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看動物世界,我感嘆生命的多姿多彩和偉大,同一個地球竟然演化出了不同的生命形式。漸漸的我知道這是因為地域和氣候的不同,施加給生物的生存壓力不同,進而生物在進化樹上分化演變。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大部分動物如鳥綱、哺乳綱等,只要是雌雄兩態都是雄性個體長的更好看。

最具代表的如鳥綱雞型目(孔雀、錦雞、家雞等)這一目中的鳥雄性都是體態雄健優美,色彩豔麗。還有貓科中的獅子,雄獅健壯優美等等大自然中到處都有這種現象。


先從生存壓力上看,其實這是一種中性突變,對生存沒有幫助但有利於繁殖,就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了。各種花裡胡哨顏色非常好看且對生存沒有幫助,但是雌性喜歡。這個叫秀戰績,一個物種有能力演化出一堆好看的外觀,這說明這個物種在食物鏈裡混的很好。最典型的對比就是老虎和獅子,它們是同屬不同種,血緣關係非常近,雖然有生殖隔離但可以繁殖出不育的後代。獅子是社會性動物,母獅負責群體性捕獵-沒有食物壓力,公獅負責守護領地-沒有生存壓力,最終在它們的領地內是沒有任何天敵和生存壓力的,有人說人類是所有生物的天敵,但人類對獅群演化上的影響無論從時間上還是從數量上都是非常小的,當我們真正對它有影響的時候,就是獅子滅絕的倒計時。老虎是獨行性動物,同樣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不同的是老虎時刻面臨食物匱乏導致的生存壓力。這樣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在食物鏈混的好,才會演化出漂亮的外表。

有個問題隨之而來,為什麼雌性生物沒有進化出優美的外表?任何一種生物都有一個終極目標,就是繁衍後代,並且是儘量多的去繁衍後代。在生殖層面,一個雌性動物一生的卵子數是非常有限的,雄性的精子數卻是無法估量的,物以稀為貴在自然法則中也是適用的。所以雄性要儘可能的討得雌性的歡心甚至更多雌性的歡心,才能儘可能多的繁殖出後代。反過來如果雌雄兩態的外觀對換,必然會導致單個雌性儘可能多的去佔有雄性,但卵子數有限,大量雄性的生殖能力被浪費,久而久之這種生物必然會消亡。
以上兩點是本人的拙見,有的網友會問我,人類這麼成功的生物怎麼是女性比男性好看?這是一個假象,看看同時30歲的男性和女性你就能發現,男性的容貌衰老的很慢,女性過了26歲就會快速衰老(沒生過孩子的也是一樣)。這也表明人類在食物鏈中混的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