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江桂斌做客「聖地大講堂」 主講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2021-01-07 瀟湘晨報

12月23日上午,由市委組織部、市生態環境局、市科協、延安學習書院聯合舉辦的第十三期「聖地大講堂」在延安學習書院開講。活動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江桂斌,作了題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報告。

講座中,江桂斌院士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主題,從我國古代環境保護意識、歷史教訓、國際環境保護發展進程、當前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國環境與汙染的總體走勢、汙染防治與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辯證地闡述了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報告圖文並茂,數理翔實,對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質量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江桂斌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專委會副主任,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科院青年科學家獎、長江學者成就獎、安捷倫全球「思想領袖獎」、中國科學院傑出成就獎、全國創新爭先獎,3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來源:延安日報

【來源:延安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江桂斌院士:不願學生叫我BOSS
    首先,他是位分析化學與環境化學專家,先後領銜「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環境安全、演變趨勢與控制原理」等10餘項重要課題,長期從事環境分析化學方法、環境汙染現狀與過程和生態毒理學研究。 其次,他是個科研管理者,在擔任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一職的同時,兼任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重點實驗室主任的職務。
  • 中國工程院朱廣生院士做客北洋大講堂
    本站訊(通訊員 農奧兵)2020年12月14日下午,我國高超聲速飛行器領域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朱廣生做客北洋大講堂,於鄭東圖書館南區一層報告廳內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臨近空間飛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報告,全校350餘名師生到場聆聽報告。
  • 楊鳳田院士做客一飛院「科技大講堂」
    國外通用航空產業楊院士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例,分別從通用航空的發展模式、機場建設、運營服務、通用航空法規等方面,講述了其對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參考價值。他告誡大家不能一味地採取「舶來主義」,要學會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緊密結合中國自身的環境因素和歷史因素,探索中國通用航空發展的有利因素。
  • 珠江科學大講堂 | 院士跟您談談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安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做客珠江科學大講堂,通過線上講座的形式,講述對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安全研究的思考。★張偲院士認為目前,國內外的模擬裝置針對可燃冰分解和形成模擬,參數少、模型理想、功能單一、不能實現可燃冰分解滲漏對環境的影響及生態系統模擬。
  • 中科院院士魏輔文做客西北高原所「夏武平講座」
    中科院院士魏輔文做客西北高原所「夏武平講座」 2020-10-27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字體10月19日,在中國動物學會獸類學分會成立暨《獸類學報》創刊40周年之際,邀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魏輔文作第一講。講座由西北高原所所長陳世龍主持。
  • 美國科學院院士理察·扎爾主講微液滴中的化學反應
    清華工業生物催化論壇開講美國科學院院士理察·扎爾主講微液滴中的化學反應清華新聞網9月11日電 9月7日,美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教授理察·扎爾(Richard Zare)做客「清華工業生物催化論壇」,做了題為「微液滴中的化學反應:開闢化學新視野」( 「Reactions
  • | 周晉峰受邀生態環境頻道《生態環境大講堂...
    | 周晉峰受邀生態環境頻道《生態環境大講堂》專題開講 2020-08-14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境保護部長周生賢發表文章: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建設生態文明,是我們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針對經濟快速增長中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的嚴峻現實而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 健康黃岡大講堂第四十一期今晚7點開講!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首批博士團隊做客健康黃岡大講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首批博士團隊,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引進的高端人才,共7人。目前,就職於黃岡市中心醫院白潭湖院區——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神經外科、腫瘤科、新生兒科、骨科、內科、生殖醫學實驗室等科室。
  •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做客「高能論壇」 2020-11-18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做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
  • 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石磊做客樹人大講堂 揭秘載人航天工程
    10月16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副團長石磊做客樹人大講堂,以「揭秘載人航天工程」為主題,為到場的百餘位師生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技術與秘密。本次講堂由學校辦公室(黨委宣傳部)主辦、校團委協辦,學校辦公室主任宋斌主持並點評。
  • 新時代地質勘查與生態文明建設論壇在京召開
    6月24日至25日,由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主辦的新時代地質勘查與生態文明建設論壇在京召開。本次論壇以「綠色、創新、合作、共贏」為主題。業界代表匯聚北京,共研地勘單位改革發展良策,共商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共謀美麗中國建設大業。
  •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規劃建設國際...
    ,同時規劃建設國際生態城市創新研究院,優先以寶安為試點,創新發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宜居環境建設,為其他城市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深圳範例。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是我國生態環境領域的頂級科研機構,以「國家生態環境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為戰略主題,充分發揮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三大學科的綜合優勢,實現多學科的交叉融合。長期致力於研究和解決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作出了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貢獻。
  • 中科院院士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
    11月12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邀請,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龔新高做客凝聚態物理前沿論壇,並作了題為「光伏半導體關鍵物理問題的計算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固體所所長孟國文主持。  報告中,龔新高從材料的基本物性到器件的優化的角度闡述了如何對能源材料進行計算設計。
  • 大數據對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和修復有著什麼作用和意義?
    自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以來,人類利用自然資源,消耗不可再生資源,通過各類規模性的社會活動獲取了人類生存的知識,取得了科技成就。換句話說,投入和消耗的是自然資源,產出是日趨增長的人類群體和知識,當然也有人類活動的排放物。根據已出現的大量跡象,人類這種發展模式很可能會由於自然資源過度開發與消耗過快、汙染物排放過度,導致人類生態環境急速惡化,最後使得人類社會發展不再具可持續性。
  •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於省級生態建設示範區的申報和管理辦法(試行)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關於省級生態建設示範區的申報和管理辦法(試行)   (廣東省環境保護廳2011年7月1日以粵環〔2011〕72號發布 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我省生態和農村環境保護
  • 以系統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和保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系統思維,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確保生態文明建設與其他各項建設協同共進,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融入經濟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 石建國做客「光谷大講堂」,解讀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和基本經驗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石建國做客光谷大講堂,作「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與基本經驗」專題輔導報告,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汪祥旺出席。報告會上,石建國以豐富的史料、生動的事例、詳實的數據,對我國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發展經驗和歷史意義進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統闡述,並結合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作了展望。
  • 報名 | 院士與您相約內蒙古科普大講堂——「走向航天強國」
    報名 | 2020年第28期內蒙古科普大講堂—走向航天強國03活動主題:走向航天強國04主講人及簡介龍樂豪,中國工程院院士,運載火箭專家。主持和參加五項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中運載火箭研製,是我國低溫推進劑火箭的倡導者和開創者之一,也是構建中國航天運輸系統新藍圖的導師,研究成果為我國國防、國民經濟建設、航天技術發展及走向世界做出了歷史性、創造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