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探海洋 守護蔚藍》i淞園路·科普市集

2021-01-14 網易新聞

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和區委黨的群團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根據《黃浦區群團改革實施方案》和《黃浦區科協改革實施方案》,為進一步整合社區科普志願者資源和轄區企事業單位的科普資源,廣泛動員區域內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志願投身社區科普事業,凝聚社區科技工作者、科普志願者的智慧,積極配合街道(社區)經常組織開展適合社區特點的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以促進社區居民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世博會成功舉辦十周年之際,為豐富居民生活、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使「四史」學習和科普宣傳有機結合,打造本次半淞園路街道科普市集活動。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2020年全國科普日黃浦區系列活動之半淞園路街道專場:勇探海洋守護蔚藍 ——i淞園科普市集。

本次活動由黃浦區半淞園路街道辦事處主辦,也獲得了中國船舶七〇二研究所和中國船舶七〇八研究所的大力支持,為本次活動發聲。並且裡面也準備了相當多的豐富活動,比如成果展示區,科普模型區,科普手工區,網紅打卡區,非遺傳承機智問答區,親子互動遊戲區,潛望鏡DIY體驗區今天可以見到不平凡的科學展示,讓我們的居民和同學們可以盡情探索科學的魅力。

本次活動在苗江路望達路濱江大拉棚下舉行,於全國科普日9月19號上午10點開始,下午13:30葉聰到來給大家講蛟龍號的故事,下午17:00結束,期間中國船舶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蛟龍號首席潛航員葉聰和中國船舶七〇八研究所雪龍2號總設計師吳剛蒞臨現場與各位來賓科普互動

半淞園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一貫重視科學技術普及工作,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在區科協的幫助指導下,創新科普宣傳方式,推進社區科普創新發展,充分發揮轄區內中國船舶七〇二研究所、中國船舶七〇八研究所、醫院、學校等單位科技人才優勢,推動科普協會建設,建立以黨員為骨幹的科普志願者隊伍,成立科普宣講團,深入社區、校園,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與科普知識,開展各類科普活動,不斷提升居民的科學素養。2020年半淞園路街道被評為上海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葉聰,現為中國船舶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蛟龍」號載人作業潛水器首席潛航員、「深海勇士」號載人作業潛水器副總設計師、全海深載人作業潛水器總設計師。他始終奮戰在深潛領域第一線,屢創我國載人深潛新記錄,為我國載人深潛事業實現下五洋捉鱉的夢想忘我奉獻。

作為總設計師,吳剛相繼主持了向陽紅01/03號、東方紅3號,以及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等多個國家重點項目。2007年國家發改委批准了我國新一代深海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的立項,這是實現我國在海洋科學、特別是深海研究這一世界科技前沿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的重大科研項目, 吳剛成為這一項目的總設計師,主持了它的建造。

模型科普區

雪龍號製作

潛水艇製作

科普手工區

漂流瓶製作

火山噴發實驗

繪長卷

3d動物紙模

非遺傳承

面人

糖畫

剪紙

棉花糖

功夫茶

親子互動遊戲區

給中國加油

深海救援

救援大海龜

潛望鏡diy體驗區

網紅打卡區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尋根半淞,讓歷史活起來」——半淞園路街道啟動「四史」再現系列...
    為將「四史」學習教育同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結合起來,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推動半淞各項事業發展的責任感,真正做到以史為鑑、砥礪前行,11月24日下午,半淞園路街道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舉行「尋根半淞,讓歷史活起來——半淞園『四史』再現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浦江的黎明晨光——半淞園路街道『四史』學習實物史料展開幕式
  • 「淞航」號首航凱旋!聽國內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說說海的故事
    原標題:「淞航」號首航凱旋!聽國內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說說海的故事  近日,由上海海洋大學自主建造的國內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經過35天、數千裡的航行,返回上海的「家」,順利完成了首航任務。「『淞航』號能滿足從事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海洋科考的需求,提升我國遠洋漁業核心競爭力。
  • 北京海洋館「持續蔚藍,有你有我」環保活動成功舉辦
    金秋九月,喜迎國慶中秋之際北京海洋館在9月19-20日開展"持續蔚藍,有你有我"海洋生態保護主題活動,與數百親子家庭一道在這個丹桂飄香的周末,通過寓教於樂的互動活動呼籲公眾自覺做好垃圾分類,保護海洋生態,讓五彩斑斕的海洋生物可以自由徜徉在廣闊蔚藍的大洋中貢獻一份力量。
  • 世界最大海洋科普公園——青島有孔蟲雕塑園開園!
    它位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城市陽臺」,是世界最大的有孔蟲雕塑園,更是世界最大的海洋科普公園!常有人問,「科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至今,人類還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但如果有人問,「科學家有什麼用?」中國人卻可以大聲的告訴全世界——鄭守儀用她的一生,闡釋了這句話。科學,其實離我們很近。
  • 邵陽首家海洋科普館投入試運行 市民樂賞3萬水生物
    體驗海底世界美人魚互動表演邵陽新聞網8月18日訊(記者 程懿)蔚藍的海水裡,一群魚兒在自由地遨遊;兩條人魚擺動著曼妙的身姿,在水底翩翩起舞。8月18日上午,邵陽首家海洋科普館——邵陽歡樂海洋世界投入試運行。試運行當天,數千名市民被海洋館形態各異的水生物及精彩的人魚表演所吸引。邵陽歡樂海洋世界位於志成新世界商業街的東南角,地處邵陽市區建設路與紅旗河路的交叉地段,交通便利。項目佔地1萬多平方米,擁有品種300餘、數量3萬之巨的淡水和海水生物,供遊客觀賞互動。
  • 厚植海洋文化播種蔚藍夢想 廈門海洋意識教育活動風生水起
    提高全民海洋意識是建設海洋強市的基礎。向全社會,特別是學生普及海洋知識、傳播海洋文化、弘揚海洋精神,對於全民樹立正確的海洋觀念具有重要意義。  各大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就像一把把打開海洋迷宮的鑰匙,吸引著中小學生前往一探究竟;一條條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研學路線,勾起市民了解海洋、走進海洋的興趣;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科普活動更是潛移默化地傳播海洋文化、播下海洋的種子……在廈門,風生水起的海洋意識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海洋、關注海洋,讓更多人增添探索海洋的興趣。
  • 宣傳增殖放流呵護蔚藍海洋 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收穫滿滿
    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徵文市海洋局供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郭欽轉 通訊員 白斯婕 洪寶珍) 11月22日上午,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徵文、繪畫比賽頒獎儀式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舉行,為期半年的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廈門市增殖放流海洋文化科普活動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
  • 國內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下水 海洋科考又添新成員
    上海海洋大學「淞航」號由農業部與上海市出資建造,它的建造完工為我國遠洋漁業資源調查和海洋科考事業提供堅實的保障,也將為我國從遠洋漁業大國向遠洋漁業強國轉變、增強國際漁業履約能力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淞航」號目前具備氣象、水文、生物等科考功能,配備多臺目前最先進的科考儀器設備,可進行水文、底棲生物、浮遊生物、海洋氣象、海洋大氣監測等調查取樣。  「淞航」號是上海市高校建造的第一艘海洋綜合調查科考船,交付後將作為上海市高校的海洋科研平臺,為國家和上海市重大海洋調查科考項目服務。
  • 國際志願者日 社區舉行鄰裡環保公益市集活動
    上午9:30,武漢市常青花園第二社區攜手花仙子公益在睦鄰園小廣場共同組織開展「國際志願者日· 鄰裡環保公益市集活動」。經過前期聯絡與積極籌備,現場有22個攤位。包括閒置漂流、舊物創意改造、環保手工製作、廢舊資源再利用、綠色食品DIY、綠植扦插養護以及志願者小家電維修、義診等技能服務;市集上還設有集章打卡點、環保小遊戲和知識科普等互動環節。每個攤位前門庭若市,圍滿了爭相打卡的居民。
  • 青島市舉辦第六屆「讓島城大海更加蔚藍-保護海洋 你我同行」主題...
    、青島市潛水協會聯合組織的第六屆「讓島城大海更加蔚藍--保護海洋 你我同行」主題宣傳活動在美麗的青島市市南區八大關海灘舉行,來自青島市紀委監委機關、青島市潛水協會、青島櫸園小學、「潔之隊」環保志願團隊、文明網誌願者代表共200餘名志願者參加了本次活動。
  • 從海洋「晴雨表」開始,守護碧海藍天
    紅樹林是守護海岸的「生態長城」,見證著海陸變遷,守護著海洋生態,敏感於海平面的升降,能率先響應氣候環境的變化,並以它的枯榮盛衰向人們預報著海洋生態的健康狀況。在紅樹林大量枯萎的同時,北部灣海域的部分海水也因種種原因,一度從蔚藍轉為了灰黃色。
  •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日照市海洋發展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仲強,山海天管委副主任季作會出席並致辭。市紀委監委第五派駐組、市科協、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海洋與漁業監察支隊、山海天旅遊局、山海天海洋與漁業局、日照科技館等部門領導,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海洋工程學院、金海岸小學、山海天實驗小學等師生代表出席開館儀式。
  • 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多方有效聯動,促進海洋垃圾治理的模式獲得了各界廣泛認可。福建沿海各城市9個保護海岸先進團體等150名志願者參與現場活動。啟動儀式後,領導嘉賓與志願者們參觀了清潔海灘典型案例主題圖片展、科普宣傳展、海洋源頭垃圾有效控制案例展、海洋垃圾再生工業與工藝運用展等展覽。
  • 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建成抵上海
    上海海洋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10月31日電 (屈琳琳 蔡霞 許婧)上海海洋大學31日宣布,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已建成並抵達上海蘆潮港,即將正式投入使用。
  • 春季賞花好去處 巫山大昌溼地花卉園鬱金香競相開放
    據介紹,自3月8日開園以來,該花卉園已接待遊客超過2萬人次。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向勇據介紹,自3月8日開園以來,該花卉園已接待遊客超過2萬人次。據了解,巫山大昌湖溼地花卉園今年種植的鬱金香品種達30多個,種植面積近150畝。
  • 【i科普】科普志願走太行 科學實驗進課堂 許昌市i科普志願服務隊...
    (原標題:【i科普】科普志願走太行 科學實驗進課堂 許昌市i科普志願服務隊走進太行山) 9月22日上午,新鄉輝縣市孟電小學操場上人聲鼎沸,24輛科普大篷車整齊列陣,100餘件科普展品有序啟動
  • 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開啟首輪科考之旅
    上海海洋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8日電 (屈琳琳 蔡霞 許婧)中國首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8日離開上海蘆潮港,開啟首輪科考之旅。  本次首航時間為11月8日至12月15日,行程將達數千海裡。首航的任務是開展漁業資源調查,並對「淞航」號的七大科考設備系統和三大漁撈系統進行試驗和驗收。
  • 趕一場文創的市集
    院子文化創意園的每月市集活動。攝影/PH7 在最具有成都生活氣息的玉林,青年文化與社區結合碰撞,產生了復古時尚與在地的「化學反應」。
  • 辛集18萬株地被菊落戶妍園路花海,6月讓我們相約花海
    4月18日,18萬株地被菊落戶妍園路花海。上午8點,貨櫃車滿載著18萬株地被菊苗來到辛集工作人員抓緊時間種植市農村公路管理處人員檢查種植平方密度下午4點,為新種的18萬株地被菊澆水據市農村公路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為保證花海效果,他們制定了科學的施工方案
  • 市南學子蟬聯青島市小學生海洋科普講解大賽冠軍
    2020年青島市小學生海洋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圓滿落幕。市南區選派4名優秀選手參賽,與來自島城其它各區市代表共計16名選手同臺競技。最終,市南學子以廣博的海洋知識、優良的海洋素養、精彩的比賽發揮,勇奪第一名,再次蟬聯青島市小學生海洋科普講解大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