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 - 求知--浙江頻道--人民網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求知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書呆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需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需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書,則要精讀,細讀,反覆地讀。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否則一本好書將像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做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數學稍不仔細就會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陷,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責編:張麗瑋、翁迪凱)

相關焦點

  • 曝浙江蒼南縣求知中學學生寫聯名信 求校長罷免班主任
    曝浙江蒼南縣求知中學學生寫聯名信 求校長罷免班主任  帖文中稱,在蒼南縣求知中學(靈溪第三高級中學),某班主任王某,上課期間辱罵學生,並有暴力傾向,引發該班級學生不滿近日,溫婉君就此事走訪蒼南縣求知中學,進行了調查。校方:事情發生在去年,網上描述略顯誇張  網上這篇帖文裡描述的王某,為蒼南縣求知中學高一(11)班的班主任。  對於記者的來訪,求知中學政教處主任鄭維滔表示,學校在上個星期就已經關注到這篇文章。
  • 奮發爭先求知崇文
    奮發爭先求知崇文  深圳城市人文精神關鍵詞解讀(之二)  關鍵詞:競爭  釋義:奮發爭勝  故事演繹:市長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深圳贏了!  關鍵詞:求知  釋義:探求知識  故事演繹:大雨中,讀者排隊到天明  深圳圖書館新館是深圳的文化地標,這座秉承著「平等、免費、開放」理念的圖書館,以其先進的設備成為中國最現代的圖書館。在開館當日,讀者爆棚。而每到節假日,圖書館和書城恐是深圳最熱鬧的地方了。
  • 研學之行,求知之行 ——金蘋果錦城第一中學研學活動之學會求知
    希望我們能永葆一顆炙熱的,求知的心。經過了半天的旅途顛簸,同學們仍然不減對於學習求知的熱情,認真聆聽導遊生動的講解。在周莊,尋一隅繁華中的僻靜,探一處寧靜中的深遠。聽崑曲,感受聲韻之頓挫疾徐;逛水鄉,流連於深巷小橋的靜水流深。一路前行,一路風景。上海的磁懸浮列車讓我們驚嘆於祖國科技的騰飛;周莊沈家庭廊的精妙設計使我們感知到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暮然回首,生活的點點滴滴皆是求知與探索的前方!
  • 航空工業萬裡:領導幹部必須求知善讀
    如果我們黨員幹部不加強學習,不與時俱進,不更新知識,不求知善讀,就可能成為建設新時代新萬裡的「文盲」。在執業中,有可能出現「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不僅不能在工作中打開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後於時代的危險,甚至讓組織「淘汰」。所以,公司黨委常講:對求知善讀的幹部高看一眼,就是這個道理。
  • 求知與樂趣 我們需要怎樣的精神生活?
    真正的讀書至少有兩種功能,一種是求知,一種是樂趣,不過這兩者常常會融和在一起。因求知而讀書,則必求甚解,便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說法。而在現代中國,讀書除了求知和樂趣這兩種功能之外,還有一種功能,就是「愚化」功能。
  • 焦慮的「求知慾」:科普知識走進輿論場
    而這種需求所激發的全民「求知慾」,也是新聞+知識類內容成為市場剛需的關鍵。 在這個過程中,回形針的刷屏事件凸顯了專業的科普類內容在輿論場域中的爆發潛力,尤其是當人們身處險境時,所迸發的「求生欲」在新聞信息的獲取中,迅速向「求知慾」轉變。 15位護士被「自願」剃頭的事件在全網掀起輿論漩渦之後,題為《病毒會在頭髮上滯留嗎?》
  • 2500年前的老子對求知態度的剖析,很對很全面
    老子從來不反對人們去求知,他只是提醒人們首先要思考這樣的問題:究竟什麼是「知」,應該求何種「知」。老子所求的是真正的高深的知,如「知和」、「知常」、「知古始」、「自知」、「知天下」等。而要想求得這樣的「知」,首先就要有一種求知的正確態度,老子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 人一定要有空間 應以求知慾克服自滿
    因為,求知慾是一種謙虛謹慎的精神,只有求知慾,才能夠真正的提高一個人的自我認知能力,它會讓我們知道,我們在未知的世界中或未知的領域中,我們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和無知,這就是知識的力量。培根說過一句很經典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
  • 人類高級欲望之:求知慾和徵服欲
    求知慾人類的進步要歸功於求知慾。求知慾是我們探索世界,改變世界的動力,而求知慾的本質是為了更好的滿足前面幾種基本欲望。為了更多的食物,更高的安全,為了更好的感官體驗,為了種族的繁衍,我們會不斷的探索未知,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我們會通過讀書、看電影、看電視、旅行等方式來學習、思考,從而創新、創造出更好的方法。我們會想到遙遠而巨大的災難,比如地球毀滅,所以我們會不斷研究科技。
  • 觸摸尖端科技 點燃求知熱情
    此刻,他們正整裝待發,以最飽滿的姿態迎接今天的求知之旅!這次求知之旅,成功地向同學們普及科學知識、激發了科學探索興趣,在大家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相信在未來,同學們一定可以滿懷求知的渴望,在學習上勇攀高峰,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棟梁之才!
  • 孩子的「求知慾」能培養嗎?這5種方式家長可以試一試
    現在榆榆懂得越來越多了,他的求知慾也被激發了,總會提出更多的問題。而且榆榆還懂得了觀察,發現小螞蟻跑來跑去,他還會抬頭看看天氣說,馬上要下雨了,小螞蟻也要搬家了。面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家長們總是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家長能夠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的求知慾進一步發展。
  • 《陰陽師》麓海歸途求知惡靈活動答案介紹!你答對了嗎
    最近玩陰陽師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四周年的活動求知惡靈怎麼玩,陰陽師9月23日更新後終於開啟了麓海歸途玩法,很多玩家都不知道求知惡靈中的題目答案是什麼,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陰陽師求知惡靈答案大全了,感興趣的玩家就來看看吧。
  • 《他日歸來:錢學森的求知歲月》出版:是什麼成就了錢學森
    2019年9月17日,《他日歸來:錢學森的求知歲月》(以下簡稱《他日歸來》)新書發布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辦。《他日歸來》是一本具有傳記文學風格的著作,時間跨度從錢學森1911年出生,一直到1955年歸國為止,是作者呂成冬在近十年時間裡持續搜集、考證和研究錢學森檔案史料的成果。全書近30萬字,圖文並茂,126份插圖中有60份屬於首次公布。
  • 「求知」,要「求」什麼樣的「知」
    「求知」,要「求」什麼樣的「知」面對生命的這種奇蹟,「知」是很重要的。儒家裡《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知」,「在親民」就是「行」,「在止於至善」就是「合一」,「知行」就是合一。
  • 知行合一 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
    原標題:知行合一 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 學習本領是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第一位本領。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今天,我們學習劉少奇同志,就要大興學習之風,在全黨營造善於學習、勇於實踐的濃厚氛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推動建設學習大國,並提出黨員領導幹部要善於把學到的本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 陰陽師麓海歸途求知惡靈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吧
    陰陽師麓海歸途求知惡靈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09-24 06:20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陰陽師麓海歸途求知惡靈答案匯總 一起來看看吧 陰陽師麓海歸途求知惡靈答案是什麼?
  • 認識自己,為無知而求知
    直到我看了一本叫《哈佛凌晨四點半》,我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認識你自己,為你的無知而求知。因為只有自知的人,才能知曉他人。」相信大家知道羅斯福總統吧!他小時候也是一個十分脆弱、膽小的人,在學校裡總是顯露出一副驚懼的表情。
  • 一個小微企業主的自救之路(二):打造求知型組織,正當時! ?
    答案與其說源於我的創業,不如說源於我的求知。很多人都說知識改變命運,但我更想說求知改變命運。今天的世界,知識已經不再短缺,相反,真心的求知者反而變得稀缺了。  我本人出生在四川威遠大山裡的一個小山村,是小村裡的第二個大學生。因為讀書,我得以一步一步地走出大山,一點一點地改變命運。
  • 對話電子科大成都學院行知學院「求知班」:考研遇見更好的自己!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行知學院「求知班」,與行知學院院長譚波,求知班輔導員鄭捷和2014級求知1班,通信工程專業的同學張文相、冉琴、任冬一起聊聊關於考研的那些事。我們用對話的方式來聽取心得,領取經驗,看一看求知班的同學是如何贏得考研的成功而實現夢想的。首先我們與行知學院院長譚波一起來了解一下「求知班」的來歷、招錄情況和日常管理。中國網:「求知班」成立的目的是什麼?學生如何招錄?
  • 「學生求知的眼神更加吸引我」
    宋慶楠說,「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才好,相比科研數據,學生們求知的眼神更加吸引我。」  本報記者 李楠楠      父母和導師都支持感覺每天很充實  周五晚上10點半,宋慶楠還沒有下班,她要去學生寢室查寢,等學生都休息後,她才回到自己寢室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