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博院邀你來看犛牛文化展

2020-11-23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鄺珊) 記者昨日獲悉,新春期間,廣州市文廣新局精心打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精品演出、精彩主題展覽、惠民放映等,為市民獻上年味十足的文化「盛宴」。

  演出:獻演經典粵劇作品

  新春期間,多場文藝演出將奏響廣州新年。廣州大劇院將呈獻愛爾蘭國寶級歌劇《大河之舞》,並將啟動2018女性藝術節,推出大型多媒體音樂話劇《琥珀》等劇目。星海音樂廳將有烏克蘭國家交響樂團奉上2018年新春音樂會等多場音樂盛宴。

  粵劇演出也將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廣州市粵劇院將在2月奉上《廣府華彩》《徐九經升官記》《鳳閣恩仇未了情》等經典粵劇作品,「好戲百元大惠演」「過年睇大戲,經典粵劇惠民演出」等活動讓市民遊客在品味歷史與現代融合的文化韻味。

  展覽:博物館裡過大年

  春節期間,市內多家博物館多場展覽上演,如廣州藝術博物院的「犛牛走進羊城——西藏犛牛文化展」、辛亥革命紀念館的「留住光影——近代電影放映機展」等。

  看磚上美畫,賞手工美品,南越王宮博物館新推出兩大展覽:《紅河三絕——烏銅走銀·紫陶·錫傳統手工藝品展》《古冢丹青——甘肅高臺魏晉十六國時期墓葬壁畫磚專題圖片展》。《紅河三絕》由南越王宮博物館、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博物館聯合推出,展期將持續至3月20日。《古冢丹青》由南越王宮博物館與高臺縣博物館共同舉辦,共展出珍貴圖片120餘張。

  活動:放映近千場惠民電影

  春節期間,各博物館將推出20餘場迎春主題互動活動,如廣州市文化館將舉辦「辭舊迎新福萬家」暨2018年賀新春書畫剪紙展活動等。此外,廣圖、廣少圖、市文化館等將組織「陳春盛書法作品展」、3D影視作品分享會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並安排了近千場鄉村惠民電影放映,讓市民過上一個歡樂祥和的文化年。

相關焦點

  •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文物主題展」正式開展!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
    「山高水長 唐宋八大家文物主題展」正式開展!北鬥融媒邀你雲端賞寶!>遼寧廣播電視集團北鬥融媒攜手遼寧省博物館,聯合推出了"八大家主題雲展廳",難得一見的國家一級文物悉數陳列,網上逛展、雲賞國寶,就等你來!
  • 「老犛牛」——一個漢族幹部文化援藏記
    約3500年至4500年前,青藏高原上的人們將野犛牛馴養,從此,藏族馴養了犛牛,又被犛牛養育。有人說:「沒有犛牛就沒有藏族。」藏文教科書上也有這樣的諺語:「凡是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犛牛。」亞格博希望能通過犛牛這一載體,呈現其所馱載的西藏歷史和文化,最終形成一個西藏文化符號。回高原的時候到了!
  • 「老犛牛」一個漢族幹部文化援藏記
    藏文裡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博物館」概念,亞格博跟人解釋,他要建的是個「亞頗章」,即「犛牛的宮殿」,這迅速贏得牧民們的心。申扎縣的牧民日諾聽說消息後,帶著一家8口忙活幾個月,織成一頂犛牛毛帳篷,讓兒子坐了3天車,送往拉薩。這種帳篷冬暖夏涼,價格不菲,日諾卻分文不取,「你一個漢族人,為我們建犛牛宮殿,我怎麼能要你錢呢?」
  • 常州文化廣場地下一層「藝象天地」開放
    作為第七屆「文化100」大型惠民行動之一,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色彩與天籟」惠民藝術季11月11日在常州市文化廣場啟動,位於該廣場地下一層的藝術商業空間——藝象天地同步開放。
  • 犛牛糞憑什麼是「鎮館之寶」?「國寶」犛牛金飾長啥樣?快來看南京...
    今天(12 月 26 日),《走進南京——西藏犛牛文化展》在南京江寧區博物館正式開展。市民不用去西藏,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到犛牛標本以及和犛牛有關的自然標本、生產工具、生活用品、歷史文物、藝術作品 …… 告訴你犛牛背後的文化和故事。
  • 東航邀旅客在雲端和「雲端」看進博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定於11月4日晚正式開幕,東航攜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首創推出的「雲端看進博」系列展示活動同步上線,以「進博空中形象大使邀請您共赴進博之約」為主題,邀旅客在萬米高空的雲端與網絡平臺的「雲端」走進進博會、了解進博的精彩。
  • 春節觀展之臺北|「鳥譜」、花香、古玉,臺北故宮年味濃
    臺北故宮北院,來禽圖特展展場內臺北故宮北院「亞洲探險記特展展場」,汪正翔攝澎湃新聞了解到,新春喜慶二月,臺北故宮北部院區有花果禽鳥和鳴的「來禽圖——翎毛與花果的和諧奏鳴」、見證東西文化交流經絡的「亞洲探險記—十七世紀東西交流傳奇」及第二展覽區的重量級印象畫派特展「悠遊風景繪畫—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特展
  • 暖冬時節迎福年 省博邀您來「做年」
    暖冬時節迎福年 省博邀您來「做年」 2020-01-17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展表白新中國 湖南省地博帶你聽地球的「紅色心跳」
    9月28日,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湖南省地質博物館開啟雙展同展。這是兩場以紅色為主色調的展覽,展品鮮豔奪目。這是特展的「大明星」——一塊中國頂級紅色螢石。今年8月底剛在內蒙古赤峰市發現,此次展出是她的「首秀」。
  • 解析巖畫中的犛牛文化_資訊_中國西藏網
    巖畫是古人在巖石上對日常生活的磨刻圖畫,不僅是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們探尋古人文化蹤跡的重要依據。11月16日,公益性學術講座《青藏巖畫的犛牛圖像分析》在西藏犛牛博物館舉辦,邀請了考古界著名學者、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教授李永憲對巖畫中的犛牛進行了一堂生動形象的「解剖課」。
  • 山西博物院建院百年,五大特展從董其昌看到「玉見你」
    今年恰逢山西省博物院建院百年,澎湃新聞從山西博物院獲悉,「百年傳承 守正創新——山西博物院百年特展 」、「山鷹之子——安第斯古代文明特展」、「百代標程——董其昌書畫藝術展」、「玉見你——周代與當代關於玉的對話」等五大展覽將於下半年相繼拉開帷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山西博物院建院百年。
  •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化藝術巨匠作品展」再現經典藝術魅力
    、北京銀谷藝術館承辦的「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9月16日至9月29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展覽現場    「百年巨匠——四十三位文學藝術大師作品展」 是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的視覺延伸和全新呈現。它不僅是藝術作品展,也是綜合的文獻回顧展。
  • 北師大各院系2020級新生微信群,掃碼加入!
    鳴笛聲響,預告未知的前方穿山越海,奔往掛牽的夢想你是否正期盼著九月的相遇,憧憬著嶄新的篇章是否也有臨行前的些許慌張,和一絲迷茫各學部、院系2020級新生班級微信群匯總來啦!>該二維碼於8月28日失效博士研究生1.北師體院2020級博士文學院本科生1.文學院2020級本科生班級聯絡群研究生1.文學院2020級研究生班級聯絡群漢語文化學院
  • 犛牛背上的地球第三極
    「犛牛」,或許是一個多少會讓你感到意外的答案。因為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犛牛作為一種普通家畜,除了能夠適應高原的環境,給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族提供肉食和運輸的便利以外,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這樣的認識,只能說明你對它還不夠了解。
  • 嶽雨澤:論山東名嘉集團蓬萊耀客博展發展的必然性
    我投資在蓬萊耀客博展,會得到一個怎麼樣的收益?下面就從蓬萊到耀客博展未來發展的優勢入手,看一下蓬萊耀客博展輝煌發展的必然因素有哪些。蓬萊耀客博展國際商貿城坐落於蓬萊南王開發區,以蓬萊為發展載體,面向東北亞、日韓大市場,劉春寧曾說過房產投資必賺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一盤棋是否成活,一個項目是否活盤整個市場,他的地理區位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那蓬萊耀客博展作為大型的國際化商貿流通平臺,具有哪些交通區位優勢呢?首先,鐵路優勢,蓬萊高鐵站將與博展實現1公裡內完美對接。
  • 來吧老鄉,鄭州園博園邀你來看「老家燈會」
    作為2018「老家燈會」開幕儀式承辦單位,鄭州園博園舉辦的新春燈會共有六大版塊,第一版塊以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布置有「吉祥迎賓門」「金狗賀春」「舞龍獅·扭秧歌」「踩高蹺·劃旱船」等大型燈組;第二版塊以展現新時代新成就為主題,設計有「時代使命」「貫徹十九大」「五個創新」「核心價值觀」等大型燈組;第三版塊以彰顯新鄭州新面貌為主題,布置有「鼎盛中原」「錦繡鄭州」「和諧鄭州」「中華文字柱」
  • 貴州省舉行首屆國蘭葉藝博覽會 數千蘭友觀展
    煤老闆胡會興的蘭花寶貝      10月21日,我省首屆國蘭葉藝博覽會蘭葉藝精品展,在位於觀山湖區金華鎮翁貢村新建成投入使用的蘭花保護基地開展,吸引了來自臺灣、香港、湖北、湖南、雲南、四川以及省內各市州的數千名蘭友前來參展、觀展。
  • 萬米高空東航陪你「雲端」看進博
    第三屆進博會將於11月4日晚正式開幕,東航攜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首創推出的「雲端看進博」系列展示活動同步上線,以「進博空中形象大使邀請您共赴進博之約」為主題,運用VR全景展示、在線直播、空中WIFI平臺等打造360°沉浸式觀展體驗,讓五湖四海的賓客無論身在何處都能隨時隨地感受進博、了解進博。
  • 藝薦·展覽|細思極恐,人工智慧藝術展呈現AI悖論
    #展覽信息#時間:07月12日~10月21日地點:現代汽車文化中心票價:免費(需通過現代汽車文化中心公眾號預約)微軟小冰個展「或然世界」與該展關係密切的另一展覽《日本經典動漫原稿&吉卜力工作室原稿展》也於同期亮相798藝術區內的北極熊畫廊。
  • 獨一無二的犛牛博物館
    ,而且逐漸進入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成為犛牛文化。犛牛文化是指在犛牛背上馱載的文化。這既包括歷史文化、畜牧文化、器物文化、喪葬文化、生態文化,也包括了高原藏族的文學、藝術、音樂、舞蹈等審美文化,還涉及宗教和哲學文化。     早在西藏原始宗教——本教中,就有這樣的傳說:當世界第一縷陽光照耀到崗仁波欽時,便有了第一頭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