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馬爸爸的一段演講,螞蟻人財富自由的進度條按下了暫停鍵。
11月3日,監管機構以馬雲被約談、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為由,暫緩了螞蟻的上市計劃。
對於這一突變,從公告中就能看出螞蟻人的驚慌,短短150字出現了3處錯誤。
一時之間網上又多了很多段子,現員工有些鬱悶,前員工略獲安慰。
不過目前只是暫緩上市,即使日後重新定價可能會低於此次的66.8元,但對於絕大部分員工來說,依舊是財富倍增。
除了螞蟻人,另一批心情做了過山車的絕對中籤螞蟻的股民,現在中個籤可太難了,更何況是螞蟻這樣的大肉籤,然而一紙公告,大家都中了個寂寞。
對於螞蟻人來說,財富會遲到但不至於缺席;對於中籤人來說,只是失去了未曾擁有的收益。但對於一些人來說,螞蟻暫緩上市造成的損失也許是即時的、巨大的,他們就是——炒房人。
11月4日,就有杭州房價連夜調降15%的消息傳出,這實在是,螞蟻集團還不至於對整個杭州的房價產生影響,但被螞蟻總部帶火的之江板塊,確實有些受傷。
之江在哪兒?
之江屬於熱門的西湖板塊,有山有水、環境優美,但多年來由於交通不便、商業配套少,房價和漲幅在西湖地區墊底。
之江的先天條件不錯,多年來,在之江有房的業主和有地的開發商,都憋著哪天城市規劃落地,讓這片價值窪地補漲一波。
可惜,2007年的「海洋公園」和2016年的「雲棲小鎮」都沒能帶火之江。
2020年9月,之江板塊終於憋出個大新聞——馬雲花27億在之江買了片地,準備蓋棟摩天大樓作為螞蟻總部。
杭州有個說法:買房得遵循「阿里定律」,此前的濱江和未來科技城,都在阿里入駐後身價倍增。
之江板塊守得雲開見月明,房東們和開發商們的心氣兒一下就高了。
根據當地中介的不完整數據,之江板塊小面積房源的漲幅基本在80-100萬之間,最誇張的一套房源,一個月之內漲價兩次,掛牌價直接上漲225萬。
新房銷售也卯足了勁兒,之江板塊某酒店式公寓的銷售直接走上街頭拉客,「螞蟻總部」四個字一出,溝通效率都上升了,有的銷售直接打出了「不能當螞蟻股東,來當螞蟻房東」的宣傳語。
管控之下的杭州,10月樓市總體比較低落,但之江板塊某新盤在螞蟻概念的刺激下,2天賣出了1.5個億。
之江房價的實際漲幅也許沒有媒體渲染的那樣誇張,螞蟻暫緩上市的消息對之江房價的具體影響也還不得而知,但從各個房產群的反應來看,確實有不少連夜追進之江的投資者著急了。
洋房姐姐不禁感嘆,看來不管政策怎麼卡,總有行動力超強的炒房人。
炒房人的急躁和二手房東的一廂情願正在透支螞蟻帶給之江的紅利,就算螞蟻如期上市,總部大樓也不可能一夜之間長出來,支付寶總部才剛搬到阿里Z空間,之江這個建好後的總部何時啟用、哪些部門會入駐還是個未知數。
更何況,未來入駐之江的螞蟻人,也未必會首選之江板塊。
螞蟻P7級的員工手中持股數大概在3-4萬股之間,即便螞蟻沒有上市,這部分股份的價值也有千萬,這個身價買在開車20分鐘就能到之江,並且配套已經非常成熟的城西不香嗎?
畢竟現在的之江螞蟻總部地塊,還是這樣的:
即使總部建成帶動周邊商業配套,正在修建的地鐵如期開通,未來科技城的產業集群效應是無法迅速複製的,教育、醫療資源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善的。
所以說,雖然螞蟻對於之江很重要,但真想靠之江的房產獲利,還得看螞蟻能否帶動整個區域發展,單純想把房子扔給螞蟻人接盤,實在是個有點天真的想法。
房產投資本就是一項要承擔風險的長期投資,賭政策、賭項目、賭黑天鵝,因為螞蟻上市的一個小波折就跳腳的投資者,也是太沉不住氣了。
從全國各地今年對房地產的政策不難看出,如今「房住不炒」是不可撼動的根本,今年的杭州樓市也剛剛經歷了躁動,房產政策再次加碼,阿里對於杭州再重要,也不會讓它重要到大幅擾動房價。
膽大的冒險者喜歡以身試險,普通購房者還是安心吃瓜,切勿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