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值和閾值的區別

2021-03-01 綠色電力網


閥值和閾值是不一樣的兩個詞。
你見過安全閥吧?就像高壓鍋上的洩壓閥一樣。閥值是個工程學術語,最早指的是「到達安全極限」的意思。後來引申為「達發生某種事件的極限」。
閾值則像其他答主說的,來源於函數的定義域,慢慢被引申為自然科學上「一個效應能產生的最高或最低值」的意思。
其他答主也提到了,閾值是threshold,閥值是valve。
那麼這兩個詞為什麼會混亂呢?
主要是工程學的發展比較晚,在西方的科學著作被大量譯介到中國的二十世紀初,現代工學體系還沒有發展起來。很多翻譯者由於沒有工學知識,把這兩個詞義相近,翻譯過來恰好字形也相近的單詞搞混了。
比如說著名的翻譯家羅勁伯曾經嘗試翻譯維納的《控制論》,結果就因為缺乏工學知識把閥值翻譯成了閾值,受到了很多工程專家,包括錢學森在內的詬病。羅最終不得不多方求教,組成翻譯小組。因此《控制論》的中譯者筆名「郝季仁」,就是「好幾人」的意思。

在歷史上,為了這個詞還發生了一場慘烈的論爭。
當年華羅庚在全國推廣優選法。當時中科院數理研究所的年輕研究員趙惟周,在下鄉推廣優選法的過程中,發現中央下發的材料上,很多用「閾值」地方從語義上應該使用「閥值」。而且在生產實踐中,很多工人、農民根本就不認識「閾」字。
於是在1970年中科院的一次學術工作會議上,趙惟周提出應該在部分合適的場合,應該使用「閥值」代替「閾值」。
而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因為舊文人習氣,堅持使用閾值。認為趙惟周「一個學數學的沒資格在語言學上發表看法」,對趙維周冷嘲熱諷。
實際上,趙惟周一向對語言學有所研究。趙惟周出身在一個傳統的文人世家,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他的父親趙昕銘是一位神經生理學家,是中國最早一批研究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先驅。
趙惟周本人也非常有才華,他業餘時間喜歡研究語言學,就讀清華大學時,師從著名語言學家蘇大密(蘇步青的族叔),發表了很多論文。這也是趙遭到郭沫若妒忌的原因。
趙惟周認為錯誤不在自己身上,堅持進行研究,在中科院和很多高校內部都引發了大討論。
這使得郭沫若非常惱火。郭沫若仗著經常寫詩吹捧毛澤東,受到毛澤東的重用,在學界一貫說一不二。他多方打擊趙惟周,藉故將其調離中科院。趙惟周只好上書中南海。
事情驚動了毛澤東,毛澤東對郭沫若在學界飛揚跋扈的作風也有所不滿,批示「還是一句話,筆墨官司,有比無好,未知領域值得探討。我在一九六五就這麼說過,如今還是這麼說。」(「一九六五」指1965年高二適與郭沫若著名的「蘭亭論辯」)。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11a37ae258d0d1990e388c8535e3e134_b.jpg" data-rawwidth="17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1">
毛澤東當年批示的手跡局部。現在已經被人當成書法作品了。

關於爭論的結果,毛澤東親自批示了,理論科學上用閾值,工學和日常生活用閥值。但毛澤東出於對郭沫若的喜愛,並未直接批評郭沫若。
因此郭沫若仍然對趙惟周挾私報復。迄文革結束,趙惟周始終沒能回到中科院,其父趙昕銘也被批鬥致死。趙惟周的老師蘇大密因為擔心學生安危,數月之間頭髮全部變白。
但是閾值和閥值的用法就算固定下來了
。在那個非人的年代,這是領袖的親筆批示,誰要是用錯了可是現行反革命。

後來改革開放以後,國內外交流增加了。慢慢的閾值和閥值開始混著用。
由於中國科學研究水平的進步,在基礎科學領域,中文的論文越來越多,閾值慢慢成了有逼格的代名詞,很多人在工科領域也開始用閾值這個詞。說白了就是裝逼。

所以說如今那些堅持「閾值」就是對的,「閥值」就不對的人,正是當年文人奴顏婢膝的餘毒。題主能從生活出發,獨立思考,實在是善莫大焉。
以後你就大大方方念閥值,誰願意念閾值就叫他閾去吧。他糾正你你就呵呵一笑。
這裡面有那麼長的歷史,你能一一解釋清楚嘛。讓他裝逼去吧。

此文來源於網絡。

綠色電力網(www.lvsedianli.com)為您提供光伏電站運行效率的閥值報警,而不是閾值報警。

相關焦點

  • 統計中的閾值和閥值有什麼區別?
    此一名詞廣泛用於各方面,包括建築學、生物學、飛行、化學、電信、電學、心理學等,如生態閾值。閥值:這個詞最早是沒有的,後來國家的咬文嚼字工作組通過統計全國人民使用詞語的習慣,發現了閥值這個詞。這個詞本身是錯誤的一個詞,他的產生是由於把閾值誤寫成「閥值」。
  • 用迭代法求指紋圖像中的閥值
    摘要:給出使用直方圖方法求閥值的例子;結合直方圖方法提出用於計算最優閥值的迭代法,該方法是基於256級的指紋灰度圖像計算;最後給出迭代法中初值的選擇方法。實驗結果證明該方法切實可行。
  • gocheck和知網查重有什麼區別
    鑑於大多數同學反映的關於gocheck查重和知網查重到底有什麼區別?以及檢測結果是否相同等問題,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同意解答一下! 第一、論文查重系統資料庫區別 知網和Gocheck的資料庫基本相同,都收錄超過上億的文獻資源庫,並且對網際網路資源進行實時監測收錄和索引
  • 柯立芝效應:出軌和多情是因為本能?只是控制不住多巴胺閾值罷了
    賢者時間到了柯立芝是位美國總統,有一次他和太太去參觀一家農場,卻發現有一頭公牛精力異常旺盛,連續和母牛交配十幾次。他太太就對農場主說:請你轉告總統先生。(意在柯立芝也應該勤勞些)總統先生問農場主:他每一次都和同一隻母牛交配嗎?農場主回答說:並不是。
  • 小波閾值去噪的改進_改進的小波閾值函數
    1、小波閾值去噪的改進 傳統的小波閾值圖像去噪方法可以去除圖像的部分噪聲,有較好的效果,但是由於閾值函數和閾值選取方式自身存在的問題,設置的閾值並不能完全去除圖像噪聲,還會由於閾值函數的問題而使去噪後的圖像視覺效果不佳,這就需要對目前的閾值函數和閾值選取方式進行改進,得到可以更好地去除圖像噪聲的小波閾值去噪方法。
  • 基於新閾值函數的小波閾值去噪算法
    而小波閾值去噪法是小波分析法在圖像去噪眾多應用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利用閾值處理後的小波係數進行小波反變換重構出去噪後的結果圖像。在小波閾值去噪法中的兩個重要的因素—閾值選取方式和閾值函數,直接決定圖像去噪的效果,所以要針對噪聲和圖像選取合適的閾值函數和最佳閾值,才能最大程度去除圖像噪聲。 本文提出了新的閾值函數,這一函數既滿足函數的連續性,又解決了閾值函數恆定偏差問題。
  • 閾值效應
    閾值(threshold),也作臨界值,可理解為產生效果的最小值。 閾值的存在,會讓實際的差距,遠遠大於表面的差距。這讓人聯想到現實世界中的貧富差距。 據最新統計,全世界前100的富豪,所擁有的財富,超過了全世界後49%的窮人所擁有的財富總和。
  • 閾值電壓的計算
    >   閾值電壓   閾值電壓 (Threshold voltage):通常將傳輸特性曲線中輸出電壓隨輸入電壓改變而急劇變化轉折區的中點對應的輸入電壓稱為閾值電壓。如描述場發射的特性時,電流達到10mA時的電壓被稱為閾值電壓。   如MOS管,當器件由耗盡向反型轉變時,要經歷一個 Si 表面電子濃度等於空穴濃度的狀態。此時器 件處於臨界導通狀態,器件的柵電壓定義為閾值電壓,它是MOSFET的重要參數之一。
  • 知網和Gocheck的論文查重區別到底在哪裡?
    鑑於大多數同學反映的關於Gocheck論文檢測專家和知網到底有什麼區別?以及檢測結果是否相同等問題,今天便結合知網和Gocheck論文檢測專家的功能特性此逐一解答。了解論文查重系統的工作原理,可以有效避免抄襲1.論文查重系統資料庫Gocheck論文檢測專家和知網的資料庫大致相同,兩個系統都收錄超過上億的文獻資源庫,並且對網際網路資源進行實時監測收錄和索引,但不同的是知網的博士論文文獻庫更為豐富,所以博士等學位論文必須在知網檢測,但根據本碩學位論文的查重則可以價格實惠的Gocheck檢測,終稿時再到知網進行查重,達到用最少的費用通過論文的目的
  • 小波閾值去噪的基本原理_小波去噪閾值如何選取
    對f(k)連續做幾次小波分解後,有空間分布不均勻信號s(k)各尺度上小波係數Wkj,在某些特定位置有較大的值,這些點對應於原始信號s(k)的奇變位置和重要信息,而其他大部分位置的Wkj,較小;對於白噪聲n(k),它對應的小波係數Wkj,在每個尺度上的分布都是均勻的,並隨尺度的增加Wkj,係數的幅值減小。
  • 基於OpenCV的區域分割、輪廓檢測和閾值處理
    重磅乾貨,第一時間送達 OpenCV是一個巨大的開源庫,廣泛用於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和圖像處理領域 對我而言,在將ROI框架設為閾值後,找到輪廓效果最佳。因此,要找到輪廓,手上的問題是- 什麼是閾值? 閾值不過是圖像分割的一種簡單形式。這是將灰度或rgb圖像轉換為二進位圖像的過程。
  • 藍藻復甦溫度閾值略高於綠藻和硅藻
    該論文報導了太湖冬季泥樣的模擬升溫培養實驗,發現藍藻復甦的溫度閾值(12.5℃)略高於綠藻和硅藻(9 ℃),且藍藻在復甦後的比生長速率最高。隨著溫度的升高,藻類群落組成也逐步發生變化,藍藻在19.5 ℃以後佔優勢。藍藻以快速生長的r對策迅速佔據生態空間,獲得競爭優勢,並且隨著溫度的升高,DGGE條帶多樣性也逐漸降低,出現明顯的微囊藻基因型演替現象。
  • 電力電子電路健康監測的特徵參數選取和閾值建立
    摘要:文中提出的是關於電力電子電路健康監測的特徵參數選取和健康閾值確定的方法。該方法以到健康樣本集的馬氏距離為特徵參數,以正態化馬氏距離的均值和均方差構建健康閾值。
  • Selkowitz 2015年6月 NDSI閾值+fDISC 閾值法-PISC 永久雪/冰製圖 初步發展
    TOR和SR都使用8.1-9.15日  當成去年雪還沒有消融 來年的雪還沒有下方法:綜合NDSI和fDISC 雙閾值算法這是NDSI的閾值,基於它得到初步的 沒有冰雪的和有冰雪的在所有的時間內則可以計算得到有雪的天佔所有無雲觀測天的百分比再設置閾值 區分出永久的冰雪和無的雲和陰影的掩模:
  • TEN測試:得到更精準的聽力閾值
    該測試涉及在背景噪聲下測試純音的閾值,稱為「均衡噪聲閾值threshold equalizing noise」即TEN閾值,該測試簡稱TEN測試(相當於同側掩蔽測聽)。正常聽力者在該背景噪聲下0.25–10kHz各頻率的TEN閾值與純音聽閾相等,而有耳蝸死區的患者其TEN閾值大於純音測聽閾值。TEN閾值就是在同側均衡噪音掩蔽下所測得的聽閾。
  • 閾值是啥?有什麼用?怎麼用?
    然而,和所有的檢測系統一樣,我們在檢測的時候,除了需要的特異性信號,還是會存在很多的非特異性信號和背景噪音。其中有些噪音就是由於小顆粒和碎片造成的,所以,通過閾值排除掉這些碎片對於我們收集到正確的信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排除掉這些碎片,可以大大減少最終生成的FCS文件的大小。最常見的當然是散射光這種物理學參數了。
  • Paperfree與知網這兩個論文檢測系統有何區別
    甚至這兩者之間都有哪些區別?各種各樣的疑問,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浮現。那給大家解讀下吧。認可度其實多數高校都是用知網檢測為準的,因為知網查重目前算是非常權威的論文檢測系統了,因為知網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在線圖書館,當然了,畢竟規模這麼大,使用的機構和人數也是比較多的,所以價格也是不便宜,並且還在一路飆升。
  • 基於改進閾值的小波分解和經驗模態分解的人體脈搏信號濾波算法研究
    本文採用了改進閾值的小波分解和經驗模態分解的人體脈搏信號濾波算法,濾除了上述噪聲信號,保留了有用信號,取得了較好的濾波效果,為脈搏信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1 改進閾值的小波算法  Donoho[3]等在1994年首次提出小波係數硬閾值計算和軟閾值計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