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1. 塑身衣能讓身體「記住」美好曲線使你變瘦
流言:
只要穿上塑身衣,就能塑造出美好的身體曲線,而且還能讓身體「記住」這個形狀,時間長了之後,就能真正變瘦。
真相:
穿塑身衣所塑造出來的苗條身材只是暫時的,它並不能真正地減少體內脂肪,達到減重的效果。因為脂肪是一種能量物質,人體不做「功」不燃燒,它就不會消失。根本不可能躺著不動,僅靠穿塑身衣就能減肥。
減肥主要是把體內的脂肪作為一種能量消耗掉,從而改變人體的體脂百分比(體脂率)。要減少體內的脂肪堆積,降低體脂率,就需要做到熱量負平衡,即體內消耗的熱能一定要比攝入的多。
不少塑身衣宣稱能減肥塑形,但減肥和塑形兩者並不是一回事,減肥實質是控制體脂率,而塑形主要是控制肌肉比,通過力量及柔韌練習,糾正體型的缺陷,改善身體的形態,讓人更幹練、更緊緻、更挺拔,比如圓肩、駝背、大肚皮等,可通過練習肩部、背部、腹部肌肉力量得到改善。穿塑身衣塑形的效果,只能是暫時的支撐;而真正的塑形,應是由內而外的健美。
大多數塑身衣都是通過收腹、收胃、束腰等來打造完美形體,甚至一些商家還宣稱添加了鍺元素、火山石等高科技元素,這些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處,也沒有相關的科學依據來佐證。
長期穿著塑身衣的人,內臟所處的位置、肋弓的大小,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穿塑身衣就像是給身體「裹腳」一樣,讓一部分肌肉廢用性萎縮。脫下塑身衣之後,身材不但不會變「好看」,還會變得松垮。而且,長期穿塑身衣會影響人體血液循環,導致人體局部代謝變慢,營養供應變差,肌肉的力量進一步下降,關節的穩定性下降,久而久之弊大於利。
2. 今年EB流感嚴重10分鐘入體
流言:
一則衛生局通知稱,「這次EB流感很嚴重,但有預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嚨黏膜的溼潤,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如果喉嚨的黏膜乾燥,在10分鐘內病毒就能入侵體內。」
真相:
在醫學上,EB病毒流感並不存在。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導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而流感病毒只包括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四種,其中前三種可引起人類感染。
而EB病毒屬於皰疹病毒家族的成員,其感染多為散發病例,主要通過唾液傳播,比如接吻、咀嚼食物餵食等。初次感染一般發生在10歲以前,兒童期感染通常沒有症狀。但若初次感染發生在青年時期,約50%至75%可發生典型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主要表現為發熱、淋巴結腫大、咽峽炎、肝脾腫大、皮疹、神經系統症狀等。
大多數的EB病毒感染後不需要治療,也不需要隔離,可以自行恢復。當然,目前也沒有特別有效的針對EB病毒感染的特效藥物。如果病情控制不佳,需要對症治療,比如高熱時需要使用退燒藥,出現癱瘓、血細胞生成障礙等症狀時,可以用激素治療。
相較之下,流感的傳染性更強,容易引起周期性暴發性流行。而對於流感,早期(發病48小時內)需要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扎那米韋治療,以減輕病情和縮短患病時間,但需要醫生處方方可使用。接種流感疫苗是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尤其對於兒童、老年人、孕產婦和患有慢性基礎疾病的這類人群,更是應該予以重視。
3. 治癒率 75% 的抗癌神藥上市
流言:
重大突破!美國FDA正式上市「廣譜」抗癌藥,可治療肺癌、甲狀腺癌、黑色素瘤、胃癌、結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等17種實體腫瘤,成人和孩子都能用,治癒率高達75%!
真相:
11月26號,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官方網站,發布了一款新藥的消息:這款藥物的商品名是Vitrakvi,活性成分叫Larotrectinib或Loxo-101,它於近日被批准在美國上市。根據FDA的官方消息來看,這的確是一款適用於孩子和成人,能針對多種實體腫瘤的「廣譜」抗癌藥。
不過,這種藥雖然適用腫瘤類型和生長區域比較廣泛,但它只能作用於存在「NTRK基因融合產生的突變」的腫瘤細胞。只有存在這樣的突變,這款新藥才能準確地找到腫瘤細胞,發揮治療作用。
總體來說,NTRK基因融合突變只佔到所有癌症的1%~2%。在美國,每年估計有2000至3000人患有與NTRK相關的癌症。另外,按照適應症的規定,除了需要有突變,還要滿足有癌轉移、不能手術治療或者治療後又復發的情況,才能使用這種藥物。也就是說,能直接因這款藥物受益的患者很少。
而治癒率75%更是誤讀。腫瘤的臨床治癒是指5年之內不復發。而在臨床試驗中,這款新藥顯示出來的效果是75%的客觀緩解率,即一些患者的腫瘤瘤體縮小或消失、沒有新病灶出現,腫瘤標誌物正常,病情穩定,且至少維持4周。這是很了不起的效果,但它也絕不等同於「治癒」。直接用「治癒率75%」的描述,無疑是在誤導公眾。
4. 外星人發來了太空無線電波
流言:
科學家探測到了一種宇宙神秘信號,經過「專業」分析,發現這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熱心網友疾呼「不要回答」!
真相:
流言中的這一研究指的是由加拿大科學家領導的科學團體探測到了太空中重複的快速射電暴(Fast Radio Burst ,簡稱FRB),它產生於15億光年之外,被命名為FRB 180814.J0422+73。1月9日,關於這一發現的兩篇論文的未編輯版在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線。
快速射電暴指的是突然產生於銀河系之外的無線電波,它通常只持續幾毫秒,並攜帶著巨大的能量,2007年首次在脈衝星搜索數據中被發現。迄今為止,人類共探測到60多次快速射電暴。
這次的發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傳來的無線電波重複了6遍。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探測到重複的無線電爆發,第一次發生在2015年。
很多媒體對這一發現進行了報導,包括BBC、CNN、《衛報》等,一些還認為這可能是外星生命的證據,將重複性的無線電波解讀為外星文明發出來的信號,甚至猜測有沒有外星文明可以在幾年時間就飛躍幾十億光年的距離。
但是,作出這一發現的科學團體在《自然》的論文中並未給出任何與外星生命相關的推測。
他們僅表示,由於之前僅探測到一次重複性爆發,因此很難得出任何結論,而再度發現重複性爆發意味著這種現象很可能並不像之前想像的那樣罕見。
這一事件是對原論文成果的曲解和誤讀,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地外文明探索的熱情以及對地外文明風險的擔憂。
5. FDA官員承認過去30年的膳食指南錯了
流言:
一位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專員,公開向大眾認錯:過去幾十年,我們給大眾的膳食指南是失敗的!糖業贊助的研究影響了美國膳食指南制定,現行膳食指南簡直就是增肥食譜。公眾按照我們的膳食指南來做,卻越來越胖。
真相:
這則流言的信源出自《華盛頓郵報》官網的一個訪談節目「live health 202」。
接受採訪的前FDA專員David Caessler博士在談到肥胖問題的時候憂心忡忡:「問題來自我們該吃什麼,而且看來我們還並不完全明白……我在想,我們在給美國大眾的營養建議上是失敗的......」
接下來,他談了政府需要增加對營養基礎研究的投入,增加更多對營養的理解。另一位嘉賓——紐約大學食物研究和公共衛生教授Marion Nestle,則談到食品越來越豐富,從1980年開始,人們攝入的能量就越來越多等。
整個視頻中,David Caessler博士只是在說營養建議(nutritional advice),完全沒有挑戰膳食指南(dietaryguideline,DG);也根本沒有道歉認錯,而是思考更多的解決方案。
而流言提到的關於「糖業贊助的研究影響了美國膳食指南」,「官方指南等於增肥食譜」這種駭人聽聞的話,都是作者自己發揮的,採訪中根本沒有提及這樣的表述。
遺憾的是,一些頗受大眾信任的媒體也轉載了這些說法,完全沒有去核實內容。
各國膳食指南都是遵照WHO程序和方法制定出來的,是眾多專家學者集體智慧結晶。膳食指南針對了各國具體膳食問題,是一段時間內,科學真理共識和實際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6. 微信支付感染了勒索病毒
流言:
微信支付感染了「勒索病毒」,會威脅用戶財產安全以及手機安全。
真相:
微信團隊發布闢謠聲明:「勒索病毒」是電腦病毒,跟手機一點關係也沒有,近期出現的「微信支付出現勒索病毒」傳言存在歧義和誤導。
微信官方介紹,勒索病毒是一種新型電腦病毒,主要以郵件、程序木馬、網頁掛馬等形式感染Windows系統,對文件進行加密,被感染者一般無法解密,需要給黑客支付贖款才能拿到密鑰。不管是蘋果手機還是安卓手機,都不會被感染。普通用戶不必過於擔心,電腦上的殺毒軟體升級後就可將病毒攔截。
所謂的「微信支付出現勒索病毒」說法純屬誤導。事實上,是近期有「勒索病毒」使用了微信支付的方式來要求用戶支付贖金,而不是「微信支付」本身出現了病毒。目前,微信已第一時間對所涉勒索病毒作者帳戶進行封禁、收款二維碼予以緊急凍結。微信支付用戶財產和帳戶安全不受任何威脅。
同時,微信團隊也提醒廣大用戶,該勒索病毒可能通過任何形式的支付方式索要轉帳,若遭遇勒索,不要付款,及時報警。
7.玉兔二號出現重大故障無法移動
流言:
根據官方2019年1月4日發布的嫦娥四號給玉兔二號拍攝的行走照片,對比1月11日官方再次發布的、由嫦娥四號拍攝的人類第一張高清月球全景圖,可以發現在1月4號之後,玉兔二號就在同一個地點無法移動。因此斷定,玉兔二號一定出現了重大故障且這些天沒有能力修復,只能放棄。
真相:
事實上,這次探月任務官方已在多個平臺上開通帳號,向公眾及時介紹嫦娥玉兔在月球背面的每一個操作和行走的每一步。1月11日下午,央視新聞頻道還對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兩器互拍的過程進行了全球直播。
首先,1月4日至1月10日期間,玉兔二號確實在月球背面一動不動。而之所以沒有任何行動,是因為這段時間玉兔二號所在的著陸區正處於月球表面在一天中的正午時分,那時月面光照最強、溫度最高,玉兔二號所在工作點的溫度將近100攝氏度。根據玉兔二號的設計指標,其合理工作艙溫的最高溫度為55攝氏度,因此當月晝正午時分來臨時,依照預定設計,玉兔二號將進入午休模式,屆時玉兔二號及其所帶的科學載荷進入休眠狀態,待到正午時分過去,月面溫度適合工作後再擇機喚醒。事實上玉兔二號也是於1月10日進行了喚醒,整個過程官方都及時進行了信息發布,所以造謠者純屬是把玉兔二號的月晝休眠模式進行了惡意扭曲。
其次,玉兔二號於1月10日喚醒之後有過移動,而且這次行走任務還最終完成了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的兩器互拍,驗證了此次探月任務的圓滿成功。在官方公布的兩器互拍照片中,玉兔二號已由嫦娥四號斜梯前方行走至斜梯後方,然後為嫦娥四號拍了一張與國旗的合影。
8. 手機輻射能把玉米變成爆米花
流言:
將幾粒玉米放在桌子上,然後用四部手機將這些玉米圍起來,隨後同時撥打桌子上四部手機,十幾秒之後,玉米就能變成爆米花。
真相:
這段視頻早在三年前就在網上出現,當時就引發了網友和媒體的廣泛關注。
法制晚報、華西都市報等多家媒體都曾對「手機接通瞬間玉米變爆米花」進行模擬實驗,結果無一成功。在華西都市報的實驗中,實驗人員按照視頻中的方式,找來5部功能完好的手機,按照視頻內的方式頭對頭擺在一起,中間放上玉米粒。首先撥通其中一部手機,等了30多秒,玉米粒沒有任何爆的跡象。隨後同時撥通5部手機,持續了1分鐘,手機中間的玉米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事實上,從科學原理上來看,手機根本就不可能炸出爆米花。人們通常說的「手機輻射」,實際上是指手機的發射功率,也就是手機發射出的承載著語音和數據信號的電磁波的功率。在手機接通的一瞬間,輻射值確實會比一般情況下要高,但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手機,即使信號達到最強,也在安全數值範圍內,其產生的熱量根本沒法炸出爆米花。
經過查證,網傳視頻已經被證實是一段惡搞的營銷短片,其目的是故意誇大手機輻射的危害,讓消費者為手機購買藍牙耳機。據國外著名闢謠網站SNOPES報導,「手機製作爆米花」視頻其實是一家藍牙通信設備供應商製作的廣告,該公司的執行長在接受CNN採訪時承認,視頻拍攝者只是用做好的爆米花替換了玉米粒,然後用技術手段對視頻進行了剪輯而已。
9. 國產奶粉含有速溶劑所以比外國奶粉好衝
流言:
國產奶粉含有速溶劑,而國外的奶粉都不含有此物質,因此和國產奶粉相比很難衝開。不懂的人認為難衝開說明奶粉不好,其實那是因為不含速溶劑這種添加劑!
真相:
嬰兒奶粉是一種固體粉末,需要加水衝成液體,奶粉中的成分都可以溶解或者均勻分散到水中。溶解或者分散到水中的比例,在食品技術中用「溶解性」來衡量。就嬰兒奶粉而言,「溶解性」都不成問題,接近100%。
而「速溶性」則是指粉末分散到水中的難易程度。速溶性好,倒入水中輕輕攪拌,就能完全分散開;速溶性不好,則需要快速攪拌比較長的時間。
在固體粉末的顆粒表面噴塗一層表面活性成分,確實有助於提高速溶性。但嬰兒奶粉是一種較為特殊的食品,國家標準對它的成分有嚴格的規範。為了提高速溶性而加入奶粉標準沒有批准的成分,不管添加物的安全性如何,都是不被允許的。
所以,流言中說的似是而非的「速溶劑」,其實是一種憑空想出來的「欲加之罪」。
奶粉中需要有碳水化合物來提供熱量。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是乳糖,也允許使用一些麥芽糊精或者澱粉代替。從消化的角度說,乳糖比麥芽糊精好,而麥芽糊精比澱粉好。不過,麥芽糊精和澱粉有助於增加奶粉顆粒的密度,從而增加速溶性。所以,有一些奶粉會用一小部分澱粉或者麥芽糊精來代替乳糖。如果把麥芽糊精或者澱粉稱為「速溶劑」,那麼確實有一些奶粉可能含有。但是,它們都是合理的食品成分,不應該被貼上「速溶劑」的標籤。
實際上,「速溶奶粉」的速溶性,主要是通過增加粉末顆粒的大小來實現的。奶粉生產的最後一道工序是噴霧乾燥。噴霧乾燥所得到的顆粒大小,跟噴霧乾燥器的構造和操作密切相關。現在奶粉生產中廣泛使用的噴霧乾燥器都具有「造粒」功能——讓乾燥後的粉末呈現比較大的顆粒,從而具有更好的速溶性。
10. 網紅美白神器「一洗就白」
流言:
將一款號稱「一洗白」的美白神器塗抹在胳膊上,隨即用清水衝洗,皮膚立馬就能變白。
真相:
在電商網站上,這類產品售價從40元到100多元不等,全都宣稱「肌膚水嫩美白,美膚養膚一步到位」。按照商家的說法,產品中含有的「深海泥」可以改善皮膚問題、賦予肌膚光滑彈性。長期使用,還能讓皮膚徹底從黑變白。
雖然外包裝上印有碩大的「深海泥」字樣,但在「一洗白」的成分說明中並沒有這種物質。從成分表來看,「一洗白」是100%的化學品,一點天然提取物都沒有。為了防止這些化學品刺激皮膚、引發過敏,生產廠家還添加了其他違規違禁的東西,比如乙內醯脲。乙內醯脲是抗生素,在與人體接觸的過程中,會釋放出甲醛。
人體的膚色主要由先天的因素決定。皮膚後天的色素加深,跟紫外線的損傷是有關係的。隨著年齡的增加,皮膚也會逐漸老化,無法逆轉。愛美人士只能通過隔絕紫外線、勤保養等辦法,儘量延緩這一過程。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得講求健康科學。美白護膚沒有什麼速成法,「一洗白」的美夢最好別做了。
內容來源:
北京晚報、北京科技報、「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環球時報」微信公眾號、「央視財經」微信公眾號、「中國營養界」微信公眾號、「上海網絡闢謠」微信公眾號、「知識分子」微信公眾號、「全民較真」微信公眾號、「丁香醫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