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發射失利兩大國傳染,科技樹點歪要改

2020-09-19 人在江湖放眼世界

如何看待中國9月12日火箭發射失利?

如何看待美國9月12日火箭發射失利?

9月12日13時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美國阿斯特拉(Astra)火箭進行了第一次發射,這家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航天飛行初創公司於9月11日啟動了首次軌道測試飛行,在美國東部時間晚上11:20(阿拉斯加當地時間7:20 pm)從阿拉斯加的太平洋太空港綜合體向天空發射了兩級火箭( 9月12日中午)。38英尺高(12米)的助推器沒有攜帶任何有效載荷,並沒有一直到達最終的邊界,該公司宣布發射任務已失敗。

沒那麼多中國美國的對比,誰也別說誰,兩難兄難弟,這都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其實這樣就很好,雙方進行科技競賽,國家實力比賽,別天天罵來罵去,這不,失敗也湊到一起,好像能傳染似的。

中國快舟一號甲是飛彈改的,退役固體飛彈發揮餘熱賺錢,精打細算過日子,非常好。但各種數據檢測,冗餘設計更要加強,今年已經有三、四次失利了。馬斯克spacex獵鷹火箭就做得很好,復用後還是能做到100%成功率,現在推出一個新概念,復用火箭稱為已驗證火箭,呵呵。

美國阿斯特拉(Astra)火箭為兩級構型,液氧/煤油發動機,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50千克。江湖哥想不通為什麼還在液氧煤油方案上創業,這個方案應該走到盡頭了,極限仍然是馬斯克SpaceX獵鷹火箭。不說這次阿斯特拉火箭能不能成功,畢竟是第一次試射,其實不成功也正常,但還用液氧煤油方案我覺得這個創業公司好不了,中國也有火箭創業公司還在用液氧煤油方案,也是看不到希望的。因為現在火箭新的科技方向也出來了,就是液氧甲烷方案,馬斯克SpaceX發動機已經成功了,正在實驗星際飛船;全球首富貝索斯藍色起源也是發動機成功了,雖然差點,但能堪大用。

所以在科技競爭中,不管是公司還是國家,都不要點錯科技樹,點錯了,至少會大傷元氣,不信拭目以待。尤其是前人已經指明了方向,還在舊模式徘徊,就更說不過去了。

朋友們,你們說呢?

相關焦點

  • 我國30天之內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利!比失敗更重要的是重拾希望!
    2020年4月9日晚,我國長三火箭發射失利!這一事件再次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眾所周知,我國在航空方面歷來保持著較高的發射成功率,自1996年以來,中國的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幾乎每發必中。
  • 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任務為何失利?任務是什麼?對我國有何影響?
    2020年3月16日21時34分,位於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火箭)進行首次發射,隨後官方報導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所有的官方新聞裡並沒有提及具體的「發射失利」情況,是發生了什麼故障還是咋的?只說了「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就沒有更多的信息了。
  • 快舟火箭發射折戟,中國航天今年第四次失利!當前重拾信心是關鍵
    快舟火箭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在兩個月裡兩次快舟火箭發射失利,不得不說是中國航天的巨大損失。相較於此次失利,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的發射失敗可以歸結為新型火箭首飛,具有多重挑戰。但此次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固推火箭快舟一號甲失敗,則是再次揭示了成熟不等於成功的真理,我們對待航天發射任務,必須要嚴之又嚴,慎之又慎!
  • 25天兩次失利!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或與火箭發動機有關
    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後,我國航天工業又重新開始進行正常的火箭發射活動,不過沒想到出現了開局不利的情況,在25天之內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敗,這在我國的航天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而且發射失敗的型號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長徵三號和長徵七號系列。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北京時間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但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官方報導稱,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繼1月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被順利送入預定軌道,中國2020年宇航發射首秀成功之後,此次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飛發射失敗,給中國的2020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蒙上了幾許陰影。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失利 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中國有4個航天發射場,其中最新的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47年前中國成為航天大國,此後航天事業一直迅猛發展,目前各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 昨天長徵5號B火箭成功發射,那為什麼前2次發射會失利呢?
    另一方面長徵5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讓我國航天事業倍受鼓舞,特別是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中國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敗背景下,長徵5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讓我們對長徵系列火箭的信心進一步恢復。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科研人員來說,過去兩個月時間是比較難熬的,因為從3月到4月份,我國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利。
  • 如何理解我國今年發射火箭27次,四次失利
    我國航天事業起步雖晚,卻在航天科技工作者們的不懈努力下實現了「彎道超車」,令我國最終成為了全球航天強國。無論是嫦娥四號、北鬥衛星、中國空間站等等,都令世界在羨慕之餘為之驚嘆。甚至我國發射火箭、升空衛星似乎都成了「家常飯」,可在今年卻格外不同尋常。
  •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火箭墜毀致500人死」不實
    今天(2月18日)下午,長徵系列火箭的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已經對此消息發布回應,表示該言論嚴重失實。   該網友在微博中稱,「這次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至少造成500人死亡,家屬區蕩然無存。」在該網友所提供的視頻中,記錄了1996年我國西昌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火箭首次發射失敗的現場畫面,在火箭墜毀的畫面之後,視頻中還展現了當時受火箭落地墜毀衝擊而被嚴重破壞的現場建築。
  • 獵鷹9號取消發射、遙二火箭發射失利 到底咋回事?
    美國「獵鷹9號」火箭發射前9秒突然取消 推遲發射按計劃,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下午7:36(北京時間周一上午7:36)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拉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平臺發射,但在發射倒計時9秒時,計算機促發了取消發射的指令。
  • 中國人必須要反思了!又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今年已經第四次
    這些年來,中國在各個領域都獲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其中就包括航天領域,中國已經向太空中發射了很多次火箭,在太空中部署了很多個衛星,他們一直在保障著人們的生活工作,為我們帶來便利。不過最近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吉林1號衛星卻出現了失敗的狀況,中國人必須要反思了,此次發生的又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已經是今年的第4次失利了。
  • 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的原因是什麼?
    日)的首次發射任務中,長徵七號甲火箭沒能按照預定軌跡飛行進入太空,發射宣告失利。 那麼,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失利會影響中國航天嗎?長徵七號是未來中國航天的主力火箭,預計承擔八成發射任務。長徵七號已經成功發射過兩次,長徵七號甲是基於這款火箭發展而來。 如果是三級火箭出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到同樣使用YF-75的長徵三號系列火箭的發射任務。長徵五號二級火箭所用的發動機為YF-75D,這是第三代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與YF-75並不相同。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幾分鐘之後噩耗傳來,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布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長徵七號改火箭的失敗主要是因為這款火箭是首飛,全新設計的運載火箭風險本身就非常高。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及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失利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及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失利 石軼君 2017-07-02 20:14 來源:澎湃新聞
  • 發射失利2年後 長徵五號7月復飛
    據中新網1月30日報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楊保華29日在北京表示,計劃將於2019年7月中下旬發射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完成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復飛。資料圖:長徵五號遙二火箭。中新社記者 駱雲飛 攝當天,《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8)》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楊保華在會上稱,長徵五號遙二火箭2017年7月發射失利後,過去一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進行了歸零總結。按計劃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將於2019年7月中下旬發射,目前總體進展順利。楊保華還透露,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進入試樣階段。
  • 長徵七號火箭首飛失利,可能會影響中國戰略安全建設進度!
    遺憾的是此次首次發射並沒有成功,它在飛行過程中發現異常,目前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之中。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
  • 質量問題導致織女星火箭在16個月內第二次失利(附失利原因)
    ,火箭起飛2小時後阿里安航天公司宣布織女星火箭發射失利。發射地點為庫魯發射場的織女星發射工位(北緯5.2度左右),火箭起飛時間為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7日9點53分。根據阿里安航天公司提供的任務手冊,織女星從庫魯發射場起飛後,三個固體子級總計工作7分鐘,之後三子級和上面級組合體(包括AVUM、VESPA適配器和載荷)分離,三個固體子級落區全部在海上。
  • 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長五此前發射失利時感到「天快塌了」
    我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背後凝結著很多航天人的心血。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昨天向記者分享了在火箭研製過程中的有些難忘的經歷。就在長五火箭首飛成功後,研製團隊立即投入到了下一發火箭的發射任務中。一轉眼,就到了2017年7月2日,長五遙二火箭發射的日子。火箭發射升空後,大家正沉浸在興奮與激動之中……第346秒,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突發故障,推力瞬時大幅下降,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 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長五此前發射失利時感到「天快塌了」
    我國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成功,背後凝結著很多航天人的心血。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昨天向記者分享了在火箭研製過程中的有些難忘的經歷。就在長五火箭首飛成功後,研製團隊立即投入到了下一發火箭的發射任務中。一轉眼,就到了2017年7月2日,長五遙二火箭發射的日子。火箭發射升空後,大家正沉浸在興奮與激動之中……第346秒,芯一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突發故障,推力瞬時大幅下降,發射任務宣告失敗。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右)在發射塔架上問題出在哪兒? 指揮大廳一片寂靜,大家的心像大屏幕上的飛行曲線一樣,一直往下掉,很多人默默流下了眼淚。
  • 25日16點50分,一枚火箭在酒泉首飛成功,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歷史
    在12月25日16點50分,也就是西方傳統的聖誕節當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枚火箭升空,與其他火箭不同的是,它是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研發製造的一枚亞軌道火箭,也是商業亞軌道運載火箭首次飛行。 這枚亞軌道火箭是由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被命名為「探索一號·中國科技城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