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諾華、輝瑞等跨國藥企CEO年薪大比拼 誰增長最快

2020-11-30 健康一線視頻網

隨著各公司年報逐漸公布,一批跨國藥企領導者的最新薪酬也隨之曝光,強生、禮來、阿斯利康、輝瑞、羅氏、諾華、GSK等跨國藥企CEO薪酬陸續公布,其中,強生CEO Alex Gorsky總薪酬最高,達253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諾華執行長Vas Narasimhan年度總薪酬強勢增長59%,羅氏執行長Severin Schwan由於公司薪酬計算方式改變與上年基本持平,GSK的Emma Walmsley則迎來了薪酬增長,逐漸擺脫了「薪酬墊底CEO」的名號。

強生執行長Alex Gorsky

強生執行長Alex Gorsky在2019年收穫了高達2537萬美元的總薪酬,比2018年增加了近500萬美元,主要由於養老保險金的價值增加。

公開資料顯示,Gorsky的底薪為165萬美元,與上一年持平,但其股票和期權獎勵額略低於上一年,而現金激勵薪酬略增加,達369萬美元。另外,Gorsky還獲得了996萬美元的股票獎勵和405萬美元的期權,這兩項薪酬都比2018略低。其他補貼總額為24.3萬美元。

強生製藥業務2019財年實現銷售收入421.98億美元,同比增長3.6%。其中,自身免疫病類藥物年銷售額達到139.50億美元,同比增長6.33%,腫瘤藥銷售額達到106.92億美元,同比增長8.61%。英夫利昔單抗、戈利木單抗、烏司奴單抗、達雷木單抗、伊布替尼等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但與此同時,2019年強生還深受來自有關阿片類藥、嬰兒爽身粉產品的訴訟挑戰。

禮來執行長David Ricks

禮來CEO David Ricks在2019年獲得2128萬美元的總薪酬,較2018年的1723萬美元增長了23.5%。

在禮來的委託書資料中顯示,Ricks的基本工資與2018年一致為140萬美元,沒有獲得獎金,其非股權激勵薪酬實際上從363萬美元降至292萬美元。但他的股票獎勵增長了15%至1222萬美元,他的養老金價值達到466萬美元,另外還有8.4萬美元的其他補償。

Ricks從2017年初開始擔任禮來CEO,大規模進行業務重組削減成本,並聚焦新藥研發。有行業分析師稱,五年前禮來業務中95%的藥品為老藥,但到了2019年底老藥佔比降至51%。

2019年,禮來以80億美元收購了Loxo Oncology公司,擴大腫瘤領域管線,從而獲得了廣譜抗癌藥larotrectinib和治療RET改變的甲狀腺癌藥物selpercatinib,larotrectinib已於2018年上市,selpercatinib已獲得FDA優先審評資格。2019年,禮來的嚴重低血糖非注射型緊急療法Baqsimi粉劑和偏頭痛藥Reyvow成功獲批上市。

阿斯利康執行長Pascal Soriot

根據阿斯利康財報信息,執行長Pascal Soriot在2019年獲得了1430萬英鎊(約合1854萬美元)的總薪酬,比2018年的1136萬英鎊增長了約26%。

在Soriot的總薪酬中,其中180萬英鎊為基本薪資,另外還有190萬英鎊的年終獎金,630萬英鎊的長期激勵和股息等價,以及430萬英鎊的股票增值和股息。

在《哈佛商業評論》發布的2019年全球百佳CEO榜單中,Soriot成為進榜的三名藥企CEO之一。Soriot自2012年10月開始擔任阿斯利康CEO,在他的領導下,阿斯利康聚焦產品管線特別是腫瘤業務,聚焦重點投資組合併重視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戰略發展。

阿斯利康在2019年年初將腫瘤業務劃分為單獨部門,把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業務板塊合併為生物製藥部門。2019年,泰瑞沙、利普卓、PD-L1抑制劑英飛凡等抗癌藥銷售額亮眼。阿斯利康在中國市場的長期投入也獲得更多回報,2019年,阿斯利康在中國市場的全年營收為48.8億美元,貢獻了阿斯利康全球超過五分之一的收入。

輝瑞執行長Albert Bourla

Albert Bourla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接替Ian Read,成為輝瑞的新掌舵者。2019年其總薪酬達1790萬美元,比他在上一家公司的年度總薪酬增長82%。

2019年在Bourla的領導下,輝瑞的業績表現也較為理想。根據公開的財務信息,輝瑞在2019年實現收入524億美元,超過了董事會給到的517億美元的業績目標,公司現金流達到129億美元,高於116億美元的基準線,另外攤薄每股收益為3.00美元,高於目標的2.81美元。

由於輝瑞經營業績強勁,Bourla在2019年獲得了363萬美元的激勵獎勵。

Bourla在接任輝瑞CEO之後的第一年也做出了不少成績,並聚焦至創新藥業務。在他的領導下,輝瑞提前完成了與GSK的消費者保健業務合併為合資公司,創造了全球最大的場外交易。在2020年初,Bourla在JPM健康大會上表示,合資公司計劃在3~4年進行IPO。此外,2019年7月底輝瑞的非專利品牌和成熟藥品業務部門普強與邁蘭進行合併,共組了全球最大仿製藥公司。6月17日,輝瑞宣布以總值114億美元收購Array BioPharma公司,進一步布局腫瘤藥物市場。

Bourla對於未來的戰略,他表示2020年將增加研發投入。另外到2022年,輝瑞預計有25中產品將獲批,覆蓋罕見病、腫瘤學、抗感染藥物和其他領域,其中15種具有成為重磅炸彈的潛力。

羅氏執行長Severin Schwan

羅氏執行長Severin Schwan2019年的總薪酬與上一年相比基本持平,下降了約2%至1150萬瑞士法郎(約合1220萬美元)。

羅氏2019年實現651.2億美元的營收,同比增長9%,業績從行業整體來看較為理想。安維汀、赫賽汀和美羅華依然是銷量業績的「三駕馬車」,以中國市場為主要驅動的國際市場銷量同比增長11%。整體看業績較理想。

而Schwan的薪酬變化實際與羅氏公司基於業績股票的獎勵模式的改變有關,這些改變使Schwan的薪酬與公司業績的長期增長掛鈎,而不是短期股票表現。

Schwan的底薪仍為400萬瑞士法郎(430萬美元),較上一年沒有變化,但他的PSP獎金從149萬瑞郎降到了零。由於公司董事會的薪酬委員會決定自2018年底停止向董事會成員和執行委員會成員發放新的業績表現分享計劃(performance share plan ,PSP),因此未獲得相應部分的薪酬。

根據羅氏年報信息,羅氏的PSP獎勵計劃從2002年開始實施,每次獎勵以三年為基礎,根據羅氏整體的股東回報與15家同行公司的整體股東回報進行對比後計算得出。到2020年底是最終的一個三年周期,屆時薪酬委員會將判斷決定支付的情況。

諾華執行長Vas Narasimhan

諾華執行長Vas Narasimhan在2019年獲得總薪酬達1062萬瑞士法郎(約合1137萬美元),諾華將其薪酬計劃價值提高了59%。

根據公開資料,總薪酬中底薪為165萬瑞士法郎,養老保險和其他福利約33萬瑞士法郎,2019年全年激勵達402萬瑞士法郎,以及長期股權獎勵等其他形式薪酬。

Vas Narasimhan從2018年2月1日開始擔任諾華CEO。在他的領導下,全球首個CAR-T療法Kymriah獲批上市。諾華近年來面臨著專利到期和仿製藥競爭帶來的挑戰,核心品種伊馬替尼因專利過期,2019年實現銷售額達143.7億美元,但僅增長7%,眼科產品雷珠單抗也受到來自競品的挑戰。

2019年11月,諾華宣布以總值約97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技術醫藥公司Medicines,主要擴大在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的布局,通過收購諾華獲得了降膽固醇類藥物Inclisiran,有望成為諾華未來中長期業績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對於中國市場,Vas Narasimhan公開表示預計未來5年將在中國提交50個新藥申請。

GSK執行長Emma Walmsley

GSK掌門人Emma Walmsley在升任CEO三年之後,薪酬水平終於擺脫了行業的「墊底」水平。2019年, Emma Walmsley獲得總薪酬達840萬英鎊(約合1085萬美元),公開信息還透露,其基本薪資在2020年還會增長8%,至大約155萬美元。

2019年,GSK實現營收約437.5億美元,同比增長10%,業績增幅在跨國藥企中是比較亮眼的。

在她的領導下,2019年初,GSK完成了以51億美元收購美國抗癌藥公司Tesaro的交易擴大腫瘤管線,收穫了已上市產品PARP抑制劑Zejula(niraparib),該藥獲批用於卵巢癌治療,以及PD-1單抗dostarlimab。8月GSK也完成了與輝瑞的消費保健品業務合資公司的交易。

GSK在收購整合的同時也在剝離資產。2019年6月,GSK計劃賣掉在拉丁美洲市場的藥物銷售權和Physiogel護膚產品,籌集約13億美元,10月又以約1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狂犬病疫苗Rabipur和蜱傳腦炎疫苗Encepur。今年2月24日,GSK以約3億歐元將其15個主要在歐洲國家銷售的消費者保健品牌出售給德國仿製藥公司史達德,並且透露2020年擬剝離部分抗生素業務。

Emma Walmsley在2019年年底的JPM健康大會上表示,2020年GSK將推出5款新產品,覆蓋癌症、愛滋和腎臟疾病等疾病領域,以及擴大卵巢癌藥物Zejula和哮喘用藥Trelegy等現有藥物的適應證。

原標題:強生、AZ、輝瑞等跨國藥企CEO年薪大比拼,誰增長最快?誰薪酬最高?

相關焦點

  • 各大藥企CEO年薪公布|薪酬|阿斯利康|schultz|執行長|藥企
    來源/醫藥時間一眾藥企大佬,薪酬公布了2019年各大跨國藥企CEO年薪已陸續出爐:強生CEO Alex Gorsky 拔得頭籌,年薪超過2500萬美元;梯瓦 CEO Kare Schultz 由昔日榜首,降到第八;羅氏的CEO Severin Schwan收入也略微下降,位於第七。
  • 2020年Q1跨國藥企Top5變局:輝瑞(PFE.US)暫居第三,百時美施貴寶(B...
    2020年4月底,在公共衛生事件之下,跨國藥企紛紛亮出各自第一季度的成績單,從財報可以看出:大型藥企在2020年Q1的日子並沒有外界想像中那麼難過。醫藥行業銷量迎來小高潮,一方面群眾大量囤積藥物以備不時之需,另一方面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疫苗等藥品需求增強。
  • 最新| 10大跨國藥企業績公布|賽諾菲|默沙東|藥企|業績|-健康界
    10大MNC藥企Q3財報出爐:輝瑞、諾華、羅氏、禮來、諾華……10月開始,全球製藥領域巨頭們陸續發布了其2020年Q3業績報告!截止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有10家MNC藥企公布了Q3「成績單」:賽諾菲、禮來、吉利德、GSK、默沙東、諾華、輝瑞、渤健、羅氏、強生。
  • 17家跨國藥企揭曉2019年成績單!羅氏碾壓輝瑞,拜耳強勢增長
    2019年,國際製藥行業「熱鬧非凡」,整合、剝離、併購、重組不斷,過往的現金流產品相繼專利到期,新的品種開始嶄露頭角,新舊交替的場景在全球大藥企中不斷上演。 又是一年年報季。跨國藥企巨頭們紛紛公布2019年的成績單。E藥經理人整理出其中的17家有代表性的藥企。
  • 輝瑞之後 禮來、阿斯利康又裁員!跨國藥企怎麼了?
    據E藥經理人根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至少有包括輝瑞、賽諾菲、拜耳、諾華等在內的超過10家明星跨國藥企主動發起裁員。所裁撤的人數共計達到23107人。而作為跨國藥企的關鍵市場,中國自然沒能倖免於難,典型的如諾和諾德。2018年9月,諾和諾德共計在中國和及其大本營丹麥裁撤研發人員共計400人。
  • 從跨國藥企2019年報,看未來醫藥行業研發趨勢
    【製藥網 行業動態】開年後,全球頭部跨國藥企陸續發布年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所統計的17家跨國藥企2019年合計業務收入就超過4800億美元。   這三家跨國藥企2019年業績排名前3   從年報來看,17家跨國藥企2019年業績排在前3的分別是強生、羅氏和輝瑞。   2020年1月,強生公布財報顯示,公司2019財年全年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151.19億美元,同比下降1.16%,營業收入為820.59億美元,同比增長0.59%。
  • 強生、輝瑞、諾華、阿斯利康等宇宙級藥企轉型的6個方向
    根據埃森哲2016年患者支持服務調查結果「製藥公司在患者服務中不斷增長的機會 」中顯示,到2018年,95%的製藥公司將投資於患者參與技術。患者服務將成為獲得用戶支持的標準,而不是利基附加。對患者數據的集合和分析可能是藥企數位化創新的一大領域,目前已經可以看到苗頭。IBM旗下的沃森健康雲平臺(Watson Health Cloud )就是2015年與蘋果、強生和美敦力(Medtronic)合作創建的,為醫療專業人士提供分析服務。
  • 諾華腫瘤實體瘤事業部負責人將離任!加盟另一跨國藥企
    中外藥企在腫瘤治療領域市場的拼搶非常激烈,最近業界人才又有新的變化。最新的一個消息是,現諾華腫瘤實體腫瘤事業部負責人田瑀將於本月 24 日離任,尋求外部發展機會。昨晚,諾華腫瘤向員工公布了這個消息,據大咪了解,田瑀將加盟另一家跨國藥企。
  • 械企CEO薪酬公布:強生、邁瑞、藍帆……
    裡克斯的總薪酬為2128萬美元,較上年增長23.5%,使他落後于吉利德,默克,強生和艾伯維的執行長。但是他的總薪水領先輝瑞和百時美施貴寶等其他大公司的執行長。Robert Bradway由於受到與Neulasta,Neupogen,Epogen和Sensipar的模仿競爭,安進的收入下降。
  • 強生(JNJ.US)穩坐銷售冠軍寶座,安進(AMGN.US...
    強生(JNJ.US)穩坐銷售冠軍寶座,安進(AMGN.US)收入出現負增長 2020年3月6日 20:45:57 E藥經理人本文來自 微信工裝好「 E藥經理人」。2019年,國際製藥行業「熱鬧非凡」,整合、剝離、併購、重組不斷,過往的現金流產品相繼專利到期,新的品種開始嶄露頭角,新舊交替的場景在全球大藥企中不斷上演。
  • 醫藥生物專題報告:輝瑞、強生等醫藥巨頭2019財報全解
    2019 年是變革的一年,剝離或併購、只為聚焦創新藥業務 此篇報告我們匯總了輝瑞、強生、諾華、羅氏和默沙東五家海外頭部制 藥企業 2019 年財報情況。上述五家公司市值排名位居全球藥企前列, 在 2019 年的發展也基本可以代表全球醫藥行業現在以及未來的發展方 向。
  • 跨國藥企的2020年數位化變革之路
    線下醫院的運轉受到疫情阻礙,但民眾的醫療需求卻有增無減,網際網路醫療迎來了有史以來增長最為強勁的發展。 巨頭的戰略布局似乎一直都是行業發展的指向標。這些足跡遍布全球的跨國藥企正在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大數據、電子數據採集等技術和平臺,加速藥物研發的效率,加速臨床試驗的進程,拉近與醫生、患者之間的關係,全面革新製藥業務的流程。
  • 全球10大藥企銷售排行榜出爐 強生穩坐龍頭
    然而,仍然有10家優秀的藥企脫穎而出,它們不斷打破新型療法的記錄,並開發出全新的疫苗。儘管全球製藥行業的重要性已經達到了歷史高位,但它並未顯示任何停止的跡象,目前全球醫藥行業的總收入已經接近1萬億美元,且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增長。本文依據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市場影響,統計出了2016年世界十大製藥公司。10.
  • 藥企漲薪了!默沙東、輝瑞、楊森等調薪,行業漲幅超10%
    不僅僅是默沙東,據健識局了解,拜耳、輝瑞、阿斯利康等多家跨國藥企近期都紛紛調整了薪酬方案。事實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公司的銷售額都受到了部分程度的影響。然而,醫藥已長期被視為抗周期性行業。比例約在6—8%大批藥企調整薪資穩軍心就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不少藥企取消了學術會議,醫院拜訪也受到限制,這對於一線的醫藥代表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不能完成KPI已成大概率事件。據健識局了解,已有多家藥企上調了薪資比例。
  • 研發投入最多,這十家藥企榜上有名
    今日,「FierceBiotech」公布了2019年研發投入最多的10大藥企名單。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與讀者分享這些大型藥企在研發投入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布局。公司:羅氏(Roche)研發投入:120.6億美元研發投入佔銷售額比重:19%羅氏一直是研發投入最多的大型醫藥公司之一。該公司今年的研發投入蟬聯榜單頭名,與去年相比增加了6%。
  • 醫藥健聞周刊|生物醫藥史最大筆股權投資完成;默沙東CEO稱研發中的...
    >百濟神州完成20.8億美元註冊直接發行日美歐23家藥企成立研發抗生素的基金強生、雅培、沃博聯發布財報跨國藥企強生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談醫療創新。新冠疫情防控強生新冠疫苗將開始人體試驗。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表示,計劃下周開始對其實驗性冠狀病毒疫苗進行第一次人體研究,爭取明年初開始將疫苗上市。該公司還計劃在更多國家開展研究。更明確的測試最快將在9月份進行。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143家藥企半年報、醫保目錄、拼多多
    除了Valneva之外,英國政府已經於許多藥企達成協議開發新冠疫苗,包括BioNTech、輝瑞、強生和Novavax。輝瑞新冠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出現副作用,目前仍在調查暨上周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因受試者出現不良反應暫停臨床試驗後,本周,輝瑞的新冠疫苗也出現了波折。
  • 輝瑞/諾華夾擊 禮來CDK4/6新藥如何脫穎而出?
    因為禮來公司的研發進度相對於輝瑞公司的palbociclib以及諾華公司的ribociclib都慢。如今,公司最新公布的一項abemaciclib的臨床I期研究中似乎解釋了FDA如此看重該藥物的理由。CDK4/6抑制劑類藥物是通過阻斷腫瘤細胞中增殖的關鍵通路來組織腫瘤細胞生長的。
  • 西安楊森首次探索網際網路醫院 跨國藥企爭相布局數位化醫療打通患者...
    跨國藥企爭相布局 「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巨大改變,它在很大程度上了影響了患者獲取醫療服務的途徑,在中國直接激發了人們對數位化醫療的強烈需求。」 安思嘉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