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細胞活化過程中通過細胞外囊泡選擇性釋放抑制活化的tRNA片段| Cell Reports

2021-01-21 外泌體之家

概要: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最新在Cell Reports發表文章,報導了T細胞釋放富含tRNA片段的細胞外囊泡。免疫激活信號增強多泡體形成和特定tRNA片段的囊泡分泌。在細胞內,這些tRNA片段抑制T細胞活化和細胞因子產生。

攜帶細胞外RNA(exRNA)的細胞外囊泡(EV)由不同的細胞內起源產生。微泡直接從質膜的出芽釋放,而外泌體源自內體區室,並在多泡體(MVB)與質膜融合後釋放。囊泡內的exRNA的包封保護它們免於降解,使其成為體液的穩定成分。此外,外泌體相關的CD47抑制吞噬作用,增加循環中的保留。exRNA及其載體的這些特性已經被用於生物標記物發現,並且它們允許exRNA介導外泌體分泌細胞和受體細胞之間的通信。此外,外泌體生物發生途徑通過miRNA效應蛋白與MVB的結合調節microRNA(miRNA)沉默活性。

T細胞是含有小RNA的強有力的EV來源。T細胞表達的miRNA與EVs相關並且免疫小鼠和人的血清中增加,而細胞miRNA在T細胞活化時全面下調。外泌體分泌對於適當的免疫功能是重要的,因為Rab27缺乏調節炎症反應並抑制小鼠的慢性炎症。細胞毒性T細胞殺死靶細胞涉及以Rab27依賴性方式激活誘導的含有Rab7的細胞毒性顆粒與質膜的融合。可以以類似的方式調節MVB與質膜的融合以控制外泌體中的exRNA釋放。由於這些原因,T細胞是用於研究RNA包裝到外泌體中的信號調節機制以及該過程如何影響它們在來源和受體細胞中的生物活性的良好模型。

通過tRNA的核酸內切裂裂解產生tRNA片段(tRF)。它們是在exRNA中檢測到的最普遍的小RNA種類之一,並且在細胞中它們在miRNAs中排名第二。早期研究檢測到癌症患者尿液中的tRF,提高了tRF可能是致癌的可能性,並且它們可能被主動釋放到體液中。tRF可以從附睪體轉移到精子,表觀遺傳地將關於父親飲食和新陳代謝的信息傳遞給後代。tRF還影響體細胞中的許多功能,包括細胞增殖、癌症進展和內源性逆轉錄元件的活性。然而,它們在T細胞中的分泌和生物學效應仍未得到探索。

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與活化T細胞的細胞培養上清液中的核糖核蛋白聚集體嚴格分離的EV。RNA測序顯示,與細胞RNA相比,tRFs在EVs中的富集程度高於任何其他類別的RNA,這與細胞系中的研究一致。進一步確定了特定的tRF組,其在EVs的釋放通過T細胞活化增強,並顯示中性鞘磷脂酶(nSMase)抑制劑阻斷tRF釋放增加了這些活化誘導的EV富集的tRF的細胞水平,而沒有其他不依賴活化的EV 富集的tRF。亞細胞分級進一步顯示nSMase抑制劑處理特異性地導致這些活化誘導的EV富集的tRF在含有Rab7的區室內積累,表明這些tRF通過MVB分選釋放。用針對這些tRF的反義寡核苷酸轉染的T細胞顯示出增強的T細胞活化。這些結果表明活化的T細胞利用EV生物發生途徑選擇性地分泌可抑制T細胞活化的tRF。

miRNA分選到細胞外囊泡(EV)中的發現揭示了一種新的細胞間通訊模式,揭示了細胞內膜膜區與EV分泌細胞中的小RNA之間的聯繫。使用兩步超速離心程序分離T細胞釋放的EV,發現與相應的細胞RNA相比,有45%的tRNA片段(tRF),但不到1%的miRNA,在EV中顯著富集。T細胞活化誘導EV介導的一組特定tRF的釋放,這些tRF衍生自tRNA的5'末端和3'內部區域而沒有可變環。EV生物發生途徑的抑制特異性地導致這些活化誘導的EV富集的tRF在多泡體(MVB)內的積累。引入反義寡核苷酸可抑制這些tRFs,從而增強T細胞活化。總之,這些結果證明T細胞通過MVB選擇性地將tRF釋放到EV中,並且表明該過程可以去除抑制免疫激活的tRF。

亮點:

模式圖

該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分選進MVB和EV釋放細胞特定tRF可能是在T細胞活化期間避免tRF抑制功能的重要機制。然而,分泌的EV中的tRF可以在細胞之間活躍地轉移,允許它們介導細胞間RNA通信。這些獨特調節的exRNA種類也可用作免疫活性和疾病過程的生物標誌物。與幾乎所有細胞類型中普遍存在的miRNA相比,5'tRF在造血組織中選擇性地豐富。總之,數據顯示tRF是功能活躍的小RNA,通過細胞內區室化差異分布和EV釋放的動態調節響應T細胞激活信號。

參考文獻:

Chiou NT, Kageyama R, Ansel KM. Selective Export into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Function of tRNA Fragments during T Cell Activation. Cell Rep. 2018 Dec 18;25(12):3356-3370.e4. doi:10.1016/j.celrep.2018.11.073.

回復「外泌體」 閱讀外泌體最新科研進展及動態

回復「EV」 閱讀 2016-2018年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回復「盤點」 閱讀 外泌體領域十大前沿進展盤點

相關焦點

  • 文獻解讀|T細胞活化過程中經細胞外囊泡(EV)選擇性分泌tRNA片段(tRF)及其對T細胞活化的影響
    為了鑑定T細胞EV富含特異性小分子RNA,研究者對EVs(F3)、聚集體(F6)和活化T細胞製備的小分子RNA(~15-31nt)進行了測序。測序結果顯示,T細胞、EV和聚集體中小分子RNA、RNA片段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徵。
  • Cell:纖毛G蛋白偶聯受體與細胞外囊泡之間的信號轉導調控
    用於將活化的GPCR從纖毛回收回細胞的常規途徑依賴於構象傳感器β-arrestin 2和BBSome(一種巴爾得-別德爾症候群 蛋白複合體,其與Arf樣的GTP酶會形成膜包被複合體Arl6/Bbs3)。同時,細胞胞吐作用(ectocytosis)最近被發現作為單細胞綠藻衣藻的替代纖毛出口途徑出現。
  • 肝星狀細胞的活化機制——探尋肝纖維化新的診斷指標和治療靶點
    相反,在自動反饋調節過程中,Smad7扮演一個負調節因子作用。TGFβ也可以調節活化的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號通路,包括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p38 MAPK和c-jun N-末端激酶,促進HSC活化。CD147是一個存在於HSC表面的糖基化跨膜蛋白,可以由TGFβ1的刺激升高,近期研究顯示,TGFβ1-CD147在調節HSC活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Cell:來自活化PMN細胞的外泌體竟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致病元兇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人員還收集了來自人類COPD患者和新生的患有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重症監護病房嬰兒的肺液中的外泌體;當將這些來自人體的外泌體灌注到健康小鼠的肺部時,它們也會引起COPD肺部組織損傷。這種損傷主要來自人肺部PMN細胞分泌的外泌體。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8.12.002。
  • 研究發現核糖體的合成可以選擇性控制調節性及常規T細胞的活化
    調節性T細胞(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細胞亞群,對維持機體免疫系統的穩態平衡至關重要。為了深入研究Noc4L在免疫系統特別是調節性T細胞中所發揮的作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周旭宇課題組和高福課題組合作,利用不同條件性敲除小鼠模型在調節性T細胞中選擇性地敲除Noc4L,發現調節性T細胞中特異性敲除Noc4L的小鼠會罹患「Scurfy」樣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進一步深入研究發現Noc4L缺失並不影響Treg細胞整體蛋白質的表達水平
  • B細胞活化和T細胞活化
    B細胞了,但只能引起B細胞分泌IgM,而且不能形成記憶B細胞;但如果是TD抗原的話,需要T細胞參與才能夠活化B細胞,B細胞吞噬能力較弱,但其表面Ig是高親和力的抗原受體,因此可通過受體介導的細胞內攝作用捕獲與處理抗原。
  • 上海交通大學團隊在細胞外小囊泡介導的肺癌轉移機制方面取得重要...
    近日,國際蛋白質組學領域權威期刊《分子與細胞蛋白質組學》(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美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會主要期刊)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肖華研究員課題組的研究論文《癌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小囊泡通過HGF/c-Met途徑促進受體細胞轉移》(Cancer cell derived
  • ...高福課題組發現核糖體的合成可以選擇性控制調節性及常規T細胞...
    調節性T細胞(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CD4+T細胞亞群,對維持機體免疫系統的穩態平衡至關重要。為了深入研究Noc4L在免疫系統特別是調節性T細胞中所發揮的作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周旭宇課題組和高福課題組合作,利用不同條件性敲除小鼠模型在調節性T細胞中選擇性的敲除Noc4L,發現調節性T細胞中特異性敲除Noc4L的小鼠會罹患「Scurfy」樣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進一步深入研究發現Noc4L缺失並不影響Treg細胞整體蛋白質的表達水平,而會選擇性地調控與調節性T細胞活化相關基因如
  • 研究揭示T淋巴細胞活化新機制
    9月21日,《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大學院李迎秋教授課題組的研究論文《TCR-induced sumoylation of the kinase PKC-θcontrols T cell
  • 脂肪細胞外囊泡攜帶酶和脂肪酸,刺激腫瘤細胞中的線粒體代謝和重塑
    細胞外囊泡是脂肪細胞通訊中新興的關鍵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脂肪細胞脫落的小細胞外囊泡會刺激黑色素瘤細胞中的脂肪酸氧化和遷移,肥胖症的這些作用會增強。然而,所涉及的囊泡和細胞過程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顯示脂肪細胞囊泡通過提供酶和底物刺激黑色素瘤脂肪酸氧化。
  • 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發文揭示樹突狀細胞PD-L1抑制T細胞活化的新機制
    然而,目前僅有小部分患者能夠從中獲益。因此,相關的機制研究對於改進當前的療法、從而使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具有重要意義。PD-1/PD-L1是重要的免疫檢查點分子。在正常情況下,PD-L1可以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抑制T細胞的活化,從而避免自身免疫疾病的產生。很多腫瘤通過高表達PD-L1來抑制T細胞反應,從而逃逸免疫殺傷。
  • 【重磅綜述】衰老過程中經典和非經典的細胞間通訊
    sSASP也可以被LINE-1(L1)的逆轉錄轉座元件驅動,這些逆轉錄轉座元件在衰老過程中解脫抑制,而細胞質染色質片段(CCFs)通過活化環狀GMP-AMP合成酶(cGAS)來驅動。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mTOR)和下遊信號通路也對該sSASP進行轉錄後調控。分泌的sSASP在微環境中起著多種作用,一方面,它改變了細胞外基質(ECM),可以通過自分泌信號增強衰老。
  • 細胞內物質常見的運輸方式-囊泡運輸
    下列物質從合成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不需要藉助囊泡運輸的是(    )解析:DNA聚合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在核糖體合成後,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發揮作用,無需藉助囊泡的運輸,A正確;乙醯膽鹼是神經遞質,由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並釋放到突觸間隙,所以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B錯誤;白細胞介素-2是由T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的淋巴因子,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C錯誤;甲狀腺激素是由甲狀腺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的激素,需要藉助囊泡的運輸
  • 糖皮質激素通過 IL-7 及 IL-7R 活化 γδT 細胞
    體內外的研究均證實IL7能夠特異性地擴增人和小鼠產生 IL-17的γδT細胞[4]。 GC 是否可以通過 IL-7 活化天然免疫的 γδT 細胞而導 致炎症的復發和遷延不愈?本文對 GC 通過 IL-7 及 IL-7 受體(IL-7R)調節 γδT 細胞,從而影響 GC 在 IL17 相關的炎症性疾病治療中的作用作一綜述。
  • 醫學資料筆記-2 T細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APC將pMHC提呈給T細胞,TCR特異性識別結合在MHC分子槽中的抗原肽,導致CD3與共受體(CD4或CD8)的胞漿段相互作用,使得T細胞初步活化。CD28是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與CD28高度同源的CTLA-4則是重要的共抑制分子。共刺激分子和共抑制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免疫應答的不同階段有序進行,實現了免疫應答的有效啟動、適度效應和適時終止。
  • ...研究組發文報導B細胞受體跨膜信號轉導和B淋巴細胞免疫活化新進展
    B淋巴細胞作為抗體免疫應答過程中的重要參與者,維繫著人類的健康。B細胞的免疫活化是啟動體液免疫的關鍵步驟。B淋巴細胞的免疫活化進程在其質膜表面的B細胞受體(BCR)識別外來病原體抗原後快速啟動,具有瞬時性和高度動態性特點,一直是免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
  • Cell Reports | Matthias Mann團隊新研究揭示凋亡Vs壞死性細胞...
    研究人員在淋巴瘤細胞系和人類原發性巨噬細胞中誘導了TNF介導的細胞凋亡和壞死,通過蛋白質組學分析揭示了從中釋放的數百種蛋白質。發現兩種細胞死亡類型均引起受體脫落,但僅凋亡細胞釋放核小體成分。壞死性細胞通過在壞死誘導的膜透化的早期激活溶酶體胞吐作用來釋放溶酶體成分,並減少了常規分泌的細胞因子的釋放。
  • 細胞外囊泡成疾病治療新熱點,能否開啟抗癌新紀元?
    細胞外囊泡(EVs)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這一局面。EVs:抗擊癌症的新利器據悉,腫瘤細胞的持續生長、入侵和轉移依賴於腫瘤細胞與複雜組織環境中細胞細胞間的雙向細胞交流。這種交流主要涉及到腫瘤微環境中癌症細胞和/或基質細胞內可溶性因子的分泌,這種交流也可以通過細胞外囊泡(EVs)來實現。
  • 孫承操/李得加/譚功軍合作發表細胞外囊泡和腫瘤免疫綜述論文
    近日,國際著名腫瘤學期刊Molecular Cancer(《分子腫瘤》IF=15.302)發表了武漢大學健康學院孫承操副教授、李得加教授和暨南大學譚功軍副教授課題組,在細胞外囊泡和腫瘤免疫方面的綜述論文。
  • 第八章 淋巴細胞活化過程中信號轉導的分子基礎--第一節 TCR/CD3...
    第八章 淋巴細胞活化過程中信號轉導的分子基礎   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中重要的免疫活性細胞,其活化過程的信號轉導(signal transduction)及其分子基礎極為複雜,是目前分子免疫學及免疫生物學中研究的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