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小強」大生意 年產20噸最貴500元一斤[組圖]

2020-11-23 東方網

  東方網11月5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10月15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報導了一家國內的蟑螂工廠,稱其「或許也是世界最大的蟑螂生產商」。這篇報導被轉發至微博上後,引起一場大討論,蟑螂,無可爭議的害蟲,現在居然也能生財?日前,本報記者趕赴山東濟南,實地探訪這個「蟑螂工廠」。

  ■養蟑螂成了世界第一

  5層小樓裡飼養超過3000萬隻美洲大蠊

  記者採訪的目的地位於濟南市西南的長清區明發路上。這段不足2公裡的小路兩旁,開設有不少獸藥廠、飼料廠,山東馳名的佳寶乳業也在這裡有一座生產基地,王福明的一座養殖場就與佳寶乳業隔路相對。

  在濟南火車站,記者搭乘前往長清區的公交,由於濟南大學城也位於同一方向,這班車上大部分是年輕的大學生。佯裝問路,記者與周圍的學生搭起話來,對於佳寶乳業,他們大多能說出確切位置,但卻沒有一人聽說過王福明的蟑螂養殖場。

  天空中飄著小雨,出城的路並不擁堵,可這段路公交車足足行駛了1個小時,下車步行15分鐘後,記者終於抵達王福明的蟑螂養殖場。運動鞋、牛仔褲、T恤衫,配上一頭幹練的短髮,初見王福明,就能從打扮看出他雖是老闆,但並非只坐在辦公室裡。

  「世界最大的蟑螂生產商,這個說法不準確。 」用帶有濃烈地方口音的普通話,王福明糾正記者的認知:「首先,我飼養的是美洲大蠊,簡單叫它蟑螂容易引起誤解,家中常見的蟑螂是德國蟑螂,是最髒的家庭害蟲。美洲大蠊對溫度要求較高,在北方無法過冬,不用擔心對周邊生態造成影響,我們的養殖場全封閉,它們基本不可能逃逸。 」對於所謂的「世界最大」,王福明也糾正道:「應該是產量最高,有的養殖場可能佔地比我大,但論產量,我稱得上是世界最高的。 」

  據老闆娘介紹,冬季密度最大時,每平方米能生存6400隻美洲大蠊,這座養殖房雖佔地不到200平方米,但按內部五層的空間來算,最多時竟生存著3200萬隻美洲大蠊。 「現在密度比較小,一間養殖房約有1000多萬隻。 」老闆娘笑稱:「如果不做這行,幾十輩子也見不到這麼多蟲子。 」

  不過,王福明告訴記者,目前自己的產業仍以土元為主 (土元是另一種可以入中藥材的昆蟲),在他遞來的名片上也僅印有「土元養殖場」的字樣和土元的圖片,沒有涉及美洲大蠊。王福明稱,美洲大蠊養殖剛剛起步,涉及的6座養殖場中,只有2座飼養美洲大蠊,長清區這座養殖規模算是較大的,但場內4間養殖房,仍有兩間飼養的是土元。

  記者跟隨王福明來到庫房。隨著捲簾門開啟,一股濃烈的苦澀味撲面而來,掩住鼻子後記者觀察發現,這間5米高的房間裡,從地面到屋頂堆滿了紅色的大塑料盆和大號編織袋,定睛一看,裡面密密麻麻塞滿了褐色的蟲子。

  王福明赤手從一個編織袋裡抄起一把貨物稱:「這些都是加工好的。 」記者走近後發現,這些黑色的物體的確是蟑螂,還有不少編織袋裡裝著一種有著黑色外殼的圓形昆蟲。王福明稱這些蟑螂的品種都是 「美洲大蠊」,而另一種便是他的主要商品「土元」。

  ■「小強」烘乾成商品

  成功率達80%,孵化美洲大蠊有秘訣

  王福明告訴記者,作為第一道生產環節,這些被燙死後曬乾或烘乾的美洲大蠊、土元就是他販賣的商品。僅這所養殖場的庫房裡,就有十多噸成品存貨。 「不過美洲大蠊庫存不多,去年總產量是5噸,今年擴大養殖規模後,預計產量將達到20噸。 」

  在收穫成蟲前,要收集美洲大蠊的卵鞘。老闆娘稱,這是養殖中最重要的階段:「美洲大蠊會把卵鞘埋在砂土裡,在它們大量繁殖時,我們會先將卵鞘人工收集到一起,等成蟲收穫後,再統一放回到空出來的隔間裡,等待它們孵化。 」每四個月一次的收穫和人工孵化,可能是這座養殖場唯一繁忙的時段。

  之後,記者在王福明帶領下參觀了養殖土元的房間。與美洲大蠊不同,土元房比較空曠,水泥架中間沒有架石棉網構造物。王福明稱,土元都生活在沙土下,攪動沙土,可以看到許多土元四處躲避,這些土元比庫房裡的成蟲小很多,顯然還是幼體。王福明說,相比其他特種昆蟲的養殖,養美洲大蠊省心省力。 「孵出來後,就只需每天餵食、打掃場地,美洲大蠊不會生病,也不用在飼料裡『加藥』,孵出來多少就能收穫多少。 」

  不過,王福明意味深長地說:「關鍵是怎麼讓它成功孵化,美洲大蠊養殖的關鍵是『取種』、『保管』和『孵化』,這些技術我在業內遙遙領先,全國有近百家美洲大蠊養殖場,一般幼蟲孵化率只有百分之十幾,能達到百分之三十算高的了,我們這裡的孵化率達到百分之八十。 」記者繼續追問王福明有什麼訣竅,他只是笑而不語,顯然並不準備將秘訣公諸於世。

相關焦點

  • 探訪「世界蟑螂工廠」:年產20噸最貴500元一斤(圖)
    ■「小強」烘乾成商品成功率達80%,孵化美洲大蠊有秘訣王福明告訴記者,作為第一道生產環節,這些被燙死後曬乾或烘乾的美洲大蠊、土元就是他販賣的商品。僅這所養殖場的庫房裡,就有十多噸成品存貨。 「不過美洲大蠊庫存不多,去年總產量是5噸,今年擴大養殖規模後,預計產量將達到20噸。
  • 亞洲最貴的魚,一斤魚肉2000元!全世界只特供給有錢人!
    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是一個新鮮的角色了,可以說是我們的家常菜之一,不過有些人比較喜歡吃海鮮,海鮮的價格可比大多數魚貴得多,但是你知道嗎,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比海鮮廉價的,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就是亞洲最貴的魚,一斤魚肉2000元,全世界只特供給有錢人,快來一起看看是什麼魚吧。
  • 長江揚州段昨起開捕 "江鮮"量少最貴百元一斤
    「江鮮」的船頭價因品種而異,其中,江 魚和江蝦賣得最貴,一斤100元;最便宜的是「龍魚」(鯉魚),兩塊錢一斤還沒人要。   開捕首日,魚蝦都比較少   在這個捕撈季,瓜洲部分漁民,特別是持刀魚特許捕撈證的漁民都歇下來了。眼下出江捕魚的多為捕撈常規魚蝦為生的漁民,他們有固定的捕撈水口。
  • 榴槤卻是最貴的一年,一斤漲30元!怎麼回事?
    榴槤卻是最貴的一年,一斤漲30元!怎麼回事? 時間:2021年01月11日 07:44:23&nbsp中財網   這幾天,一段瘋搶車釐子的視頻在網上很火。記者近日走訪了江蘇常州的水果市場,車釐子的價格有什麼變化?     記者走訪了常州市區的幾家水果零售店發現,每個店最顯眼的位置都被車釐子牢牢佔據。
  • 過完年後新鮮海鮮量少價高 活雜魚60元一斤 大頭腥20元一斤
    圖中一家海鮮店的半斤左右個頭的梭子蟹量不少,應該是從南方進貨來的,價格120塊錢以上一斤。這是少量的石夾紅和花蓋螃蟹,可以確定是純野生海捕的,這些螃蟹地籠就能抓到。春節期間圖中大小的價格超百元,現在50塊錢一斤,雖然價格已經腰斬,但感覺還是有點貴。這些以小牙鮃魚為主的鮮活小雜魚,攤主說出價格來小編都有點吃驚,居然要60塊錢一斤。
  • 俗稱「地烏龜」,民間常用來泡酒,曬乾500元一斤,農民卻不敢養
    但是除開這種小昆蟲外,也有一些較為可怕的小蟲子,大蜈蚣便是其一,那時踢走草地上的一個土塊,有可能便會跑出幾個大蜈蚣來。但是一些蟲子儘管可怕,可是老一輩的農民盆友很喜歡,乃至一些到目前還變成珍貴的中藥材,在其中就有一種別名為「地烏龜」的蟲子,很可怕,但在民俗卻常被用於泡酒,現如今晾乾了五百元一斤,但是卻沒是多少農民敢飼養。
  • 中國「最貴」螃蟹,比帝王蟹還貴,一斤2000元,有錢也不一定買到
    中國「最貴」的螃蟹,比帝王蟹還貴,一斤2000元,有錢也不一定買到螃蟹的樣子醜陋,而且更是長得像蜘蛛一樣奇形怪狀的,令人望而生畏,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去動它,更別說去吃螃蟹了,所以我們經常書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 一斤鹿茸可賣兩三千元 養梅花鹿成新投資領域
    梅花鹿養殖潮興於去年   推薦閱讀   公司入職讓新員工互相從胯下鑽過   男子用手機偷拍女孩裙底(組圖)   逾七層民眾認為官員走穴是腐敗   賣淫團夥在報紙刊登廣告招嫖   溫州文職工作難找 技工求職輕鬆   妻子割斷丈夫「命根子」
  • 四個人養1000噸魚?海洋牧場讓這成為可能
    在這裡,每年能養1000噸魚,設計使用壽命10年,相當於100個普通網箱,但日常僅需4名工人即可完成全部操作。從灘涂到海洋,從淺藍到深藍,養殖換了底色,漁民換了戰場。從向海而生因海而興,到靠海吃海資源衰退,再到如今修復海洋愛海護海,在海洋牧場的加持下,漁業養殖逐漸走上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攜手並進的道路。四人養千噸魚乘船數小時,記者終於踏上了長鯨1號。
  • 今年春節年夜飯流行吃鱷魚 活鱷魚價格5元一斤
    因為今年年夜飯流行吃鱷魚,所以這幾家商家的生意異常火爆,每天能銷售10到30條鱷魚。但在鱷魚大餐成為年夜飯新寵時,也有部分市民直喊「嚇人,不敢吃」。  依身材定價鱷魚的尾巴最貴  該海鮮市場一家商鋪前,水缸內養著幾條1米多長的鱷魚,為了防止傷人,鱷魚均被「封嘴」,兩條「英勇獻身」的鱷魚支離破碎地躺在案板上。商鋪的角落,堆著一些鱷魚的殘骸。
  • 全球最貴的金屬,一斤相當於600多噸黃金,你知道是什麼嗎?
    全球最貴的金屬,一斤相當於600多噸黃金,知道是什麼嗎?古人一直說視金錢如糞土,可是生活中應該很少有人能做到視金錢如糞土吧!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收藏黃金,因為黃金有很高的上升空間,可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金屬,黃金在它面前都顯得分文不值,被稱為全球最貴的金屬。大家是不是也好奇,究竟是什麼金屬,竟然能讓黃金在它面前都顯得一文不值呢?我們都知道,在元素周期表裡,越靠後的金屬越稀有,質量也越高,價值自然也就越貴!
  • 這種蝦最貴時160元一斤!即將大降價
    網絡配圖葛式長臂蝦,體型較短,步足細長,身體呈淡黃色,具有棕紅色斑紋,繁殖期為每年的4至8月。即使最低價時,在嵊泗也能賣到三四十元一斤。好消息來啦!今年嵊泗縣的葛氏長臂蝦規模化人工育苗開始實施,親蝦經過前期室內馴化促熟培育,已開始孵化出第一批幼體,近日將進行放流。自去年「紅水頭」人工育苗獲試驗性成功,100多萬尾「紅水頭」在泗礁本島海域被成功放流。
  • 螃蟹最低僅3元一斤 調查:這麼便宜能吃嗎?(圖)
    這幾家攤位全部只賣大閘蟹,螃蟹都按個頭大小分盆售賣,每個盆子前插著一個價格牌,從十幾元到幾元不等,最便宜的3元蟹就擺在其中,而且數量不少,至少有三四十斤。攤主介紹,3元蟹個頭都不到二兩,只有公蟹。雖然攤主經營螃蟹已經三年,但3元一隻的螃蟹今年還是第一次賣。
  • 有白蟻的地方才有這美味食材,年產2000噸,人工種植難度大
    有白蟻的地方才有這美味食材,年產2000噸,人工種植難度大以前在農村裡,經常會和老媽去山上採蘑菇,在溫暖的季節,一場雨過後,蘑菇很快就長來了。有時候蘑菇很多,可以採很多,基本都吃不完,所以每次吃多少就採多少。
  • 40元一斤的大黃魚(2009.11.16)(組圖)
    記者小尹:您好,這大黃魚多少錢一斤啊?回答:13塊錢。小尹:能便宜點嗎?回答:你看著大黃魚,嘴尖、肚黃、尾巴長,很新鮮的。記者:這大黃魚怎麼賣的?回答:40塊錢一斤。小尹:40塊錢,人家才賣13啊。回答:你看我這個大黃魚,嘴尖、肚黃、尾巴長,多好的大黃魚啊。
  • 新鮮海捕肥蟹低至20元一斤,為啥這麼便宜?
    大小新聞客戶端8月13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劉海玲 攝影報導)最近,不少市民在微信朋友圈裡曬自家餐桌上的螃蟹,「20元一斤,又新鮮又肥,不買真對不起這價格!」有的市民留言。豬肉都30多元一斤,螃蟹為啥這麼便宜?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5年前開始禁養,價格突然暴漲,60元一斤,農民:價格再高也沒戲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5年前開始禁養,價格突然暴漲,60元一斤,農民:價格再高也沒戲。在一些大型商場,都會有那麼幾家餐飲是專門做牛蛙特色菜的,各種牛蛙特色餐館一到飯點生意都非常火爆。不過牛蛙養殖卻是一種對環境有著高汙染的作業,養殖牛蛙產生的病死蛙體、汙水以及其他汙染物,給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汙染,使附近的耕地、水體、土壤和林地受到嚴重的破壞,食品安全也存在隱患。
  • 螞蟥曬乾後800元一斤,農民卻不肯養?
    不過螞蟥在以前是農民巴不得消滅掉的生物,而現在螞蟥在近幾年的身價猛漲,據說曬乾後的螞蟥一斤就值800元,這對於農民來說,又是一項「暴利」養殖產業,可是讓人不理解的是很多農民卻不肯養,這是為什麼呢?螞蟥養殖的成本非常高,首先需要螞蟥幼苗和土地,一畝的成本約在一萬五千元左右,如果一畝產500斤螞蟥,7斤左右的活螞蟥曬成一斤幹螞蟥,那麼一畝的利潤在一萬六七左右,利潤確實還不錯。螞蟥的養殖難度比較大,螞蟥幼苗的存活率很低,還需要優質的水源和恆溫的水溫來養殖螞蟥,一旦水受到汙染,螞蟥就會大面積死亡。
  • 全世界蔬菜最貴的國家:一顆白菜售價100元,窮人只能頓頓吃肉
    在我國的周邊日本韓國這些小國,國面積小,耕地面積有限,蔬菜和水果依賴於進口,價格上自然就貴。一顆白菜在我國差不多幾塊錢,在韓國售價就要六七十一顆,所以日常吃得起水果蔬菜的家庭都是富裕的家庭。除了日本韓國這樣的小國之外,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國家,他們並不缺少肉禽類產品和水產類產品,但是水果蔬菜這類的生鮮農產品卻堪稱天價,號稱是全世界蔬菜最貴的國家,而窮人只能頓頓吃肉,它就是馬爾維納斯群島。馬爾維斯群島又名福克斯群島,位於大西洋南端,與阿根廷很近,是南極旅行的主要線路之一。
  • 「蟑螂哥」養殖小強致富 美洲大蠊渾身是寶可入藥(圖)
    油炸蟑螂真叫香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拉呱》油炸小強養殖場裡的小強    齊魯網11月12日訊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賈生曉)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頻道《拉呱》報導,世界真是無奇不有,蟑螂都能當美味佳餚了,王福明說道,自己不僅吃小強,還養小強。    王福明說道,自己的倉庫現在存了幾十噸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