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繪本,學習「愛的能力」

2020-11-28 中國教育新聞網

每一個人來到世界,便自然有了「關係」,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身邊事物的關係。經營好各種「關係」是一種基本能力,可以讓人感受到愛和幸福。而這正是「愛與夢想」繪本課程開設的初衷。

課程背景

小學低年段學生處於人生觀和審美觀的形成期,是自我意識、情緒理解、親社會行為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愛與聯結能力的啟蒙階段。具有藝術、審美、樂趣與教育意義的兒童文學——繪本,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有著獨特的價值。

「愛與夢想」課程以繪本為載體,通過講讀、共讀、思考、延展等活動,觸發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讓孩子感受閱讀的快樂,學會尊重、關懷,進而樂于欣賞、表達、溝通和分享。

課程目標

培養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能連續讀完一個繪本故事。可以結合圖文,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大意,並能清晰地說出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及喜歡的原因。

通過讀圖讀文,能獨立思考並提出自己的問題,樂於表達自己對故事的感受,樹立表達的自信心。

在故事共讀與交流中能做到安靜地傾聽,並能夠主動回應他人提出的問題,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

通過對不同風格繪本的閱讀、共讀、想像及思考、討論、延展活動,初步感知繪本的特點,體會繪本的藝術表現之美與創意表達之美。

通過課堂學習,樂於利用校內外圖書資源進行閱讀,養成科學的閱讀習慣。

課程內容

第一模塊:夢想開啟

本模塊用《我喜歡書》開啟閱讀的主題,也用找書活動來完成小組任務,讓學生初步體驗團隊凝聚力和獨特的上課方式。

第1課時:打開繪本。讓未接觸過繪本的學生認識繪本,對繪本產生興趣;讓已有繪本閱讀基礎的學生列出兩個以上繪本的共性。

第二模塊:童心之趣

趣味性是兒童文學的重要特質之一,讓孩子在一系列充滿童趣的繪本故事中體會閱讀的樂趣,自行建構故事的意義。

第2課時:閱讀繪本《一寸蟲》《這不是我的帽子》。通過閱讀繪本,發現並感受一寸蟲和小魚「逃跑過程」的有趣之處。想像繪本故事的結局,並表達自己的觀點。

第3課時:閱讀繪本《一顆超級頑固的牙》。通過繪本講讀和畫面觀察,能夠利用語言複述、用肢體動作表現故事。同時,還可以與閱讀體驗相結合,分享自己的掉牙或拔牙經歷。

第4課時:閱讀繪本《野獸國》。能說出繪本主人公在野獸國的情緒變化,分享自己眼中的繪本故事。

第5課時:閱讀繪本《壁櫥裡的冒險》(選修)。感受一次驚險、刺激、不可思議的冒險,圍繞繪本故事思考、提問和討論,能結合閱讀體驗進行個性化表達。

第6課時:愛想像。發現本課所用繪本在用色和表達方面的特徵,並表達自己的創意想法。

第三模塊:色彩之美

兒童的藝術認識活動是感性化的認識活動,通過一系列繪本故事的感性化閱讀和欣賞,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第7課時:閱讀繪本《小黃和小藍》。理解繪本故事,能回答關於故事內容的提問,能說出閱讀紙片拼貼風格繪本的感受。了解顏色混合改變的知識,嘗試進行拼貼。

第8課時:閱讀繪本《小蠟筆大罷工》。能簡單概括「小蠟筆」罷工的原因,進而理解每種顏色都有各自的作用,並嘗試換一種色彩表達所見。

第9課時:閱讀繪本《紅雨傘》。對小狗的奇幻之旅進行故事續編並試講,同時還要繪製小狗的冒險地圖。

第10課時:繽紛色彩(選修)。閱讀色彩風格鮮明的繪本,能說出對繪本內容、主題、表達等方面的整體感受,並完成學習任務。

第四模塊:創意之妙

創造從模仿開始,欣賞創意繪本,感受創意的魅力。學生要嘗試利用創意手工、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11課時:閱讀繪本《奧古斯汀》。通過觀察九宮格細節來感受繪本《奧古斯汀》敘事風格,理解奧古斯汀在融入新環境過程中的情緒變化。通過細節對比,初步認識著名畫家及其畫作。

第12課時:閱讀繪本《我的連衣裙》。根據畫面提示,大膽猜測小石頭、連衣裙的變化趨勢。續編故事,能畫出自己想像的故事。

第13課時:閱讀繪本《感嘆號》。在共讀、分角色朗讀中感受感嘆號自我發現前後的心情和能量變化,並能創造擬人化的標點符號角色。

第14課時:輕敲魔法樹。觀察、感受四季的變換,能夠辨別出繪本中出現的不同季節。體驗用肢體動作表現畫面變化。小組合作製作魔法樹,能綜合運用本模塊蘊含的創意進行個性表達。

第五模塊:我喜愛的繪本

一學期的繪本學習後,孩子有了不少自己喜歡的繪本,把這些都記錄下來,完成「我喜愛的繪本」小作品,並將喜歡的繪本風格融入其中。

第15-16課時:我喜愛的繪本。與同伴分享喜歡的繪本並給出理由,還可以運用喜歡的色彩和風格創作自己的繪本。

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的主要方式為:教師講故事,以及繪本共讀、自由閱讀、比較閱讀、手工製作、繪畫和分享交流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

1.明確本課程「注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和獨創性理解」的課程定位,重點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個性表達、學會傾聽、樂於交流的素養。避免基於個人片面理解的教學行為,確保目標有效落實,實現學生能力進階。

2.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定位和目標重新設計拓展活動部分。

3.繪本是「大人讀給孩子聽的圖畫書」,但傳達不等于禁錮,切忌用成人需求和標準要求學生。

4.繪本講讀儘量保持持續和連貫,部分設疑即可。故事PPT也不需要將文字放大或覆蓋性添加,避免破壞繪本自身的審美功能,教師講讀時可以使用繪本或製作故事文本手卡。

5.學生可以閱讀紙質繪本,也可以利用平板電腦通過PPT閱讀。教學中要保障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閱讀和理解文本。

課程評價

過程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

1. 通過課堂觀察、平時表現,評價學生在閱讀時的投入度與興趣。具體表現為課堂中對故事的期待、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專注度等。

2. 通過課堂觀察,評價學生思維及表達能力的提升,具體表現為學生能夠對感興趣的故事及畫面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能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提問、討論或分享。

3. 與該課程配套的「學生本」上的記錄是結果性評價。一方面,學生能在學生本中記錄本學期及課外閱讀過的繪本,並給出評價。另一方面,學生能夠選擇喜歡的繪本並分享給他人,並用簡單的繪畫文字記錄。

4. 通過家庭輔助完成任務的方式,實現家校共育促進閱讀。具體表現為:與家長一起去圖書館借閱圖書,並記錄在「學生本」上;在家長的幫助下,錄製一段3分鐘小視頻,列舉部分自己在本學期閱讀過的繪本名稱,並重點推薦一本自己喜歡的繪本。

(作者單位系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

《中國教師報》2019年07月03日第7版 

相關焦點

  • 從小給孩子讀繪本,到底有用嗎?讀童書的3大好處,父母應該了解
    二、提高學習能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學後成為學霸,但考出好成績,並不僅僅在於孩子努力,還需要良好的學習能力。很多繪本能訓練孩子多方面的學習能力。這對孩子看黑板抄筆記、寫作業做試卷時看字審題,都是最基礎的能力要求。更不用說長期下來,對孩子識圖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記憶能力,看圖說話能力、單詞認知學習等方面的提高。而且就像魔雲獸老師說的,從小讀慣了這種密集型繪本的孩子,長大後看到Excel表格,工作圖表什麼的,都沒在怕的。
  • 孩子每天讀繪本,就能提高閱讀能力嗎?別讓努力的假象耽誤了孩子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一直是家長們很關注的問題。我身邊不少媽媽都在堅持陪孩子讀繪本,幾年如一日,為的就是讓孩子愛上閱讀,學會閱讀,好為將來上學打基礎。可是陪孩子讀了上百本繪本,講了無數個故事,孩子真的學會閱讀了嗎?有哪些方法能切實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這是你在給孩子讀繪本,或者教他自主閱讀前應該花時間好好思考的問題。
  • 讀繪本只會照書念?用好 3 個小技巧,寶寶聽了還想聽
    說起得力育兒幫手,不少家長都要提到繪本——能帶孩子認知世界、提升思維能力發展,帶娃一起讀,還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但育兒路上沒有一件輕鬆事。  圖片來源:後臺留言  怎麼讓家長給娃讀繪本更省心、省錢、省力?
  • 讀繪本《奧莉薇》,學習更好的養育女孩
    奧莉薇對弟弟的愛是明顯的,即使嚴厲一點也只是假扮怪物嚇唬嚇唬弟弟,沒有罵弟弟,也沒有打弟弟。家長常常只是關注我們對孩子的愛,事實上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愛更加強烈。我們有時候會因為孩子的一點小錯誤而生氣,而孩子卻非常無私的愛著我們。甚至當我們有點小錯誤時孩子會第一時間安慰我們。奧莉薇對她家的小貓照顧得周到,非常有愛心。
  • 1歲萌娃語言能力超棒,「語言敏感期」抓住機會,每天這樣早教
    1歲萌娃語言能力等同於2歲娃,語言能力影響大腦發育?了解0~3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寶寶語言能力「快速」增強。很多父母說自己家孩子快2歲了還是只能說幾個字,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語言遲緩,父母著急不知如何下手?
  • 讀繪本《卡夫卡變蟲記》:愛與忽略
    而那些被忽略的無奈和悲傷,那些對愛的呼喚和吶喊,是留給父母的,可以讓我們重新去審視和衡量愛的方式。陪孩子讀書的過程,也是一次心靈之旅。每個父母都不會吝嗇對孩子的愛,就像卡夫卡父母的話「我們永遠都愛你,不管你是男孩還是蟲子「。然而,我們常常執著於愛的廣度,卻忽略了愛的深度;我們常常習慣於從大人的視角去看孩子,卻忽略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
  • 何為愛—愛是一種主動的能力
    我們所擁有的東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我們與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少,壓力也越來越大,只剩下了一種不被人所愛的感覺。01 愛是一種能力,需要去學習我們生而孤獨,這個孤獨指的是我們的生命,我們擁有獨立的個體和人格。
  • 《如何提升愛的能力》:擁有愛的能力,和誰結婚都幸福
    文/學乃身之寶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埃利希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指出,現在很多人對愛有誤解:他們認為,愛不需要學習,只要找到一個愛的對象,就可以輕而易舉獲得幸福;他們覺得愛就是如何得到別人的愛的問題。
  • 愛學習不如擅長學習,學霸的「元認知能力」,幫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比起渾渾噩噩的複習和學習,他的效率自然要高很多。最後,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並進行調整。學習有很多方式,同樣是記憶公式和課文,有的人適合大聲朗讀,而有的人憑抄寫記憶。老師只會教會我們大家普遍適用的學習方式,但未必適合自己。提升元認知能力,就是對自己的記憶規律,學習方式,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找到更高效,更適合自己的那個。
  • 英語發音不標準,怕教壞寶貝,還能陪寶貝一起讀繪本嗎?
    「給寶貝讀繪本」和「寶貝通過你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英語繪本更重親子互動,主要還是以培養英語閱讀的愉悅感為目的。能讓寶貝坐在寶媽懷裡,一起動手翻看繪本的親子時光也不過只有幾年,「正音」的任務可以交給親子共讀後磨耳朵的音頻,或者是其他環境和渠道來解決。
  • 被「我愛學習」刷屏了?怎樣才能真的愛學習?
    所以,當一個人學習感到快樂,是因為學習在TA的獎賞迴路上給了溫柔的一擊。在他們的感受裡,學習就是如你玩遊戲/吃美食/看電影/買新衣服……一樣的存在。學霸學習激活了獎賞中心,而學渣則沒有。原因或許在於,學霸學習是享受,是主動的行為;而學渣學習是為了不掛科,是被迫的行為。
  • 沒時間陪孩子學習?派牛聽聽讀書牛3.0來解放父母吧!
    因為聽說它能帶著娃讀繪本、能英語啟蒙、還能跟娃玩遊戲,而我陪孩子的時間著實有限,也無法像艾賓浩斯曲線那樣精準地陪孩子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記憶,和遺忘做鬥爭。再加上剛入了小區的英語群,滿屏都是分級閱讀和自然拼讀,搞得我也很緊張,在網上研究了一陣子以後,入個牛聽聽緩解一下焦慮。
  • 愛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你有嗎?
    但是沒過多久,沒有任何徵兆,就變了,變得愛答不理,變得老死不相往來。所以,到底什麼是愛情,到底要如何判斷對方是不是那個「對的人」呢?如果說第二部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一些溝通技巧、相處技巧去進行提高,那麼我們要修煉的或許是第一部分。很多人遲遲無法走進愛情,可能就是因為不知道愛一個人是什麼樣的感覺,不知道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愛對方。愛是一種能力。
  • 成年人學習能力的背後,最終是思維能力的問題
    /02/ 成年人的高效學習過程就更加離不開思維能力,很多也熱愛學習並進行了學習的人,之所以最後的成效並不明顯的原因,大概率是因為思維能力的欠缺。 第一類思維能力是目標思維。 在學習的開始階段,目標思維就很重要。在信息爆炸知識更新加快的環境下,如果沒有目標的學習,基本上就是「自嗨」:當無法將自己學習目標進行聚焦時,你只能學到很多個領域的皮毛,但這些皮毛無法提升個人的能力形成競爭優勢。
  • 「愛是一種能力,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如何去愛」
    不管怎麼說,如何去愛是一種能力,而我們都需要用心去學習。有些人,自己本來就沒有這種能力,當別人給他指出來的時候,他心裡還很不高興。 俗話說要「虛心」,在感情的世界裡,我們也要學會虛心。不知道該如何去愛一個人,沒有這種能力就勇敢去承認這一點。 這並不丟人。有誰天生就知道該如何去愛一個人呢?大家不都是在戀愛的過程中才漸漸學會了如何去愛。
  • 思維導圖不僅成年人可用,這3種最容易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本文經暖暖媽愛分享授權轉載,原標題《火了這麼久的思維導圖,其中這3種最容易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作者:暖暖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這兩天在後臺收到一位媽媽有點沮喪的留言,說最近老師反映孩子數學不好,希望家長加強孩子數學思維的訓練。比如給孩子5根小木棒,讓他點數。
  • 14個月萌娃語言能力超強,在家這樣教0-3歲寶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14個月萌娃會說60多個詞語了,語言能力超強,在家這樣教寶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教0-4歲寶寶學說話一定要分階段掌握技巧。每個孩子發育不同,說話早晚也不同,說話要的孩子不一定更聰明,但說話早代表孩子語言能力發育好,會影響行為動作,也會增強孩子表達的自信心。
  • 《你好,渡渡鳥》:真正的愛,不會傷害別人
    真正的愛是不會傷害別人,有的人會在傷害別人的同時告訴對方這是為了對方好,這樣的「愛」不是真的愛。瑪莎的愛便沒有傷害,他們是最好的朋友,她便一直守護著自己的好朋友,在好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會第一時間去幫助它。
  • 【動科學院】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拓展國際化視野
    為進一步創新英語學習模式,搭建英語學習平臺,拓展學生國際化視野,動科學院多舉並進,在全院範圍營造人人學英語的濃厚氛圍,學生英語水平顯著提高。2014級英語四級初次通過率達59.62%,動科136班黃橙、動科123班李飛分別榮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二等獎、三等獎,動科132班劉棟梁同學發表SCI英文文章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