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科學」流言榜:「速成鴨」全靠打激素?

2020-12-06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趙竹青)10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速成鴨」全靠打激素、心臟支架被淘汰等八條「科學流言」入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1.「速成鴨」全靠打激素才長得那麼快?

流言:「速成鴨」之所以能生長的如此迅速,全靠「打激素」。

真相:肉鴨肉雞等禽類的生長速率一直在提高,現在的商品肉鴨長得「又快又好」,不僅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整個飼養周期一般為43—56天。可以說肉雞肉鴨等商品禽類「速成」,已經是行業內的常識,只不過因為信息不對稱,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不可能。

而「打激素」其實是以訛傳訛的說法,這種說法在其他國家也很常見,被命名為「激素神話」。國際家禽協會專門撰文,列舉了多條證據來證明「激素神話」不可能成為現實。第一,添加激素在大多數國家都是明令禁止的,我們國家的規定亦如此,《獸藥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第二,「打激素」反而會增加養殖成本;第三,研究表明,激素本身對家禽生長是無效的,中國農科院畜牧獸醫所動物飼養與標準化研究室主任張宏福稱,「激素的成本不僅高,技術要求複雜,而根據眾多實驗數據表明,添加使用激素對於促進雞肉生長其實並無效果,還會增加肉雞患心臟疾病、腹水等疾病的風險,增加死亡率。」

2. 養殖業該禁用抗生素?

流言:養殖業使用抗生素存在巨大危害,會讓動物免疫機能下降,死亡增多,還可以使致病菌產生耐藥性,出現「超級細菌」,所以養殖業應該全面禁止「抗生素」的使用。

真相:人類可以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而養殖業中的動物,如豬、雞、牛,同樣會被細菌感染,當它們發病時也需要用抗生素治療。相關環保組織、美國部分消費者呼籲停用的,其實是抗生素的另外一種用途——促進動物生長的用途。

國家獸藥安全評價實驗室主任、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袁宗輝指出,在上世紀70 年代開始,由於認為抗生素的使用可能增加細菌耐藥性,歐洲幾個國家開始停止促生長用抗生素。但歐盟「禁抗」至今已10年,監測結果表明歐盟的耐藥菌形勢並不比不禁抗的美國更好,相反,北歐幾個最早、最堅決禁用抗用素的國家如瑞典、芬蘭,其雞肉、牛肉中檢出耐藥因子的比例比歐洲其它國家都高,這種現象難以解釋。

雖然公眾都很擔心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會導致「超級細菌」,但是,到目前為止,包括中國、歐美,南美,沒有一個例子說明是由於動物使用了抗菌藥,最後導致人的治療失敗或死亡的。媒體報導過幾起超級細菌導致人的治療失敗的,均是由於醫院用藥引起的耐藥菌。

3. 血栓抽吸裝置問世,心臟支架被淘汰?

流言:2016年7月1日起,臺灣由美長庚醫院發明一項新技術,可將血管內沉澱物吸出來,再也不用放支架了。

真相: 血栓,可以是從心臟某處脫落的,也可能是因為堵塞而凝固的。對於血栓,抽吸裝置分兩種:一種是手動的,一種是機械的。

對沒有急性心梗的冠心病患者來說,儘管血管狹窄到80%以上,但並無新鮮血栓存在,多是依附在血管壁上鈣化的斑塊所致,很硬而且不規則,這種裝置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這則視頻把此技術描述的很先進,而實際上,國內血栓抽吸導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情況已應用了很多年,技術確實在不斷改進,但並不存在這樣一種代替支架的「新技術」。

這個視頻並沒有被完整的翻譯出來,只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完全是在忽悠老百姓。普通老百姓分不清血栓和動脈粥樣斑塊的區別,視頻中的抽血栓以為抽的就是斑塊,抽完不用放支架了。斑塊怎麼能抽的動?只能說這是一起自導自演的惡意謠言!

4. 長期使用鉛筆會導致鉛中毒?

流言:鉛筆是學生日常都會用到的文具,一些學生會有「咬鉛筆」的習慣,近年來多地曝出的「兒童血鉛超標」事件很大程度上和「咬鉛筆」有關。

真相:長期使用鉛筆會不會導致鉛中毒?其實,產生這種疑問的人往往認為鉛筆芯中含有鉛,使用含鉛的鉛筆,自然就有可能導致鉛中毒。

那麼,鉛筆芯中到底含不含鉛?要解答這一點,我們還得從鉛筆的起源和發展說起。公元16世紀,在英格蘭一個叫博羅代爾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礦物——石墨。很快,當地的一些牧羊人發現,可以用石墨在羊身上畫上記號。後來,拿破崙軍隊中有一名叫康特的軍官,他在反覆試驗後,在石墨中摻入粘土,放入窯裡燒烤,製成了當時世界上非常耐用的鉛筆芯。

看到這裡你會發現:鉛筆的生產過程,根本沒用到鉛這種金屬。當然,咬鉛筆的習慣還是要改掉。鉛筆的木桿外面一般塗有彩色的顏料,如果顏料中含有微量的重金屬或是其他有害物質,那麼這些有害物質往往會在咬的過程中進入人的口腔,進而被人吞下肚子。

綜上而言,大家使用的鉛筆芯中,根本就沒有鉛這種金屬,因此,正確的使用鉛筆,是不會導致鉛中毒的。

5. 吃感冒藥暗藏巨大安全風險?

流言:過量服用含對乙醯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藥,可能導致肝衰竭,而經常服用這類藥的人對於自己已經處於死亡邊緣卻渾然不知。

真相:感康、泰諾、999感冒靈顆粒等常用非處方感冒藥,都含有一種叫作對乙醯氨基酚的成分,用於輔助治療感冒中常見的疼痛和發熱症狀。對乙醯氨基酚是目前公認安全有效、消化道不良反應較少的解熱鎮痛藥,但大劑量可致肝臟毒性。

服用對乙醯氨基酚造成肝損傷的危險多發生在同一時間服用多種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藥物製劑,或加大劑量(超過對乙醯氨基酚24小時最大安全劑量4克),或長期服用的情況。有研究表明,長期酗酒者服用大劑量對乙醯氨基酚肝毒性增加,即使正常劑量下也可導致部分人特異性肝損傷。兒童和具有基礎肝臟疾病的病人,使用此類感冒藥的肝臟損傷可能性更大。

雖然感冒藥中的對乙醯氨基酚成分存在潛在危害,但並不需要因此視其為洪水猛獸。藥物都具有不同的不良反應,正確使用藥物才能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6. 日本「睡眠水」喝完可狂睡15小時?

流言:上班族頻繁加班,壓力大、睡不著。沒關係,一款來自日本的「睡眠水」讓你一覺睡15小時,睡到不省人事。

真相:這款「睡眠水」進口到國內的標籤標稱是「清涼飲料水」,對於網傳的助眠功能並未提及或進行任何提示,僅標註了一條「過量飲酒有害健康、孕婦不宜飲酒」的警示語。但瓶身上用日語標註著「有助睡眠」的宣傳語。「睡眠水」主要成分與普通飲料並無二致,無外乎水、甜味劑、礦物質、維生素、香精等,唯一標稱「可改善睡眠」的成分是一種稱為「左旋茶氨酸」的物質。

左旋茶氨酸是何方神聖?有了它就能獲得金質睡眠?對此,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申遠表示,茶氨酸是一種存在於茶葉中的胺基酸,目前尚無可靠證據表明它有鎮靜助眠作用。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睡眠水」之所以能夠「有效」,更多是心理暗示使然。

「睡眠水」能夠成為網紅,足見對睡眠質量不滿意者數量之多。但是,申遠指出,醫學上對「失眠」有明確的定義,普通人偶爾出現睡眠問題,不要輕易給自己戴上「失眠」的帽子。就算自身的症狀和體徵符合失眠的診斷標準,也不能隨意使用鎮靜催眠藥物。申遠強調:失眠往往是多種心理、精神疾病,甚至是軀體疾病的表象,制定治療方案時必須透過失眠的表象找到其下潛藏的基礎性疾病,如此才能收穫滿意的療效。

7. 低焦油捲菸降焦減害?

流言: 低焦油捲菸能夠「降焦減害」,降低菸草中焦油的含量,解決了菸草給菸民帶來的危害,同時還能為控煙做貢獻。

真相:低焦油捲菸真能「降焦減害」?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北京匯智泰康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對一直高呼「科技降焦減害」的某品牌不同焦油含量的捲菸進行「不同吸菸模式下,捲菸危害物吸入量的相關性研究」,新探中心常務副主任吳宜群教授發布了實驗結果:模擬真人吸菸的情況下測出的所有危害物含量均顯著高於我國菸草業目前使用的淘汰ISO濾片法(也就是煙盒上標註的含量),如:煙盒上標註的焦油量為1毫克的捲菸,在模擬真人吸菸的情況下測得的焦油量為4.4毫克,是煙盒標註量的4倍多,一氧化碳吸入量是煙盒標註量的3倍多。

為什麼吸菸者實際攝入的焦油量要高於煙盒上標註的焦油量?專家分析,在用機器測量時,過濾嘴周圍的透氣孔可以稀釋被吸入的菸草煙霧,降低所測得的焦油濃度,但在實際吸菸過程中,由於透氣孔部分或者完全被手指或嘴唇堵住時,透氣孔不能真正起到稀釋菸草煙霧的作用。

所謂的低焦油捲菸並不能減少吸菸危害,吸菸沒有安全水平可言。吸菸時人體對有害物質的實際吸入量比吸菸機測得的量更大,其成分也複雜得多,不能僅根據釋放量來評估吸菸者的吸入量和健康風險。

8. X射線安檢儀對人體有很大傷害?

流言:成都雙流機場使用的「弱光子人體安檢儀」其實就是利用X射線進行透視掃面,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真相:在分析之前,我們首先要澄清一個事實——沒有所謂的「弱光子人體安檢儀」,這東西的確是利用X射線進行安檢的。因此下面的問題就變成:成都雙流機場使用的X射線安檢儀對人體是否有害。

還是那句老話,「脫離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X射線安檢儀到底有沒有危害,還是要看安檢儀輻射的X射線劑量。

按照我國制定的《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單次使用中,X射線機的入射劑量不應超過10mGy;而根據媒體報導,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弱光子人體安檢儀」一次的輻射量控制在0.2μSv以內(1Sv =1000mSv= 1000000μSv)。

因此,如果在十一期間接受了一次該安檢儀的檢查,完全不需要擔心這點輻射量,並不比抽一根煙多。

不過,由於X射線的累積效應,安檢儀運用需要十分謹慎。如果到處都能碰到微小劑量的X射線,存在不知不覺就積累過量的風險。所以國家環保部已向四川省環保廳發函,要求其對未經許可違法生產、銷售、使用X射線人體安檢設備的單位,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確保公眾安全。

(以上內容選自北京科技報、騰訊《較真》、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上海科協微信公眾號、健康報、北京晚報、蝌蚪五線譜等)

(責編:郝孟佳、熊旭)

相關焦點

  • 靠牙膏能殺滅幽門螺桿菌?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來源:北京青年報 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靠牙膏就能殺滅幽門螺桿菌 吃梨可以治咳嗽 獻血影響人體免疫力 都是扯剛剛發布的1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除此之外,秋冬季吃梨可治療咳嗽、脫糖電飯鍋蒸飯可降低米飯中70%的糖分、「抗幽牙膏」能殺滅胃裡的幽門螺桿菌等健康類謠言,也紛紛上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引力波防不了 孫樂琪/北京晚報 2017-11-01 16:30
  • 10月科學流言榜又有8條謠言被戳穿 你中招了麼?
    10月科學流言榜又有8條謠言被戳穿 你中招了麼? 原標題:   由市科協、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今日發布10月榜,共有8條流言上榜。
  • 10月「科學」流言榜:今冬60年最冷?飛行模式下可提高充電速度?
    「發現結節要立即切除,否則會癌變」「今年冬天是60年來最寒冷冬天」「複方板藍根能有效抵抗新冠病毒」……這些說法你相信嗎?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等單位共同發布的10月「科學」流言榜,逐一擊破上述謠言。
  • 2月科學流言榜:「超級藍血月」時隔152年再現?
    2月科學流言榜:「超級藍血月」時隔152年再現?>  「超級藍血月」時隔152年再現  流言:「超級月亮+藍月亮+紅月亮」三合一!
  • 10月科學流言榜:左右腦測試是一場遊戲 吃醬油致癌是危言聳聽
    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1日發布10月榜,共有8條流言上榜。「左右腦測試」玩玩就好不久前,「左右腦年齡測試」風靡朋友圈。
  • 4月科學流言榜發布:盲信「達文西睡眠法」毀身體
    2018年4月29日訊,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昨日發布4月榜,共有9條流言上榜。流言榜指出,事實上間質目前還僅在組織層面,離器官差著一個等級。把這樣一個非典型的簡單構造稱作器官,實在牽強。近日,「美國非營利環保機構環境工作組織列出『12種最骯髒』蔬果名單,草莓連續三年登頂」的流言瘋轉朋友圈,引發了不少恐慌。流言榜闢謠:檢測到殘留並不意味著這些食物就有害健康,離開了農殘量和控制標準談危害,完全沒有意義。
  • 是打了激素的速成鴨嗎
    大家應該都有去菜市場買過菜的經歷吧,在路邊通常都會有賣烤鴨的,大老遠就能聞到特別的香,很多人都會忍不住買上這麼一隻回家吃,並且味道還不錯,而且價格還非常的便宜,普通人都能承受得起,一隻烤鴨也就是一杯奶茶的價格,大多都不會心疼,但是平時買只活鴨都要幾十塊,這加工好的烤鴨為什麼才十幾塊錢
  • 2020年9月「科學」流言榜出爐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 2020年7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7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本期榜單由科學闢謠平臺、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人民網聯合發榜。1.暴雨後自來水會變渾濁兩三天謠言:暴雨後自來水會變渾濁兩三天,要提前儲備好用水。
  • 1月科學流言榜出爐,「天宮一號」將失控等都是假的
    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聯合推出的「科學流言榜」2018年1月榜單近日出爐。本期共有5個科學流言上了榜,「克隆猴技術沒啥了不起」「臘八蒜抗癌還能軟化血管」「天宮一號即將失控撞向地球」「溫水暖水袋不會燙傷人」「喝酒能防凍瘡」都是假的。
  • EB流感病毒很厲害,10分鐘侵入人體?1月科學流言榜火熱出爐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1.
  • 9月「科學」流言榜:「量子原塑」能防癌?分段睡眠睡得少又好?
    9月「科學」流言榜:「量子原塑」能防癌?分段睡眠睡得少又好? 2020-10-10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量子隱身衣入選2017十大「科學」流言榜
    昨日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榜揭曉。  本次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是在百度搜索數據量的基礎上,從2017年發布的94條「科學」流言中由專家評委根據其傳播廣度和危害性投票選出,均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3月「科學」流言榜:太空人回到地球7%基因有變化?定期輸液疏通血管?
    這些說法是否靠譜看3月「科學」流言榜。嚴重的乳牙病變會危害尚未萌出的恆牙,新牙的牙胚就長在頜骨內乳牙牙根的下方,當乳牙上出現齲洞,進而發生牙齒根尖周圍炎症時,容易引發膿腫,而新牙的牙胚在炎症和膿液的環境中發育,就可能出現新牙釉質發育不全、新牙異位萌出等問題。更重要的是,乳牙對恆牙的萌出會起「嚮導」作用。乳牙的牙根下有繼承恆牙的牙胚,乳牙到了替換年齡就要脫落,繼承恆牙就要在乳牙原來的位置長出。
  • 11月科學流言榜來解答
    11月科學流言榜今天(11月30日)發布,對百姓身邊常見的科學流言進行「闢謠」。 1.「手機信號增強貼」能增強信號 將「手機信號增強貼」貼在手機背部的「有效位置」,信號就能從1格變成3格,玩遊戲、刷視頻不再延遲,地下車庫、高層辦公樓等「全場景」均能使用。
  • 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
    ……《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1歐美國家中老年人吃阿司匹林預防血栓謠言:歐美人上了年紀都吃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血栓、心梗腦梗。闢謠摘要:阿司匹林是治療用藥,使用必須遵醫囑。目前為止,尚無任何科學理論和證據證明新冠病毒傳播和電磁輻射有任何關係。3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謠言: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闢謠摘要:雞屎藤是一種常見中草藥,近年初步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炎、鎮痛、調節胃腸道功能和抑菌作用。
  • 二十年前浙江三萬鴨軍坐飛機到新疆滅蝗
    印度官員說,一小群沙漠蝗蟲平均每天吃掉的食物,「相當於大約10頭大象、25匹駱駝或2500人的口糧」。滅蝗要靠科學防治,科學防治首推生物防治。2001年6月新華社報導,新疆養殖的滅蝗雞鴨有近70萬隻。另報導,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特大蝗災。3萬隻鴨子乘飛機從浙江長興趕往新疆吃蝗蟲,這批鴨子來自浙江長興,它們原來的主人是長興縣林城鎮天平村養鴨大戶楊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