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語文高效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2020-12-05 瀟湘晨報

11月19日下午,冬陽暖照,宿城第一初級中學語文教研組在勝利路校區報告廳舉行了語文示範課專題教研活動。初三語文組蘇維老師經過課前精心地準備,向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語文課。課後大家齊聚一堂,深入教研,積極學習中學語文課程目標,交流探討語文高效教學模式及教學中的能力培養,取得很好的效果。

課堂開始,蘇老師首先與學生親切互動,以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內容作了充分準備,使學生課堂很快進入課堂狀態。她適時引導,耐心啟發,極富熱情。堂上,不時有蘇老師精彩的講解和孩子們討論和自信的回答,師生互動,精彩紛呈。這節課不僅吸引了學生,聽課老師無不對蘇老師的精彩課堂給予了讚美。

課後舉行了教研交流活動。蘇老師首先對自己所授內容進行了說課,對課堂設計思路與依據進行了詳細的解讀。研討交流環節,聽課的老師們就這節課聽後的感受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大家一致認為蘇老師的這節課設計新穎,情感充沛,是特別出色的一節示範課,紛紛表示學習到很多。

最後,勝利路校區教研組長付博老師作總結髮言。她對這堂課所取得的效果予以充分肯定,並勉勵勝利路校區的年輕教師們向蘇維老師學習,深入研究教育教學理論,潛心鑽研語文學科教法學法。立足課堂、提升自己,為宿城一初中輝煌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付博 特約通訊員 張月中)

【來源:宿城一初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
    教師在履行自己職責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語文教師更是責任重大。從教以來,我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深切體會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能時斷時續,應貫徹在語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愛你啊,中國》是一首詩歌,作者以飽含 的筆墨讚美了祖國的美麗富饒以及悠久的歷史、光輝的成就。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篇較好的教材。
  • 淺談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巧」
    鄂州市碧石中學 何秋珍 餘學軍 中小學語文教學,除了教之勤,更在於教之巧。 課堂要避免「滿堂灌」。尤其是語文教學必須堅持「精講多練」。
  • 優化語文教學過程 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總目標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教書育人是我們的責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解題習慣。在布置作業時,注意作業分層,激發他們的克難攻堅的意志品質。
  • 【腦科學與教育】如何告別蠻學苦學,實現高效學習?揭秘小學語文...
    【腦科學與教育】如何告別蠻學苦學,實現高效學習?把握語義學習與聯結的基本規律,建構大腦中字詞概念的神經網絡在腦科學看來,學習的本質是大腦與外部社會環境不斷交互形成神經聯結的過程。語文作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基礎型學科,必須以學習者在頭腦中建立字詞之間的廣泛神經聯繫為基礎。字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了解字詞概念通過怎樣的形式存儲在我們的大腦中,有利於教師在開展字詞教學時制定更加高效的教學策略。
  • 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的角度去探討小學實踐性科學課程中出現的「無意學習」。這是因為大多數的科學教育研究傾向於關注學生是否學習教師想要他們學習的東西、計劃性教學效率和學習過程的有效性。其實,亞伯拉罕和米勒提出,只有當學生們參與和學習那些教師教學目標中的內容,課堂教學才具有有效性。由於這個原因,先前關於實踐性科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報告只能指出,從完成教師教學目標的角度看,課堂任務並沒有有效完成。
  • 創設問題情境等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物理相對於語文、政治等科目而言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但是如果學生具備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那麼他們就會在興趣的驅使下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而不覺得枯燥抽象。因此,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並結合物理學科本身的特點,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進而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提升課堂教學效率。1 實驗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定理都能通過實驗活動直觀體現出來。
  • 淺談初中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
    所謂開放式閱讀,就是「不明確指示學習目標,不明確指示問題答案」,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打破時空限制,將課內獲得的閱讀知識和方法自主地運用到語文課外的閱讀實踐。它是積極主動地發現知識,甚至有創新地理解知識。學生通過對文字符號的解釋,不但還原文本,還滲入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評價。
  • 【芥末翻】學生課堂上的無意學習,來源於「求知熱情」
    摘要:本研究從麥可·波蘭尼提出的「求知熱情」的角度去探討小學實踐性科學課程中出現的「無意學習」。我們用「無意學習」這個概念來區別教學目標中出現的「有意學習」。我們用錄製視頻和音頻的手法收集數據,樣本來自24堂韓國小學實踐性科學課的全過程,該課堂由5名教師和一些10-12歲的小學生組成。
  • 注重實驗探究教學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直觀演示,激趣導學   物理演示實驗具有鮮明直觀、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為學生在形成科學的物理概念、得出正確的物理 規律 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實驗要注意增強演示的可見度和清晰度,用探究猜想來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注意力更為有效。
  • 集寧一中榆樹灣校區舉行第二屆「課堂教學改革好課堂大賽」
    為持續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打造高效課堂,集寧一中榆樹灣校區教務處經過精心策劃與籌備課堂上老師們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觀察問題、發展思維能力、體驗學習的樂趣。
  • 玩轉智慧課堂,讓教學更高效
    三湘都市報6月11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 實習生 羅珊)透過屏幕,手指一點,通過大數據反饋,老師立刻就能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屏幕共享、搶答、互評互改……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專注力更強,一節45分鐘的課堂變得智慧又高效。
  • 用思維導圖等高效學習法激發高中生學習潛能,迅速提升成績
    用思維導圖等高效學習法激發高中生學習潛能,迅速提升成績背景1,所在學校是一所最典型的高中,生源成績絕對全市墊底,地底下的一種。高一入學和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相差幾百分,和職業中學分數線一樣。筆者所在地理科目期末全市統測全年級排名全市市直學校第二名,僅次於最牛掰的重點高中。
  • ...的學習——長春市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閱讀策略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2019年小學語文教研共同體協同研修團隊依託網絡平臺形,以「網際網路+教研」的方式,將線上、線下教研路徑相結合,建構市、區、校眾籌共享的協同教研體系,聚焦並著力研究解決教學難點、冰點、疑點、盲點,答疑解惑、糾偏扶正,幫助一線教師直面統編教材在實踐中出現的關鍵問題。此次活動旨在推動課堂轉型,實現兒童有過程的學習,讓學習在課堂上真正發生。
  • 掌門少兒打造語文思維訓練學習閉環,全面提升孩子語文核心素養
    因此,學好語文是孩子一生發展的重要之事。據研究表明,4-10歲是開發孩子語文思維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做好對兒童的語文思維的培養,可以為孩子未來良好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線教育頭部企業掌門教育深耕教學多年,推出了素質教育品牌掌門少兒。
  • 語文教學,你悠著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語文教學走向的冷思考
    就當下我們的一些善於從西方乞靈的所謂的教學理論家從西方拿來的以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為代表的新一輪教學改革而言,其核心理論按專家們的話說,是布魯姆的掌握學習論。這種理論的要義是:在教學目標的引導下,讓教學過程諸因素適應個體學生的學習需要,以便讓大多數學生在學期末、半學年或畢業時都能達到掌握水平。
  • 教師招聘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
    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在對話過程中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取審美體驗的能力,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使學生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 6、課堂即時評價 課堂即時評價——在語文課堂教學的真實情境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的質性評價。亦稱「情境性評價」。這種評價主要針對在學生互動為主的多元(師生、生生)狀態下課堂教學的過程和結果。
  • 千陽縣教學研究室張勇傑:STEM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準備建議
    STEM教育走進中國、走進中小學課堂,其教育理念與學科教學融合、培養綜合型人才,已被廣大教育工作者認可。筆者嘗試探索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活動化學習實踐研究,開發出以語文課程為核心,兼容數學、英語、藝體等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主題項目、學習活動,循序漸進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 小說教學|淺談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文本的教學設計
    語文工作室第13期淺談初中語文經典小說文本的教學設計——以《變色龍》教學設計構想為例夏書傑/文《變色龍》是一篇短篇小說。作者契訶夫是俄國19世界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二、閱讀層次上,可按照理解、鑑賞與評價三層次設計《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11版)說:「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得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們不能只關注作者說了什麼,還要想想,小說寫得怎麼樣,從小說中讀出了什麼。
  • 在綜合實踐中學習語文——統編教材中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簡說
    就語文綜合性學習來說,它是語文課程中一種相對獨立的教學形態,與傳統的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等教學形態並立。在教材中,「相對獨立」體現為獨立安排的內容序列和獨立設置的教學板塊;在教學中,「相對獨立」體現為它有獨立的教學目標、 教學時間和教學方式。語文綜合性學習並不是全新的事物,教師常常組織的語文知識競賽、名人故事會等教學活動,包括一些主題班會,其實都帶有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色彩。
  • 「網際網路+讀圖」模式下的語文教學思考
    「網際網路+教育」也正在掀起一場新的教育變革,各種新的技術手段逐步投入到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全方位地為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而服務。那麼,針對語文教學,在「網際網路+」模式下,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又如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呢?我將就 「網際網路+」模式下的語文教學,談點個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