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獎的現場頒發,今年又有哪些不同尋常的人物,與我一睹風採

2020-12-04 時如水水如時

在2012年的莫言熱,這一國內外文學熱潮中,莫言的諸多作品在書店售罄,名氣大震,但對於追求極致的文學創作快樂的莫言來說,確實是一種肯定,方才想起一部關於諾獎主題的電影,主人公說,「我的心中五味雜陳,一方面,我感到非常榮幸,另一方面,這又讓我感到痛苦,身為一名藝術家,接受這樣的冊封,感激他們決定了我創作生涯的結束。」後來老梁評書時也說一個敢寫一個敢看,這也是比較透徹的解讀了,魔幻現實主義,莫言曾說中國的文學未來要問劉慈欣。一部生活劇中的魔幻確實加以借用了科幻「現實」。

由於2018年因受性醜聞事件所累文學獎沒有發放,所以這次的諾貝文學獎是「兩屆齊發」,這也就說明將會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起發表獲獎感言,其中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波蘭小說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則成為2019年的文學獎得主。

諾貝爾和平獎是五個諾貝爾獎中的一個。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和平獎應該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說起諾貝爾和平獎,接觸最早的也就是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了,處於冷戰時期的蘇聯和美國,因為這個人的政策緩和了世界格局。如今,201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上,期待已久的川普與諾貝爾和平獎「失之交臂」,川普要鬱悶了。今天諾貝爾頒獎儀式隆重舉行,川普念念不忘的和平獎,被頒給了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阿里,川普估計又要抱怨一番。

在這裡,更加期待中國的科學家能夠頻繁的斬獲諾貝爾獎!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人力、物力、財力應該都可以滿足中國人在各科學領域的探索了!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學科的建設,以及優良的生源,沒有理由不出現諾貝爾獎獲得者,相信未來可期!這不是瓶頸也並不是難得的窗口期,這是對於民族,對於祖國的自信。

在社會高度依賴電力的時代,移動電源就脫穎而出,在吉野彰看來,鋰離子電池未來10年仍將主導電池行業,但新技術的開發與崛起也將不斷強化行業的估值與前景。未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可能達到目前的1.5倍至2倍左右,這意味著電池會變得更小。「這樣就減少了材料,從而降低成本,但材料成本也不會有顯著的下降。」他說道,「鋰離子電池成本的降低幅度最多在10%至30%區間,想要讓價格減半是比較困難的。」化學獎得主之一的約翰·古迪納夫,是最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為現代鋰電池做出先驅性貢獻,被業界稱為「鋰電池之父」。即使97歲高齡,他仍然奮鬥在科研一線。不乏想起中國天才的夢的實現,解決困擾百年的難題,通過雙層石墨烯晶格的構造,縮短電源1/4時間。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給迪芙洛等三位學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埃絲特·迪弗洛和麥可·克雷默,以表彰他們在貧困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他們用了近20年時間,深入非洲、東南亞等貧困地區,通過對比實驗研究對抗貧困最有效的方法。眾所周知,如今的非洲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原始部落,他們拒絕改變,依舊靠山吃山,考海吃海,過著不均勻的生活,雖然他們的小型社會競爭並不激烈,比較團結,但是外人多少會有些惋惜,這種狀況和環境也使得疾病多發,且不能很好的遏制住。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威廉·凱林、彼得·拉特克利夫以及格雷格·塞門扎現身,此獎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可用性,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腫瘤再添力證。 這如同對人類細胞的作用機理進行更深一層的發現,並加以合理運用,希望對之後的癌細胞的有效遏制有奇效,戰勝人類最大的敵人,基因突變產生的癌細胞,源自人體本身的敵人,是最大且最危險的敵人,癌症的低齡化趨勢,讓人們更加的重視它。

相關焦點

  • 2019諾貝爾獎從今日起陸續揭曉 今年很有看頭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2019諾貝爾獎從今日起陸續揭曉,今年很有看頭今年文學獎將史無前例地揭曉2位得主,因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止評選,頒獎順延到了今年。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又來了。在今年第一個諾獎頒發之前,一睹獎項看點。諾貝爾獎官網截圖文學獎:「中國卡夫卡」上熱門榜今年文學獎將史無前例地揭曉2位得主,因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止評選,頒獎順延到了今年。
  • 諾貝爾基金會:今年將頒發2018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
    中新網3月5日電 據外媒報導,諾貝爾基金會5日表示,瑞典學院今年將頒發2018年和201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資料圖:2017年諾獎現場。2018年,受性侵醜聞影響,瑞典學院決定不頒發諾貝爾文學獎。此後,瑞典文學界組成名為「新學院」的組織,自行頒發文學獎。2018年10月,來自法屬瓜德羅普的女作家瑪麗斯孔戴(Maryse Condé)獲獎。
  • 閒聊,寫在諾獎頒發之際
    最近是諾貝爾獎頒發之際,網上有很多關於「中國為什麼很少有諾獎獲得者?」的討論。今天,我從一個有過科研經歷的90後的視角出發,來閒聊一下兩個常見的問題。1、為什麼中國在貧困的時候能搞出原子彈,現在很難拿到諾獎?科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現在的社會背景與上世紀60年代大不一樣,高知人才的選擇也不一樣。
  • 一年又一年,諾獎跟我有關係麼?
    點擊上圖下單「改變世界的人」主筆|苗千「諾貝爾獎又沒發給我,這事跟我有關係嗎?今年有4位女性獲得諾貝爾獎,可以說又達到了一個小高潮。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本期有關諾貝爾獎的封面上只選擇了這四位女性獲獎者。有讀者評論說,我們報導的所謂「改變世界的人」,可以說是「改變世界的女人」——確實有這方面的用意——只要你關注今年的諾貝爾獎,就不會再忽視女性科學家的重要性。女性在人類社會中的角色和重要性,正在發生著重要轉變。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將聚焦哪些領域?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2019年,所有諾貝爾獎和運營費用的總金額為1.09億瑞典克朗,這高於正常水平,因為當年頒發了兩個文學獎(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推遲至2019年頒發)。02 經濟學獎將花落誰家?多個獎項或預測潛在候選人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會被誰摘得?
  • 第 30 次搞笑諾獎公布,今年有 5 個中國老哥獲獎……
    與諾獎相比,搞笑諾獎每年的頒獎儀式更像是大 party,既有頒獎,也有戲劇,還有脫口秀以及扔(紙)飛機。每年頒發的 10 個獎項,除對標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和平、經濟和文學等獎項之外,還包括其他隨機的細分獎項,年年花樣翻新。
  • 諾獎黃金周來了
    早在5月,拉斯克獎宣布取消今年的獎項,本年度的被提名者,會自動轉入2021年的提名名單中。拉斯克獎始於1946年,每年授予在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因其很多獲獎者此後會獲得諾貝爾獎,因此被譽為 「諾獎風向標」。
  • 知乎成諾獎第二現場眾領域大咖現身解讀硬核科研
    今年,知乎繼續攜手中國科普博覽舉辦「2019諾貝爾獎巡禮」圓桌,邀請高校、科研院所的一線研究人員和科普機構,為科學愛好者帶來「諾獎第二現場」,聚焦前沿科學,通俗解讀諾獎,分享科學的樂趣。2019年的諾獎 從細胞呼吸開始聊今年諾貝爾獎的生理學或醫學獎項,授予了威廉·凱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及格雷格·塞門扎,用以表彰他們在理解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機制中的貢獻。
  • 不能以頒發諾獎來評判理論物理是否進步
    不能以頒發諾獎來評判理論物理是否進步:諾貝爾物理學獎在一般人心目中有至高學術地位,但它畢竟是人設,人設就有可能出錯,特別是沒有打開宇宙奧秘之前。試問宇宙奧秘尚且不知,你這個理論物理諾獎怎麼發?怎麼發都會有錯,因為誰心中都沒有宇宙奧秘的標準與答案。
  • 不能以頒發諾獎來評判理論物理是否進步
    不能以頒發諾獎來評判理論物理是否進步:諾貝爾物理學獎在一般人心目中有至高學術地位,但它畢竟是人設,人設就有可能出錯,特別是沒有打開宇宙奧秘之前。試問宇宙奧秘尚且不知,你這個理論物理諾獎怎麼發?怎麼發都會有錯,因為誰心中都沒有宇宙奧秘的標準與答案。
  • 諾獎黃金周,知識分子來了
    早在5月,拉斯克獎宣布取消今年的獎項,本年度的被提名者,會自動轉入2021年的提名名單中。拉斯克獎始於1946年,每年授予在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因其很多獲獎者此後會獲得諾貝爾獎,因此被譽為 「諾獎風向標」。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2019年,所有諾貝爾獎和運營費用的總金額為1.09億瑞典克朗,這高於正常水平,因為當年頒發了兩個文學獎(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推遲至2019年頒發)。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天體物理學5年3次獲諾獎
    隨著人類開始尋找系外行星的計劃開啟,我們可能最終會找到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這個永恆問題的答案。現場連線獲獎者:進入科學領域是因為被深深吸引諾獎委員會在新聞發布會現場電話連線了獲得者之一詹姆斯·皮布爾斯。他接到電話的時候仍然掩不住欣喜,很快平靜下來,並回答了現場記者的提問。
  • 2019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入選名單 獲獎名單預測
    2019今年文學獎將史無前例地揭曉2位得主,因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止評選,頒獎順延到了今年。  文學獎:「中國卡夫卡」上熱門榜  今年文學獎將史無前例地揭曉2位得主,因為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停止評選,頒獎順延到了今年。
  • 諾獎得主40多篇論文作假?諾獎背後的風起雲湧
    近日,2019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的得主之一格雷格 塞門扎(Gregg 由人締造的科學奇蹟——諾獎評選流程 諾獎的評選流程被分為2個主要的階段:提名和評選 提名階段:在諾獎頒發的前一年9月,由諾貝爾委員會向各個領域的傑出代表性人物送出
  • 天體物理再贏一次:三位物理學家因發現「黑洞」獲今年諾獎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今日揭曉:弗洛伊德「陪跑」該獎32次
    這一獎項是最具威望的醫學研究獎項之一,其不少研究成果對於普通人來說也都是「如雷貫耳」:青黴素、試管嬰兒、生物鐘……從獲獎的研究成果中,不難一窺逾百年來醫學發展的軌跡。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12月10日,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2020-08-31 0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時佔祥 全球醫生組織 諾獎風向標
  • 諾獎大預測: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會頒給誰?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林風 (安陽工學院)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今年的諾貝爾獎將自2019年10月7日起在瑞典皇家科學院陸續公布。諾貝爾獎儼然成為了科研界的狂歡,其中將於北京時間10月9日(周三)17:45分公布的「最正統」的諾貝爾化學獎尤甚。
  • 今年又有華人獲諾獎?機構公布諾獎預測名單兩位華人在列
    9月22日消息,每年湯森路透發布的2016年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得主名單已經出爐。自2002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引文桂冠獎名單這次再推24位科研精英,值得注意的是,有兩位華人科學家位列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