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科學」流言榜出爐

2020-10-09 蝌蚪五線譜

這些流言你都信了嗎?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1. 「量子原塑」能防癌防糖尿病防高血壓

流言:

量子原塑(礦物飲液)是經過量子技術磁化後的磁化水,富含百餘種天然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飲用這種水可以防治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

真相:

量子原塑(礦物飲液)能防治多種疾病的說法無從考證。量子技術目前基本還處於實驗階段,距離實用化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些量子飲液等所謂的「量子產品」與量子沒有任何關係。

「量子」是一個物理概念,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於1900年提出,是描述微觀世界一個物理量的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目前量子力學等量子理論研究進展很快,量子精密測量、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都有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量子精密測量與量子保密通信,都已經開始了實際應用。

儘管生命現象中可能存在量子效應,比如生物導航、光合作用,但由於這些現象太宏觀,實驗非常困難。所謂「量子產品」,很多都是商家誇大宣傳。判斷一個商品是不是量子的,就是要看它有沒有用到量子的相干性、疊加性,如果沒有用到,它就不是量子產品。


2. 能用磁鐵吸住的保溫杯就是好保溫杯

流言:

通過不鏽鋼是否有磁性,就可以來區分保溫杯材質的好壞,能用磁鐵吸住的保溫杯才是好保溫杯。

真相:

根據國家標準GB9684-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不鏽鋼製品》的規定,食具用不鏽鋼材料包括奧氏體不鏽鋼、奧氏體—鐵素體型雙相不鏽鋼、鐵素體型不鏽鋼等,其中奧氏體不鏽鋼沒有磁性。

日常較常見的304和316不鏽鋼即屬於沒有磁性的奧氏體不鏽鋼,其主要合金元素是鐵、鉻、鎳,價格相對高昂。低鎳(節鎳)含錳奧氏體不鏽鋼也是沒有磁性的,其使用錳和氮代替部分鎳,價格相對便宜,不過性能和安全性並不差。另外,參照我國目前對保溫容器的多個相關標準,一款合格的保溫杯應當在保溫效能、異味、耐衝擊、密封性、手把及提環連接牢度,以及材料衛生安全性方面符合要求。因此,是否具有磁性並非評判保溫杯好壞的標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金屬元素過敏的人,一定要根據所標註的不鏽鋼牌號,上網查詢一下相對應的不鏽鋼具體成分。例如,對鎳過敏的人最好不要選擇304不鏽鋼產品,對錳過敏的人不要選擇含錳的不鏽鋼產品。


3. 「分段睡眠法」睡得又少又好

流言:

每天只用睡4個小時,並嚴格執行分段睡眠法,即先睡2個小時,被鬧鐘叫醒後,保持1個小時的徹底清醒狀態,再接著睡2個小時。這種方式既睡得少又睡得好,建議大家都試一試。

真相:

這樣的睡眠模式只是個例,也沒有在事前事後作全面身體檢查對比,只是個人的主觀感受,說服力較差。通常醫學上證明一種方法是否有效,要採用循證醫學方法,即隨機、雙盲、大樣本、長時間研究,研究數據經統計處理差異顯著,才能證明科學有效,才可以推廣。

當前研究表明,成年人睡眠時間在6.5至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而少於4.5小時或高於9.4小時,死亡率明顯增高。如果連續19小時不睡覺,人的腦力和體力狀態與醉酒是一樣的。睡眠不足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肥胖,影響性功能,還會加速癌細胞的增長,患腸癌、前列腺癌或乳腺癌的風險更高。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睡眠不足視為致癌因素。45歲以上的人,每晚睡眠少於6小時的,比睡七八個小時的人得心梗和腦梗的概率高200%。

對於大多數成年人而言,建議每天睡6至8小時為宜,睡太少或太多都不好。晚上9時至10時睡眠最科學,超過晚上11時睡覺就屬於熬夜。好的睡眠標準是躺在床上15分鐘左右入睡,夜間起夜後也可很快入睡。


4. 海鮮中含微塑料正殘害無數中國人

流言:

海鮮中含有大量微塑料,而這些海鮮正在毀掉無數中國人的身體!

真相:

「海鮮裡可能含有微塑料」的說法並非最近出現,早在2018年,它就已經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

自然界中微塑料廣泛存在。奧地利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從芬蘭、日本、俄羅斯等8個亞歐國家分別選擇了1名志願者,進行飲食控制實驗,最終提供的糞便樣本顯示,在8個樣本中,發現了多達9種類型的微塑料。但這些微塑料是否對人體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依然是未知數。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項研究表明海產品當中的微塑料對人體健康有可見的危害。

並且,談到食品安全對人體的影響,就不能不談劑量。這與食品添加劑的道理是相似的,少量或者微量的微塑料,很難對人體構成實質性的影響。

在政策法規方面,我國海鮮類產品目前已經有了國家標準GB2733-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鮮、凍動物性水產品》,對揮發性鹽基氮和組胺的含量、汙染物的限量、貝類毒素限量、食品添加劑的含量乃至需要在加工前保持活體狀態的海鮮都做了詳細規定,劃定了海鮮產品安全與衛生的紅線。

目前,我國海產品安全性是比較高的,這還得益於水產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每年消費的海鮮當中,將近80%來自於水產養殖農場,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出海捕撈」,因此公眾不必過度擔心所謂「微塑料入侵」問題。


5. 眼藥水能治療白內障

流言:

每天滴幾滴眼藥水,能有效治療白內障。

真相:

眼藥水沒有這麼神奇的作用。抗菌類眼藥水主要適用於眼瞼、淚道、結膜、角膜等部位的感染性炎症,滴眼液可以用於潤滑眼球,緩解視疲勞、緩解沙眼、減少紅血絲等。

白內障屬於器質性病變,患者的晶狀體出現了渾濁。如果把眼睛比作相機,白內障就相當於在鏡頭上「貼」了塊膠布。除了把膠布撕下,沒有其他辦法。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權威眼科治療研究機構,都認為手術是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因此凡是宣稱能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都屬於虛假宣傳。


內容來源:

北京科技報、北京日報、「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微信公眾號、蝌蚪五線譜

相關焦點

  • 1月科學流言榜出爐,「天宮一號」將失控等都是假的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聯合推出的「科學流言榜」2018年1月榜單近日出爐。本期共有5個科學流言上了榜,「克隆猴技術沒啥了不起」「臘八蒜抗癌還能軟化血管」「天宮一號即將失控撞向地球」「溫水暖水袋不會燙傷人」「喝酒能防凍瘡」都是假的。
  • 9月「科學」流言榜:「量子原塑」能防癌?分段睡眠睡得少又好?
    9月「科學」流言榜:「量子原塑」能防癌?分段睡眠睡得少又好? 2020-10-10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7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7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本期榜單由科學闢謠平臺、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人民網聯合發榜。1.暴雨後自來水會變渾濁兩三天謠言:暴雨後自來水會變渾濁兩三天,要提前儲備好用水。
  • 4月科學流言榜發布:盲信「達文西睡眠法」毀身體
    2018年4月29日訊,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昨日發布4月榜,共有9條流言上榜。流言榜指出,事實上間質目前還僅在組織層面,離器官差著一個等級。把這樣一個非典型的簡單構造稱作器官,實在牽強。近日,「美國非營利環保機構環境工作組織列出『12種最骯髒』蔬果名單,草莓連續三年登頂」的流言瘋轉朋友圈,引發了不少恐慌。流言榜闢謠:檢測到殘留並不意味著這些食物就有害健康,離開了農殘量和控制標準談危害,完全沒有意義。
  • 2月科學流言榜:「超級藍血月」時隔152年再現?
    2月科學流言榜:「超級藍血月」時隔152年再現?>  「超級藍血月」時隔152年再現  流言:「超級月亮+藍月亮+紅月亮」三合一!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孫樂琪/北京晚報 2017-11-01 16:30
  • 10月「科學」流言榜:今冬60年最冷?飛行模式下可提高充電速度?
    「發現結節要立即切除,否則會癌變」「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冬天」「複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這些說法你相信嗎?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等單位共同發布的10月「科學」流言榜,逐一擊破上述謠言。
  • 10月科學流言榜又有8條謠言被戳穿 你中招了麼?
    10月科學流言榜又有8條謠言被戳穿 你中招了麼? 原標題:   由市科協、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今日發布10月榜,共有8條流言上榜。
  • 2020年1月到9月LED顯示屏企業外貿出口額排行榜出爐
    2020年1月到9月LED顯示屏企業外貿出口額排行榜新鮮出爐,視爵光旭穩定排在前4名。感謝客戶的信任、感謝合作夥伴的支持,感謝視爵人的努力。我們將持續以客戶為中心,立根國內市場,服務全球市場,研發出更高品質的顯示屏產品,推出更貼心的服務,為您呈現精彩!
  • 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發布 「左右腦年齡測試」不靠譜
    昨天,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評選出爐,入選的「科學」流言都曾在網絡上流傳一時,且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科學」流言榜由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和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於2014年發起。今年的流言榜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包括:「紫菜粉絲大米都是塑料做的」、「西瓜400天不腐爛是因為噴了防腐劑」、「一滴血就能測癌」、「狂犬病疫苗無效」、「受凍會導致關節炎」、「坐月子決不能吹風」、「左腦負責語言右腦負責圖像」、「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需穿防引力波輻射服」、「浙大已研製出量子隱身衣」。
  •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昨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來源:北京青年報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靠牙膏就能殺滅幽門螺桿菌 吃梨可以治咳嗽 獻血影響人體免疫力 都是扯剛剛發布的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除此之外,秋冬季吃梨可治療咳嗽、脫糖電飯鍋蒸飯可降低米飯中70%的糖分、「抗幽牙膏」能殺滅胃裡的幽門螺桿菌等健康類謠言,也紛紛上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2020年9月丨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月報速遞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 2020年度會士增選名單揭曉9月8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揭曉了2020年度會士增選名單,陳純院士、何積豐院士、苗奪謙教授、王恩東院士、王耀南院士、吾守爾·斯拉木院士、於劍教授、張學工教授、張亞勤院士9位AI領域的卓越科技工作者當選CAAI會士。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是一場遊戲 吃醬油致癌是危言聳聽
    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1日發布10月榜,共有8條流言上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不久前,「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
  • 2016年10月「科學」流言榜:「速成鴨」全靠打激素?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趙竹青)10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速成鴨」全靠打激素、心臟支架被淘汰等八條「科學流言」入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1.「速成鴨」全靠打激素才長得那麼快? 流言:「速成鴨」之所以能生長的如此迅速,全靠「打激素」。
  • 川普夢想成真,2020年「諾貝爾獎」出爐,美印等9國領導人登榜
    據英國《衛報》網站報導,在202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水落石出之前,川普倒是收到了另一個"諾貝爾獎"的青睞,即在美國哈佛大選頒布的"搞笑諾貝爾獎"。 根據搞笑諾貝爾獎評審委員的看法,包括川普在內的9名世界各國領導人,都在搞笑諾貝爾獎的"醫學教育獎"榜上有名。
  • 2020年7月「科學」流言榜:今年「庚子多災」?體格越好越容易中暑?
    7月「科學」流言榜來了!今年大事件不斷是因「庚子多災」?有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環首都圈發生較大地震風險上升?真相解讀。1.2020年大事件不斷是因「庚子多災」把兩種不相干的事實扯在一起,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這是很不科學的。
  • 每月科學流言榜6月榜發布 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原標題:這些「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昨天發布6月榜,共9條流言上榜。   流言1: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月球背面有外星人!
  • 12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今天上午,2020年12月「科學」流言榜發布,揭開一些近期傳播流言的真相。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1.復原乳沒營養是「假牛奶」,堪稱奶中「地溝油」流言復原乳沒營養,是一種「假牛奶」,甚至可以說是牛奶中的「地溝油」。
  • 《環球科學》2020年十大科學新聞出爐,這些值得銘記
    《環球科學》雜誌近日在專家顧問團隊和優秀學術媒體的大力支持下評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新聞,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今年那些影響深遠的科學瞬間。8 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公布2020年3月26日,《自然》雜誌發表了由浙江大學郭國驥團隊繪製的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