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周刊2012年8月7日報導 升級輪轂是不少追求個性化的車主打造自己獨特愛車的第一步,但面對林林總總、種類繁多的各式輪轂卻又犯了難,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其實,只要了解到輪轂背後隱藏的小秘密,不知所措的困擾就會一掃而光了。
18*8J ET45, 5*114.3,57.1 FORGED這是一隻輪轂的完整數據標識,這一大串看似雜亂無章的數字字母組合的確有些讓人犯暈,但是其中蘊含的正是升級輪轂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其實只需要了解下面的這些術語,便會將迷茫一掃而光。
胎環徑:
通俗講就是輪轂的直徑,以英寸為單位。玩輪圈改裝的玩家之間奉行著「以大為美」的審美理念,大尺寸的輪轂能夠帶來更富衝擊力的視覺效果,同時提升車輛整體質感。在美觀之外,更大尺寸的輪轂同樣有著更為實用的作用,不僅能夠安裝扁平比更低的輪胎提升車輛操控性,更是能夠容納下更大尺寸的剎車系統滿足更高的制動需求。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伴隨大尺寸輪轂而來的通常還有更大的質量。
胎徑寬:
輪轂胎環的寬度,即代表輪轂的寬度,單位同樣為英寸。輪轂的不同胎徑寬需要對應安裝不同寬度的輪胎,比如8」對應安裝225mm~245mm胎寬的輪胎就最為合適。
胎徑寬的數字後面通常會有J、JJ等英文字母,這表示輪轂凸緣的形狀和高度,除了J、JJ,根據輪轂凸緣高度的不同,還有JK、C、K等,C為最低,K為最高。不過對於單純升級輪轂來說,輪轂凸緣並不是需要刻意關注的因素。
偏距:
即offset,又稱為ET值。是指輪轂的安裝面與輪轂中心線的偏移距離,單位為毫米mm。偏距分為負偏距、0偏距、正偏距三種,依據輪轂安裝面和輪轂中心線的距離,往外側方向的為正偏距,往輪圈內側的為負偏距,當輪轂安裝面與輪轂中心線重合,則為0偏距。
輪轂偏距越小,則車輛輪距越大,不過在輪轂的胎徑寬不變的前提下,輪轂偏距越小,輪轂內側容納剎車系統的空間也會相應被壓縮的越小,此時想要安裝大尺寸的剎車系統就可能會受到影響。此外,不合適的輪轂偏距還可能造成輪轂輪胎與車輛懸掛系統、葉子板發生運動幹涉、過大的輪距導致軸承負荷加大、車輪定位數據異常等不良後果。
我們建議在改裝輪轂時,選擇與原廠偏距數據偏差不超過5mm的產品為宜。
節圓直徑 P.C.D:
輪轂是通過螺絲固定在懸掛系統的hub之上,節圓直徑 P.C.D即表示固定輪轂所採用的螺絲數量,以及輪轂螺栓孔的節圓直徑。5*114.3就代表採用5顆螺絲,節圓直徑為114.3mm。
中心孔 HUB:
輪轂中間最大圓孔的直徑,選擇新輪轂時必千萬不要遺漏了這個數據:大於這個數值的輪轂,必須通過加裝中心圈套環使得中心孔直徑一致才能確保動平衡完美。小於這個數值的輪轂則可通過機械加工擴大中心孔,但是這樣的操作對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在缺乏精密加工設備的情況下很難確保加工質量。
製造工藝:
鋁合金輪轂一般採用鑄造(CAST)與鍛造(FORGED)兩種製造工藝。鑄造輪轂樣式豐富,成本相對較低,同時比傳統鋼質輪轂輕且強度更高,性價比較高,目前市面上大多數鋁合金輪轂都屬於鑄造輪轂。鍛造輪轂由於其內部分子密度更高且未經過高溫加工分子結構穩定,其強度更高,並且質量更輕,但是價格高昂,多採用於運動型車輛。
好了,現在我們再回過頭看看文章開篇的那組數據,就很容易理解了:18*8J ET45, 5*114.3,57.1 FORGED 這是一隻胎環徑18英寸、胎徑寬7j、偏距+45mm、採用5顆螺絲固定、節圓直徑114.3mm、中心孔57.1mm的鍛造輪轂。
關於質量:
國際上主流的輪轂質量認證標準主要是美國DOT/SFI;德國TUV/KBA;日本VIA/JWL認證。儘管各國對輪轂安全的標準不盡相同,但輪轂上只要帶有相應的認證標識就代表代該輪轂通過了相應認證,可以放心使用。
左圖中的3隻胎徑寬同為7英寸的輪轂偏距分別為-47mm、0、+10mm,其他數據則完全相同。通過圖中的比較能明顯看出,最左邊偏距為-47mm的輪轂外側面最為外凸,能夠獲得最大的輪距,但是其內部容納剎車碟的空間卻只有1.65英寸;而最右面偏距為+10的輪轂則正好相反。一般民用量產車的輪轂偏距多在+30mm~50mm。
本文來源:汽車周刊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