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藥治「窮病」 ——京山市祁家村的脫貧之路

2020-12-03 荊楚網

祁家村村委會主任孟開武在查看重樓長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甘勇 戴輝 通訊員 廖作祥 王藍

盛夏時節,位於大洪山區的京山市綠林鎮祁家村,蒼山青翠,生機勃勃。

高坡峽谷間,一片綠意中紅花點點,隨風搖曳。周啟富小心翼翼撥開綠葉,用鏟子挖出一株重樓,抖開泥土,露出褐色根莖。「曬乾後,一斤可賣三四百元,這可是我們的『脫貧良藥』,專治祁家村的『窮病』。」周啟富將根莖切下裝進背簍,重樓苗則重新埋進土裡。

重樓,又名「七葉一枝花」,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效,是雲南白藥的主要原材料。從一根草到一片寶,祁家村正依靠重樓治窮病、斷窮根。

資源耗盡,「首富村」重返貧困

綠林鎮是京山市最偏遠的鄉鎮,而祁家村是全鎮最偏遠的村。

沿著破損嚴重的公路,汽車只能開到二三十公裡的時速。經歷近一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停在了一條頗為「闊氣」的街道上。街道兩旁,馬賽克飾面的房屋飽經滄桑,依稀顯露出昔日的繁榮。

「再往前走幾公裡,就是隨州三裡崗,全國有名的香菇大鎮。」祁家村村委會主任孟開武無奈地說,村裡這條街道,就是曾繁榮一時的香菇交易市場。

靠山吃山。祁家村只有1000多人,山場面積卻超過4萬畝,滿山樹木是最大的財富。上世紀90年代,祁家村開始發展椴木香菇,家家戶戶上山砍樹,祁家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椴木香菇專業村。

「尤其是1994年,椴木香菇價格飆漲,精品香菇價格漲到了每斤150元。」孟開武說,當時村裡98%的農戶都種椴木香菇,每戶收入達3萬至5萬元。「祁家村成了京山『首富村』。」

可惜好景不長。1997年,香菇價格下跌到每斤20元左右。更為關鍵的是,曾經漫山遍野的櫟樹資源逐漸枯竭,椴木香菇沒有原料,生產無以為繼。森林覆蓋率95%的祁家村,荒山禿嶺多了起來。「遠處看山,像矮了一截。」孟開武說。

香菇收入銳減,興旺一時的交易市場重歸沉寂,越來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儘管後來村裡發展了袋料香菇,但由於不成規模,始終難成氣候。

2010年後,昔日的「首富村」重返貧困。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20戶、389人,佔全村的三分之一左右。

由挖改種,苦藥對症治「窮病」

重樓,讓祁家村再次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在祁家村,重樓曾被看作能驅蛇治傷的野草。「有時候用重樓根莖切片泡酒,或者用來擦洗傷口,治療蚊蟲叮咬。」孟開武說。

重樓價值的再發現,事出偶然。

2012年,祁家村村民寧宗朝聽說隨州、襄陽等地收購重樓。他將野生重樓曬乾後,賣給了上門的藥材販子,一斤賣了17元。

山上的野草還能賣錢?寧宗朝和幾名村民到外地藥材市場打聽行情,這才發現,市場上重樓每斤價格高達160元。

消息傳回,山村頓時炸了鍋。有的村民開始行動,上山挖野生重樓,一個星期賺了1500元。

上山挖重樓,現挖現賣,來錢快;種植重樓,費時費工,三年後才能見效益。「好了傷疤,不能忘了疼。」孟開武召集村民開會,椴木香菇的教訓歷歷在目,不能再走涸澤而漁、無序開發的老路。

2014年起,祁家村確定了生產原則:由挖改種。村民上山挖來野生重樓做種苗,種植在自家山場,不打農藥不施化肥,人種天養。三年後,挖老根留新根,實現分株繁殖,確保永續利用。

「我家種重樓,是被孟開武罵出來的。」貧困戶令德國說。當時,他拿著山上挖來的重樓準備去賣錢,卻被孟開武攔住。「重樓挖光了咋辦?你一無本錢二無技術,抓住種重樓的機會才能脫貧。」孟開武拽著他就往家走,數落得令德國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在孟開武的指導下,令德國將挖回來的重樓種到屋後樹林裡。現在,他種植重樓10多畝,價值約20萬元。「他現在見到我就拉我喝酒。」孟開武一臉高興。

共建「綠色銀行」,貧困戶全部脫貧

2013年以來,重樓價格雖時有波動,但基本穩定在每斤300元左右。

認準了重樓這個脫貧產業,如何讓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孟開武想了不少法子。

祁家村整合扶貧資金38萬元,成立重樓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76戶貧困戶參與,建立利益共享機制,統一育苗、統一技術、統一銷售,收益按股分紅。

在合作社的協調下,祁家村為7戶貧困戶調整自留山林地40餘畝,讓他們就近種植,方便照看管理。

村裡還引入扶貧產業獎補政策,貧困戶新增重樓種植面積的,每戶獎勵5000元。如今,重樓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達到110戶,其中貧困戶94戶。

「重樓雖苦,但能治窮病、斷窮根。」眺望群山,孟開武把再次脫貧的希望依然寄托在山林。除了重樓,祁家村還有黃精、蒼朮、白芨等中藥材資源。「山場就是『聚寶盆』。」孟開武說,祁家村正在山上建設「綠色銀行」,讓重樓等中藥材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富民產業。

今年,祁家村重樓種植面積已達330畝,評估收入達到400萬元。「家家種藥材,戶戶栽重樓」,120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窮不能窮教育丨安龍縣灑雨鎮...
    為了摘下貧困戶的帽子,我和妻子外出打工,但由於沒文化,找到的工作總是苦活重活,而且工資還不高。好在經過脫貧幹部的政策幫扶和自己的打拼,我家在2017年脫了貧,日子比以前好過了許多。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窮不能窮教育,主意一定,我便於郎老師進行了溝通。郎老師假期走訪我家,兩個女兒在家的時候,讓他幫我教育我家兩個在安龍四中讀書的女兒。幫扶幹部到雷忠富家走訪郎老師利用身邊的人和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讓我家兩個女兒懂得了讀書雖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要想有出路就得必須把書讀好的道理。
  • 《我不是藥神》: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叫窮病
    程勇這個角色前面是隨著生活的推動劇情的發展而改變,從最開始不願意走私違禁藥,到因為父親的病需要更多錢而找到老呂,願意幫他買藥中間商賺差價,而後半部分更多的就是程勇人性善良的一面促使著他幫助那些可憐的病患。而法與情,對於人們來說太難抉擇。這種刻畫著最真實的劇情就越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執法者也做不到冷血無情。
  • 治懶病有良方
    扶貧必須先扶精氣神,才能讓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與外界助力同頻共振,從而提升脫貧工作的質量和效果。近日,記者深入江西井岡山、寧夏吳忠和海南樂東,去實地探訪當地如何分別從外部激勵、環境改變和產業帶動三方面醫治精神之「貧」,力圖為扶起脫貧之靈魂開出治理良方。▲圖為寧夏鹽池惠安堡鎮移民新村惠苑村村貌。
  • 蒼朮的功效與作用 居然能治這麼多病
    氣香特異,味微甘、辛、苦。北蒼朮:呈疙瘩塊狀或結節狀圓柱形,長4~225px,直徑1~100px。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黃棕色。質較疏鬆,斷面散有黃棕色油室。香氣較淡,味辛、苦。蒼朮的功效與作用對血糖影響早年報導蒼朮浸膏(生藥6g/kg) 可降低家兔血糖。
  • 四川新聞 | 松潘:脫貧摘帽不鬆懈 小康路上共前行
    在阿壩松潘,當地幹部群眾又是如何在脫貧奔康路上前行的呢?前不久,我們的記者就前往了松潘。要通過發展經濟作物治「窮病」,白鳳光找到了高山雪菊的項目。 成都航空技術學院教師、松潘縣安宏鄉納坡村第一書記 白鳳光:去年種植了150畝,每畝收益2800元左右,老百姓看到收益後,今年參與種植的戶數也增加了,今年我們已經增加到了300畝。
  • 人病了有藥可醫,心病了無藥可治
    人病了,有藥可醫。心病了,無藥可治。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這句話每天都在說,但總有人不信。孟某某以尋釁滋事被處以行政拘留15日的頂格處理,正應了那四個字「咎由自取」。網上造謠的成本低、收益高、風險小,有人為獲取名利、尋求刺激,不斷挑戰道德底線。
  • 新化籍作家寫新化 作家海燕長篇小說《小康之路》出版
    為獻禮2020決勝全面小康,原籍婁底市新化縣知名女作家、父母大學堂創始人、全國家庭教育巡講團講師、青少年勵志教育主講人康海燕老師首部長篇力作《小康之路》,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說緊扣時代脈搏,講述脫貧故事,以國家級貧困縣湖南省新化縣為創作背景、歷經多年觀察與採訪寫成。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竟然是烏藥?現已成為脫貧的優勢產業!
    《本草求真》雲「凡一切病之屬於氣逆,而見胸腹不快者,皆宜用此……此則逆邪橫胸,無處不達,故用以為胸腹逆邪要藥耳」,故胸脅脘腹,適當配伍,它都能用。烏藥只是一個中藥名稱,除此之外,它還有很多的俗稱。比如在江蘇省的境內,人們都叫它臺烏樹,或者是白葉柴。而到了廣東省的地界上,人們則喊它矮樟子,或者是香葉子樹。
  • 停藥,B肝患者心中永遠的痛——801治肝技術源頭解決病毒複製
    最後通過光透力再生技術+801治肝體系的治療才保住性命。   臨床中,類似的病例太多,患者長時間服用抗病毒藥後,面對是否停藥這個問題時,糾結不已,讓停藥成為心中永遠的痛。今天我們專門聊聊停藥這個話題。一種人過於樂觀,特別是年齡稍大一點的上一輩,他們那個年代,什麼苦沒吃過,什麼世面沒見過,經常聽他們說年輕時雖不能力拔山兮,三碗不過崗,吊打白額虎,但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不怕苦、不怕累,特別能吃苦耐勞,歲月可以改變他們的容顏,可以改變他們的身材,但改變不了他們的思維,他們認為小小的病毒沒啥好怕,不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影響,特別是在現代社會,科技在進步,人類上可探空攬月,下可九洋抓鱉,更別提以前缺醫少藥的情況
  • 草莓紅杆是什麼病,用什麼藥治?你遇到過嗎
    3月26日,一位來自臨沂市的草莓種植戶在農管家問答區域進行提問,這種草莓紅杆是什麼病,用什麼藥治? 農管家知識課堂——草莓炭疽病 危害症狀: 草莓炭疽病主要為害匍匐莖,葉柄,葉片,也為害託葉、花瓣、花萼和果實、炭疽病染病後可導致局部病斑或全株萎蔫枯死。 一、葉片染病。
  • 瓊山區大坡鎮組織脫貧戶參與「強六治·公益拍」主題活動
    本報7月28日訊(記者史瑞麗)為倡導文明和諧家庭理念,弘揚家庭美德,激發脫貧攻堅的強大內生動力,連日來,瓊山區大坡鎮積極組織脫貧戶參與「強六治·公益拍」主題活動,脫貧戶可自主選擇夫妻婚紗照或全家福,定格幸福、記錄美好,同時讓優良家風通過全家福代代相傳。
  • 咳咳咳……一樣的咳嗽,不一樣的病!冬季治咳大全,快收藏!
    咳嗽本身不一定是病,張鴻介紹,一般情況下,咳嗽就是呼吸道的「保潔阿姨」,幫助清除呼吸道內的「髒東西」(分泌物),是人體有益的保護性反射。但頻繁而劇烈的咳嗽可使胸腔及腹腔內壓力增高,加重心臟負擔,甚至致咯血、氣胸等,此時咳嗽就進化成病,需要用藥。   咳嗽厲害多吃止咳藥,錯!
  • 甘肅攻堅克難 撕下了「苦瘠甲天下」的歷史標籤
    撕下了「苦瘠甲天下」的歷史標籤  中國甘肅網12月1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梁峽林)11月30日召開的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聽取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報告。經過攻堅克難,全省5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726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58個國家片區貧困縣和17個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甘肅撕下了「苦瘠甲天下」的歷史標籤。  「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短板對標補上。2016年以來,全省累計勸返復學25688人。2019年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6.2%。累計改造農村危房36.61萬戶。
  • 果樹葡萄根腐病怎麼治?爛根病的發病原因,黃葉死苗的防治用藥!
    葡萄根腐病是危害葡萄的主要病害,在葡萄各生長期均可發生。近年來,這種病害發生較為嚴重,對葡萄產量影響很大,是直接導致葡萄減產的重要因素。葡萄根腐病怎麼治?用什麼藥效果好?微生物菌劑根小子含有枯草芽孢桿菌,調理土壤、減少土傳病害、防治根腐、莖基腐病,能夠滿足以菌治菌、消除土傳、高抗重茬、預防根腐、防治死棵等,同時還能對土壤進行消毒,能夠採用衝施、噴施、淋根、撒施幾種施肥方法使用。
  • 蘭州市啟動揮發性有機物「夏病冬治」專項行動
    我市啟動揮發性有機物「夏病冬治」專項行動  中國甘肅網12月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 精準扶貧的普格收官答卷:脫貧攻堅的「普格戰法」
    普格通過奮鬥,披荊斬棘,走過了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之路,2020年末天寒地凍,行走在普格大地,處處體現出脫貧攻堅的偉大意義和紅利,更加真切感受到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普格的脫貧攻堅戰是一個偉大實踐。在這個宏大的普格敘事中,既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又突出了脫貧攻堅的「普格戰法」等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 不毛之地蝶變綠色家園——石漠化地區雲南西疇縣的綠色發展之路
    這句寫在雲南文山州西疇縣興街鄉東升村委會江龍村小組院牆上的順口溜,正是江龍村民們脫貧致富的秘訣,也是石漠化地區西疇縣綠色發展之路的通俗表達。20世紀60至80年代,西疇縣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全縣森林覆蓋率僅為25%,石漠化面積佔全縣國土面積的71.6%,是全國石漠化程度深重的地區之一。
  • 資料袋記錄下精準脫貧全過程 一個貧困戶的脫貧帳本(深度觀察)
    因為家裡窮,他42歲才結婚。妻子李三女接連兩場大病,欠下了20萬元的債務。郭玉發本以為貧困就會這樣伴他一生。「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我再苦幹,日子也沒指望。」精準扶貧徹底改變了郭玉發的人生軌跡:短短幾年,他從貧困戶一躍成了村裡的脫貧致富帶頭人。郭玉發是如何實現脫貧致富的?記者打開他家的貧困戶資料袋,聽他算算幫扶帳,講講帳本背後的脫貧故事。
  • 北大博士王福重:中醫是偽科學,根本治不了病,他的理由是什麼?
    當然後來自己喝中藥就不覺得藥香雅致,捏著鼻子喝,喝完了再吃糖,不然滿口的苦味特難受。回憶起來,關於中藥最有趣的一點就是長者的教誨:吃了藥,必須把藥渣灑在外面的路上,代表把病趕出去,不能倒在自己門口,別人門口也不行。這個風俗不只在農村,在城市裡也一樣,前幾天出門還踩著藥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