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傷名人苑|朱亦秋:甘當井蛙留住土香謳歌時代

2020-12-06 浙報融媒體

2018-04-11 09:19 | 義烏商報

在義烏,他是書畫藝術界的「元老」級人物。三十年前曾發起成立義烏工藝美術協會,連任兩屆會長;後又與人牽頭創建市美術家協會,用畫筆謳歌新的時代,揚名浙中書畫界。但他從不倚老賣老,退休後讀書、繪畫和寫作「齊頭並進」,連續出版《井底蛙文》《生命碎片》多部散文集,以及《朱亦秋畫集》(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舉辦五次個人畫展,美術作品被海內外機構收藏170餘件,成為義烏首個擁有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和浙江省作家協會「兩棲頭銜」的人。

國際著名學者金觀濤閱讀了他的個人自傳《飄飛的種子》(上下集),欣然寫了《鄉土知識分子的心靈世界》的序文,稱其「散文堅守了『五四』的啟蒙精神」,「自傳生動展示了中國鄉土知識分子的經歷和心靈世界」。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杭間也曾著文稱其畫作「平和質樸又不失靈秀,品格高雅,筆法也極有傳統功底,是可以與許多大師媲美的。」

他就是朱亦秋先生,一個被譽為甘當「井底蛙」者。

樂在井底 蛙唱鄉土

朱亦秋的書房裡有一聯,上聯道:「井底固寒,幾許清暉養道骨」;下聯為:「觀天無礙,一聲蛙唱動星雲。」朱亦秋自稱「井底蛙」。他在專集《井底蛙文》(2004年著)自序中說:「井蛙者,乃普通之蛙也……井底雖深,可一孔窺天;萬物均在發聲,井蛙有權昂首鳴鼓。」

朱亦秋生在義烏,今年七十有六。他是一位普通農民的兒子,經歷坎坷,一生卻不平凡:1964年畢業於杭州大學外語系,有著當教師、農村幹部、廠長、文化局副局長、工商幹部等特殊生活經歷,但幾十年他一直未離開過養育他、給他思想和力量的故土。

他告訴筆者,自己常用一方印章,印文即「樂在其中」,這其中含義也包括「樂在井底」,井底便是社會底層。樂在其中,就是樂在社會基層,樂在人民群眾之中。他時不時會吟幾首題畫詩自鳴得意。如「東池蛙聲留客住,南園枇杷入畫圖」、「竹園連夜風雨急,盡聞底層抗爭聲」。不忘底層,樂在井底,仍要觀天,仍要蛙唱,有沖天之志,也有凌雲之夢。這正是他內心真實的寫照。

上世紀九十年代,朱亦秋在工商部門工作,就習慣赴基層,到市場,為個體工商戶排憂解難。工作之餘,他便拿起畫夾,畫故鄉山水,描鄉土風貌。

寄情山水,朱亦秋這些年一直堅持寫生採風,以此開闊眼界,增加創作素材,同時虛心聽取來自底層民眾的心聲。他曾四赴三清山,五登天台山。2009年初夏,曾帶在中國美院進修的三位年輕畫家去雁蕩山寫生十天。在三清山寫生,晚上沒地方住宿,就找到山上修建的工人棚屋宿營,與他們談天,體察他們工作和生活的疾苦。

「一位嚴肅真誠的畫家和作家,通過鄉土一隅,博取眾長,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於人生和自然的看法。因此,它可以讓每一個非故鄉人都能同樣心領神會,從小景中看出廣大來。」他告訴筆者,善結三教九流人物,自己重在心靈的體驗,豐富個人的人生。他曾參拜過武當山的道長,也認識撐渡船的船老大、機械廠的翻砂工,還曾和東陽一位著名拳師有過交往,通過結交一些底層農民,了解了他們的生活現狀。

十年前,朱亦秋來到上溪鎮山塢村,以農業專業合作社和建設綠色生態農業為題,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調查。走鄉村、聽介紹、訪專家和農戶……他收穫頗豐,不僅結交了幾位「田師山友」(戲稱活躍在山裡田中的農友),還對農村基本現狀、農民的生存狀態、農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都加深了認識,同時意外尋覓到古窯遺址中的不少青花瓷碎片。「這可是義烏古代農民創造生活的見證啊。」此時的他,不禁興奮地驚呼起來。

朱亦秋的「山水畫,自出機杼,展示的是自家天地」。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美術評論家徐恩存曾讚譽道,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畫家出生於浙東山鄉貧困的農家,在這個遠離文人與書香的地方,無法結緣翰墨,卻得到自然的天啟,使他自幼便親近自然,熱愛鄉野,獲得善良、忠厚、天真的品質和習性,並置入生命深處。這些源於天性的品質同樣地表現在他的繪畫之中。

人有高風 文有正氣

說一個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話,但說人「深於世故」,也不是好話。朱亦秋先生不唯上、不獻媚的這種「不通世故」,這在他身上表現得明顯一些。而這一切,與他推崇的作文、繪畫貴在「四氣」:正氣、真氣、生氣、大氣,無疑是一脈相承。

朱亦秋先生的人品是有目共睹的。有時他的觀點鋒芒畢露,讓畫界不少人一時接受不了。譬如,他認為,在山水畫史上,古代有一個以戴進為代表的浙派。「現在所謂新浙派,只是個模糊說法。我是反對這種以地域或風格來劃分畫家或畫作的方法。」

他說:「明朝晚期董其昌把古代畫界分為北派南派,目的在於排斥北方畫家而抬高自己。幾百年來,畫界仍有人在劃分什麼北派山水、南派山水。其實都是一些所謂美評家在無話找話說。現在,還有人在畫界劃分什麼黑土派、黃土派、大江派、嶺南派、新海派以及新浙派(指浙江杭州畫家群)等等,完全沒有必要。他覺得,江浙一帶的山水畫優點是講究筆墨精緻,有靈氣,氣韻生動。缺點是小氣,氣勢氣局不大,弄點小玩意,總見幾株枯樹,幾塊假山,且概念化,做作,作偽。這些程式化、概念化,無生氣,脫離了活生生的時代氣息。

朱亦秋認為,畫貴在正氣、真氣、生氣、大氣。這裡所說的「正氣」,正是當下書畫界最需要弘揚的精神。當今流行的園林山水氣質如何?雖然也肯定不少作品筆墨功夫不差,氣韻也靈動,清氣也盎然。但總的來看,氣質低下,品位欠佳,嚴格地說,這些畫透露的很少有陽剛的磅礴大氣、浩然正氣、蓬勃生氣、天然真氣。他對氣的要求是:要正不要邪,要真不要偽,要生不要死,要大不要小。

2011年,人民美術出版社為朱亦秋出版發行了八開精裝大畫集,另外還出版了小畫冊和寫生稿。北京《藝術市場》雜誌2016年全年連載了他的24幅畫作。

該年春,《美術》雜誌主編尚輝推薦朱亦秋去見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胡建斌。胡總編在審閱了他帶去的幾幅畫作之後,提出為其出版「大紅袍」系列大畫集。朱亦秋一聽,急忙站起來說:「我是業餘畫家,無名無位,連全國會員都不是,怎能和書畫界的名家大師平起平坐?」竟當場拒絕了胡總編的美意。在當今這個追名逐利的書畫界,實在是一種驚世駭俗的舉動。

「我有自知之明,也有自己的底線。」朱亦秋說。

人有高風,畫才有正氣。朱先生追求的「正氣、真氣、生氣、大氣」,是互相貫通的。正氣就是正能量,也是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

推崇「大野」謳歌時代

朱亦秋一直力倡畫大野山水。這大野是大視野、大境界、大氣象。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田野、山野、村野、荒野等形而下的風景或場景,而是指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具體地說,就是反對畫園林山水和景觀山水。大野山水的最大特點是師心為上,強調創造性。

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努力踐行大野之路。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創作了一批彩墨畫,以《紅土崗》、《夜宿三清宮》等為代表作。那是全新的畫法,畫江南、華南的無窮無盡的紅土地,紅土地上的蔗林和田園,紅土地上勞作的農民。最近十年,他重點放在畫大寫意水墨畫,有的則是巨幅山水畫。如《彩雨江南》《白雲泉》等。他提出「心山心水說」,運用大潑墨技法,以跳躍式的節奏,強烈的對比,創作出《大野新秋》《雞鳴山上》等作品,別出心裁,完全是心山心水。

「謳歌時代和人民,是每一位藝術家應盡的職責。」朱亦秋說。

近年來,他創作了《夕陽紅樹》《繡湖流霞》《東江三月》等一大批反映改革開放和時代生活好作品。其中「義烏新八景圖」,將故鄉似浪翻滾的雲雨、霞光及改革浪勢,融入了自己的筆意。

朱亦秋曾作過一首五言絕句:「客路絕壁下,行舟逆流中。開眼見大野,仰頭覓星空。」客,指本人;路,指大野之路。這用來形容他的人生之艱難,創作道路之困苦,再恰當不過。

由於失眠的原因,朱亦秋養成了後半夜看書的習慣,往往一看就是幾小時,以至到天亮。近兩年,清華簡《系年》叢書十一部、《講談社·中國的歷史》十部、莊子復原本(上中下)等幾十種歷史書,都是他在漫漫長夜中閱讀完的。他飽嘗了晚年喪子失孫帶來的失眠之苦,而從中變苦為樂,喜得讀書創作之歡。

在創作中,朱亦秋時常回憶對父母親的思念,對故鄉親情、農家土香的眷戀。他在自傳集《飄飛的種子》中寫道:「土香就是流芳百世的精神,我的作品都是對時代的讚美,對土香的陶醉……」

2016年5月,朱亦秋攜友共遊桂林、湘西邊城歸來,途經長沙去拜見從未謀面的《書屋》雜誌胡主編,併網購了《湘西史前遺存與中國古史傳說》一書。該書放在床頭整整讀了近一年。他邊讀書,邊構思文章,最後三易其稿。《撿了「灰姑娘」的水晶鞋之後》,足足寫了十個月時間,被一權威雜誌刊用。寫作之苦,可見一斑。

幾十年來,朱亦秋畫出了一批獲得業內專家學者公認的佳作。他在各地舉辦了五次個人畫展,有多種大小畫集出版,在國內外發表和參展的畫作計兩百多件,被海內外機構和個人收藏的畫作也有一百七十餘件。

「人生之旅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朱亦秋非常重視學習和修養。他認為,不要以為年歲大了,就可以放鬆自己。退休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退休之後,他閱讀了二千多冊書和雜誌。重點是學習歷史,鑽研上古文明史。此外,還閱讀了大量考古、佛教、天文、中醫和詩詞方面的書籍,還學習書法和攝影。

迄今為止,他已經出版發行了四部散文集。他刻了一枚閒章「七十途中」,表示雖逾古稀之年,仍要前行,奮鬥不止。七十歲以後,他還在《書屋》雜誌發表了研究上古文明的文章兩篇,又連載發表十幾幅畫作,在文學藝術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應該說,朱先生踐行大野之路,不僅僅是著眼於怎樣去作文,去畫,更注重著眼於怎樣去修身養性。踐行的範圍更大,難度也更大了。但我們相信,他的踐行成果也會更大。

(原標題《朱亦秋甘當井蛙留住土香謳歌時代》,原作者王曙光、吳優賽。編輯樓菲莉)

相關焦點

  • 北京紀實影像周開幕 謳歌壯麗七十年光影記錄新時代
    原標題:第三屆北京紀實影像周開幕謳歌壯麗七十年 光影記錄新時代   第三屆北京紀實影像周8月23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開幕式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向紀錄片人提出「四個謳歌,走向國際」的創作建議:一是要大力謳歌先進的中國共產黨,謳歌黨的首創精神、奮鬥精神和奉獻精神,堅定全國人民聽黨話、跟黨走、向幸福的牢固信念。二是要大力謳歌發展的祖國,同時加強中國歷史題材紀錄片創作,帶給人類「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智慧。
  • 井蛙觀天的「政棍」
    有人要做井蛙我們亦沒法,但地球不會因為井蛙而不轉,國家不會因為井蛙而放慢發展步伐。高鐵「一地兩檢」是一枚試金石,測試的是:誰為港人福祉,誰要破壞香港經濟? 蔡樹文
  • 陳大衡:非要向井蛙語天夏蟲語冰,這才是毛病
    後來延展成了一句對仗的句子 叫井蛙不可語天,夏蟲不可語冰。今夜之前,一度覺得井蛙和夏蟲好可憐,竟然不知道天和冰。後來發現,自己才是有問題的那個,人家的原文並沒有歧視井蛙和夏蟲的意思。而是說不可語,你非要向井蛙語天或向夏蟲語冰,或許你自己才是有毛病的那個。萬物眾生自有其時位因緣,原本強求不得。井蛙有井蛙的生活,本沒必要知道天為何物。夏蟲有夏蟲的一生,不見到冰也是完整。
  • 任知行‖井蛙不知海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井蛙不知海闊 任知行讀書筆記十二 井蛙不知海闊,夏蟲不知冰寒, 一因空間所囿,一因生命之短。
  • 欲做雄鷹,就不要與井蛙言天!
    它所在的環境就只有井口那麼大,所以目光所及也只有那麼大,你讓它如何想像天空的無邊無際呢;井蛙所在的深度也就只有一口井的深度,你讓它如何想像天有無限之高呢?它所在的環境,註定目光只有如此短淺,受環境所限制,怨不得它!欲做英雄,不必與小人物爭寵;欲做將軍,不必與士兵爭功勞;欲做大樹,不必與小草爭高低;欲做雄鷹,不必與井蛙言藍天!
  • 謳歌RDX A-Spec運動款: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習慣了電子大屏在汽車內飾中控位置佔據絕對統攝力的時代,當你剛坐進謳歌RDX A-Spec運動款的車內時,你會質疑自己是否走入了上一個十年的汽車世界。謳歌RDX A-Spec運動款也並不是沒有屏幕,但相對於中控區密密麻麻的實體按鍵,小巧的屏幕多少顯得聊勝於無。何謂「飛航」?
  • 暖陽下的井蛙人 丨 人間相逢,最是煙火撫人心
    這是平凡而又不簡單的一天用鏡頭悄悄記下乘上溫暖的公倍數再開一個快樂的方就是專屬井蛙人的小時光正值冬至,暖陽下交織著風與影帶著精心籌備的驚喜井蛙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了好萊城社區不愧是你,井蛙人!夜色漸濃我們堅守在自己崗位宣傳活動,贈發禮品用熱情為市民解惑答疑用真誠、細緻贏得客戶好評正如井蛙理念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言有所止,不必盡付
    《莊子,秋水》有言:「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對井裡青蛙不可以跟它們談論大海,因為井底之蛙局限於井內,狹小而窄的空間,怎知大海的寬闊,深淺,對只生活在夏天的蟲子不可以跟它們談論冰凍,因為他們終其一生也未曾見過冰雪,更不會懂寒冷為何物。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
    原句: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釋義:《莊子 外篇 秋水》——(上接河伯至於北海見到海神若,望洋興嘆,自嘲貽笑方家的故事。)
  • 「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是在諷刺孤陋寡聞,還是另有所指
    1、「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把握中立情感這句話出自《莊子》,要說「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理解難點,就在於可能覺得這句話的情感頗具貶義。從反對強求這一點出發,我們就能體會「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莊子用「不知海」的井底蛙和「不知冰」的夏蟲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在認知層面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一件事情,因為每個人生長環境,每天待人接物之所見所聞可以是天壤之別,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的觀念不同很正常。這種「不同」是每個人之人生自然而然的演變結果。
  • 《井蛙的跳躍:上海傻老外的前半生》新書上海發布
    Jp LAM與他的新書O-Marketing 創始人 Jp LAM 逢來到中國的第十二年,完成第一本書《井蛙的跳躍:上海傻老外的前半生》,除了記錄走過的36年光陰,也分享了外國人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井蛙的跳躍》是Jp LAM 於本命年36歲,整理過去的成長軌跡,沉澱在不同國家和文化環境長大的經驗,結合三分之一歲月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完成的一本個人自傳。書名《井蛙的跳躍》幽默諷刺反映作者的真實情況,從模里西斯小島國家,來到領土遼闊的中國,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首府名韻的北京,眼界大開,視野遼闊。
  • 請給長耳鴞留住荒野,讓它們靜靜
    忽然,一塊樹疙瘩一般的物體留住了我的視線。定睛一看,是長耳鴞!搖下車窗,舉起相機先遠遠拍下這個場面,先留痕,再求美!在現場共發現兩隻貓頭鷹,但樹枝叢生,遮擋比較嚴重,僅能看出大輪廓的鳥形,拍攝效果不甚理想。那也不能就近下車,以免驚飛大鳥!
  • 32.8萬元起售,本田謳歌RDX靠什麼破局?
    豪華品牌中,「BBA」最常被大家談及,日系高端品牌中也有三家之說——雷克薩斯、英菲尼迪以及謳歌。這其中,謳歌在北美市場混得風生水起,2006年謳歌以進口車的方式進入到中國,2016年第一款車型完成國產,但在國內市場,謳歌的表現一直不溫不火。相比其他豪華品牌,國內市場的謳歌似乎正在品味這種「孤獨」感。
  • 大塊頭換新裝 全新謳歌MDX新車圖解
    謳歌作為誕生於美國的日系豪華品牌,本著「精確、精密、精緻」的理念獲得了眾多好評,直到今天它也是北美市場最暢銷的豪華品牌之一。 相比現款車型,全新謳歌MDX的鑽石五邊形前格柵得以保留,通過對前臉細節的重新刻畫,讓自身設計更顯大氣、運動,同時雙外觀的設計也豐富了我們購車選擇。另外,加長後的車身也勢必讓車內的乘坐空間更為寬裕。
  • 如何理解「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的含義?
    留心看看,這是真不懂「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這句話嗎?人家是在問如何理解。具體如何理解,如何結合我們自身的看法,這才是這個問題和回答需要達到的目的。先用一句話回答,那些嫌囉嗦的不妨看了就走。井裡的青蛙,你跟它說大海是無法溝通的,夏天的蟲子你和它討論冰雪是沒有意義的。為什麼呢?
  • 電影《黃大年》:謳歌與時代同頻的家國情懷
    【中國軍網】根據黃大年的真實事跡創作拍攝的電影《黃大年》,用電影藝術的多種表現手段,講述了時代楷模黃大年不忘初心,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祖國科技事業的感人事跡,展現了以黃大年同志為代表的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輝形象。影片一上映,便受到了觀眾們的熱烈好評。
  • 井蛙不可語於海……
    井蛙不可語於海夏蟲不可語於冰這句話出自《莊子 外篇 秋水》意思是說:不要和井底之蛙談論大海,因為他們沒有見過大海,不知道什麼是「驚濤駭浪」;不要和夏蟲談論冰雪,因為他們沒有見過冬天,不知道什麼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 先開大指揮官,再開謳歌CDX,車主說了真心話
    正如大指揮官和謳歌CDX。小蔣是圈內的一位粉絲,他算得上是老司機,還感受過朋友的大指揮官,剛剛提了謳歌CDX,現在為止他提車已有4個月,跑了6400公裡,究竟謳歌CDX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和優秀的地方?和大指揮官對比究竟有什麼區別?接下來就讓這位駕駛者為我們解答。
  • 謳歌RDX領先同級的不是一星半點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一款,它的性能水準絕對領先同級別,這款車就是謳歌RDX,正如我們前面說到的一樣,謳歌RDX就是一款讓年輕人喜歡的車型,要外觀有外觀就性能有性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也是謳歌典型的設計手法,具有很強辨識度,總體來說外觀方面絕對沒有任何缺點。
  • 緬懷革命英烈,謳歌長徵精神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昨晚在...
    緬懷革命英烈,謳歌長徵精神 | 大型原創歌劇《血色湘江》昨晚在梧州上演 2020-11-25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