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

2020-12-04 花辰月夕e608

大家好!教書育人是教師最基本的職責。教師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語文教師更是責任重大。從教以來,我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深切體會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能時斷時續,應貫徹在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 的筆墨讚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

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篇較好的教材。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式,使愛國教育貫穿在整個學期的語文教學中,並深入每個學生的心田。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為教育,正在於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通過上網、看報紙、訪問老人等方式去搜集祖國發展變化的資料。

再者,本學期學生要養成的一個習慣就是——勤於搜集資料,這樣,一舉兩得。在搜集過程中,學生耳聞目睹,愛國之情便在心中湧動。然後,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進行資料交流,我讓他們可以說旅遊看到的,也可以是搜集來的,談談所見的大好河山,品嘗到的風味小吃、感受到的民族文化,在大家滔滔不絕的交流中,將孩子情感的閘門打開,

孩子對祖國產生了欽佩,感受到了祖國媽媽的偉大。這樣,營造了一種民族自豪感的氛圍,這種情境微妙地進入學生的心田,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薰陶感染,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也隨之油然而生。學生興趣盎然,情感投入,這時再進行課文的學習,就水到渠成了。閱讀教學是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師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準語言訓練與思想教育的結合點,讓學生從中吸取精神的營養,培養學生的人生境界,豐富學生的美好心靈,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讀文後交流,作者愛祖國的什麼?(幅員遼闊、山河壯麗、物產豐富、民族風情多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並結合有關圖片和錄像,將抽象的文字變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從而使學生享受審美樂趣,也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感情朗讀既可把各種複雜,甚至微妙的感情真實地傳給聽眾,又可體味作品,獲得某種體驗,

並使這種體驗具體化、形象化,而產生一種親見、親聞的感受。於是,我採取多種方式的朗讀,以「讀」為經,以「悟」為緯,讀悟結合,引領學生在讀中走進文本,在讀中欣賞品味語言美,在讀中感受祖國,在讀中強化愛國熱情。我清晰地看到,讀時,學生高亢激昂,感情強烈,那種民族自豪感,顯然寫在臉上,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無比。

相關焦點

  • 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2.2 求知熱情:啟發式和說服式 波蘭尼用求知熱情這個概念來解釋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產生和發展的。他認為求知熱情是激發科學家進行探究,並與他人分享、解釋他們的發現的必要條件。據他所述,求知熱情有兩個組成部分:「啟發式熱情」和「說服式熱情」。
  • 【芥末翻】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2.2求知熱情:啟發式和說服式       波蘭尼用求知熱情這個概念來解釋知識是如何被發現、產生和發展的。他認為求知熱情是激發科學家進行探究,並與他人分享、解釋他們的發現的必要條件。據他所述,求知熱情有兩個組成部分:「啟發式熱情」和「說服式熱情」。啟發式熱情作為求知的靈感,而相比之下,說服式激情作為一種驅動力,來與他人分享知識。
  • 求知熱情高!高校學生爬窗聽微積分課
    求知熱情高!高校學生爬窗聽微積分課 責任編輯: 劉利影 來源: 中新網 撰寫時間: 2017
  • 探討語文高效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課堂開始,蘇老師首先與學生親切互動,以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內容作了充分準備,使學生課堂很快進入課堂狀態。她適時引導,耐心啟發,極富熱情。堂上,不時有蘇老師精彩的講解和孩子們討論和自信的回答,師生互動,精彩紛呈。這節課不僅吸引了學生,聽課老師無不對蘇老師的精彩課堂給予了讚美。
  • 「學生求知的眼神更加吸引我」
    宋慶楠說,「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才好,相比科研數據,學生們求知的眼神更加吸引我。」  本報記者 李楠楠      父母和導師都支持感覺每天很充實  周五晚上10點半,宋慶楠還沒有下班,她要去學生寢室查寢,等學生都休息後,她才回到自己寢室休息。
  • 外郎初中師生觀看革命題材電影 激發學生愛國熱情
    外郎初中師生觀看革命題材電影 激發學生愛國熱情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楊梅娜 陳學容  2020年12月03日 09:27 雲陽網訊(通訊員 楊關燕)11月30日,外郎初中全體師生觀看了革命題材電影《紅色圩場》和《保衛人祖山》。
  • 激發我們的求知熱情,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因此我們必須找到學習的內驅力,激發起求知慾,才能自覺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永遠保持學習的熱情。一個人如果僅僅是勉強完成職責,那麼他做起事來就會馬馬虎虎,稍遇困難就會打退堂鼓,很難想像這樣的人能始終如一的高質量的進行自己的學習,更別說能學到真正的本事了。如果我們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學習中去,就難以得到成長和發展機會,無論做什麼事,都可能會一事無成。
  • 曝浙江蒼南縣求知中學學生寫聯名信 求校長罷免班主任
    曝浙江蒼南縣求知中學學生寫聯名信 求校長罷免班主任  帖文中稱,在蒼南縣求知中學(靈溪第三高級中學),某班主任王某,上課期間辱罵學生,並有暴力傾向,引發該班級學生不滿該班學生向校方反映後,仍未徹底改變王某的「陋習」,於是學生們寫了封信給校長,超過半數學生在上面籤字,要求調換班主任。  這一帖文在網絡上發布後,引發了坊間口水大戰,事實究竟如何?近日,溫婉君就此事走訪蒼南縣求知中學,進行了調查。
  • 格羅頓中學校長最愛中國學生求知若渴的心態
    自2003年開始,大批中國學生湧入美國,接受美國優秀的高等教育,中國留學生在美國教育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美國老師如何看待中國學生?他們更愛學生身上的哪些品質?讓我們一起聽聽美國格羅頓中學校長Temba Maqubela怎麼說。騰訊出國:首先請問您對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去美國留學有什麼樣的看法?
  • 教師在教學過程安排上,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
    通過如此方式,不僅能夠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其歷史觀,促使學生今後更好地學習歷史。2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巧設創新探索機會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相參與和交流的多邊活動。
  • 打開求知探索殿堂的天窗
    菏澤一中開創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把 「枯燥乏味」的課堂變成了學生們求知的樂園,為學生——   當你走進菏澤一中研究性學習活動工作室就會發現,研究課題、撰寫論文不再是大學生、研究生的專利。在這裡,高中生們通過課題設計、查詢資料、動手實踐、社會調查……智慧的火花被點燃,想像力得到發揮,動手能力得到施展,創新能力得到開發。
  • 注重實驗探究教學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直觀演示,激趣導學   物理演示實驗具有鮮明直觀、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為學生在形成科學的物理概念、得出正確的物理 規律 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實驗要注意增強演示的可見度和清晰度,用探究猜想來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更為有效。
  • 綜合素質評價: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
    在綜合素質評價實施過程中,學校開設了育英大講堂這一學生自創性課程,引導學生發現興趣,明晰志向,自主發展。學校課程研究院每個學期會組織52場「同學講、同學聽」的學生講座課程。課程題目、課程內容均由學生主講人根據自身興趣、特長而定。起初,很多學生為了獲得積分踴躍報名、爭當主講人。
  • 打開學生求知成長的「內部動力系統」
    高中教育功能必然會更多元,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應更緊密結合,把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基礎上個性化發展的學習需求與社會經濟發展多樣化人才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學校要根據學生發展需求和自身特長,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學會規劃人生。因此,學校要在教育理念、培養目標、教育內容、教育途徑等方面進行內源性、結構性、系統性的變革。
  • 「教師的真正本領在於能否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對嗎?我有不同看法
    在過去,老師的角色就是把書教好,給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只負責學習知識;現在,老師需要了解文化知識以外的知識,學生自己在決定是不是願意學習。強迫孩子學習的方法已經失去效果,孩子們也逐漸失去了那種豁然開朗、「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學習快感。
  • 「創造的教育」:培養學生創造力
    「創造的教育」:培養學生創造力 2017年03月10日 08: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劉益春 字號 關鍵詞:人才培養;創造;理念;發展戰略;國家政策;高等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校園文化;創新
  • 「洋教授」戴偉博士:用好奇心激發人們的求知熱情
    他認為,「中國化學缺的不是專業人才而是後繼者,要培養孩子們從小對化學的興趣,致力於培養學生們求真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為中國培養下一代化學家。」  2019年,戴偉教授入駐了百度百家號發布科普內容,至今已經發布了七十多條視頻,有很多視頻的播放量超過上百萬,越來越多的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神秘的化學學科。
  • 大學生支教隊:大愛傳遞正能量 共築求知中國夢
    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們在這裡,以赤熱之心、感恩之情愛心助學支教傳遞正能量,共築山鄉學子求知「中國夢」。 連日來,德江大學生聯誼會星星之火支教隊25名大學生為德江煎茶鎮恩得希望小學、楓香溪八一愛民小學300多名學生送上了精彩豐富的語文、數學、英語、普通話、音樂、美術、舞蹈等課程及有趣體育活動。
  • 杭州一高三學生被牛津預錄取 性格淡定求知慾強
    「杭州長徵中學高三學生鍾宇彬,被牛津大學物理專業預錄取了……」  昨天(8日),這一消息在學校和家長群裡傳開。有家長說,這個消息太正能量了,激勵了那些中考沒能進前八所重高的學生和家長。有家長說,只要讓孩子得到合適的教育平臺和施展潛能的空間,都是有機會的。有家長很羨慕,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學生,能被牛津相中?
  • 百度內容創作者戴博士:用好奇心激發人們的求知熱情
    除了科學家的身份,戴博士還是一位科普達人,除了常規科研項目之外,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普工作中,經常去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科技館為孩子們展示「趣味實驗」,戴博士相信只有趣味的實驗才可以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利用化學實驗去形象地展現科學的魅力、傳遞知識,讓孩子們從小就對化學產生濃厚興趣,他認為,「中國化學缺的不是專業人才而是後繼者,要培養孩子們從小對化學的興趣,致力於培養學生們求真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