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都這樣召喚毛驢:「杜二」,這個叫法來源農村俗語和寓言故事

2020-12-05 三個老農民

本文由《三農領域耕耘者》原創

朋友們好,謝謝你點開《三農領域耕耘者》的文章,這裡致力於分享關於農村俗語的一些知識。如果您也喜歡三農領域的話題,請點擊右上方藍字「關注」,這樣我們就可以經常在一起交流學習。今天我的文章是:農民都這樣召喚毛驢:「杜二」,這個叫法來源農村俗語和寓言故事

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有些還帶有一個寓言故事。不僅非常有趣味性,而且內容能夠發人深省,有現實的教育意義。今天文章說的這個寓言故事,幾乎很少有人知道,建議大家收藏一下,非常有價值。

在農村以前幾乎家家養毛驢,農民們在召喚毛驢的時候,都是「杜二、杜二」的叫。那麼為什麼大家這樣召喚毛驢呢?原來這裡面有一個寓言故事,這種叫法就來源於此。想了解毛驢的這個叫法,首先還要知道一句農村俗語: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是,狗追咬八仙之中的呂洞賓,真是不分人心的好壞,當年他可是幫助過狗的啊!這裡面有一個的寓言故事,我會在下篇文章裡詳細講述。而我們今天文章所說的寓言故事,就是來源於這個農村俗語,農民召喚毛驢:「杜二、杜二」的來歷。

原來在遠古的時候,曾經天災連連,百姓們餓得哭天蓋地。哭聲傳到了玉皇那裡,他就派一個名字叫杜二的使者,到民間去查看。然而這個杜二很懶,覺得去民間查看多累啊!所以就沒有去。當玉皇問他原因的時候,他說:民間的人嫌棄壽命短,所以哭天搶地。玉皇說那沒關係,可以給他們1000歲壽命。然後寫了一道聖旨,派杜二送去。可是杜二還是沒去,只是到南天門一仍,聖旨就飄到人間的一種植物蒿子上面落下,從此以後,蒿子就有了1000年的壽命。

可是玉皇還是聽到哭聲,就又派杜二去人間視察。可是杜二又故技重演,說人間還是嫌棄壽命短,所以啼哭。玉皇又下一道旨意,寫上10000年,這次認為該滿足這個壽命了吧!杜二又是沒有送到人間,而是在南天門一仍,結果這次落到了烏龜身上,從此它有了10000年的壽命。可是玉皇依舊聽到人間哭聲,這次他就派太白金星去人間查看,得知了人間正在鬧饑荒,趕緊下米雨面雨解決了問題。得知杜二欺騙自己,玉皇發怒,決定把杜二打下人間,變成一種動物給人民勞動。

從此杜二就成了人間的毛驢,但是他依舊不改本色,在拉碾子拉磨的時候,又會偷懶還去偷吃,所以被蒙著眼睛拉。時常被人們形容「懶驢」或者「笨驢」,反正是沒有好聽的名字。唯一沒變的是它原來的名字「杜二」,人們在召喚它的時候依然這樣叫。朋友們,你們家鄉是不是也這樣召喚毛驢啊?不信你到毛驢附近這樣的叫喚,毛驢就會到你面前來的。

看到文章這裡,我們知道了農民都是這樣召喚毛驢:「杜二」,這個叫法是來源於農村俗語和寓言故事。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總想著矇混過關是不能長久的,被發現就會和毛驢一個下場,被打下人間去拉碾子拉磨。

最後敲一下重點:大家都知道了農民都這樣召喚毛驢:「杜二」,這個叫法來源於一個農村俗語和寓言故事,大家也在文章中了解了這個傳說,那麼心裡有點收穫嗎?

相關焦點

  • 今年是牛年寡婦年,農村俗語「太歲辛丑年,六畜瘴逡巡」,這話啥意思...
    今天是2021年的1月11日,農曆的十一月二十八,再有2天就到了臘月的開始,臘月也是進入到了年關的日子,這個時候在農村裡,大家幾乎是沒有事情做的,有的是農民工早早的回家了,畢竟今年的疫情和天氣也是出現了很多的變化,所以近期的疫情也是隨著溫度的降低後,多地的疫情也是開始反彈了。
  • 民間故事:黃蛤蟆和小毛驢
    說故事聊傳奇,借古喻今話家長裡短,嬉笑怒罵訴兒女情長。正所謂: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寰海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閒看。古時候,有個姓黃的漢子,小圓眼,大鼻孔,臉上有麻子,說黑不黑,說黃不黃,大家都叫他「黃蛤蟆」。
  • 農村俗語「老大傻,老二精,家家有個壞老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以前農村每家都會有好幾個孩子,之前我也一直納悶,為什麼這麼窮,還要生那麼多孩子呢?後來聽老人們一說才知道,因為那時候農業勞作主要靠人力,人多了生產力就多了,正所謂人多力量大。而且人多了還能多分一些田地,那時候的農田對於農民來說意味著什麼,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
  • 在農村,三種「喜物」上門,農民不光不會打,還會「奉若上賓」!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咱農村人的講究多,對很多自然界現象都有著特殊的觀點和看法。比如在生活中有些看似平常的現象,在農民眼中卻有著深刻的寓意!這些「別致」的觀點和思想近乎於一種信仰,被農村人世世代代所傳頌著!
  • 長在農村荒地,外形與草莓類似,多地區叫法不一樣,你認識嗎
    導讀:長在農村荒地,外形與草莓類似,多地區叫法不一樣,你認識嗎從小生活在農村的人,對於一些野生植物和野外食材並不陌生,畢竟生活在山野鄉村,見到過的植物雜草也很多,尤其是野果子,很多都是市場上沒有的,但是卻能夠在大山裡或者是農村荒地之中找到
  • 農村俗語「馬看牙板,人看言行」,買馬和看人都有很大的學問
    俗語反映了人們對事物觀察的總結,百姓在生活當中總結出來很多寶貴的經驗,供後人們進行學習和參考。即使是在今天也仍有參考的價值和意義。馬看牙板: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以前農業生產主要靠牲畜,家家戶戶都要養馬,養驢。馬曾是農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
  • 俗語「閏四月,兆年荒」啥意思?為何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四月?
    所以在農村裡面有很多關於4月閏月的俗語,比如說閏4月兆年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為何很多農村老人都不喜歡閏4月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農曆閏月的事情,以及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都知道,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有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
  • 農村俗語「報喪鳥進家必生病,燕子進家必富貴」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裡,很多的農民都會覺得一些景象是關係到家裡的運勢,就像在農村裡,很多的農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是喜歡找人看下風水,畢竟房子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的情況下都是關係到農民的運勢問題,在蓋房子的時候大門要足夠大,而且房子的格局也是要完美,這些都是農民心目中的理想房子,很多的時候,農民還是相信所謂的自然現象,就比如這句俗語就是和農民的運勢有關係
  •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小夥伴相信都應該有聽過一些農村的老話,這些話一般來說都十分的好理解,這些話正是所謂的農村屬俗語。農村俗語也是農村的農民老一輩人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其中涉及到一些地理和氣節的知識,蘊含著一些大道理,直到現在我們聽到這些農村的俗語還可以受益匪淺。那麼小慄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其中的一句農村俗語「秋分日晴,萬物不生」,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又有道理嗎?一般到了秋天,就是收穫的季節,所以這個時候農民一般來說都特別忙。
  • 農村俗語「不怕千鋤鏤,就怕銅釘釘斷腰」,什麼意思?
    千百年來,農村的發展也在不斷的革新與進步。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很多過去很實用的農具早已沒了蹤跡,但是,在流傳千年的俗語中,仍可見一斑。俗語在農村的傳承,不只是其趣味性,更多的是它「內心」的哲理,在過去那個落後生產力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維繫,莊稼怎麼種,在老農心裡「門清」!
  • 毛驢與爹的故事
    開篇前,首先要申明一個觀點,故事儘管好笑,但不是以取樂為目的,而真實的反應了人活在世上,為了生存,多少尷尬與無奈都要面對。作者插圖:宋文周從前,有一老漢集市上買了一頭毛驢,觀其外狀與年齡倒是很不錯的,可是回家後就是不聽口令。
  •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年會在溫召開!這些你熟悉的寓言故事都出自溫州...
    全國寓言看浙江,浙江寓言看溫州。在寓言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除此之外,溫州寓言文學新生一代,倪亮和謝尚江則致力於溫州寓言文學多元發展和創新,及寓言校本教材的編寫和研發。他們將寓言作品通過有聲讀物、視頻、微電影、動漫等豐富多元的嶄新形式展現在讀者面前。推出了《寓言故事》等系列兒童古裝電視劇,數十部兒童寓言微電影。
  • 農村俗語「鳥屎落在人身上,今年諸事要遭殃」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農村是一個很落後的地方,沒有城裡那麼多的高樓大廈,也沒有城市那麼金碧輝煌,只有一些破舊的房屋,和遍地雜草叢生的荒地。其實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農村變化非常大,村村都新修了柏油路,家家都開上了私家車。
  • 農村有道理的幾句俗語,老一輩人朗朗上口,看看你都知道幾個!
    鄉下經常能聽到一些老人講一些俗語,不要小看這些俗語,這些俗語是經過幾代老人的經驗總結而成的。它的魅力在於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富於哲理,以及朗朗上口。近幾年來,農村俗語也在鄉村生活中發揮了很大的文化傳播作用,這些俗語凝結了鄉村生活實踐中的許多現象,形成了一句句精髓。
  • 農村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是何意思?該怎麼理解?
    ~~農村俗語,作為古代文化遺產的部分,在廣大農村,深得人心,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是有些農村古老的俗語,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某些俗語已經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認識區域,成為生疏的古老的俗語,即將被人們所淘汰。如「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就是這些將被遺忘的俗語其中之一。
  • 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管用嗎?
    臘月初一也剛剛過去,對於一些地方的農村來說,到了臘月也就正式進入了過年的氣氛當中了。家家戶戶也開始進行過年的準備和來年農事的籌備了。在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還管用嗎?今天荳子就根據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諺語解析:我們先來簡單地看一下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 的字面意思。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是關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句詩句深刻的描繪了農民的生活!但是很多城市中的小朋友不解,「為啥不在涼快的早上與傍晚去田間除草呢?」對於這個問題,只能說他們不了解農村,不懂農事!正午時分也是最熱的時候,這時除草更能有效的防止其「死灰復燃」!
  • 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男要實,女要虛;男怕子時,女忌午時,有什麼道理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對於很多的農民老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些俗語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的廣泛,有關於教育人的,也有關於天氣的,還有的俗語是是關於壽命,所以以前老人在聊天的時候總喜歡聊到俗語,但是現在很多農民都發現,現在農村的俗語已漸漸消失在農民的生活中了,非常的可惜。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春打頭,馬肥牛不瘦」,這話什麼意思呢?
    要說起這個在農村,大家都是要在臘月這個月份把家裡收拾的乾淨利索,臘月在民間就是一個清掃的月份,大家把家裡清掃的乾淨之後就可以迎接新年了,除了在這個時候忙乎家裡的事情外,沒事的時候大家就會在村裡一些暖和的地方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