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加入,大病最高可得30萬」
看到這樣的宣傳
你會不會心動?
這則廣告宣傳來源於一個叫「相互寶」的平臺,在該平臺上可申請大病互助金。然而近期卻有人發現,加入平臺很簡單,申請資金卻很困難。
鹽城李女士有一位獨生子,1993年出生。大學畢業後兒子在南京上班,之前沒患過大病。去年10月31日,兒子在參加二級建造師考試的途中突然暈倒,後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不幸的是,兒子還是離開了人世。在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上,載明的根本死亡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不久後,李女士在整理兒子遺物時,發現他在2018年參與了相互寶的大病互助計劃,其中有一項能獲得30萬互助金的疾病,對應的病種也正是急性心肌梗塞。李女士多次提供相關材料發起申請,平臺卻均未審核通過。
相互寶客服人員表示,審核不通過的原因在於缺少了診斷證明。這讓李女士難以理解,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上,已經載明根本死亡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為什麼還要醫生的診斷證明?
相互寶的運營方為螞蟻集團,對方表示,根據《相互寶重症疾病互助計劃條款》規定,申請大病互助金必須滿足雙重條件,一是有認可醫院的專科醫生明確診斷,二是相應疾病條款設置的條件,而李女士提供的死亡證明書上寫的診斷依據是「死後推斷」,而非明確診斷!
螞蟻集團客戶與公眾溝通部喬貴林解釋稱,因為從李女士的兒子從發病到死亡的過程非常短,參與搶救的醫生也表示,在沒有進行屍檢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明確死因的。甚至平臺方也諮詢了一些國內頂級的心內科的專家,專家根據現有的材料也沒辦法明確給出一個判斷,在死因沒有明確的情況下,確實沒有辦法為李女士的兒子分攤互助金。相互寶屬於互助計劃,所有的互助金都來源於成員分攤,因此,必須嚴格按照設定的規則來審核和發放互助金。
但考慮到李女士的案例確實比較複雜, 喬貴林表示,已經決定啟動相互寶的陪審團機制,也正在準備與李女士進行溝通,讓全體相互寶的成員來決定是否對李女士的案例進行救助。
目前,李女士與相互寶仍在溝通之中。法律界人士表示,相互寶屬於網際網路公司推出的類保險產品,並非保險,雖然加入門檻低,能提供一定保障,但是同樣存在風險。
江蘇當代國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虞立峰介紹,一旦需要賠付,往往規則的解釋權是由網際網路公司決定,不一定能符合解釋標準, 就會導致得到的賠付不完全。
其次,因為「互助寶」本身並不是一種保險產品,由網際網路公司經營,網際網路公司在經營中也有運營風險,比如資金鍊問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參與人也可能損失自己的資金,最多只能把它作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的一種補充,不建議在此類產品上「押寶」過多。
來源:零距離 | 轉載請註明來源:南京零距離 (微信號lingjuli2002)
來源: 南京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