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第二中
學校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的母校。學校現有女學街、青皮樹街、南岸西區大灣路三個校區,有初中教學班68個,
學生3212人。2014年9月1日,位於翠屏區大灣路的南岸西區校區招收了首屆學生443人,共計12個教學班,班額40人以內,開品牌公辦學校小班額教學先河。隨著學校逐年招生,將極大地促進宜賓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極大地滿足人民群眾子女就讀免費品牌名校的需求!
學校教育科研成果纍纍,藝體教育成效顯著,校園環境幽雅,文化氛圍濃厚,教學設備設施齊全。教育教學成績連續19年高位運行並有新突破,得到了省教廳領導「對外窗口、對內示範」的高度讚譽。學校年年獲市教育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貢獻獎,獲區教育局教學質量一等獎。學生在各級籃球、排球、田徑、羽毛球、遊泳各項比賽中頻頻奪冠。僅2014年學生德育類獲獎51人次,藝術類獲獎67人次,科技類獲獎74人次,體育類獲獎103人次。
學校秉承創始人趙清熙「女子須爭自主權,洗盡鉛華,千年封建摧頑制;師資正有光榮感,同昌懿德,百載培人樹大功」的辦學目標,總結提煉出了「求真教育」辦學思想。回歸教育本真的「求真教育」,即實施「真管理」,打磨「真課堂」,追求「真德育」,「三位一體」把學生培養成人。目前,學校已形成了「以場育人」的德育模式、「四步解疑」高效課堂模式、「分層管理 雙向考核」的管理考核模式,這三大模式已成為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高位突破的三大支柱。
「以場育人」項目化—回歸德育本真
隨著「以場育人」模式地深入實踐,學校又實施了德育項目系列化,即以《一曼精神伴我成長》為總項目,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學校百年的歷史積澱以及特色學校「求真」校園文化,下設《傳承·求真》、《感恩·責任》、《青春·夢想》、《習慣·人生》四個子項目。四個項目在三個學年中系列化展開,內容螺旋上升,讓學生在符合其心理特點和興趣的活動中,自主認識、自己體驗,實現自我成長。
課 堂 改 革 校 本 化—回歸課堂本真
學校繼「4711課時+教法」改革,在學習洋思、杜郎口、蘇派教育等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總結提鍊形成了「四步解疑法」
課堂教學模式,即個體質疑—碰撞激疑—師生析疑—過關解疑。學校校本化的四步解疑課堂教學模式,緊抓課堂教學核心,體現以疑問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力促學生自主學習,克服了課堂教學中缺乏「疑」,學生學習中「不想疑」、「不敢疑」、「不會疑」、「不善疑」的現象,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能力和創新能力。學校還在完成國家課程的基礎上,開設了舞蹈、手工製作、文學欣賞與創作等12門拓展課、特色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特長發展。
學 校 管 理 人 本 化—回歸管理本真
學校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自我實現的需求,最終實現人的自我管理,回歸管理本真。自2001年以來,學校實施並不斷豐富和完善了「分層管理 雙向考核」管理考核模式。2014年,針對「一校三區」的現狀,學校提出並實施了「條塊結合 校區管理」為主的管理考核模式,這種模式給學校各層次的管理人員搭建起了展示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各級各類人員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空前高漲。
文/圖 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