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最近,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USAKE)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生存在哥倫比亞叢林深處的一種有毒青蛙,一種高度瀕危的彩色動物雜交種群的出現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此前,有科學家認為是盜獵者把其中一種毒蛙帶到另一種毒蛙的棲息地,才導致它們雜交,生成新的雜交物種的。現在,這種說法被證明是錯誤的。然而,由於雜交物種的色彩更鮮豔,更容易引起收藏家們的興趣,因此這些新物種更容易引起盜獵者的注意。對於這個情況,科學家們非常擔憂。
「我們發現,這些獨特的雜交毒蛙出現在20多年前,只生活在一小塊叢林中,最近幾年才成為盜獵者們的目標」美國科學院生物學研究員安德烈斯·波索·特拉諾瓦(Andrés Posso-Terranova)說:「」我們的研究將幫助哥倫比亞了解這些青蛙是什麼,以及它們為什麼需要被拯救和保護。」
最近發表在《分子生態學》(Molecular Ecology)科學期刊上的這項研究表明,這種雜交毒蛙,是由一種純種草莓箭毒蛙和另一種叫做萊曼尼草莓箭毒蛙雜交產生的。USAKE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雜交種不會對其他蛙種構成遺傳威脅,還能與「親本」種群健康共存。
波索·特拉諾瓦說:「這些雜交毒蛙對其他兩個物種沒有威脅,作為熱帶雨林遺傳多樣性的有益補充,它還有益於生態系統。」遺傳變異通常能使得動物和植物變成更強壯、更抗病的種群。這就是保護這種雜交毒蛙的重要性。」
然而這種雜交毒蛙在黑市上備受追捧,收藏家們喜歡欣賞它們在顏色和圖案上的驚人變化。每隻毒蛙的價格高達2000美元,這促使當地貧困人口將它們從叢林中盜獵並賣給黑市商人。但哥倫比亞正與當地人一起開展活動,尋找其他收入來源,以阻止盜獵行為的泛濫。
毒蛙的身上的鮮豔顏色為捕食者提供了一個警示,它們是有毒的,它們一般不會自己生產毒素,而是靠吃有毒的昆蟲來獲取並儲存毒素。青蛙的顏色模式也表明了物種的起源,因為它們的變化取決於青蛙生活的喬科叢林的面積。USAKE研究的雜交種混合了兩個「親本」物種的顏色。
為了研究這些青蛙的獨特性,研究人員拍攝了170多隻青蛙的組織樣本,並對其進行分類。回到薩斯喀徹溫大學,他們使用最先進的基因工具研究青蛙的基因組,發現它們的基因組比人類的基因組大三倍,這表明雜交青蛙和其他兩組「親本」青蛙之間的基因流動是有限的。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和諧地生存在一起。
波索·特拉諾瓦說:「如果盜獵者把一些青蛙從叢林的另一個地方移走,基因結果會顯示這種繁殖是最近幾年才發生的,但我們的發現表明,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到兩代,也就是說已經存在十幾二十多年了。」
明確這一過程是自然發生的對於保護這些青蛙是很重要的,因為當哥倫比亞當局明白這些雜交物種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後,它們才不會只保護那兩個純種物種,而放棄保護這個雜交物種。這麼一來,盜獵活動對這種雜交物種的威脅只會越來越嚴重。
「我們的研究證實,這三個青蛙群體都需要受到同等的保護,」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前美國科學院研究員雅娜·埃伯巴赫(Jana Ebersbach)說。新物種的誕生,是地球生物多樣性樹上新發的芽,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保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