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紀實影像周開幕 謳歌壯麗七十年光影記錄新時代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第三屆北京紀實影像周開幕謳歌壯麗七十年 光影記錄新時代

  第三屆北京紀實影像周8月23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各省(區、市)廣播電視局和電視臺的負責人,北京市相關委辦局、各區融媒體中心負責人,紀錄片行業資深人士及來自2019年絲路國家影視製作和營銷研修班、2019年發展中國家紀錄片人才研修班的國際友人等近400人參加此次活動。

  開幕式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向紀錄片人提出「四個謳歌,走向國際」的創作建議:一是要大力謳歌先進的中國共產黨,謳歌黨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和奉獻精神,堅定全國人民聽黨話、跟黨走、向幸福的牢固信念。二是要大力謳歌發展的祖國,同時加強中國歷史題材紀錄片創作,帶給人類「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三是要大力謳歌奮鬥的人民,走進實踐深處,把人民作為表現的主體,記錄汗水、書寫夢想、讚頌奮鬥。四是要大力謳歌崇高的英雄,展現他們作為無私的愛國者、無畏的奮鬥者、無悔的犧牲者的高大形象,讓他們的故事成為民族共享的心靈密碼和國家永存的精神基因。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蘇對「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錄片(含提案)、短視頻徵集活動的優秀作品進行了發布。他表示,作為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推動新時代紀錄片高質量發展的四項工程之一,本屆北京紀實影像周從立意策劃到頂層設計、活動落地,都更加聚焦「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主題。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徵集,經專家團隊初審、覆審、終審,最終從徵集的157部作品中遴選出50部優秀作品,其中,優秀紀錄片提案10部、成片10部、短視頻30部。

  由中國第一代電視工作者代表陳鐸、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李立宏和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主播夢桐共同演繹的詩朗誦《見證新中國》,贏得了現場來賓們經久不息的掌聲。

  「作為一個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我親見祖國這些年的變化。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紀錄片理應發揮其記錄時代、反映時代的功能,將這些年的點滴變化用最好的方式呈現出來。」李立宏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2017年,為有力有序推進首都紀錄片發展,有效搭建行業交流交易平臺,深度激勵廣播電視精品創作生產,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創新推出北京紀實影像周。經過兩年精心打造,北京紀實影像周已發展成為主題鮮明、內容豐富、亮點突出、影響深遠的首都文化建設重點活動之一。本屆北京紀實影像周融合了開幕式、論壇、市場、展覽、展映、國際、培訓、徵集和閉幕活動九大板塊,集中展示首都紀錄片發展成果,深度探索行業發展特點規律。其內容、規模和影響力隨紀錄片行業的發展穩步壯大。

  本屆北京紀實影像周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歌華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承辦。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推薦閱讀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舉行  「2018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論壇」11月10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秘書長梁建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等與會並致辭。【詳細】

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於11月7日至9日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詳細】

相關焦點

  • 北京紀實影像周50部紀錄片展現家國情懷
    以「記錄·美好生活」為主題的第四屆北京紀實影像周,於9月15日至22日在京舉辦,本屆紀實影像周將展映50部優秀紀錄片。北京紀實影像周展覽板塊,通過官網在線推出了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舉辦的《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9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推優作品展》,以及北京市廣播電視總局舉辦的《記錄·美好家園——同心築夢新時代紀實影像主題展覽》。兩大展覽分別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中國紀實影像深厚細膩的家國情懷。
  • 「我愛祖國的藍天」國航影像展 禮讚新中國發展七十年
    由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主辦,中國航空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我愛祖國的藍天」系列影像徵集活動圓滿落幕。11月19日至28日,包括70件優秀作品的近300件影像作品在中華世紀壇展出。以不同維度的影像作品,展示時代風貌,向偉大祖國獻禮,向每一個平凡的夢想致敬。在穩健發展的同時,國航始終不忘履行央企責任。
  • 「壯麗70年——從紅色歷史走進新時代」大型歷史紀實題材系列有聲...
    □本報見習記者 李美霖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版數媒)結合黨中央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戰略部署,經過近兩年的項目籌備和實施,終於在2019年國慶前推出了「壯麗70年——從紅色歷史走進新時代」大型歷史紀實題材系列有聲讀物,並憑藉該項目入圍了國家新聞出版署組織實施的「2019
  • 《光影傳奇》:膠片的故事與膠片電影守護人的崇高禮讚
    第四,1960年8月國務院批准興建的第一個正規影片保存庫北苑片庫於1962年建成。第五,1969年,國務院批准將中國科學器材公司在北京東郊、西安臨潼的兩個倉庫劃撥給中國電影器材公司使用,中國電影資料館先分享,而後「獨佔」。由此可見電影界有識之士對拯救膠片電影命運的擔當,更可見國家領導層對電影膠片保護的重視。
  • 第六屆活力內蒙古•大學生網絡影像文化藝術節「壯麗70年•...
    70周年,宣傳內蒙古自治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展示內蒙古大學生在新時期的青春風採以及內蒙古各高校獨特的文化價值。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自治區團委、北方新報社、內蒙古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第六屆活力內蒙古•大學生網絡影像文化藝術節,面向全區大學生徵集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為主題的優秀文化藝術類作品,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 用影像記錄我們的時代——2020華語紀錄片年度觀察
    某種程度上,紀錄片更像是我們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當我們望向它時,它儘可能地給我們呈現出現實本來的樣子,記錄我們所處的時代,同時也對當下的生活產生著某種關照。尤其是在這個魔幻的2020年,世界正在以一種人類意想不到的方式發生著劇烈的變化。這時,我們更需要紀錄片的存在,提醒我們的同時,也警戒後人。
  • 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全新打造文化系列微紀錄片《我們的傳承》
    2018年12月21日,由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全新打造的文化系列微紀錄片《我們的傳承》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紫檀博物館舉行。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傳承。
  • 中國電影應與新時代同頻共振 展現新時代崇高之美
    新時代呼喚新影像,新影像助力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的講話為文藝創作指明了方向。為了肩負起「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這一重要使命,中國電影人應努力把握新時代脈搏,不斷調試創作視野的焦距,傾情創作出彰顯著新時代精神的扛鼎之作。
  • 烏傷名人苑|朱亦秋:甘當井蛙留住土香謳歌時代
    三十年前曾發起成立義烏工藝美術協會,連任兩屆會長;後又與人牽頭創建市美術家協會,用畫筆謳歌新的時代,揚名浙中書畫界。但他從不倚老賣老,退休後讀書、繪畫和寫作「齊頭並進」,連續出版《井底蛙文》《生命碎片》多部散文集,以及《朱亦秋畫集》(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舉辦五次個人畫展,美術作品被海內外機構收藏170餘件,成為義烏首個擁有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和浙江省作家協會「兩棲頭銜」的人。
  •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舉辦「建國七十載 築夢新時代」配樂詩歌朗誦比賽
    10月18日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會展中心小劇場舉辦「建國七十載、築夢新時代」配樂詩歌朗誦比賽,活動邀請了市直機關工委書記李桂華出席,並與局黨組班子成員一同擔任評委,局系統21個黨支部(總支)參演,全體幹部職工及家屬現場觀摩。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原子核」裡的硬擔當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原子核」裡的硬擔當 原標題: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光明日報記者 陳海波  87歲的蘇興普怎麼也不會想到,62年前的那一次工作調動
  • 謳歌RDX A-Spec運動款: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習慣了電子大屏在汽車內飾中控位置佔據絕對統攝力的時代,當你剛坐進謳歌RDX A-Spec運動款的車內時,你會質疑自己是否走入了上一個十年的汽車世界。謳歌RDX A-Spec運動款也並不是沒有屏幕,但相對於中控區密密麻麻的實體按鍵,小巧的屏幕多少顯得聊勝於無。何謂「飛航」?
  • 記錄美麗中國 ——央視原創紀錄片推介會側記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新聞出版廣電工作者在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的過程中,需要腳踏實地不懈努力,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 名家視點|張幼琪:寫給歷史的時代報告·貴州地質紀實文學大觀
    就是地質人自己的寫作、自己的紀實,這是貴州地質紀實文學作品最不可忽略的特點。也就是說,作品不僅僅是對他者的記錄,更是大「我」的記錄。在自寫自事的「主觀」與紀實的客觀之間,地質人的 「內行」寫作,保證了作品的貼近性、可靠性、生動性和豐富性,有情懷,有溫度,充滿了濃濃時代感和強烈的責任感,與其他當代文學作品的表達相比,貴州地質紀實文學更能反映時代對於生活的改變。
  • 牽手大漠雄關 共話影像星空——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閉幕側記
    26年後,孟非如願以償。因一段未遂之願;因一部《河西走廊》的紀錄片;因一條穿越時空的絲綢之路。 毋庸置疑,西部,是中華文明的肇始,是民族歷史源流中的一抹紅。
  • 記錄彎柳樹村華麗轉身傳奇《光明的道路》出版發行
    2020年12月,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鄭旺盛的又一部長篇報告文學《光明的道路:彎柳樹村奔小康紀實》,由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正式面向全國出版發行。資料圖片:宋瑞據悉,本書是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新時代中國鄉村題材報告文學創作推薦作品,是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獻禮圖書。本書主人公是河南省省派駐村第一書記宋瑞,2018年,宋瑞曾榮獲「全國扶貧攻堅貢獻獎」。宋瑞連續四任選擇堅守河南信陽息縣彎柳樹村扶貧攻堅。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闡述中國夢來源:新華社作者:齊聲責任編輯:張詩夢2019-11-23 14:58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齊聲)黨的十八大召開後不久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甘肅定西:不懈奮鬥七十載 黃土高原貧困...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大坪人在村黨組織的帶領下,靠三輛獨輪車起步,人背肩挑改土造田,建成甘肅省第一批人工梯田,有效解決了最迫切的吃飯問題,成為全省農業發展的一面旗幟。改革開放以來,大坪人繼續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真抓實幹的創業精神,不斷探索貧困山區發展之路。2000年,大坪村在安定區率先穩定解決溫飽。
  • 李東東校友主講「抒寫辭賦新古文 狀描偉大新時代」
    李東東的講座分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中華文化——育英一向重視傳統主題教育」「記錄民族復興,狀描改革開放——新時代賦予新古文以新使命」「擴充題材內涵,豐富表現手法——走筆於規矩的遵循與破除之間」「感恩育英培養,禮讚教育事業——體物寫志書文互成創作《育英賦》」等四部分。
  • 對話|「十三場夢境」主創:光影是這個時代的特點,沒法躲避
    近年來,新媒體不斷走進觀眾視野,隨之而來的也有關於「網紅展」「打卡展」的反思,正在北京進行的新媒體藝術展「十三場夢境」,再度聚焦現實與虛擬碰撞的展覽形式。澎湃新聞在展覽之際,與兩位新媒體藝術家進行了一次對話。他們認為,「光影也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點,你沒有辦法去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