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笑怒罵 [ xī xiào nù mà ]
【含義 出處】
嬉:遊戲。
成語 嬉笑怒罵 比喻不論什麼題材和形式,都能任意發揮,寫出好文章來。
宋·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其一
子瞻堂堂,出於峨眉,司馬班揚。
金馬石渠,閱士如牆。
上前論事,釋之馮唐。
言語以為階,而投諸雲夢之黃。
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解羈而歸,紫微玉堂。
子瞻之德,未變於初爾,而名之曰元佑之黨,放之珠厓儋耳。
方其金馬石渠,不自知其東坡赤壁也。
及其東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
及其紫微玉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
九州四海,知有東坡。
東坡歸矣,民笑且歌。
一日不朝,其間容戈。
至其一丘一壑,則無如此道人何。
其二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
其愛之也,引之上西掖鑾坡。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槁項黃馘,觸時幹戈。
其惡之也,投之於鯤鯨之波。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計東坡之在天下,如太倉之一稊米。
至於臨大節而不可奪,則與天地相終始。
其三
眉目雲開月靜,文章豹蔚虎炳。
逢世愛憎怡怡,五朝公忠炯炯。
《東坡先生真贊三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組古詩。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東坡是宋代諸多領域的集大成者。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多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東坡也很擅長書法,是「宋四家」之一;他同時也很會畫畫,尤其擅長畫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東坡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深得道家風範。好交友、喜愛美食、創造了許多飲食精品----比如人所熟知的東坡肘子,好品茶、也喜歡遊山玩水,是個旅遊體驗師。林語堂先生曾經說過:「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用現在的話說蘇東坡是個妥妥的全方位發展的網紅,引領了一個朝代的風流。黃庭堅盛讚蘇東坡一點不為過,因為東坡先生是真的很贊。
【例句 應運】
1.設科之嬉笑怒罵。如白描人物,鬚眉畢觀,引人入勝者,全借乎此。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
2.魯迅先生的雜文對當時的社會冷嘲熱諷,真正做到了「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近義詞】
冷嘲熱諷 諷刺挖苦
【成語接龍】
文婪武嬉 → 嬉笑怒罵 → 罵不絕口
文恬武嬉 → 嬉笑怒罵 → 罵天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