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業名邦年銷20億負債70億,陳思銘謀上市突圍

2021-01-13 房天下

樓市資本論獲悉,11月15日,2013年註冊成立的景業名邦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很有可能成為中國最年輕的上市房企。

景業名邦總部位於香港CBD銅鑼灣時代廣場,定位為「生態人文地產發展商」,6月18日正式提交IPO招股書。招股書顯示,這家公司由陳思銘及妻子Shum Wing Yin通過家族信託全資持有,陳思銘擔任執行董事兼主席。

樓市資本論發現,陳思銘系廣東中山陳氏家族的富二代、雅居樂董事會副主席陳卓賢的長子,7年前在家族支持下開始獨立創業。

儘管有家族撐腰和千億房企雅居樂的鼎力支持,景業名邦仍然是一家年銷售規模20億左右的「迷你型」房企,目前土儲僅300萬平方米,負債約70億元,主營業務的發展前景面臨很大不確定性,急需借力資本市場擴張突圍。

【一】贊助賽車、熱衷公益的低調創二代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作為景業名邦的創始人,陳思銘今年僅30歲。他出生於1989年,2011年7月獲得澳洲格裡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商業學士學位。這所大學位於昆士蘭州首府布裡斯班,1971年由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投資承建,被公認為亞太地區最具創新力和影響力的大學之一。

陳思銘在校主修金融,畢業後僅兩年便成立景業控股。他為人非常低調,很少公開活動。樓市資本論發現其近幾年僅有的幾次公開亮相,分別是:

2015年6月,參加第三屆廣州市慈善項目推介會,代表景業名邦認捐100萬元;7月,又向廣東省僑心基金會和從化慈善會捐贈100萬元;

2016年10月,景業名邦贊助在香港舉辦的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賽車錦標賽(Formula E),陳出席活動並與車手合影,為其即將開盤的西貢豪宅項目造勢;

陳思銘(右)

2017年8月,香港地政總署公布,位於新界大嶼山的一宗住宅用地以2.1億港元批予嘉源發展有限公司,擔任該公司董事的陳思銘開始引起業界關注;

2018年6月,參加廣東省僑心基金會「廣東扶濟困日」主題活動,代表景業名邦向定點幫扶的長江村捐贈300萬元善款;

2018年12月,陳榮獲「華夏房地產金瓴獎 · 2018 年度地產創新人物」,在北京高調出席頒獎禮。

從以上公開亮相來看,陳一律西裝革履,戴黑框眼鏡,連髮型都沒有任何變化,顯得穩重低調,對慈善公益情有獨鍾。

陳思銘(左)

與個人的低調相比,陳思銘的父輩赫赫有名——陳氏五兄弟在廣東中山白手起家,他們聯手打造家族企業雅居樂,曾以華南五虎馳名地產圈。2009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五兄弟全部上榜,其中老三陳卓林夫婦以75.1億元的總資產排名第58位,老五陳卓賢以35.8億元排名199位,老四陳卓南、老二陳卓喜、老大陳卓雄均排在300多名。

陳思銘的父親陳卓賢長期擔任雅居樂董事會副主席,在雅居樂的權力架構中,是僅次於董事會主席陳卓林的二把手。2012年,陳卓林在香港遭遇非禮風波,陳卓賢和陳卓林配偶陸倩芳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確保雅居樂正常運營。

2014年10月,陳卓林在昆明捲入官員涉腐而被監控,有人通過網絡發文舉報雅居樂,矛頭直指陳卓賢,稱已落馬高官是陳卓賢的「乾爹」。雅居樂事後嚴正聲明,稱有關指控荒謬失實。

俗話說,疾風知勁草。樓市資本論看來,雅居樂這兩次風波,陳卓林均安然過關,陳卓賢的危機處理能力和無可替代的作用,也得以體現。

【二】家族助力,景業名邦成雅居樂翻版

陳氏兄弟聯手創業,作為一種家風傳承到二代身上。

陳卓林的長子陳思烺在2016年創立聯合辦公空間品牌ATLAS寰圖,去年獲得由富力集團董事長李思廉、星河灣、時代中國投資的數億元人民幣A2輪融資,估值達60億元。

背靠家族資源,陳思銘也選擇了獨立創業。招股書承認,其起步資金主要由家庭提供支持。

而作為父親的陳卓賢,則是景業名邦幕後最有力的支持者。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早在2012年,陳卓賢就以7億港元競得香港西貢碧沙路地塊,每呎樓面地價逾2.1萬港元,折合人民幣約19萬元/m2。該地塊擁有海景和地利之便,包括汪明荃、曾志偉、吳彥祖、梁朝偉、任達華等影視明星均在附近扎堆買房。陳卓賢后來將此地塊交給景業名邦開發成西貢豪宅項目,對陳思銘助力不小。2018年6月,陳卓賢全資擁有的「誠邦發展」,還以代價6億港元接手景業名邦的香港坪洲地塊。

除了父親助陣,陳思銘眾親屬也為其創業鋪路。招股書顯示,陳思銘2014年以1.385億元的代價收購廣州意濃開發首個住宅物業項目景業荔都,後來相繼收購海南景業、廣州景業、廣州廣澤、廣州卓都、海南卓都等公司。這些交易都與其親屬有關。

當然也少不了雅居樂。樓市資本論發現,景業名邦雖然與雅居樂是完全獨立的經營實體,兩家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

一是人員方面。在景業名邦的六位執行董事中,除了主席陳思銘以外,副主席劉華錫、總裁鄭紅、副總裁吳新平、副總裁薛雙有、財務總經理韋妙嫦等五人均出自雅居樂;公司的四位高管,副總裁謝玉杏、副總裁藍熾源、副總經理兼公司秘書衛靜心也都具備雅居樂背景。

二是業務方面。過去三年,其中海南清水灣3號項目給景業名邦持續貢獻了大部分營收,去年在公司全部收益中佔比高達92.8%。該項目臨近知名大盤「雅居樂清水灣」,系景業名邦收購所得,一至三期的收購代價僅為7000萬元。景業名邦在內地的主要營業地點及總部,建築面積約5208.6平方米,也是向廣州番禺雅居樂租用,年租金不超過100萬元,每平米月租金不到16元。

在家族支持下,景業名邦走到今天,儼然又一個「雅居樂」的翻版。

【三】負債70億!急需突圍的「迷你」房企

儘管背後有龐大的家族資源和地產人脈,景業名邦目前經營情況卻難言樂觀。

樓市資本論從招股書了解到,從招股書來看,景業名邦定位「生態人文地產發展商」,主營業務包括物業開發及銷售、酒店營運、物業管理及商業物業投資等四大領域,目前在廣東、海南、雲南及湖南四省布局項目30個項目。

這30個物業項目(6個已竣工、6個在建、18個持作未來開發)總計建築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其中清遠、株洲、騰衝三個城市分別為40.8%、22.7%和11.3%,佔比近四分之三。顯然,無論項目布局還是土儲規模,都不足以支撐景業名邦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

據招股書,景業名邦2016-2018年收入分別為6.4億元、8.38億元、13.3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44.0%;其主要收入來源於兩大項目,分別是廣州景業荔都一期、海南陵水景業清水灣3號一至三期。

這三年間,景業名邦的權益銷售額分別是8.2億、17.6億、21.0億,今年截至目前銷售了16.9億;而房企前10月銷售的百強門檻是操盤金額155億,景業名邦相差還很遠很遠。

過去三年,年權益銷售21億的景業名邦的權益銷售增加了2.5倍,同期債務也擴張了2.6倍,總負債從2016年的22.8億增至2017年40.9億再增至2018年59.6億,截至今年上半年高達69.3億。對創二代陳思銘來說,壓力著實不小。

創業不易。即使背靠大樹,也難得清涼。

年屆而立的陳思銘,可能已經飽嘗其中滋味。目前,他正從業務布局、住宅定位和商業綜合體開發方面,謀劃景業名邦多路徑突圍。

通過赴港上市,實現資本市場的突圍,也許是陳目前最急迫的需要。樓市資本論期望這位富家公子,抓住機會,實現創業夢想,在地產圈裡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家族傳承路。

相關焦點

  • 景業名邦:陳思銘要傍上金科了
    樂居財經 曾樹佳 發自廣州頂著「地產二代」的光環,景業名邦(HK:02231)的掌舵者陳思銘,於去年年底,帶領著公司登上了港股市場。在這個躍動的資本舞臺,他有了較大的發揮空間,然而企業的一舉一動,也都能引發人們的猜想。
  • 觀點與陳思銘面對面:景業名邦「創二代」|博鰲20年
    值此「博鰲20年」之際,觀點地產新媒體遍尋二十年來中國地產商業領袖們的傳奇故事與獨特視野,並推出「博鰲20年」系列採訪特稿。未來,我們還將繼續見證。觀點地產網 2019年12月,景業名邦的上市鐘聲在港交所大廳響起,這家成立僅六年、年銷售規模超30億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資本洪流中順利上市。舞臺中央執著敲鑼棒的,是這家年輕房企的創始人陳思銘。
  • IPO 簡報|刷新「最年輕上市房企」,30歲地產二代陳思銘攜景業名邦...
    來源:王雅媛港股圈實控人為雅居樂(03383)陳卓賢長子的房二代景業名邦,帶著十幾億營收模就開始衝擊港股資本市場了。根據港交所11月15日披露,景業名邦已通過上市聆訊,距離公開資本市場僅剩一步之遙,星展銀行擔任其獨家保薦人。雖然業內對景業名邦所知不多,但是對已在港股上市的雅居樂(03383)卻不陌生,而這兩家公司也有著難以忽視的關聯。
  • 觀點人物:我叫陳思銘 雅居樂第二代的生意世界
    8月16日,香港地政總署公布,位於新界大嶼山長沙的大嶼山丈量約份第332約地段第763號的住宅用地,以2.1億港元批予嘉源發展有限公司。原本籍籍無名的嘉源發展因這一次奪地成為市場關注的對象,後據港媒報導,嘉源發展正是雅居樂副主席陳卓賢長子——香港景業名邦集團執行董事陳思銘擔任董事的企業。
  • 景業名邦投得廣州增城地塊 陳思銘:看好當地的樓市發展
    原標題:景業名邦投得廣州增城地塊 陳思銘:看好當地的樓市發展   12月11日,景業名邦宣布,集團全資附屬公司透過招拍掛方式,以總代價5.66億元成功投得廣州增城區石灘鎮新城大道西側一幅土地
  • 雅居樂二代創業做地產 陳思銘如何撕掉父輩的標籤
    但在成功上市之後,陳思銘和他的景業名邦,似乎更希望擺脫「二代」帽子。 創業之路一切進展得頗為順利。從2019年6月18日遞交上市申請書到11月15日通過上市聆訊,再到11月25日全球發售,趕在 2019年末,景業名邦在港交所敲響了上市鐘聲。不到半年,景業名邦創下開發商最快上市記錄,被放到聚光燈下的第一主角是陳思銘。
  • 中國有近14億的人口,有多少人是負債的?
    在當今一個全民加槓桿的時代,能加槓桿的人群基本上都加槓桿了,現在國內只有老人和孩子這兩大群體是不會負債的,這裡的老人是指55歲以上老人有3億人口,以及20歲以下的小孩子大概也有3.5億人左右,總計大約有6.5億人,剩下還有分布在各年齡段還有0.5億人,是沒有任何負債的。
  • 連續8年財報非標,連續13年不分紅,上市20年募資58億虧損21億:宏達...
    對宏達股份而言,不但子公司的股權不保,還給上市公司留下了巨額負債和不良的口碑。二、金鼎鋅業貢獻了上市公司的主要業績宏達股份是做什麼的呢?從成立起,宏達股份主要從事的就是鋅錠和化肥產品的生產和銷售,2004-2018年採礦業對營收也有一定貢獻。
  • 王健林談萬達負債曝家底:說負債4000億的都是外行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21日訊  網傳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負債4000億引熱議,為了力證自己不是首負,王健林曝出了家底,稱償還2000億不在話下。
  • 三變科技:以「變」應變謀突圍
    7月7日台州日報頭版報導我縣《三變科技:以「變」應變謀突圍》▲三變科技廠房內,工人們在熱火朝天生產中。三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68年,於2007年上市,為三門首家上市公司,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變壓器十強企業,建立有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變壓器研究院。
  • 負債3000億,瘋狂質押股權!傳資金鍊斷裂的蘇寧出啥事了
    另外,蘇寧易購還有261.74億非流動負債,主要為應付債券和長期借款。其整體剛性負債有717.53億元,主要以短期有息負債為主,帶息負債比為53%。 對於母公司蘇寧電器來說,財務數據更加問題重重。
  • 億緯鋰能: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書
    億緯鋰能: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書 時間:2020年11月02日 17:36:02&nbsp中財網 原標題:億緯鋰能: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書2、監管部門核准過程 2020年7月22日,公司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中心出具的《關於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審核中心意見告知函》,認為公司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 總資產超3000億!中國最大校企北大方正被銀行申請破產重整
    值得注意是,兩天後即本周五,方正集團20億展期債券將到期。發明的「漢字信息處理與雷射照排系統」的兩院院士王選,奠定了方正集團的起家之業。 在此基礎上,經過多年不斷發展,方正集團逐步形成了IT、醫療、產業金融、產城融合等業務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旗下擁有方正科技、北大醫藥、中國高科、方正證券4家A股上市公司和方正控股、北大資源26家上市公司。
  • 鋰電池隔膜國產品牌謀突圍
    (作者:周少傑)  鋰電池隔膜國家標準送審的消息,猶如在鋰電池板塊火上澆油,滄州明珠、佛塑科技等上市公司股價昨日應聲漲停。  記者通過採訪了解到,儘管國產隔膜技術指標與國際水平尚存在差距,但部分上市公司正蓄勢突圍。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Part.1一周投融資本周全球醫療健康領域融資事件共20起,其中國內9起,國外11起。據睿獸分析不完全統計,本周國內醫療融資金額總計達37.32億人民幣,海外融資金額總計達7.0143億美元。(中國新聞周刊)Part.3大公司&大事件負債2400萬!
  • 資產負債表——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重要科目解讀
    3、金融性負債 金融性負債又稱融資性負債,是基於合同產生的負債,包括企業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如海天味業2019年短期借款1960萬,長期借款為0,這對於一個總資產200多億的醬油龍頭企業來說可謂是九牛一毛。
  • 正榮地產負債1262億銷售增速降至0.8% 歐宗榮頻頻發債經營現金流4...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正榮地產負債1262億銷售增速降至0.8% 歐宗榮頻頻發債經營現金流4年淨流出163億 當前,閩系房企正榮地產(06158.HK)的高層震蕩和現金流承壓,讓實控人歐宗榮感到焦頭爛額。近日,正榮地產對外公告行政總裁王本龍辭任,再次將高層人事震蕩的內憂推至聚光燈前。
  • 華茂股份怒訴新疆利華:巨虧4億到盈利4億 究竟哪份審計報告有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華茂股份怒訴參股公司:三個月從巨虧4億到盈利4億申請IPO,究竟哪份審計報告有鬼?也就是說,審計基準日僅相差三個月,新疆利華在2019年前三季度尚有4.40億元虧損的情況下,第四季度淨資產激增9億餘元,淨利潤不僅扭虧,並且大增逾8億餘元。
  • 一年淨利10億 讓高瓴賺20倍的「洗衣液一哥」上市!暗藏...
    12月4日,藍月亮集團在港正式啟動招股,公司擬全球發售約7.47億股股份,發售價每股10.20港元-13.16港元,入場費約6646港元,最多募資98.3億港元,募資額有望超過農夫山泉的81.5億港元。
  • 銀億股份轉型:壕分紅28億,百億併購突破高端製造業「結界」
    實際上,銀億股份的負債中還包括了房地產業務的預收款,如果只計算有息負債,則負債率更低。根據財報計算,2017年底,銀億股份的有息負債率為33.84%。2016年,銀億的房產銷售佔公司的整體比重為70.77%,汽車零部件收入為17.82億,佔比僅為18.11%。為了體現公司主營業務和戰略方向的變化,2018年3月,銀億股份將公司名稱由「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現在的「銀億股份有限公司」。為何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銀億股份的營收結構能夠發生如此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