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求知的眼神更加吸引我」

2020-12-05 齊魯晚報網

  宋慶楠在課堂上講課。 本報記者 李楠楠 攝

     宋慶楠,今年畢業的中科院植物學專業理學博士,到煙臺二中任教高一生物,成為煙臺市少有的高學歷中學教師。苦讀22年拿到博士學位,沒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很多人覺得她「屈才」了。宋慶楠說,「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才好,相比科研數據,學生們求知的眼神更加吸引我。」

  本報記者 李楠楠    
  
父母和導師都支持
感覺每天很充實

  周五晚上10點半,宋慶楠還沒有下班,她要去學生寢室查寢,等學生都休息後,她才回到自己寢室休息。「早上學生5點50分起床,我們老師要5點40分起來,作為高一6班副班主任,我要跟著跑操,然後巡查自習。一周9節課,除了上課外就是教研和備課,聽老教師的課。」宋慶楠說,「基本每天都要到晚上11點左右休息,每天都挺充實的。」
  宋慶楠1988年出生,2007年從菏澤一中考入山東農業大學生物科學專業,2011年考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植物學專業碩博連讀研究生,2018年1月畢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2018年4月26日,宋慶楠正式入職,見習期3個月,宋慶楠說,「我的很多學長畢業後到中小學任教的,我覺得我也可以。好在我的父母還算開明,只要我喜歡我選擇了,他們最終還是支持我,導師也最終祝福我。」
研究所、大學和高中
她選擇了高中教書

  「博士畢業面臨研究所、大學、高中三個選擇,我最終選擇了進煙臺二中。」宋慶楠說,「一方面我男朋友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於2012年8月已經來煙臺工作,我們是大學同學,感情很好,他一直等我畢業,今年1月我們結婚了,我當時就決定要到煙臺工作。」
  宋慶楠表示,希望身邊的孩子會因為我的出現而發生改變,如同我的高中階段,老師的諄諄教誨,至今讓我受益匪淺。
  「我高中的時候,特別是高二時語文成績很差,幸運的是我遇到了楊老師,她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上課是啟發引導式,後來我語文成績好轉,高考考了120多分。」宋慶楠說。
  宋慶楠說:「給學生上課,課堂是鮮活的,我面對的不再是一個個枯燥的數據,而是一張張真誠的笑臉,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感覺我喜歡給學生上課,看到學生的進步,我更有成就感。」
第一次上課很緊張
準備了很長時間

  「第一次上課也很緊張,準備了很長時間,一周課下來,感覺還不錯。」宋慶楠說,做了老師才體會到老師的辛苦,但我現在很有勁頭和熱情,喜歡上課的感覺,我一定會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撲下身子去幹,努力做一名好老師。
  「宋老師雖然上課時間不長,但做事很認真,對待工作很有熱情。」煙臺二中高一年級主任王智剛說。
  「確實也很有壓力,生怕教不會學生。」宋慶楠說,「每一個學生都代表一個家庭,代表著家長們的希望和寄託,責任很重。」宋慶楠說,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帶完這一屆學生再說。我有6年多的實驗課題經驗,希望將來在這一方面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進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教師有意的行為,以及營造一個更加有互動性的課堂氛圍是十分必要的,這會給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除了發展「啟發式熱情」,還可以發展對於無意學習本身的「說服式熱情」。有助於培養和滿足求知熱情的系統只有在社會文化的支持下才能生存。 「求知熱情」在科學教育中也同樣重要,因為啟發式熱情在課堂上起著啟發知識的作用,而說服式熱情則是學生與其他同學分享所學知識的驅動力(有意或無意)。啟發式熱情比好奇或興趣更複雜,但是,在教育情境中,學生自己的好奇心或興趣是學生可以呈現啟發式熱情的一種表現。
  • 曝浙江蒼南縣求知中學學生寫聯名信 求校長罷免班主任
    曝浙江蒼南縣求知中學學生寫聯名信 求校長罷免班主任  帖文中稱,在蒼南縣求知中學(靈溪第三高級中學),某班主任王某,上課期間辱罵學生,並有暴力傾向,引發該班級學生不滿  在《王某「語錄」》裡有這樣的話語:1、你他媽算個鬼噢;2、你怎麼這麼不要臉呢;6、你他媽會不會說人話;7、我告訴你就憑你,你就是個垃圾;8、我就是看你不爽,咋地……  在記者求證時,鄭維滔表示,王某說的話,差不多是這樣子。
  • 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
    教師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語文教師更是責任重大。從教以來,我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深切體會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能時斷時續,應貫徹在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 的筆墨讚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篇較好的教材。
  • 【芥末翻】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教師有意的行為,以及營造一個更加有互動性的課堂氛圍是十分必要的,這會給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除了發展「啟發式熱情」,還可以發展對於無意學習本身的「說服式熱情」,當眾對學生的無意識學習表示認可並推廣。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看眼神就知道,和智商無關
    董麗:我很清楚孩子們在想什麼, 他們眼裡有很多東西。董麗是小學的語文班主任,由於專業原因,她很容易就能找到講臺下的學生是否認真上課,還能判斷這孩子是否是學習的材料。上課時,有些孩子有求知慾旺盛的眼神,但有些孩子一眼就能看出眼神是木訥的,沒有認真上課。通過眼神交流的判斷,可以清楚的知道哪個孩子的心不在班裡,哪個孩子聽不懂老師說的話。父母們不要輕視孩子們眼中透露的信息, 因為其中有很多內容都在表達:我可能不是學習的料。
  • 「教師的真正本領在於能否喚起學生的求知慾」對嗎?我有不同看法
    對此問題,我的看法是:教育學首先是關係學。老師們都不「認識」班級裡的學生,那對他的教育還有用嗎?求知慾望又何從談起?5)很多老師還在繼續使用強制學生「聽話」的和分而治之(好學生,壞學生)的老方法來面對學生。這樣的老師對自己權力和威信的興趣已經遠大於對學生求知慾的興趣。比如說,近期剛剛發生的朔州某小學六年級畢業班老師因為有學生沒給她送花就大發雷霆之怒,怒斥學生和家長一事,直接上了頭條熱搜。
  • 格羅頓中學校長最愛中國學生求知若渴的心態
    Temba Maqubela:現在中國的學生的人數在不斷地增加,美國教育非常開放。不僅局限於課堂上的教育,也同樣注重課外的教育,教育是自由度很高。同時,各種獎項的獲得者,也是在美國的學術界層出不窮,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教育現在吸引了很多中國學生,不只是中國學生,其他國家的學生也是很嚮往美國的教育體制,也是希望去美國讀書。
  • 打開求知探索殿堂的天窗
    研究性學習活動,推動他們了解社會、體驗人生、完善人格,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人感受到一種走在前沿的全新教育理念的衝擊和洗禮。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研究性學習活動,使教師第一次處於被學生選擇的地位,一些知識面廣、跨學科綜合能力強的教師,同時被幾個小組爭聘為學術顧問。瞧,我這裡還收到了不少學生送來的聘書,真是讓我既意外又開心。」
  • 求知熱情高!高校學生爬窗聽微積分課
    求知熱情高!高校學生爬窗聽微積分課 責任編輯: 劉利影 來源: 中新網 撰寫時間: 2017
  • 對話電子科大成都學院行知學院「求知班」:考研遇見更好的自己!
    我們用對話的方式來聽取心得,領取經驗,看一看求知班的同學是如何贏得考研的成功而實現夢想的。首先我們與行知學院院長譚波一起來了解一下「求知班」的來歷、招錄情況和日常管理。中國網:「求知班」成立的目的是什麼?學生如何招錄?
  • 打開學生求知成長的「內部動力系統」
    高中教育功能必然會更多元,與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應更緊密結合,把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基礎上個性化發展的學習需求與社會經濟發展多樣化人才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學校要根據學生發展需求和自身特長,引導學生學會選擇,學會規劃人生。因此,學校要在教育理念、培養目標、教育內容、教育途徑等方面進行內源性、結構性、系統性的變革。
  • 用愛心激活學生們的求知慾望——記安順市西秀區跳蹬場中學教師趙燕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她關愛學生,特別是關愛學困生和留守兒童學生,她始終用愛心激活學生們的求知慾望,點燃了他們愈挫愈勇的激情,引導他們去採摘成功的果實。 她叫趙燕,是安順市西秀區跳蹬場中學的教師。從1998年8月參加教育教學工作以來,22年的教壇生涯中,他一直擔任英語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為教育事業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 研學之行,求知之行 ——金蘋果錦城第一中學研學活動之學會求知
    這四個字不僅吸引了我的目光,而且其意義也深深地刻在了我心中。這所最高學府用這簡單卻深刻雋永的四個字來提醒學生,警醒世人。書院中有一汪純淨的湖水,湖的周圍綠樹成蔭,樹的倒影與水中魚影相輝映。在這樣靜謐而富有底蘊的學院裡,我的心感受到無比的舒暢。
  • 奮發爭先求知崇文
    奮發爭先求知崇文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關鍵詞解讀(之二)  關鍵詞:競爭  釋義:奮發爭勝  故事演繹:市長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深圳贏了!  求知引領青年人的成長和進步,求知引領已經積累了一定財富的人們進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求知引領這座年輕的奇蹟之城走向更加和諧、優美、幸福的新路。(鄧妍)  節假日的書城總是深圳最熱鬧的地方。
  • 魏敏芝回去好好看學生,我這班學生已經溜了十幾個,再也不能少了
    所以,我們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電影除了好看以外,還能告訴大家什麼,讓大家想什麼,關心什麼,愛什麼……因為我堅信,觀眾的口味並不如我們所設想的那樣單一和膚淺。」 影片《一個都不能少》改編自《天上有一個太陽》,講述的是一個山村代課教師魏敏芝奉行高老師的囑咐「一個都不能少」,從而展開的一系列故事。
  • 我愛學生,學生愛我,就非常高興
    四川發生地震時,譚千秋老師正在給學生上課。災難突然來臨,他第一時間組織班級裡所有的學生撤退。當最後4名學生還沒來得及撤出時,新一輪的餘震再次來臨。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4位學生撐起一個通道,讓他們安全撤離,而他自己卻再也沒有機會離開危險的教室,永遠倒在了他工作的地方。
  • 好奇心是邁向求知的第一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一直以來,時有剛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的孩子們問我,要如何才能學好物理?對此,我給予的答案是,首先要保持好奇心。為什麼要保持好奇心呢?這不僅是因為好奇心能促使人們邁向求知的第一步,還因為要發現包括物理在內的各類科學奧秘,往往都需要強大的好奇心來做支撐。
  • (中國網事·感動2018)42年,5000餘幅粉筆畫,他點燃了山裡娃的求知夢
    新華社銀川5月28日電 題:42年,5000餘幅粉筆畫,他點燃了山裡娃的求知夢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艾福梅 曹江濤 孫天朗「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中學語文老師張舉文利用學生們讀課文的時間,橫著粉筆畫出了一幅驚濤拍岸、海燕翱翔的黑板畫。
  • 校長來上課⑤丨城市希望小學巫裴:帶學生在探索中求知,在溫暖中成長~
    隨後學生才發現和縫隙數就是以前學過的植樹問題啊!六(1)班閻愉同學說:「巫裴校長的數學課生動有趣、通俗易懂,課堂上我能積極參與,提問質疑。」正是在這樣公平、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孩子們學會了思考、學習與合作,巫裴用他的情、他的真、他的愛吸引住了學生。巫裴的課,吸引該校不少數學老師來「取經」。一(2)班數學老師楊粉英說,巫裴的課堂有創意,師生間互動多,課堂活潑,值得學習。
  • 求知 - 求知--浙江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求知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