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類星體有史以來最強風

2021-01-21 呂氏大其

科學家們第二次看了一個奇怪的物體,發現了有史以來探測到的最強風,它吹走了一種叫做類星體的特殊黑洞。

當超大質量黑洞加速某些粒子時,類星體就形成了,它無法吸收得如此劇烈,以至於當它們以明亮的噴射狀結構從黑洞射出時,它們幾乎達到光速。類星體通常還會產生能吹過周圍星系的風,從而減少恆星的形成。但是,直到現在,科學家還從未見過如此強大的類星體風。

「雖然高速風先前已在類星體觀察到,這些已經薄纖細,僅攜帶大量的相對較少,」莎拉·加拉格爾,在加拿大西部大學和新的研究主要作者的天文學家說,大學生命。「相比之下,該類星體的流出物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沿著巨大的質量掃掠。這種狂風極為強大,我們不知道類星體如何發射出如此巨大的東西。」

新近研究的類星體,科學家稱之為SDSS J135246.37 + 423923.5,是由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產生的,該黑洞的質量超過太陽質量的80億倍,或者是太陽中心黑洞質量的2000倍。根據團隊的計算,我們是自己的銀河系。

這個類星體最初是由一個名為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的項目發現的,該項目產生了巨大的宇宙圖,並由位於夏威夷毛納基亞頂上的Gemini North望遠鏡進行了重新研究。這項新研究背後的團隊還需要應用一種最新開發的技術來分析這種類星體,科學家將這類物體產生的數據中的特徵稱為寬吸收線類星體。

「我們感到震驚-這不是新的類星體,但是直到團隊獲得雙子星座光譜之前,沒人知道它是多麼的驚人。」這項新研究的合著者,俄克拉荷馬大學的天文學家Karen Leighly說道,在同一份聲明中說。「在我們的團隊開發我們的方法並獲得我們需要的數據之前,這些物體太難研究了,現在看來它們可能是最有趣的大風類星體了。」

基於此分析的計算結果表明,該特定物體正在產生科學家們檢測到的最強大的類星風。這種現象特別引人入勝,因為科學家認為,這種風在雕刻圍繞結構的星系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研究人員希望這種類星體不是唯一的一種。這項新研究的第一作者,俄克拉荷馬大學的研究生Hyunseop Choi說:「我們不知道我們尚不知道的類星體目錄中還有多少這些非同尋常的物體。」相同的聲明。「在我們的調查中,可能會有更多這類類星體具有強大的外流。」

相關焦點

  • 望遠鏡發現最強類星體噴射流 能量超銀河系百倍
    舉報 核心提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
  • 臺灣天文學家發現這顆類星體,是迄今已知紅移最高的類星體之一!
    來自我們中國臺灣的天文學家利用斯巴魯望遠鏡對一顆名為PSOJ006.1240+39.2219的高紅移類星體進行了光譜觀測,其觀察結果發表在《arxiv》上,提供了對這個類星體本質的更多洞察。
  • 中國科學家發現宇宙最亮類星體
    以中國天文學家為主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一顆430萬億倍太陽光度、中心黑洞質量約為120億個太陽質量的超亮類星體。據悉,這是人類目前已觀測到的遙遠宇宙中發光最亮、中心黑洞質量最大的類星體。它的質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現有理論模型很難解釋它在宇宙形成早期如何迅速地長大。
  • NASA用哈勃望遠鏡觀測到了橫掃星系的類星體「海嘯」
    一組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獨特功能,發現了宇宙中有史以來最強勁的能量外流。它們從類星體發出,像海嘯一樣橫掃星際空間,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嚴重破壞。類星體是非常遙遠的天體,釋放出異常巨大的能量。
  • 天文學家發現已知最亮的類星體
    引力透鏡發現了宇宙早期大量恆星形成的區域 經過數十年的搜索,哈勃望遠鏡發現了一顆亮度為太陽6*10^14倍的類星體——早期宇宙中觀測到的最亮的類星體。
  • 類星體的能量之謎
    單看光學圖像的觀測結果,並不能發現它們的特殊性。而最初發現它們的特殊性,要歸功於射電天文學以及光譜觀測的進展。20世紀50年代,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展起來的雷達探測技術被用於天文學研究。天文學家發現,有些天體能發出非肉眼可見的射電波段輻射(即無線電波),這類天體被統稱為射電源。
  • 類星體是什麼,為何說它比黑洞還強?堪稱宇宙最強星體
    黑洞被發現之初天文學家們紛紛直呼不可思議,威力最強的星體,被人類形象地稱為「宇宙最強星體」——類星體。,從名字就可以知道,它和其他星體非常形似,但又不是,根據這些特性,天文學家將它命名為「類星體」。類星體存在於遙遠的其他星系中,與人類相隔甚遠,並且它是目前發現的最遠距離的星體,但類星體本身帶有超高的光亮,以至於在遠距離下人類依舊能夠觀測到,它的體積相較於其他天體來說要小得多,但小小的身軀蘊含巨大的能量,它的威力遠遠大於其他星體,比星系還要大,釋放的能量大到讓人無法想像。
  • 發現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6.7億年
    宇宙從誕生到發出第一束光歷經了數百萬年時間,接著恆星開始形成、聚集成星系,然後星系氣體與塵埃圍繞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旋轉,形成整個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類星體。最近,天文學家再觀測到當今距離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的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僅6.7億年,打破了3年前的最遠類星體記錄。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非常非常遙遠的星系裡…… 天文學家周二宣布,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黑洞和類星體的年齡超過130億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黑洞和類星體,這讓天文學家對早期宇宙中巨大星系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類星體流出物,星系形成過程的絆腳石
    利用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獨特功能,一組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有史以來最具能量的流出物。它們來自類星體,像海嘯一樣穿過星際空間,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巨大破壞。  在黑洞吞噬物質的過程中,熱氣體環繞著它並發出強烈的輻射,從而形成了類星體。在黑洞附近的炙熱輻射壓力的驅動下,風將物質從星系中心推離。這些流出物加速到驚人的速度,只有光速的幾個百分點。
  • 天文學家檢測到迄今為止最遙遠的類星體,已超過130億光年
    它被命名為J0313-1806,是距地球130億光年遠的類星體,完全形成,中心處有一個巨大的巨大超大質量黑洞,並且以巨大的速度攪動新生恆星-僅在大爆炸之後的6.7億年。 由亞利桑那大學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甚至發現了類星體熱的證據,它以光速的20%從J0313-1806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吹來。
  • 最新證明:黑洞驅動的類星體,能夠撕裂星際空間,阻止恆星形成!
    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獨特能力,由維吉尼亞理工大學Nahum Arav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宇宙中有史以來最高能量的射流。這些射流出來自類星體,撕裂星際空間,類似於地球上的海嘯,對類星體所在的星系造成了嚴重破壞。類星體是遙遠星系中明亮而緻密的核心,類星體亮度可以達到宿主星系(通常由數億顆恆星組成)的1000倍。
  • 抱歉,天文學家並沒有發現早期宇宙中最亮的類星體
    這是一個由超大質量黑洞驅動的類星體,這個天體是迄今為止在早期宇宙中發現的最亮的類星體。在天文學中,有兩種問題需要回答:簡單的問題和困難的問題。簡單的問題涉及到近距離的天體,這些物體數量多且容易看到。困難的問題涉及到那些遙遠而又罕見的天體。而最大的問題是確定宇宙極端發生了什麼。在一項驚人的新發現中,天文學家宣布在早期宇宙中發現了一顆破紀錄的類星體,它的亮度超過600萬億顆太陽。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
    這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亮的超新星。SN2016aps最初於2016年被發現。團隊首先使用夏威夷的全景望遠鏡和快速響應系統對其進行了識別。哈勃太空望遠鏡又進行了兩年的後續觀察。在這段時間內,超新星的亮度僅下降到峰值輸出的1%。因為爆炸發生在很遠的地方,所以它也發生在遙遠的過去。
  • 中國天文學家首次實現類星體幾何距離測量
    中國天文學家首次實現類星體幾何距離測量 2020-01-15 21:25: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海峰 責任編輯:陳海峰
  • 黑洞和類星體,它們讓天文學家感到困惑不解
    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天文學家們一直在不斷地積累證據,證明黑洞不僅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事實上在宇宙中相當普遍。NGC 4258星系中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場銀河煙花表演發生在NGC 4258星系(也被稱為M106星系),這是一個像銀河系一樣的螺旋星系。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黑洞 是太陽質量的400億倍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黑洞最新資訊 > 正文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的黑洞 是太陽質量的400億倍
  • 美國華裔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天文學家在一個遙遠的發光類星體的中心發現了一個特大質量的黑洞,或許有助於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古老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距地球130.3億光年的類星體。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遠的類星體,形成於宇宙大爆炸後的6.7億年後。
  • 類星體「海嘯」!科學家探測到接近光速13%的噴射,來自黑洞
    類星體「海嘯」以超過光速10%的速度在其宿主星系中攜帶著巨大的能量,最近美國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提供了對13個類星體及其外流的觀測,但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夏威夷莫納基亞的國際雙子座天文臺發現了一個更強大的來源,它現在位於「最具能量的類星體海嘯」名單的頂端。
  • 天文學家製作出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
    、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Credit R.White/STScI /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劉霞):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天文學研究所(IfA)天文學家,使用「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S1)提供的數據,製作出了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