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對整個人類文明來說,尋找生命的起源是我們一直探索的主要目標。只是由於年代太過久遠,我們獲得的線索總是十分有限,除了從太空中尋找生命存在的證據之外,人們也試圖從無數地球生物身上獲得答案。
幸運的是,科學家們正在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通過研究動植物的區別,發現它們對鹽分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得出生命起源於海洋的說法。然而,海洋真的是我們的故鄉嗎?這個說法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同時也有一部分人提出了質疑。
根據相關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動物們對鹽分的需求量更大,而植物卻恰恰相反,尤其是哺乳動物們,即便無法像人類一樣輕鬆的得到食鹽,也能夠從其他地方尋找足夠的補給。
比如,山羊往往會爬上堤壩,尋找水壩表面析出的鹽分,而低級的動物們同樣也需要鹽分的支持。科學家們在對比實驗中發現,相比於蜜糖,熱帶雨林中的螞蟻們似乎更青睞於鹽粒。
藉助於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家們得出了一個結論,植物細胞往往只能接受淡水,而動物細胞卻與鹽水擁有獨特的聯繫,這其實與鹽分中的鈉離子有關。
在動物的體液與細胞中,鈉與鉀的比例同樣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所以有觀點認為,動物起初是簡單的細胞,並且生活在鉀高鈉低的水環境中,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變化,才有了鉀低鈉高的大海,為了適應環境,動物們才漸漸開始進化,並且將這種古老的生物信息保留至今。
目前相關研究面臨的瓶頸是,地球上並未廣泛存在鉀高鈉低的水環境,科學家們只能在熱泉中找到類似的條件,因此相關說法表示,最初的生命可能就是從為數不多的熱泉中孕育出來的。
科學家們認為,在更加古老的地層中或許存在更加廣闊的熱泉,那麼生命誕生的時間同樣會被再度提前,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場偉大的變革。探索生命誕生的課題仍在繼續,人們只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早日得到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