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上的經典蛋白組學、磷酸化蛋白組學、WES多組學聯合分析文獻

2020-10-12 鹿明蛋白組代謝組

前言


蛋白質磷酸化修飾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共價修飾方式之一。蛋白質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這一可逆過程調節著包括細胞增殖、發育、分化、信號轉導、細胞凋亡、神經活動、肌肉收縮及腫瘤發生等過程在內的所有生命活動。全外顯子捕獲測序(WES)技術以其相對較低的成本而受到大多數研究者的青睞。


然而,隨著更多組學技術的出現和發展,如何充分利用高性價比的WES數據繼續保持高影響力的文章產出,已成為困擾很多研究者的問題。今天小鹿為大家整理了近期發表在Cell上的一篇極為經典的蛋白組學、磷酸化蛋白組學、WES相關的多組學聯合分析文獻,希望能助您打開思路,找到新的挖掘點。



基本信息



中文標題:肺腺癌的綜合蛋白組學特徵

研究對象:肺腺癌病人樣本(癌組織和配對癌旁組織)

發表期刊:Cell

影響因子:38.637

發表時間:2020.07

第一作者單位: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運用生物技術:蛋白組學和磷酸化蛋白組學 / 全外顯子捕獲測序(WES)/ 轉錄組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5.043


文章摘要


肺腺癌(LUAD)的基因組研究提高了我們對疾病生物學的理解,加速了靶向治療。然而,目前對LUAD的蛋白質組學特性知之甚少。研究者對103例中國LUAD患者進行了全面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對蛋白質組、磷酸化蛋白質組、轉錄組和全外顯子組測序數據的綜合分析揭示了腫瘤相關特徵,如腫瘤相關蛋白變異、特有的蛋白質組特徵以及早期患者或EGFR和TP53突變患者的臨床結果。基於蛋白的LUAD分層顯示了三個亞型(S-I、S-II和S-III),它們與不同的臨床和分子特徵有關。此外,研究者探究了潛在的藥物靶點,並在一個獨立隊列中驗證了HSP 90β的血漿蛋白水平作為LUAD的潛在預後生物標誌物。這項綜合蛋白組學分析使研究者對LUAD的分子結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並為更精確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機會。


研究思路



研究結果


1. 中國肺腺癌分子譜分析


研究者收集103份未經治療的中國肺腺癌患者的原位肺腺癌組織及其相應的癌旁組織(NAT),利用基於質譜的無標籤蛋白定量策略進行蛋白組學分析利用TiO2富集策略對79對樣本進行磷酸化蛋白組分析,利用WES對所有成對樣本進行癌組織的基因組變異檢測,對51個腫瘤樣本和49個癌旁樣本進行RNA-seq(圖1)。通過WES測序分析,發現17,917個變異事件,與TCGA研究中EGFR突變(14%)相比,WES檢測到的EGFR突變顯著增加(50%),而另一個致癌KRAS突變(6%)則比TCGA報導的(33%)顯著減少。對所有患者樣本進行蛋白質組學測定,共檢測到11,119個蛋白和肽組分,錯誤發現率(FDR)為1%。平均每個樣本中肺腺癌蛋白組有6,682個組分,在癌旁組織中最小為4,266個,腫瘤組織中的最大值為8655個。

圖1:肺腺癌樣本的多組學表徵

(A)實驗設計和不同組學分析的樣本數量。

(B)基因組譜圖。

(C)肺腺癌樣本的蛋白組譜圖。

(D)肺腺癌患者的磷酸化蛋白組譜圖。


2. 中國肺腺癌的多組學聯合分析


利用全外顯子捕獲測序檢測到23,080個體細胞拷貝數變異(CNA),分析了這些CNAs對mRNA、蛋白質和磷酸化蛋白表達的調控作用(圖2)。CNAs可以正向或負向影響這些組分的順式或反式表達,其中,17179 個(74.4%)CNAs影響7686 mRNA, 10530個CNAs (45.6%)影響2634個蛋白,4330個CNAs(18.8%)影響1284個磷酸化蛋白的表達。這些分析表明,轉錄組、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具有獨特的特徵,當與基因組適當整合時,可以帶來新的見解和機會,從而發現新的功能重要的基因產物。

圖2:肺腺癌樣本的組學聯合分析

(A)CNAs對mRNA和蛋白質的功能效應。

(B)SNVs在DNA、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交疊。

(C)利用LC-MS/MS驗證的新的RNA拼接和融合轉錄本。


3. 與癌旁組織相比,癌組織的蛋白組學特徵


利用LC-MS/MS鑑定到11,119個蛋白,其中3913個在所有103個患者中被量化,5753個存在於90%以上的患者中。通過PCA分析可以將腫瘤樣本和癌旁樣本清晰地區分開,在差異表達的蛋白中,有些與臨床預後有很好的相關性。尤其是幾個前期報導過的肺部標誌性蛋白(AGER, SFTPA2, CACNA2D2LAMP3, SCGB1A1, SFTPB, and SFTPC)在腫瘤組織中低表達。並且,幾個在腫瘤中高表達肺部富集蛋白的患者顯示出更好的治療預後性。

圖3:肺腺癌中腫瘤樣本和癌旁樣本的蛋白組特徵

(A)103對肺腺癌患者樣本中8252個蛋白的PCA分析。

(B)癌和癌旁中差異表達的蛋白及其相關的生物學通路。

(C)四個生物學通路之一的代表性蛋白及其與預後的關聯。


4. 早期肺腺癌的蛋白組學特徵


基因座富集分析(GSEA)顯示與能量代謝(如脂肪酸代謝和氧化磷酸化)相關的通路在差異基因組中富集。相反,上皮間質轉化(EMT)和其他炎症和致癌信號通路(如TNF-α、mTOR和MYC)在差異蛋白組中富集(圖4)。

圖4:腫瘤淋巴結轉移(TNM)I期肺腺癌和帶有EGFR/TP53突變的肺腺癌樣本的蛋白組特徵

(A)TNM I期肺腺癌患者GSEA揭示與預後好壞相關的通路。

(B)I期患者中預後好或壞的差異表達蛋白及其在所有患者中與治療預後的相關性。

(C)病理診斷為EGFR/TP53突變和未突變的肺腺癌患者另個markers(TTF-1和NAPSA)的表達情況。

(D)EGFR突變與EGFR/TP53共突變患者的存活率分析。


5. 肺腺癌的蛋白質組亞型及其臨床結果


以1657種最易變的蛋白為基礎,共聚類鑑別出3種蛋白組亞型(S-I,S-II和S-III)。S-I組患者臨床預後結果最好,S-III最差。基因組信息顯示S-II的突變頻率最高,而S-III的腫瘤突變壓力最高,兩種marker 蛋白(TTF-1和NAPSA)在S-III患者中表達最低。WES數據的突變特徵分析在103例患者中確定了9個主要特徵,年齡特徵是其中最主要的特徵(圖5)。

圖5:肺腺癌分子亞型及其治療預後相關性。

(A)842個蛋白在三種亞型中的相對豐度。

(B)103例肺腺癌患者中三種蛋白亞型與治療預後的相關性。

(C)蛋白亞型與11種變異的相關性。


6. 磷酸化蛋白組與治療相關性


在至少50%患者中定量了1244個磷酸化蛋白質,其中,與癌旁組織相比,474個(38%)在腫瘤組織中顯著增加,183個(15%)顯著下降。三種蛋白亞型中磷酸化蛋白組學的比較結果揭示了亞型特異性的活性激酶,包括S-I型中的AKT1,S-II型中的PRKCE,S-III型中的MAPK14。進一步對差異改變的磷酸化位點的研究顯示,在S-I中觀察到參與黏附的底物升高和參與RNA轉運的底物減少(圖6)。

圖6:肺腺癌的磷酸化蛋白組特性及其與治療預後的相關性。

(A)癌或癌旁組織中磷酸化蛋白的表達。

(B)利用KSEA評估三種蛋白亞型中激酶活性。

(C)癌和癌旁組織中三個差異表達的磷酸化蛋白的鑑定。

(D)參與兩個通路的磷酸化位點及其在三種蛋白亞型和兩個與OS相關的磷酸化位點列表。(E)肺腺癌中的磷酸化調節網絡。


主要結論


(1) 發現了LUAD早期預後相關蛋白和通路;

(2) 通過蛋白質組學揭示了肺腺癌與臨床和分子特徵相關的三種亞型;

(3) 鑑定了亞型特異性激酶和癌症相關磷酸化蛋白;

(4) 解析了LUAD中潛在的預後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的識別。


參考文獻

JY Xu , CC Zhang , X Wang et al. Integrative Prote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2020) Cell Jul 9;182(1):245-261.e17


猜你還想看


蛋白質組學:神奇動物在哪裡?MCP:首次全面描述加拉帕戈斯海鬣蜥蛋白質組學圖譜

蛋白質組學:不容小覷!Cell:首次實現蛋白質/RNA整合,「定量」人類蛋白質圖譜

蛋白質組學:「細菌殺手?」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陳利玉團隊揭示銀納米顆粒抗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膜的機制

蛋白質組學:項目文章 | 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助力重慶醫科大學喜登醫學一區TOP期刊EBioMedicine


END

文章來源於鹿明生物


相關焦點

  • 必讀乾貨:蛋白組學/修飾蛋白組學樣本準備指南
    樣品量要求: 常規動物組織(心、肝、脾、肺、腎、腸、腦、肌肉等)-定量蛋白組學>200mg;修飾磷酸化蛋白組學>500mg植物篇 大本植物莖、葉、花等PBS清洗樣品表面泥土或明顯汙染物樣品量要求: 常規植物組織(幼嫩的根、葉、花、愈傷組織等)-定量蛋白組學>500mg;修飾磷酸化蛋白組學>2g微生物篇 細菌(菌體沉澱)4℃,3000-5000×g離心10 min
  • 清華大學磷酸化蛋白組學揭示組蛋白H3.3可增強刺激誘導型轉錄
    高分專題高分專題是歐易/鹿明生物推出的最新組學領域行業熱點文章。了解大咖文章、跟進最新行業動態 、探索研究思路、加強蛋白組學和代謝組學高分亮點分析,這裡都有。在染色質的刺激響應特徵中,組蛋白磷酸化是通過激酶級聯信號傳遞至刺激響應基因的有效信號傳遞手段,並有增強其轉錄的可能。組蛋白是真核生物體細胞染色質的主要蛋白質組分,和DNA共同組成核小體結構,並在基因調控中發揮作用。組蛋白H3.3是常規組蛋白H3的一種變體,是單細胞真核生物(如酵母)中組蛋白H3的唯一形式。
  • 細胞器蛋白質組學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亞細胞重組在飲食誘導...
    細胞器蛋白質組學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學揭示了亞細胞重組在飲食誘導的肝脂肪變性 2018-10-24 16:15:18 來源:Celpress 脂質代謝是在細胞細胞器之間高度劃分的,這些細胞器動態地調整其組成和相互作用以應對代謝挑戰
  • Cancer Cell: 激酶組+磷酸化蛋白組揭示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潛在靶點
    2020年7月,美國史丹福大學Julien Sage團隊在《Cancer Cell》(IF=26.6)上發表了題為"Unbiased Proteomic Profiling Uncovers a Targetable GNAS/PKA/PP2A Axi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tem Cells"的研究論文,利用激酶組、RNA-seq、互作組、磷酸化蛋白質組等方法確定蛋白激酶
  • 單細胞轉錄組+蛋白組+bulk RNAseq!多組學繪製全面肺衰老圖譜
    本文作者使用單細胞轉錄組學和基於蛋白質組學的質譜分析(mass spectrometry-based proteomics)來量化年輕和年老小鼠肺部30種細胞類型的細胞活性狀態變化。作者發現,衰老會導致轉錄噪聲增加,並且放鬆對表觀遺傳的控制。作者還觀察了衰老對於細胞類型特異性的影響,發現2型肺細胞和脂肪成纖維細胞膽固醇合成的增加,以及呼吸道上皮細胞的改變,是肺部老化的幾大標誌。
  • 單細胞轉錄組+蛋白組+bulk RNAseq!多組學繪製全面肺衰老圖譜
    本文作者使用單細胞轉錄組學和基於蛋白質組學的質譜分析(mass spectrometry-based proteomics)來量化年輕和年老小鼠肺部30種細胞類型的細胞活性狀態變化。作者發現,衰老會導致轉錄噪聲增加,並且放鬆對表觀遺傳的控制。作者還觀察了衰老對於細胞類型特異性的影響,發現2型肺細胞和脂肪成纖維細胞膽固醇合成的增加,以及呼吸道上皮細胞的改變,是肺部老化的幾大標誌。
  • 生信組學思路:蛋白組學挖掘腎炎診斷標記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篇文獻分享是2020-05-04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121)上的一篇文章,題目為Comprehensive aptamer-based screening identifies a spectrum of urinary biomarkers of lupus nephritis across ethnicities。
  • 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儀器信息網訊 蛋白質組學是生命科學領域中的一門新興學科,可以高通量的分析正常及病理條件下機體、組織、細胞或亞細胞成分中全部蛋白質,對不同空間、不同時間上動態變化的蛋白質組的整體進行比較,分析不同蛋白質組之間在表達數量、表達水平和修飾狀態下的差異
  • Nature Plants|多組學數據系統分析擬南芥茉莉酸信號通路
    作者採用myc2擬南芥突變體作為對比,對生長了3天的幼苗進行不同時間點的JA處理,綜合轉錄組、蛋白質組、磷酸化修飾組和組蛋白修飾的多組學分析策略來揭示擬南芥JA響應的複雜網絡。圖3 JA響應的表觀基因組重編程JA調控植物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表達轉錄組數據與蛋白質組數據常呈弱相關,因此作者在轉錄組分析的基礎上
  • 質譜「跨界」醫學 妙用蛋白組學分析——訪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然而,由於蛋白質組的高度複雜性和動態性,蛋白質組學的分析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比如蛋白質難溶於水、新的蛋白分離純化方法有待探索以及根據top-down獲得的數據來確定蛋白特性和有效翻譯後修飾蛋白質的計算機工具十分匱乏等。因此葛瑛團隊就蛋白質組學分析面臨的難題開展了系列研究,首先便是蛋白質溶解度的問題。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對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果實進行了基於蛋白質和代謝物的代謝通路分析,探究了症狀果實異味的機理。UDP-葡萄糖可以通過參與糖酵解過程的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UDP-糖焦磷酸化酶催化轉化為葡萄糖1P(圖3)。它也可以被UDP-葡萄糖脫氫酶催化轉化為UDP-葡萄糖醛酸(圖4)。在患病水果中這三種酶的水平均低於健康對照組。相反,CaLas下調了許多與丙酮酸代謝相關的蛋白質。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和羧激酶的水平下降。
  •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乳腺癌腫瘤發生和靶向治療的蛋白基因組學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0 14:37:37 美國博德研究所Michael A.
  • Nat immunol:轉錄組+蛋白組學揭示免疫T細胞迅速激活分子機制
    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活化的T細胞的重編程過程,但其過程中涉及到的mRNA翻譯動力學和蛋白質更新動力學卻研究較少。瑞士義大利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Roger Geiger團隊,在《Nature immunology》發表題為「Dynamics in protein translation sustaining T cell preparedness」的研究論文。
  • Nat Comm:磷酸化修飾組揭示乳腺癌細胞遷移和侵襲新機制
    為深入探索酪氨酸激酶受體AXL對細胞轉移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研究人員通過ALX調控的乳腺癌細胞磷酸化蛋白組分析,揭示了AXL信號通路對粘著斑(FA)動態穩定的調控,闡述了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的AXL轉移活性機制,並確定了PEAK1是作為AXL陽性腫瘤的治療靶點。
  • Matthias Mann:快速高深度DIA蛋白組學全面表徵酵母蛋白質組
    釀酒酵母是功能強大的模型物種,可用於系統性的生物學篩選和大規模蛋白質組學方法開發。隨著質譜技術的進步,酵母的全蛋白質組覆蓋幾乎完成。然而,對酵母蛋白質組進行快速高通量分析仍然具有挑戰性。2020年11月著名蛋白質組學領軍人物德國馬普生物化學研究所Matthias Mann教授聯合Brenda A. Schulman教授和Christine R.
  • 蛋白質組學研究,這篇夠經典!
    在正文開始之前,推薦蛋白質組學的一本書和一篇綜述,書是冷泉港蛋白質組學實驗手冊,適合完全不懂零基礎的開始學,綜述是chemical review(影響因子有40多,化學類第一高)上的Protein Analysis by Shotgun/Bottom-up Proteomics,適合有一定基礎的看。
  • 【盤點】定量蛋白組學將在未來10年飛速發展!
    對一種細胞、組織或完整生物體所擁有的全套蛋白質為特徵的蛋白組學在生命科學領域將會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們對蛋白組學的了解需要更清楚、完整的信息,比如說確定在細胞、組織或生物體內的蛋白質種類的數目,以及所有蛋白組分在不同條件下的表達水平等等。儘管在生命科學領域,定量蛋白質組學開始顯現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對科學工作者和醫學研究人員來說,技術上仍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 EMBO reports | 廣東省人民醫院餘學清團隊蛋白組學研究揭示Smad4...
    高血糖會誘導Smad4定位於足細胞中的線粒體,導致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減少,並增加活性氧含量。這種結果一定程度上依賴於Smad4與PKM2直接互作,以及對具有活性的四聚體形式PKM2的減少。此外,Smad4與ATPIF1相互作用導致了ATPIF1降解減少。景傑生物為該研究的蛋白質組學定量提供了技術支持。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數據解讀分析、資料庫介紹及使用流程等一系列乾貨內容;專刊系列將邀請代謝組學知名學者及一線技術人員對代謝組學發展和相關技術進行系統性的歸納總結,將實際操作經驗分享給各位從事科研工作的老師,幫助大家多視角、全維度理解代謝物的作用機制和功能,提升生命科學研究的技術高度和深度。
  • 高通量蛋白質組和磷酸化組分析揭示化療藥物耐藥性和糖酵解過程的...
    最近,德國慕尼黑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在國際著名期刊Cancer Research發表論文,綜合分析了拉帕替尼敏感和耐藥細胞系中的蛋白質組和磷酸化組,發現AKT信號通路和糖酵解過程在耐藥細胞系中發生顯著改變,並可以作為針對性的治療靶標。景傑生物作為全球蛋白質及蛋白質修飾領域的領跑者,可以為您提供從組學篩選到抗體定製的全套解決方案,為您的科研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