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專家:從中華白海豚被列為「藥用資源」說起,談科研與生物倫理

2021-02-08 中國綠髮會

近期,匿名生物倫理專家針砭時弊,指出目前存在的幾個荒唐的例子:

一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文件,經費支持把白海豚作為「特色珍稀藥用海洋動物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研究;

二是中科院南海所為「深圳灣航道疏浚工程」背書後面的環評亂象;

三是海南三亞在多年前引入了100隻孟加拉虎作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外來物種」,甚至在說可以三亞將成為第一個可以吃老虎肉的城市,現在這些老虎還活著嗎?當時管理機構(瀕管辦)有沒有徵求科學機構的意見?我國瀕管辦的科學機構(瀕科委)有沒有允許?

說白了就是,科學審批或研究機構,對於這些有損環境公共利益的項目的亦或經費支持、或者環評背書,或者蓋章籤字,應該有一個什麼樣的責任機制?

當然,我很高興的看到,白海豚的這個信息在國家自然基金委官網發布後,經保護專家學者公開質疑、舉報後,得到了媒體的關注。4月21日上午,有媒體致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之後,據報導,1小時內,自然科學基金委疑似已「秒刪」掉了這部分內容。

知錯就改,這當然是值得嘉許的。然而,我認為這個體現了很重要的幾個缺失:

首先,我國的科學管理機構,對於中國和世界所處的生態文明時代認識的不足。對於「生物多樣性的急劇喪失」這樣一個人類面臨的最重要的危機之一仍然很多人都不了解、也不重視。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嚴重不足。

其次,是生物與科學倫理審查機制的缺失。事件的發生之後,由普通公民來發現並舉報,這也體現了某些機構對於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的嚴重缺失。如果能把科學倫理審查放到前面,就不至於走到需要由公眾監督的這一步。

因此,我建議,從科研機構的層面上,應該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科研項目的生物與科學倫理;從國家政策的層面上,應設立國家生物與科學倫理委員會,確立追究和責任機制。

(本文代表一位生物與科學倫理研究專家觀點。應專家本人要求匿名發布)

整理/小綠 核/綠茵 編/Angel

相關焦點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不能再讓中華白海豚重蹈...
    (健康時報記者 韋川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被列為藥用動物?最近有保護學者質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的文件,其中第37頁把中華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並希望開展藥用研究,引發業爭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中華白海豚入藥研究?!建議加強科學倫理審查|...
    該《通告》第37頁,居然有將中華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並擬支持開展藥用研究的相關表述,令人震驚。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映是:是不是筆誤?還是看花了眼?中華白海豚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嗎?用如此大資金力量去推動中華白海豚入藥研究,讓這麼多年舉國、舉地方之力的保護情何以堪?又讓全國新冠疫情後更加萬眾矚目的《野保法》情何以堪?
  • 白海豚被列為藥用資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疑秒刪該內容
    白海豚近日,果殼網「物種日曆」發文曝光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文件,把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希望開展藥用研究。4月21日上午8時許,封面新聞記者登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查詢發現,在果殼網提及的這份文件及其附件中,白海豚確有被寫入「藥用研究」。
  • 白海豚被列為「藥用資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疑「秒刪」該內容
    白海豚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李佳雨近日,果殼網「物種日曆」發文曝光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文件,把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希望開展藥用研究。4月21日上午8時許,封面新聞記者登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查詢發現,在果殼網提及的這份文件及其附件中,白海豚確有被寫入「藥用研究」。4月21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致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進一步求證。該委員會項目處工作人員稱「會記下問題報告領導」。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被列為藥用動物?最近有保護學者質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的文件,其中第37頁把中華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並希望開展藥用研究,引發業爭議。
  • 100多頭中華白海豚湛江海域現身,曾差點列入藥用動物
    廣東湛江外海出現100多頭中華白海豚廣東湛江海域近期發現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育類動物的中華白海豚現蹤,估計總數約有100多頭,包括較大規模的群體及獨立的個體。專家表示,湛江海域白海豚的分布與目前較少的人為活動幹擾、較為完整的近岸海洋景觀以及較高的海洋地理多樣性密切相關,海豚們三五成群,有灰黑色的小海豚,還有粉色的老海豚。
  • 海洋中的精靈——中華白海豚
    發行詳細資料    海洋是萬物的起源,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息息相關,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陸地上的各種生物,海洋中也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因此海洋是維持地球所有生物生命的重要系統之一。而在浩瀚的海洋裡,居住著一群具高智慧的海洋生物―─鯨豚。
  • 欽州中華白海豚科普館
    在展覽的最後,著名動物學家、北京大學的潘文石教授再次嚴正指出:「為了使人類能夠在這個小小的星球上繼續繁衍,為了使北部灣人民能夠在自己的家園裡快樂生活,保護生物多樣性是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物種的保護不僅基於經濟的、科學的、美學的和文化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基於一種新的倫理:每種生命都擁有在自然群落中繼續生存下去的權利。
  • 廈門將發布《中華白海豚白皮書》
    大陸和臺港澳地區從事鯨豚類研究和保護的科研人員、政府主管部門和非政府組織(NGO)代表共150餘人齊聚廈門賓館,交流我國鯨豚研究的最新進展,分享保護和管理工作中的先進經驗。鯨豚是水域生態系統健康和穩定的「風向標」。
  • 【海洋科普】中華白海豚現存數量與生存現狀
    主要受人類活動和多種因素共同影響,中華白海豚生存面臨著很大的威脅。近年來,中華白海豚擱淺死亡事件頻發,根據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統計,2003年以來保護區共處理各類鯨豚案件230起,其中中華白海豚就有186起。
  • 問吧精選|專家:水域汙染加劇中華白海豚的意外死亡頻率
    1991年,中華白海豚被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 I 物種,嚴禁有關該物種的一切貿易活動;自2008年開始,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脅物種紅色名錄列為近危物種。而不幸的是,它們目前已經升級為易危物種。
  • 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海南現中華白海豚 數量眾多非常壯觀
    原標題:中華白海豚現身東方海域海南現中華白海豚本報三亞8月6日電(記者孫婧)「我們在東方,發現一群中華白海豚,數量特別多,非常壯觀!」近幾年來,這群中華白海豚在瓊南一帶海域頻繁出沒,代表著該區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優越。視頻中,先是兩三頭白海豚浮現,白色的身影在碧藍的大海中十分搶眼。很快,海水之下又躍出七八頭白海豚,爭相聚攏一處。緊接著,遠處還有多頭白海豚以及數頭黑白相間的海豚在向前疾遊。
  • 今早,爺爺級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12月16日上午7時許,接沙口水閘通知,一頭疑似白海豚活體生物從東平河誤入水閘內。市水利局已將其關進水閘內並報市委網信辦。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
  • 魯毅就中華白海豚在佛山成功獲救作出批示
    佛山日報訊 記者於祥華 通訊員史偉宗報導:12月16日晚,一隻中華白海豚在佛山成功獲救,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昨日,市委書記魯毅就此次白海豚成功獲救作出批示,對營救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在促進生態環境改善、推進萬裡碧道建設、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再接再厲,推動佛山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
  • 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2026年)啟動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農業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和漁業廳等單位領導,香港、臺灣地區代表,國際保護組織、以及長期以來參與中華白海豚保護工作的科研院所、高校、保護區和企事業單位代表220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關於中華白海豚你知道多少?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華白海豚可不就是大海中「門神」般的存在,保護著海洋裡的其他生物和大家賴以生產的「家」!在我國,它們棲息於長江口以南的河口海域,主要包括珠江口,湛江雷州灣,三娘灣,北部灣以及廈門等地。據推測,目前中華白海豚的總數在 6000 頭左右,其中有大約4000 到 5000 頭中華白海豚生活在我們國家的海域中。尤其是珠江口水域,有著世界上最大的中華白海豚種群,約2000頭。
  • 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累計識別數量2381頭 約佔全國總量一半
    據了解,中華白海豚,在動物分類學上屬鯨目海豚科,主要分布於西太平洋沿岸,從東印度洋、東南亞沿岸一直向北延伸到我國東南沿岸,總數在6000頭左右。而我國是全球最重要的中華白海豚棲息地,種群數量約4000-5000頭。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現身香港,專家猜測……
    讓惠州人扼腕嘆息擱淺死亡的小精靈中華白海豚,日前被運往了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痛惜!惠州人失去時才知TA是她……)24日下午,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對該中華白海豚進行外部形態檢查和內臟器官病理解剖。
  • 科研人員在港珠澳大橋附近拍到10多頭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老少」同遊(央廣網發 通訊員孔建華供圖)央廣網珠海7月24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通訊員孔建華 黎紅源)7月22日,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聯合北理工珠海學院白海豚研究中心為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開展保護區日常巡護和資源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及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