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類型的溼地自然保護區,地處海南省東北部,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海口最重要的綠色景觀與生態保護屏障,生長著中國成片面積最大、種類最齊全、保存最完整的紅樹林,被譽為「海口之腎」,199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線之一;2012年,被《森林與人類》雜誌評為中國最美20處森林之一。
紅樹林名字的由來
紅樹林或許是自然界最名不副實的森林,明明是四季常青,卻被叫作「紅樹林」。其實,這些樹木富含一種叫作單寧的特殊成分,樹幹或樹枝斷裂後,便會氧化成紅色,由此得名紅樹林。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四種紅樹林
白骨壤
被稱為紅樹林先鋒樹種,為灌木或小喬木,因其莖稈呈白色而得名。根系發達,分布在土壤淺層的水平根系寬度相當於其樹冠的3~5倍,能廣泛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具有發達的指狀氣生根,適宜生長於貧瘠的沙質裸露潮灘上。
紅海欖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有支柱根,支柱根發達。是紅樹林的代表紅樹植物。樹皮灰褐色而光滑,葉寬橢圓形,先端具芒尖。我國雷州半島及海南島沿岸等有分布,生於海岸泥灘上。樹皮含單寧,供藥用,或作染料。
秋茄樹是紅樹林中的常見品種,果實形狀似筆,成熟後跟茄子非常相似。一般從林外看,樹林呈翠綠色,樹木高度相差無幾,秋茄樹層通常高1.5-6米,最高可達10米。在紅樹林中是常見種類,也是最能夠耐寒的種類。
無瓣海桑為海桑科海桑屬喬木,原產孟加拉國,為紅樹林群落的一員,守衛在海岸,發揮著維持地球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作用。屬喬木,主幹圓柱形,有筍狀呼吸根伸出水面,生長於海岸灘涂,較耐低溫,耐水淹,對土壤適應性強。
紅樹林主要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有「海陸使者」「海岸衛士」「海水淡化器」等稱號,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紅樹林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一筆寶貴財富。木欖、銀葉樹、白骨壤、老鼠簕、海杧果、海漆、黃槿等紅樹植物均含有萜類、多糖和生物鹼等化合物,具有抗愛滋病、抗腫瘤、抑菌和抗氧化等活性,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紅樹科植物的單寧是優質的鞣料和染料,另外還具有景觀生態價值、溼地系統營造價值、風險及汙水去除價值、降低赤潮發生頻率、自身藥用價值、經濟用材價值等等。
保護紅樹林就是保護我們人類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