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雲: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是未來教育的關鍵,父母該如何做?
具有創造力的人,有創新意識,他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創造和發展出新的東西。而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擁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對於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非常重要,創造力已經成為未來決定各國國力的核心競爭力。所以,父母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取得成功,就要重視對孩子這一方面的能力的培養。
-
構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
為積極推進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們歸納提煉出兒童創造教育的「情境驅動模式」,為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提供了一種全新視角和實踐路徑。情境驅動模式的核心理念為「情境驅動創造,創造點亮童年」。它是依據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以情境建構為手段,以情境教學為方法,以情境活動為載體,在情境中滋養、激活和生發兒童的創造性活動,進而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的一種創造教育模式。
-
「想像力」和「創造力」,一場「遇事不決,量子力學」的教育騙局
而在教育領域,卻也沾染了為了創新而創新的惡習。 從學校到校外輔導機構,張口閉口都是培養想像力,激發創造力。 因為「過去的教育禁錮了學生的天性」。
-
創造力發展:被忽略的教師素養要素
從教育目標角度看,第三代學校期望充分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師應該具有指導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發展目標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核心是一種創造力,它是建立在對學生個體情況、學業狀態、發展潛能等方面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的一種能力。
-
「重磅」STEM教學能提高學生創造力?基於42項實驗研究的元分析
研究表明,STEM教學持續時間越久,創造力培養效果越明顯。來源|《開放教育研究》2019年6月 第25卷第3期作者 | 周榕 李世瑾編輯 | 申晴摘要培養創造力被認為是STEM教學的主要目標。然而,STEM教學真地能提高學生創造力嗎?國內外學者已開展了大量實驗與準實驗研究,研究結論尚未統一。
-
編程貓首席科學家:用科學教育、計算思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能力
在家學習,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眾多老師和家長都關心的問題。近期,編程貓首席科學家、編程與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秦曾昌在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長安書院APP、CETV教師培訓微信公眾號等多平臺同步開展以培養孩子自主探索能力為主題的教師培訓直播講座,5萬在線觀眾參與並觀看了本次直播。
-
學點兒教育心理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五個要點
原創聲明:歡迎來到百家號(珊珊),今天我們講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五個要點。所有的家長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生可以機敏聰明,那麼聰明機敏又是怎樣的一種定義呢?又是否是每個人天生具備的一種能力後天無法改變呢?
-
影響孩子創造力的3大因素
人的大腦是創造的物質基礎,人體生理功能的成熟是創造的生物保證,因而正常的大腦和人體生理功能是創造的前提。大腦是人接受和處理信息的中心,它主持著人體的感覺、運動、思維、情感等各種機能。大腦分為左右兩個部分,既左腦與右腦。當代科學研究發現,左腦與右腦的功能是不一樣的。
-
關於創造力的4個誤解
至於這個想法是否早就被幾萬人甚至幾百萬人想到過,都沒關係,只要這個想法對你來說是新的,是有用的, 那它就屬於小c創造力。比如,發明回形針屬於大C創造力,而每當有人想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回形針的新方法,那就是小c創造力。 有時候,教育工作者過於關注大C創造力,而忽視了小 c 創造力的培養。
-
陳駿: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 培養「六有學生」
要認識到「評價」不是目標,評價只是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手段,要擺正評價的位置。陳志文: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您曾提到過,培養一流的學生是建設一流大學的最根本的任務。在您的心目中,什麼是一流的學生?您能否介紹一下南京大學在一流學生培養方面的經驗和心得?陳 駿:一流大學必須培養出一流學生。我把一流大學培養的一流學生概括為「六有學生」。
-
學會塗鴉式教育,讓孩子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
學會塗鴉式教育,讓孩子充滿想像力和創造力引言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反應這個孩子是否有前途。有些孩子知道孩子的想像力很重要所以十分重視,有重視的當然也有不重視的,有些父母就一點也不在乎這些,一些錯的引導反而將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扼殺在了搖籃裡,更別說發展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改如何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呢?
-
鍾美美「神模仿」老師之後:我們對創造力依然有誤解|周末談
在創新教育領域開拓者、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學習研究教授米切爾·雷斯尼克的《終身幼兒園:將創造力進行到底》一書中,雷斯尼克強調,所有孩子與生俱來都具有創造的潛能,但是他們的創造力並不一定能夠自行發展,而是需要培養、鼓勵和支持。
-
求真教育 「三位一體」把學生培養成人(圖)
學校教育科研成果纍纍,藝體教育成效顯著,校園環境幽雅,文化氛圍濃厚,教學設備設施齊全。教育教學成績連續19年高位運行並有新突破,得到了省教廳領導「對外窗口、對內示範」的高度讚譽。學校年年獲市教育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貢獻獎,獲區教育局教學質量一等獎。學生在各級籃球、排球、田徑、羽毛球、遊泳各項比賽中頻頻奪冠。
-
科普教育設計_學生該選steam教育還是STEM教育?
更不了解孩子學了這些之後有什麼用,有些家長甚至覺得花了那麼多錢做這塊教育沒啥意義,對STEAM教育與STEM教育提出了各種質疑。針對大家的疑惑,專注於研究互動科技在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的應用,致力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多元智能化的發展的新法教育小編今日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STEAM教育與STEM教育。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
錢穎一:不讓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他們何以創造?-虎嗅網
所以我對「錢學森之問」的第一個回答是:我們的教育體制中培養的學生缺乏創造性人才的第一個原因是學生的知識結構有問題。我們的學生過多局限於專業知識,而缺乏跨學科、跨領域、跨界知識,而這些往往是具有創造力的人才的特徵。創造性思維的第二個來源是好奇心和想像力。
-
拔尖人才培養的國際範式和理論模型
摘要:拔尖人才培養在我國人才強國戰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從範式和模型兩個方面,回顧和總結了國際學界對於高層次、高能力、高成就學生的教育模式的研究觀點和理論,為促進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各階段拔尖人才的培養提供借鑑與參考。
-
全腦學能培養教育發展大趨勢,你家孩子準備好了嗎?
根據腦力開發訓練的教育理念與兒童接受教育實踐的需求結合起來,用特別的教材和教具及教學體系對兒童、學生五感、六超能力和八大智能的個性化訓練,全面激發左右腦潛力,開發全腦學能,使孩子學會使用全腦思維和高效學習,有效提升學生的 IQ(智商)、EQ(情商)、MQ(道德智商)和八大智能。
-
「動力學的大教育」綱領與大學三種「智慧型」人才的培養
」中跳出來,走向未來真正的「辯證論的、動力學的與系統論的」擁有無限創造力的「大教育」!它尤為強調事物間的有機聯繫與整體湧現性,因而也就擁有了無限的創造能力,它彰顯的是自由的與創造的生命,並構成了對作為「知識之學」的「靜力學的教育學」的一種徹底否定與顛覆!實踐創新 —「動力學的大教育」綱領與三種「智慧人」的培養1.
-
解放少年創造力,steam教育品牌運營平臺飛航創客欲以創客基礎課為...
在STEAM教育的號召下,機器人、3D印表機進入了學校,歐巴馬也加入了全民學編程的隊伍,寫下了自己的第一條代碼。在國內,STEAM教育同樣也掀起了教育科技的熱潮。在《關於「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就提出要「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探索STE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與創新意識」。
-
創造力是中國學生的"短板" 專訪著名數學家丘成桐
時報自主招生是目前的教育熱點,被視為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嘗試,您怎麼看? 丘成桐敢於嘗試總是一件好事,但千萬不要覺得僅僅通過一個辦法就能馬上解決所有問題。有人稱自主招生是高校「搶生源」的手段,我覺得「搶生源」本身並沒有錯,但高校更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後期培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