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心醫院成功應用逆嚮導絲技術治療冠脈CTO病變

2020-12-06 荊楚網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江濤)5月15日,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內科介入團隊在宋丹教授的帶領下,採用逆嚮導絲技術,成功完成一例冠脈慢性完全閉塞(CTO)病變手術,挽救了患者生命。目前華中地區能夠開展該項手術的心臟中心屈指可數,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內科宋丹教授帶領其團隊,每年使用該技術成功開通150多例CTO病變,使武漢市甚至華中地區的患者都能夠就近享受到醫學發展帶來的福利。也在後疫情時期,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改善預後,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提高生存率,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CTO其實是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即冠狀動脈在「粥樣硬化」病變的基礎上,由於「易損斑塊」的破裂引起血栓形成,同時血栓發生機化、纖維化和鈣鹽沉積,從而導致冠狀動脈血管腔「完全閉塞」,且持續閉塞的時間大於3個月的病變。

CTO病變的開通成功率體現了一家心臟中心冠脈介入治療水平的高低。對於病人而言,成功開通CTO可以延長生命、改善心臟功能、增加心肌電活動穩定性,減少心律失常事件,而且還可以增加以後可能出現的冠狀動脈閉塞事件耐受性及提高生活質量,越是年輕患者,開通CTO病變獲益越大。

CTO病變約佔需要血運重建治療冠脈病變的30%。由於血管腔完全堵塞,常規正向操作導引鋼絲操作技術常難以順利通過病變,因此,逆嚮導絲技術為治療無法使用正嚮導絲技術或正嚮導絲技術不成功的CTO,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方法,也使許多原本通過正向方法不可能取得成功的病變有了被開通的可能。

正嚮導絲無法通過閉塞血管,當存在可視側支血管時,可採用逆嚮導絲技術,使用專用的導引鋼絲和微導管,通過側支血管,逆向通過閉塞血管,達到「鵲橋相會」的目的,提高開通血管的成功率。

相對於正嚮導絲技術,逆嚮導絲技術難度更大、風險更高,要求術者非常熟悉正向介入治療的各種技術操作手段,並有足夠的能力預見並減少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應用逆嚮導絲技術挑戰處理CTO病變,也被形容為「懸崖上的舞蹈」。

河南鄧州的徐先生,一個月突發「心肌梗死」在當地醫院進行了急診支架手術,手術過程中發現其右冠脈為閉塞病變。但當地醫療技術有限,無法處理此類病變,在與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進行網際網路遠程會診後,決定將患者就近轉運到武漢進行下一步治療。

患者到達亞心醫院後,介入中心主任宋丹教授仔細了解病情,決定帶領團隊另闢蹊徑,採取「逆嚮導絲技術」為患者開通右冠狀動脈閉塞病變。手術開始,宋丹教授在眾多細如髮絲的側枝血管中反覆尋找通路,嘗試通過導絲,成功將逆嚮導絲經側枝血管送入右冠遠段血管腔內。而此時,手術僅僅只成功了一半,由於患者血管病變閉塞時間長,逆嚮導絲想要通過血管閉塞段仍然很困難。憑藉著過硬的技術和持久的耐心,在反覆嘗試使用knuckle導絲技術及CART技術後,宋丹教授最終將逆嚮導絲送至右冠脈近端血管腔,實現了心內的「鵲橋相會」,成功在右冠脈植入支架,極大地改善了患者預後。

相關焦點

  • 【尖鋒檔案】逆向開通右冠CTO病變1例
    以反嚮導絲技術,KANEKA雙腔微導管輔助下選Fielder鋼絲進入第二間隔支,更換 150 cm Corsair微導管進入第二間隔支。更換Fielder XT-R 鋼絲順利通過間隔支側枝進入右冠遠段 UB3送至右冠中段,推送逆向Corsair進入右冠中遠段。
  • TruePhysio®壓力微導管FFR測量技術已進入...
    李林鋒團隊為一名冠脈雙支病變的患者開展了TruePhysio®壓力微導管FFR測量術,成為國內首批應用此項測量技術的醫院,截至目前,在江西是首次使用。
  • 比伐蘆定在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介入治療中應用的療效
    比伐蘆定為新型抗凝藥物,被各大指南推薦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理想抗凝藥物。然而,其在CTO病變PCI術中的應用目前國內外鮮有報導。因此,本研究觀察國產比伐蘆定在CTO病變介入治療中應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為比伐蘆定的應用提供臨床資料。
  • 準分子雷射治療複雜冠脈病變的最新綜述(下)|安貞心語2020盤點系列
    07  導管特性  ELCA導管包含一個長30mm的單軌段,與0.014英寸冠脈指引導絲兼容。導管尺寸包括0.9mm、1.4mm、1.7mm和2.0mm。既有單軌導管,也有經導絲(OTW)導管。對於PCI,通常使用0.9和1.4mm導管型號(表1)。
  • 永州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指導下的冠脈...
    紅網時刻永州9月25日訊(通訊員 曹斌)日前,永州市中心醫院冷水灘院區心血管內科主任龍雙祁帶領的介入團隊成功完成了永州市首例冠狀動脈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指導下冠脈支架植入手術,該手術是當前最先進的血管腔內成像技術。
  • 薛亞軍:冠脈分叉病變分類與術前評估|CIT 2019
    3月28日,在第十七屆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CIT 2019)的分叉病變治療策略解讀專場,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薛亞軍教授,就「冠脈分叉病變分類與術前評估」做了精彩報告。Provisional術式;雙支架經典術式有Crush技術、Culotte技術、T-Stenting技術和V-Stenting技術;雙支架的改良技術有Inverted Crush技術、DK Crush(Double Kissing Crush)技術、Mini-Crush技術、TAP(T stenting and small protrusion)技術和Step V-Stenting技術。
  • 六安市二院開展「介入無植入」新技術
    安徽網六安頻道訊 近日,六安市二院心血管內二科率先在全市成功開展了一項新技術--藥物塗層球囊治療支架內再狹窄。患者陳某1年前因活動後胸悶、胸痛入住心血管內二科,經冠脈造影發現前降支中段狹窄達80-90%,植入一枚支架後,病情穩定出院。
  • XIENCE V USA研究:EES支架安全有效治療冠脈分叉病變?
    XIENCE V USA研究:EES支架安全有效治療冠脈分叉病變?
  • [OCC2017]周玉傑:經導管介入治療未來發展熱點探討_介入治療_OCC...
    目前三尖瓣反流的微創介入治療包括經導管三尖瓣置入術、下腔靜脈處置入瓣膜治療重度三尖瓣反流及二瓣化技術。Edwards SPIEN和Melody是目前臨床上主要應用的兩種三尖瓣介入瓣膜。應用Edwards SPIEN XT介入瓣膜行腔靜脈置入的註冊研究已經開展,Mitralign系統現適用於治療功能性三尖瓣反流。
  • 武漢亞心醫院為六萬患者「護心」
    成功完成出生僅13個小時的新生兒心臟畸形矯正術,創下湖北省內超低齡患兒手術紀錄;88歲老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刷新湖北省微創瓣膜手術患者最高年齡紀錄;建立危重嬰兒轉運機制,從隨州跨180公裡,成功轉運危重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使患兒及時得到手術救治……建院19年來,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心臟外科手術總量突破6萬例,連續15
  • 輕舟DCB分叉病變治療論壇在蘇州召開,輕舟藥物球囊獲專家點讚
    2018年3月23日,在國內介入心臟病學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學術會議——第十六屆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CIT2018)上,輕舟DCB分叉病變治療論壇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成功召開。
  • 大冶市中醫醫院獲亞心醫院技術支持 心臟疑難病症可在家門口解決
    黃大林 攝5月29日上午,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大冶市中醫醫院聯合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舉行「亞心醫生百縣行」、「六一愛心行」活動暨「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醫聯體醫院」籤約儀式,將先進醫療技術帶到大冶老百姓家門口。揭牌儀式後,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專家在該院門診部舉行了大型義診活動。
  • 國際DCB小組共識聲明:藥物塗層球囊治療冠脈疾病的臨床應用
    國際DCB小組共識聲明:藥物塗層球囊治療冠脈疾病的臨床應用
  • 幫你真正理解冠脈造影:冠脈造影投照體位基礎
    該冠脈到達後十字交叉並發出後降支PDA  定義2. 該冠脈發出PDA並同時有大的左室後側支PLV  比例: 85%右優勢, 8%左優勢, 7%均衡型    3  冠脈造影常用體位特點  3.1 右冠脈造影常用體位
  • 瑞金新知速遞 第275期|張瑞巖主任醫師發表佐他莫司藥物洗脫支架治療合併糖尿病冠脈病變的有效性研究成果
    【中文摘要】背景:糖尿病對冠脈支架內再狹窄及晚期血栓發生具有顯著影響。本研究旨在應用光學幹涉斷層掃描技術(OCT)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植入佐他莫司藥物洗脫支架後靶病變內膜修復情況。方法:應用OCT技術掃描90212段支架小梁,並應用冠脈造影定量分析納入研究的62例患者(32例糖尿病及30例非糖尿病)的共計69段原位病變(34段糖尿病及35段非糖尿病)植入佐他莫司藥物洗脫支架後12±1月造影及隨訪結果。分析患者特徵、病變特徵、臨床預後及OCT分析結果,包括新生內膜厚度、覆蓋率、貼壁不良發生率及內膜形態。
  • 【新技術科普】準分子雷射冠脈消蝕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準分子雷射冠脈消蝕術是歐美等國家率先開展、近年成熟的冠狀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先進技術,主要應用於冠心病臨床疑難病變的處理。該技術目前已通過國家FDA認證,正式被引進臨床。新一代準分子雷射冠脈內斑塊消蝕術逐漸開始應用,為廣大的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支架內再狹窄的患者,帶來巨大的福音。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成功開展彩超引導下血管通路PTA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周潔 于濤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血管通路小組在超聲引導下,成功開展了尿毒症患者動靜脈內瘻PTA(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手術,順利為多名尿毒症患者解決了動靜脈內瘻狹窄,開通了透析通路。
  • 第二屆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介入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第...
    本次會議由中國康復醫學會主辦,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臟介入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中日友好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承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分會協辦。會議將圍繞心血管介入與康復領域的新進展、新技術,邀請國內外心血管領域知名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學術討論、經驗分享。誠摯邀請廣大心血管科、康復醫學科及相關科室的醫師、治療師、護士,醫學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等積極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