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預告 | 李猛 政治作為天職:韋伯思想百年後

2020-12-05 MBA中國網

北京大學公共政策講壇第130期

MPA公共管理實踐應用專題系列講座之八

李猛政治作為天職:韋伯思想百年後

講座時間

2020年5月30日 18:40——20:40

主講人簡介

李猛,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元培學院院長。曾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與倫理學、社會理論、早期現代哲學和古希臘哲學,特別著眼於現代政治、道德與社會思想的形成和演變。2015年出版研究現代自然法學說的專著《自然社會:自然法與現代道德世界的形成》,翻譯布迪厄、吉登斯、米德等人的專著。發表有關亞里斯多德、奧古斯丁、馬基雅維利、笛卡爾、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的研究論文多篇。

主持人簡介

楊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制度及政策如何影響個體在社會組織生活中的決策行為。

5月30日晚上18:40,我們將邀請李猛老師與大家線上分享話題——「政治作為天職:韋伯思想百年後」

註:院友可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友信息服務網上報名。

相關焦點

  • 北大光華公共政策講壇 | 李猛 政治作為天職:韋伯思想百年後
    北京大學公共政策講壇第130期李猛 政治作為天職:韋伯思想百年後「政治作為天職:韋伯思想百年後」為主題發表演講。講座開始,李猛教授介紹了韋伯發表「政治作為天職」演講的時代背景、政治特徵以及洛維特等人對韋伯演講的評價,生動地講述了隨著時代變遷,韋伯個人處境的變化和其主要政治綱領的演進。李猛教授特別圍繞著韋伯對政治的理解、現代國家的理性化和政治家的天職三個主要方面,對國家的概念與支配的類型、機器與領袖、信念倫理與責任倫理等維度進行了詳細論述。
  • 韋伯百年誕辰|閻克文:學者的研究與經驗現實應保持距離
    而在那樣一種波蘭尼時刻(Polanyian Moment, 特殊的歷史片段),他們還要進行政治經濟制度的重新選擇。在這個過程當中,一方面知識分子面臨巨大的思想上的悖論和困境,另一方面知識分子也獲得了巨大的言說空間。酈菁希望觀眾能一起想像和思考,韋伯在這種情境下會給出什麼樣的政治方案?她也想提問,中國知識分子又是何種政治和文化的承擔者呢?
  • 施魯赫特北大講座:韋伯《以學術為業》發表100周年
    韋伯針對「1917年」情形的文本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達到高潮,勝負尚未明了。在德國絕不會戰敗的前提下,當時的德國政治分化出兩派觀點:一派追求勝利後吞併其他民族國家的領土,而韋伯所屬的另一派則謀求不變更疆域的和解。
  • 雲上思韋伯 | 馬克斯 · 韋伯逝世100周年網絡紀念論壇紀要
    △閻克文譯韋伯《經濟與社會》緊接著分享的是北京大學的渠敬東老師,他分享的題目是《士人問題:韋伯論學術與政治》。渠老師的分享,圍繞韋伯的兩篇最著名的演講——《以政治為業》和《以學術為業》(又譯為《科學作為天職》)展開。渠老師強調,這兩篇演講之於中國學者的啟示是,既要有思考,又要有行動。
  • 「雲上思韋伯」:中國知識分子如何反思韋伯的思想遺產?
    一百年前,馬克斯·韋伯因大流感去世。一百年後,在疫情在全球仍舊蔓延的此刻,一群學者相約雲端,於線上開展對馬克斯·韋伯的紀念。馬克斯·韋伯馬克斯·韋伯,不管是人文社會科學專業的學者、學生,還是廣大讀者,對這個名字都再熟悉不過。
  • 韋伯與學術人:現實關懷,立身何處?
    撰文|羅東韋伯逝世百年後的今天,當代人的種種困擾仍未逃出韋伯思索的範疇。馬克斯·韋伯提出的「價值中立」約束著作為學術人的研究者,成為判斷研究者是否審慎、是否職業的一種標準。在知識生產不斷理性化甚至變成流水線的今天,它與「價值判斷」仍然會是張力關係。
  • 周雪光:在中國場景下閱讀韋伯為何艱澀難懂?|韋伯逝世一百周年
    韋伯從事學術活動的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之間,正逢資本主義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式在歐洲各國確立,重組了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改變了世界面貌和格局。歐洲思想界也因此獨領風騷,極大地發展了關於資本主義經濟的理論闡釋。在這個大背景下,韋伯以獨到的思路探討資本主義的起源,即從觀念文化層次著眼來認識和理解經濟現象,並特別強調前者對經濟活動、組織制度的深刻影響。
  • 閻克文:中國思想界對韋伯思想有哪些誤讀?
    儘管馬克斯·韋伯在中國思想界影響深遠,但目前市面上韋伯的中文譯本質量參差不齊,譯者對韋伯相對欠缺了解。這種跨文化交流的誤解是如何產生的?新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浙江大學兼任教授、《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經濟與社會》的譯者閻克文。他認為,韋伯的中國研究透過二手資料進行,使用材料上存在問題,但一些中國學者對於韋伯的理解同樣存在牽強附會的情況。
  • 把立德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把立德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解放軍報記者 竇道琴習主席多次強調立德的重要性,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明確要求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打開五千年中華歷史的厚重畫卷,但凡興盛之世,必重立德之事業。
  • 劉擎:韋伯《以學術為志業》解讀
    2019年3月27日在華東師範大學研究生通識課「學術規範與學術倫理」上,劉擎老師所做《韋伯〈以學術為志業〉解讀》講座的整理稿及現場問答記實。劉擎(澎湃新聞 蔣立冬繪)在櫻花盛開的下午,有這麼多人到這裡來聽這樣一個講座,想必大多懷著追求學術理想的熱忱,但今天的講座說不定會有潑冷水的效果。
  • ...講座第二場成功舉辦,黃靖分析「百年變局中國際政治板塊的漂移...
    「縱橫世界」系列講座第二場成功舉辦,黃靖分析「百年變局中國際政治板塊的漂移與重組」 2020-08-27 17: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MPA中環一號讀書分享會第29期回顧|《科學作為...
    「中環一號」第29期讀書分享會」百年前的德國大學,人事制度、課程設置、教學體系以及預算管理等都與官僚權力和資本緊密結合在一起,年輕人嵌入體制之中,失去自主性,逐漸變成「生意人」,學術變成純靠運氣的賭博。而另一方面,時代已經「去魅」,永恆價值、玄妙靈感也無法成為學術的原動力。
  • 專訪|蘇國勳:韋伯思想是如何「東漸」到中國的?
    蘇國勳:中國人最早接觸韋伯思想可追溯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馬克斯·韋伯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中文世界,是1936年鄭太樸先生從德文翻譯的《社會經濟史》。這本書是韋伯晚年在慕尼黑大學的講課筆記,由學生們整理而成。令人遺憾的是,這本譯著當時並未對國人認識韋伯思想帶來更多影響。
  • 線上讀書會|馬克斯·韋伯逝世100周年:雲上思韋伯
    本次講座從貫穿馮肯斯坦早期和晚期學術生涯的基本問題入手,探討貫穿在《神學與科學的想像》背後的學術關切,以及馮肯斯坦從《神學與科學的想像》到寫作《猶太歷史的感知》和「荊棘中的猶太歷史」的思想進程。新人想入哲學坑,該用什麼姿勢?
  • 《「老莊思想」與企業管理——百年大變局之大布局》專題講座 大受海大MBA畢業生歡迎
    2020年12月26日,兆祥郵輪科技集團莊兆祥董事長受邀參加2020年上海海事大學MBA/MEM畢業典禮,並作《「老莊思想」與企業管理——百年大變局之大布局
  • 周雪光:韋伯故鄉讀韋伯「斷想」
    最後,這一政治資本主義與韋伯意義上的近代資本主義格格不入。政治資本主義抑制了理性資本主義的產生。這是因為,在家產制國家的法律結構中,傳統關係在經濟活動中佔重要地位,而且國家有著任意專斷權。近代資本主義對於這些政治因素、「這種非理性的統治形式」尤為難以適應,無法在這種治理模式下生存。
  • 埃爾梅羅二世12話預告解讀:韋伯揭露真相,格蕾再次解放聖槍
    就先來看一下這部作品的預告吧!畢竟有著推理的風格在裡面,作為事件的完結一話,當然少不了對事件的揭秘了。在預告中,韋伯和化野菱理聯手控制了外表是考列斯的男孩。這也是韋伯正式揭露事情真相的開始,被控制的考列斯,他的真正身份到底是誰?魔眼收集列車上發生的事件,到底是為什麼?也是韋伯在下一話的重點揭秘之一。那如何才能證明考列斯是假的呢?最為簡單的方法,當然是讓真的考列斯出現了。
  • 會議|對話儒家與韋伯:儒家倫理抑制了資本主義發展嗎?
    它也招來質疑:先不談儒家能不能算作「儒教」,韋伯在論述儒家思想中大量論證細節本就有違史實,況且,莫非儒家不能和新教一樣自成一類現代化範疇麼?韋伯認為,儒教主要是和平主義的,秉持儒家原則的政治文人主導了公共意見並形塑了民族氣質:相比起追隨具有超自然或超人色彩的卡裡斯瑪,他們更肯定傳統對社會和政治原則穩固持久的指導意義;相比起追求領土擴張和經濟競爭,他們更推崇仁厚的風氣,良好的涵養和「君子」式的美德。作為兩千年來中國政治、文化和社會的統治階層,這些儒士從根本上是個和平主義者,以內部的政治安寧為取向。
  • 講座預告|昆廷·斯金納:The Western Debate about Liberty
    斯金納曾經做過一系列著名講座,包括普林斯頓的高斯研討會、康奈爾的費曼講座、哈佛的坦納講座、法蘭克福的阿多諾講座、阿姆斯特丹斯賓諾莎講座以及牛津的卡萊爾講座、福特講座和克拉倫頓講座。斯金納熟練掌握二十多種語言,斬獲了諸多獎項,包括以賽亞·柏林獎、沃爾夫森歷史獎、比勒費爾德科學獎、巴贊獎以及美國政治科學學會授予的兩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