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料:「海底森林」紅樹林(圖)

2021-01-09 搜狐網

  熱帶、亞熱帶濱海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和喬木植物群落,大部分樹種屬於紅樹科,如紅樹、木欖、紅茄冬、海蓮等喬木,桷木果、老鼠筋等灌木,其樹皮多含丹寧,材質大多顯紅色,故生態學上通稱為紅樹林,海南當地人稱"蓬蓬樹",素有"海底森林"之美稱。另外紅樹族譜裡還有露兜草、刺桐、草海桐、椰子、水椰等等。

轉自搜狐

  世界上紅樹有23科81種,海南有23科41種,其中8種為海南獨有。紅樹最高者達10米,很多種紅樹屬於"胎生植物",即紅樹的種子常在母樹上發芽,胚軸突出果外成一長棒狀,墜入海灘淤泥繁殖。紅樹的根部十分發達,且生長形態奇特,密密交錯的氣根猶如"雞籠罩";多數紅樹林長有特殊的呼吸根,內部以海綿狀的通氣組織貯存空氣。

轉自搜狐

  漲潮時分,紅樹林的樹幹被潮水淹沒,只露出翠綠的樹冠隨波蕩漾,成為壯觀的"海上森林"。乘小舟深入林中可以看到林中各種候鳥和水鳥如白鷺、海鷗、水鴨展翅其間,水中又是魚類、貝類、蝦、蟹、海青蛙的家園。

轉自搜狐

  紅樹是熱帶海岸的重要標誌之一,能防浪護岸,又是海洋生物繁衍棲息的理想場地,紅樹本身具有重要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其生態環境和水上風貌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轉自搜狐

  海南島海口市白沙門(極少量)、瓊山市東寨港、三亞市三亞河和青梅港、文昌市清瀾港和後港灣、萬寧市石梅灣(水椰林)、儋州市光村鎮,中國廣東、廣西、福建、香港、臺灣以及世界上熱帶地區的沿海岸邊也有大量紅樹林的分布。

轉自搜狐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資料數據混亂、五花八門 紅樹林前遊客犯暈(圖)
    有獎評新聞 導遊小符面對保護區內數據內容不一的簡介牌一頭霧水  海口晚報網2月27日訊:  「園區簡介上明明寫著保護區內紅樹林植物17科28種,佔中國紅樹林植物總種數37種的75.7%,還有半紅樹林植物20科30種……」「不是呀,導遊這還有一塊簡介牌上是說該區內紅樹林有23科41種……」遊客的種種質疑讓導遊小符犯了難,自己的講解資料是源於海口市旅遊局2004年10月編制的最新《海口導遊詞》,而保護區內兩塊內容不一的簡介牌更是讓人一頭「霧水」,如此多的資料數據讓導遊如何向遠道而來的遊客正確介紹
  • 紅樹林保護修復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難?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受訪者供圖潮漲時沒進海裡,潮退時浮出水面——長在陸地和海洋過渡地帶的紅樹林,是一種奇特的生態系統。「海岸衛士」「海洋綠肺」「海上森林」……作為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紅樹林能防風消浪、淨化海水、固碳儲碳,還能維持生物多樣性,也因此擁有許多譽名。
  • 國際海洋日|走進「海岸衛士」紅樹林
    紅樹林 資料圖我國處於世界紅樹林分布區北緣,國家林草局溼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在媒體採訪中表示,目前全國50%多的紅樹林面積都納入了保護範圍,高於全球25%的平均水平。根據人民網數據,中國現有紅樹林面積約2.9萬公頃,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我國紅樹林面積經歷過先減少後增加的發展過程。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
    面對紅樹林退化和面積減少的威脅,數據禾倡議——留住「海上森林」,我們可以做得更多。紅樹是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海岸潮間帶灘涂淺灘上的稀有木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北緯25°~南緯25°之間。雖稱「紅樹」,但它並非紅色,本是綠色,有些名字只因人類可從其富含丹寧的樹皮中提煉紅色染料。人們通常說的紅樹林則指的是紅樹及其生境共同構成的生態系統。
  • 紅樹林—中國海岸的兩棲植物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海潮退後它們屹立在海邊,是「海岸森林」。海潮漲時它們被海水淹沒,僅樹冠露出水面,成為「海上森林」。有時海潮過大,它們會完全淹沒在大海裡,成為「海底森林」。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陸地與海洋交界的海岸潮間帶灘涂上,由木本植物組成的喬木和灌木林統稱為紅樹林。為什麼紅樹林看上去不紅,偏偏稱為「紅」樹林呢?
  • 【美麗北海生態行】「海上森林」 紅樹林擦亮北海生態、科普、休閒...
    封面新聞記者 文康林  11月25日,「美麗北海生態行·網絡媒體看北海」採訪團一行第八站走進金海灣紅樹林生態旅遊區,探訪紅樹林的保護情況。
  • 紅樹林保護修復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難?
    北海金海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飛鳥成群。受訪者供圖潮漲時沒進海裡,潮退時浮出水面——長在陸地和海洋過渡地帶的紅樹林,是一種奇特的生態系統。「海岸衛士」「海洋綠肺」「海上森林」……作為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紅樹林能防風消浪、淨化海水、固碳儲碳,還能維持生物多樣性,也因此擁有許多譽名。近年來,由於沿海地區開發強度加大,大規模圍填海造成濱海溼地喪失,加之近海海水汙染、過度捕撈等,我國紅樹林面積銳減。生態文明建設的號角下,紅樹林保護修復提速。
  • 海南東寨港四季常青的熱帶森林,為什麼被稱為紅樹林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類型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地處海南省東北部,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海口最重要的綠色景觀與生態保護屏障,生長著中國成片面積最大、種類最齊全、保存最完整的紅樹林,被譽為「海口之腎」,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 颱風之下的紅樹林:海岸線上的陸戰隊
    紅樹林也不例外,由於生長在海岸,根系往往泡在海水之下,如果遇到漲潮,海水甚至能淹沒樹冠,因此被不同地區的人們稱為「海上森林」、「海底森林」。例如,中國海南省文昌市的八門灣紅樹林,漲潮時大部分樹冠淹沒海水之中,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森林。
  • 巨藻缸 揭開海底森林面紗圖
    >圖片來源:TVBS新聞  到海生館尋奇,新館的巨藻缸,是讓人印象深刻的硬體設施,不只號稱世界第一高,優越的景觀,讓遊客輕易觀賞有如海底森林的加州巨藻群,而一旁的解說員也幫神秘的巨藻解密,讓遊客進一步了解巨藻原來跟我們的生活那麼接近。
  • 世界海洋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能在海水中生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防風消浪、保持土壤、淨化海水、儲碳固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國處於世界紅樹林分布區北緣,目前已將50%以上的紅樹林納入自然保護地範圍,遠超25%的世界平均水平。
  • ​海蝕地貌的形成與紅樹林(含短視頻)
    潟湖既接受波、潮、流帶來的近岸海底物質,又有河流攜帶的入湖物質。由於長期堆積,潟湖逐漸淤淺,直至湖盆全部充填。潟湖沉積常以細粒物為主,富含有機質,在細粒泥質沉積物中可夾有沙質層,主要是風暴潮帶來的。19世紀以前,海岸地貌的研究處於地形描述和積累資料的初始階段。1919年,D.W.詹森的《海岸過程和海岸線發育》,開闢了海岸地貌的專門研究。20世紀40年代以來,海岸地貌研究進入動力機制研究階段。
  • 樹木傳奇|紅樹林:海岸線綠色衛士
    推薦詞 生長在熱帶、亞熱帶萬裏海岸線上的紅樹林,以其獨有的生長特性,穩定的生態系統,頑強的防風消浪功能,雄偉奇特的海上森林景觀,被人們稱為綠色海岸衛士。 樹木檔案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一種由紅樹植物組成的森林。紅樹林植物有多個種類,多為紅樹科,還有梧桐科、大戟科、馬鞭草科、紫金牛科、海桑科、棕櫚科等科植物,我國有30多種。紅樹的胎生現象、耐鹽現象、皮傷後呈紅色的現象是其獨有的特性。在我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也有一些種的分布。
  • 廈門首個紅樹林科普館開放 位於下潭尾紅樹林公園
    孩子們在主題館內認識紅樹林。  廈門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戴舒靜 圖/張奇輝) 昨天,我省面積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四大主題展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我市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市民不僅可以來此休閒,還可深入了解「海岸衛士」紅樹林。  昨天上午,作為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配套活動,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在位於馬巷鎮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正式啟幕。
  • 6月8日世界海洋日:聚焦海岸衛士「紅樹林」
    由於漲潮時被海水部分淹沒,僅有樹冠露出水面,紅樹林因此被稱為「海上森林」;有時完全淹沒,只在退潮時才露出水面,所以也有人稱它「海底森林」。這種奇特的植物,就是生長在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紅樹林。從外觀看,紅樹林跟陸地上的森林沒什麼兩樣,也是綠色的。而實際上,它們是「心紅表不紅」。
  • 明明是綠色的,紅樹林為何叫紅樹林?
    漲潮時,很多紅樹林被淹沒在水裡,又被稱為「海上森林」。圖片來源:福田紅樹林保護區紅樹林明明是綠色的,為何叫紅樹林?據說許多年前,馬來人在伐木作柴時發現裸露的木材呈現紅色,就連砍刀的刀口也變成紅色,於是利用木欖的樹皮提取紅色染料,紅樹林其此得名。
  • 廈門市首個紅樹林科普館開放 位於下潭尾紅樹林公園
    昨天,我省面積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四大主題展館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我市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市民不僅可以來此休閒,還可深入了解「海岸衛士」紅樹林。  昨天上午,作為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配套活動,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在位於馬巷鎮的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正式啟幕。
  • 第四屆海洋知識競賽92:紅樹林是一種什麼植物
    507.紅樹林是一種什麼植物?有何特點?在我國如何分布?紅樹林是一種生活在海水中的森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及河口潮間帶特有的植被。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枝繁葉茂的紅樹林更是鬱鬱蔥蔥。紅樹林根系發達,盤根錯節屹立於淤泥之中。它具有革質的綠葉,油光閃亮,潔淨如洗。紅樹具有出汙泥而不染的品格,當漲潮時它們被海水淹沒,有的只露出樹冠在水面搖曳,仿佛在海面上撐起一片綠傘。
  • 解密| 紅樹林的「生態密碼」
    今年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這一天,一次關於紅樹林的隨堂測試正在進行……劉博士紅樹林是紅色的嗎?哪裡不太對,但又說不上來。蟹無敵(招潮蟹)劉博士紅樹林生長在哪裡?吸附重金屬圖上數據為IUCN和WWF聯合發布。
  • 神秘紅樹林走進世園植物館
    圖為世園會植物館紅樹林效果圖。(李瑤)  本報記者李瑤  即將到來的2019北京世園會,將是一場奇花異草的大聯展。  作為世園會核心場館之一,遊人還將在植物館看到首個北方溫室紅樹林。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潮間帶灘涂上的喬木和灌木森林的統稱,是分布在三種生態系統邊界上的特殊森林。植物館將再現紅樹林適應海潮漲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鹽等特徵,展示紅樹林作為海岸衛士和地球之肺的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