間與大約3億年後引起大氣中氧含量增加的「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有一個很長的時間延遲。由Rasmussen等人所做的新的研究工作表明,有機生物標記不是太古代的,一定是在晚些時候、在距今大約22億年前之後進入巖石的。
  • Nature細胞利用活性氧ROS適應低氧的分子機制
    所有後生動物都依賴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系統(OXPHOS)消耗氧氣來產生能量。此外,在低氧時,OXPHOS利用氧氣產生活性氧,從而驅動細胞適應,這種現象發生的確切機制仍不清楚。Ca2+是最著名的充當第二信使的離子,但Na+的作用僅僅是充當膜電位的介質。
  • Nat Commun:最早的「胎生」爬行類動物是什麼?
    如今,研究者們認為這種以魚為食的爬行類動物"東方恐頭龍(Dinocephalosaurus)"(曾經生活於2億年前的海洋中)實際上是通過懷孕,而非產蛋的方式繁殖後代的。作為恐龍的近親,同時也是鳥類與鱷魚的先祖,東方恐頭龍有著長長的脖子,最長可達4米。
  • 地質歷史上的生物礁
    在地質歷史中,從太古宙的微生物藻礁到現代的珊瑚和珊瑚藻礁,生物礁生態系統經過了漫長的演化發展歷史,可以說,生物礁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活動與沉積作用的產物,其後在各個地質歷史時期生物礁生態系統所經歷的環境控制因素與現代的珊瑚礁生態系統有著顯著的不同。生物礁的生長、發育和消失,與海洋水化學環境和其他重大變化有著密切關係。
  •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生物是什麼嗎?所有的動物都沒有它出現得早
    如果說世界上最早的動物是什麼動物,相信很多人都會舉出恐龍、三葉蟲、劍齒虎等動物出來。實際上世界上最早的動物應該是海綿,為什麼呢?因為科學家認為,海綿是動物最早的祖先,也就是說動物是在海綿出現之後才出現的。
  • 全球最早原始動物化石竟然在貴州!
    由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領銜的課題組3月9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說,他們在中國
  • Twentieth時尚界「後生」設計師風潮
    Twentieth時尚界「後生」設計師風潮2007-11-13 10:34來源:網際網路作者:佚名責任編輯:佚名  這是一個時裝與流行的世界,所有品牌都希望將自己變得年輕化,於是就不由自主地被一群設計師帶領著,進入到這個一切年輕化的社會,而帶領者便是一群二十出頭就一鳴驚人的「後生」。
  • Nature:細胞分裂中獨立於紡錘體的卵裂溝形成機制
    在後生動物細胞分裂的「教科書」模型中(該模型建立在對較大海洋動物細胞和Candida elegans細胞所做的一個世紀的研究基礎之上),有絲分裂紡錘體被假設引導卵裂溝的位置。現在,以檢驗這一模型是否足以解釋一個較小細胞(果蠅成神經細胞)的非對稱分裂過程中的卵裂溝位置為目的的實驗表明,它是不能的。
  • 研究稱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是櫛水母(圖)
    研究稱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是櫛水母(圖)   可能早在6億年前就已出現,研究者猜測它也許是人類最初的祖先之一  櫛水母,最新研究懷疑它是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  地球上最早的動物是什麼?
  • 中美科學家在三峽地區發現世界最早動物足跡化石
    三峽發現世界最早動物足跡化石  遠古動物或為長約2釐米爬蟲 兩列足跡間相距1至2釐米陳哲展示發現的古生物足跡化石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6月6日,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刊發了中美科學家在中國三峽地區發現距今5.4億多年前動物足跡化石的研究成果。
  • 21世紀以來,登上Nature雜誌封面的13篇中國論文
    這項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敏、鄒晶梅、徐星、周忠和等進行,描述了距今1.63億年的上侏羅統Ambopteryx化石。 在脊椎動物漫長的演化史中,翼龍、鳥類和蝙蝠獨立演化出了形態迥異的飛行結構。
  • 答90後生問:為什麼沙蟲青蟹便宜了?
    答90後生問(148):為什麼沙蟲青蟹便宜了?未來學者 譚北海我們期待90後生在譚大施公號中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寶貴意見。我們會一直在這裡傻傻地等,等到有機會為您服務!近日,有90後生問:為什麼現在沙蟲青蟹相對於泥蟲花蟹便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