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磷酸化修飾結合蛋白的富集和系統鑑定研究

2021-02-28 tjsepuweixin

摘要:我們研究了SH2(Src同源)結構域識別酪氨酸磷酸化(pTYR)殘基位點的識別特徵,發展了一種新型的帶光交聯基團的隨機多肽探針,結合質譜鑑定,研究了酪氨酸磷酸化結合蛋白的大規模鑑定。

關鍵詞:SH2結構域,磷酸化修飾,液相色譜,質譜,光交聯

特定結構域介導的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在生物體內的各種信號通路和生理調節中起重要作用。它們為測量細胞的病理狀態,識別癌症生物標誌物,發現藥物靶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也進一步使之成為可能。

我們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帶光交聯基團的隨機多肽探針,用來大量富集酪氨酸磷酸化的結合蛋白。在本研究中,我們以含有SH2結構域的蛋白質能夠與其他蛋白質上的磷酸化酪氨酸殘基對接為模型,發展了新型的多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Enrichmentand identification of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binding proteins

AnJinying, Zhai Guijin, Bai Xue, Chen Cong, Tian Shanshan, Zhang Kai*

(Tianjin KeyLaboratory of Medical Epigenetics,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0)

Abstract:We describ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H2 (Src homology) domain recognition by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pTYR) residues sites, and how to enrich and identifythe binding proteins of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We have used a new type ofrandom peptide probe with light crosslinking group, which can be used toidentify more target proteins that interact with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incombination with mass spectrometry.

Keywords:mass spectrometry,SH2 domain,Phosphorylation, photo crosslinking, Liquidchromatography

1實驗部分:

1.1 儀器與試劑:超高壓液相色譜-四極杆/靜電場軌道阱質譜儀(QE,美國Thermo-fisher公司),乙腈、水和甲酸(色譜純,德國Merck公司),垂直平板凝膠電泳儀(美國Bio-RAD公司)。

1.2 GST-SH2蛋白的構建與表達

我們在北京奧科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了一個質粒,然後使用rosetta大腸桿菌表達GST-SH2蛋白,經由穀胱甘肽瓊脂糖珠純化表達蛋白。

2 結果與討論

2.1研究策略、方法

Fig 1: process ofInteraction between random peptideprobe and tyrosine phosphorylated protein

如圖1所示,探針和蛋白首先在4°C孵育過夜。然後,在冰上用紫外燈照射樣品[1],轉移到預洗的鏈黴親和素瓊脂糖珠中,接著用洗滌緩衝液[2]去除非特異性蛋白。最後,將樣品加熱、離心,將上清液加到凝膠中,用SDS-PAGE和質譜進行分析。

2.2探針表徵

合成的探針通過MALDI-TOF質譜儀進行分子量表徵。主峰分子量與理論分子量相符,說明探針合成正確,可以用於後續實驗使用。

2.3隨機探針對目標蛋白的親和富集和質譜鑑定

2隨機磷酸化探針選擇性地捕獲HeLa細胞裂解液中的蛋白。泳道1:GST-SH2和HeLa細胞裂解液。泳道2:用探針和鏈黴親和素珠富集hela細胞中的蛋白。泳道3:GST-SH2和BSA。泳道 4:用探針和鏈黴親和素珠富集GST-SH2和BSA中的蛋白。

Fig. 2.The randomprobe selectively captures binders from Hela cells. Lane 1:GST-SH2and Hela cell lysates loaded directly on the SDS gel. Lane 2: Binders isolatedfrom GST-SH2 and Hela cell Lysates by probeand streptavidinbeads. Lane 3: GST-SH2 and BSA loaded directly on the SDS gel. Lane 4:bindersisolated from GST-SH2 and BSA by probeand streptavidin 

beads.

如圖2所示,探針可以富集帶酪氨酸磷酸化修飾的結合蛋白,同時此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和選擇性。

3 結論

這一工作為酪氨酸磷酸化修飾結合蛋白的富集和鑑定提供了新的分析策略。我們的結果表明:這一方法可以大量地鑑定酪氨酸磷酸化修飾的結合蛋白,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及專一性,並且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X. Bai, C.C. Lu, J. Jin, S.S. Tian, Z.C. Guo, P. Chen, G.J. Zhai,S.Z. Zheng, X.W. He, E.G. Fan, Y.K. Zhang, K. Zhang. Development of aDNA-Templated Peptide Probe for Photoaffinity Labeling and Enrichment of theHistone Modification Reader Protei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6, 55, 7993-7997.

[2] XueBai, Wenjing Bi, Hanyang Dong, Pu Chen, Shanshan Tian, Guijin Zhai, Kai Zhang.An Integrated Approach Based on a DNA Self-Assembly TechniqueforCharacterization of Crosstalk among Combinatorial HistoneModifications. Anal.Chem. 2018, 90, 3692−3696.







相關焦點

  • 蛋白質修飾研究的最新篇章
    這些修飾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亞硝基化,甲基化,乙醯化,脂化和蛋白水解,並且影響正常細胞生物學和發病機理的幾乎所有方面。蛋白質磷酸化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PTM,已在大約17,500種人類基因產物中檢測到。翻譯後修飾是增加蛋白質組多樣性的關鍵機制。儘管基因組僅包含20,000至25,000個基因,但估計蛋白質組包含超過100萬個蛋白質。
  • 劉濤研究團隊在JACS上發文報導蛋白磷酸化研究的新技術
    酪氨酸磷酸化修飾是常見的蛋白翻譯後修飾方式之一,在細胞信號轉導中起著重要作用,當該修飾發生異常時,則會導致相關疾病的產生。酪氨酸磷酸化修飾具有可逆性,由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簡稱PTKs)負責添加磷酸基團,由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簡稱PTPs)催化去掉磷酸基團。
  • 磷酸化真的如傳說中那麼難嗎?
    S、蘇氨酸T、酪氨酸Y),從而使蛋白質發生翻譯後修飾的過程。該修飾是蛋白翻譯後修飾(PTM)中最為重要的形式,具有顯著的生物學功能,細胞增殖和凋亡,良性發育,信號轉導,新陳代謝,腫瘤發生等過程都有磷酸化蛋白的插足,如果小夥伴想玩點科研新花樣,又想增加課題深度(探究生物學病變機理),磷酸化修飾組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麼問題來了,如何鑑定磷酸化蛋白呢?
  • 植物所揭示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飾介導小麥開花的新機制
    不同冬小麥品種的春化特性及其與冬春季氣溫適應程度會直接影響其產量。到目前為止,許多春化相關基因VRNs相繼被克隆和研究,但人們對春化時間的衡量以及春化感知機制並不十分清楚,影響了冬小麥分子育種的開展。氧-乙醯氨基葡萄糖(O-GlcNAc)修飾以及磷酸化修飾調控了植物體內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
  • 大連化物所發展出N-磷酸化蛋白質組深度覆蓋分析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分子高效分離與表徵研究組研究員張麗華和中科院院士張玉奎團隊,發展出N-磷酸化肽段高選擇性富集新方法,並結合肽段的高效分離和高靈敏度鑑定,實現了N-磷酸化蛋白質組的深度覆蓋分析。
  • cell:蛋白質磷酸化修飾+全外顯子捕獲測序技術的低成本研究策略
    利用TiO2富集策略對79對樣本進行磷酸化蛋白組分析,利用WES對所有成對樣本進行癌組織的基因組變異檢測,對51個腫瘤樣本和49個癌旁樣本進行RNA-seq(圖1)。早期肺腺癌的蛋白組學特徵基因座富集分析(GSEA)顯示與能量代謝(如脂肪酸代謝和氧化磷酸化)相關的通路在差異基因組中富集。
  • Nat Comm:磷酸化修飾組揭示乳腺癌細胞遷移和侵襲新機制
    為深入探索酪氨酸激酶受體AXL對細胞轉移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研究人員通過ALX調控的乳腺癌細胞磷酸化蛋白組分析,揭示了AXL信號通路對粘著斑(FA)動態穩定的調控,闡述了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AXL轉移活性機制,並確定了PEAK1是作為AXL陽性腫瘤的治療靶點。
  • 蛋白質修飾與腫瘤研究
    除了一些傳統的磷酸化和泛素化,硝基化、乙醯化、SUMO化引發關注外,還有一些修飾策略,如PEG化修飾、脂質體化、糖基化,這些複雜的調控作用在眾多慢性疾病(退行性疾病、代謝性疾病、腫瘤、心血管、內分泌等)以及一些炎症等中都起到關鍵調控作用。通過對蛋白質修飾的調控和反調控可能給眾多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契機。生物谷整理了一些蛋白質修飾在癌症方面的研究。
  • 磷酸化調控蛋白質結合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理論與計算化學組副研究員段謨傑等利用計算模擬方法及增強採樣技術,揭示磷酸化修飾對固有無序KID結構及其與KIX蛋白結合過程的調控機制。磷酸化修飾是生物體內常見的一種翻譯後修飾,在調控信號轉導及細胞生長和凋亡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較多磷酸化位點位於固有無序蛋白或無序蛋白區域上。這些蛋白的高度動態及伸展特性使其較易被化學修飾。
  • 水生所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研究獲進展
    蛋白質的翻譯後修飾,如磷酸化、乙醯化等,是調節蛋白質生物學功能的關鍵步驟,是蛋白質動態反應和相互作用的一個重要分子基礎,也是細胞信號網絡調控的重要靶點。由於翻譯後修飾蛋白質在樣本中含量低且動態範圍廣,其研究極具挑戰性。近期,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葛峰研究員學科組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組學及其功能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系列進展。
  • Cell上的經典蛋白組學、磷酸化蛋白組學、WES多組學聯合分析文獻
    利用TiO2富集策略對79對樣本進行磷酸化蛋白組分析,利用WES對所有成對樣本進行癌組織的基因組變異檢測,對51個腫瘤樣本和49個癌旁樣本進行RNA-seq(圖1)。早期肺腺癌的蛋白組學特徵基因座富集分析(GSEA)顯示與能量代謝(如脂肪酸代謝和氧化磷酸化)相關的通路在差異基因組中富集。
  • J.Immunology:酪氨酸蛋白激酶Btk乙醯化調控研究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酪氨酸蛋白激酶Btk轉錄調節的新機制:組蛋白乙醯轉移酶p300介導的組蛋白乙醯化正調,而組蛋白去乙醯化酶1介導的組蛋白去乙醯化負調Btk轉錄及表達。這些結果拓展了對Btk調節及其功能的認識,並有益於對相關疾病的研究。
  • 年終盤點:2018蛋白質修飾研究的現狀與未來
    發表於science的一項研究報導,在旨在了解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細胞的耐藥機制的遺傳篩選中,編碼LZTR1(cullin 3受體蛋白編碼亮氨酸拉鏈樣轉錄調節因子1)導致絲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途徑活性增強和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的敏感性降低。該研究結果為LZTR1參與多種遺傳性和獲得性人類疾病提供了分子基礎。
  • 解碼人類結核桿菌賴氨酸乙醯化修飾譜
    賴氨酸乙醯化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形式,它不僅可以改變DNA結合活性從而改變基因的表達,也可以調控蛋白-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活性,mRNA的穩定性。研究表明,乙醯化在原核及真核生物都普遍存在,調控多種重要的生物進程,具有高度保守。
  • 冉冉升起的新星:非組蛋白的巴豆醯化修飾及其調控
    Kcr修飾最早由芝加哥大學趙英明教授實驗室鑑定,文章發表在2011年的Cell (文章第一作者譚敏佳博士現為中科院藥物所研究員)。該修飾通常出現在轉錄活躍的染色質區的組蛋白上,Kcr修飾和生殖調控密切相關,參與精子細胞發育基因的調控。上述研究分別被Cell雜誌和Faculty1000評選為表觀遺傳領域的研究亮點。
  • 蛋白質修飾研究現狀與未來
    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磷酸化修飾、乙醯化修飾、泛素化修飾、亞硝基化修飾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裝備,對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蛋白質的正確的修飾對於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從而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循環。在很長時間內蛋白質修飾與降解的研究並未引起足夠重視,近年來由於對蛋白修飾重要性的重新定位,導致了疾病相關的蛋白修飾蛋白組學研究的迅速崛起,可以預期在未來的3-5年時間內國際上將會產生大量的疾病相關的蛋白修飾譜蛋白組研究成果,並最終導致大量新的疾病標誌物和疾病特異藥靶蛋白的發現。大量研究成果在路上,而更多的研究發現擺在眼前,我們來盤點一下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有哪些。
  • 清華大學磷酸化蛋白組學揭示組蛋白H3.3可增強刺激誘導型轉錄
    組蛋白H3.3與H3.1和H3.2在序列上僅有5個和4個胺基酸殘基差異,其中有差別的第31位的胺基酸位於蛋白的N端尾部,在H3.3中是絲氨酸,而在H3.1和H3.2中為丙氨酸。目前關於H3.3S31和H3.3特異性磷酸化的潛在調節功能和生物物理機制的了解卻很少。
  • MolecularCell(回顧)|Lck的磷酸化位點調節CD45對Lck的激活
    Courtney等在Molecular Cell上發表了題為「A Phosphosite within the SH2 Domain of Lck Regulates Its Activation by CD45」的研究文章,該研究鑑定了蛋白激酶Lck的SH2結構域中的Y192磷酸化位點對於Lck活化及TCR信號的重要作用。
  • 高通量蛋白質組和磷酸化組分析揭示化療藥物耐藥性和糖酵解過程的...
    在此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統地理解耐藥性產生的機理是當前癌症研究的熱點之一。最近,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在國際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論文,綜合分析了拉帕替尼敏感和耐藥細胞系中的蛋白質組和磷酸化組,發現AKT信號通路和糖酵解過程在耐藥細胞系中發生顯著改變,並可以作為針對性的治療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