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衛生研究院、中華海洋生技研究成果

2021-02-23 傑康生技小分子Fucoidan褐藻糖膠

肝癌是臺灣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缺乏有效治療方法。小分子褐藻糖膠萃取自各種褐色海藻是一種硫酸多醣,臺灣衛生研究院與中華海洋生技產學合作,探究小分子褐藻糖膠抑制肝癌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之機轉與價值,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2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臨床和轉譯醫學)。

●臺灣衛生研究院分基所使用斑馬魚的臨床前模型和全基因組轉錄組分析,以了解小分子褐藻糖膠抗肝癌效應之機制。圖/臺灣衛生研究院分基所提供

使用HBx,src和HBx,src,p53-/+基因轉殖魚作為B型肝炎病毒性肝癌模型和CD36基因轉殖魚代表非酒精性脂肪肝及非病毒感染的肝癌模型,發現小分子褐藻糖膠餵食降低了肝癌斑馬魚中脂肪酶,纖維化標記和細胞周期/增殖標記的表達,減少肝纖維化,最終減少了肝癌之形成

還發現小分子褐藻糖膠處理能夠減少非病毒感染的肝癌模型脂質積累和肝癌形成。全基因組轉錄組分析表明,餵食小分子褐藻醣膠可以正調控661個基因,負調控451個基因。

 通過網絡分析師Network Analyst揭示驅動基因是HNF4A。在細胞實驗和斑馬魚模型和證明小分子褐藻糖膠與肝細胞上的ASGR受體結合。小分子褐藻糖膠激活STAT3的磷酸化,STAT3與HNF4A的P1啟動子結合,轉錄調節P1亞型HNF4A的表達。HNF4A重置轉錄網絡。

臺灣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喻秋華博士表示,此項研究表明小分子褐藻糖膠可預防HBx,src,p53-/+,飲食引起的肥胖和CD36轉基因魚中的脂肪肝,肝纖維化和肝癌形成。而小分子褐藻糖膠的抗癌潛力歸因於與ASGR的結合和激活STAT3/HNF4A信號轉導,未來,小分子褐藻糖膠於肝癌之管理具潛在價值。

本文轉載來自

工商時報/文/李淑慧

想了解更多?
 那就趕緊來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月薪8萬新臺幣 臺灣衛生研究院歡迎「加值人才」
    華夏經緯網10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推動生技博士到法人機構再加值計劃,臺灣衛生研究院和臺灣動物科技研究所都表示歡迎。     據報導,臺灣衛生研究院主任秘書江宏哲表示,衛生研究院作為研究技術和產業應用間銜接橋梁,若當局願提供協助,很願意開放更多環境提供博士訓練。
  • 臺灣師範大學兩岸團隊研究粉紅鸚嘴成果獲刊國際期刊
    原題 臺灣師範大學兩岸團隊研究粉紅鸚嘴成果獲刊國際期刊(圖源:臺灣《旺報》)  據臺灣《旺報》報導,為了解生物如何適應不斷變動的環境,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教授李壽先研究團隊,成員來自兩岸,針對廣泛分布於臺灣不同海拔的鳥類粉紅鸚嘴,進行全基因組變異分析,並與東亞大陸粉紅鸚嘴的遺傳變異進行比較,發現與不同海拔環境適應相關的遺傳突變,主要由臺灣與大陸族群分家前的祖先承襲而來,而非近期才產生的新突變,研究成果獲刊
  • 拿掉「臺灣」改為「中華臺北」這家國際醫事學會讓臺灣大喊「太...
    「臺灣」拿掉,改為「中華臺北」,引發臺灣外事機構及綠媒激烈反應。 臺媒報導稱,臺灣地區醫事放射學會和放射師公會在國際醫事放射師聯盟(ISRRT)的官網從「臺灣(Taiwan)」改為「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放射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杜俊元表示,將持續表達抗議,並透過積極參與國際發表,提升臺灣能見度。
  •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徐啟銘訪問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徐啟銘訪問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 2017-10-27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徐啟銘來訪,進行學術交流。
  • 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發揮學術成果作用助力防疫「競速賽」
    開放文獻獲取 提供學術支撐 為保障專業人員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研究成果,1月31日起,中華醫學會雜誌社陸續開放了《中華醫學雜誌》《中華傳染病雜誌》等41種期刊的全部文獻供讀者免費閱讀、下載,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提供了學術支撐。
  • 臺灣醫事學會被國際組織要求改名「中華臺北」,民進黨人又氣壞了
    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醫事放射學會」、「放射師公會全聯會」,日前收到國際醫事放射師聯盟(ISRRT )來文,要求將在ISRRT官網會員名稱從「臺灣(Taiwan)」,改為「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此事又讓臺灣島內綠營氣得跳腳。
  • 榮程新智研究院在津發布多項非遺研究成果
    天津榮程新智自然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程新智研究院」)在論壇上發布了「榮程時代非遺戰略布局圖」「時代記憶城市非遺合伙人計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學的研究成果。  據了解,「榮程時代非遺戰略布局圖」依託非遺地圖平臺已完成對數千非遺項目和匠人的整合。
  • 臺灣學者研究發現:兩岸畫眉鳥50萬年前「分家」
    臺灣學者研究發現:兩岸畫眉鳥50萬年前「分家」 2011年01月06日 11:3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臺研究機構下調臺灣經濟增長預測
    原標題:臺研究機構下調臺灣經濟增長預測   新華社臺北7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5日發布最新的臺灣經濟發展情況預測,將202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去年12月發布的2.58%下調為1.15%。
  •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緣起
    臺灣中華佛教居士會創會人——李謇老居士,於1964年冬,與佛教界數位居士創辦甲辰學佛會,奠定日後成立「居士會」的基礎。李老為創辦居士林事業提前退休、購地籌劃。1969年初,因緣和合,李老居士邀集數位民意代表及社會賢達共同發起成立「中華佛教居士會」。
  • 西安交通大學全球健康研究院和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報告過去二十年間尼泊爾國民營養狀況的變遷
    西安交通大學全球健康研究院和公共衛生學院青年教師魏君香博士和王友發教授科研團隊於2019年7月在肥胖領域國際著名期刊《Obesity Reviews》(IF=8.192)上發表了題為「Changes in patterns of the double burden of under- and over-nutrition in Nepal over time」的研究論文。
  • 基金委與加拿大衛生研究院老年痴呆症合作項目開始申請
    ),申請人須根據基金委統一要求按時提交項目進展報告,項目執行結束後須提交結題報告。 (三)資助強度:中方:300萬人民幣/項;加方:100萬加元/項。 (四)資助領域:老年痴呆症及相關病症【申請代碼:H09】; 1)模型(Models) 2)生物標記及腦成像(Biomarkers and brain imaging) 3)遺傳及表觀遺傳(Genetics/epigenetics) 4)藥物開發(Drug development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呼籲: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呼籲: 全面加強美國生物醫學研究生培訓
  • Nature刊發海洋高等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
    該文章成果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綠卡客座教授、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領軍科學家、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主任蔡文炬院士為第一作者,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抗風研究成果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原標題: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抗風研究成果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圖為:「中國尊」風洞試驗照片   課題名稱:重大建築工程抗風設計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金新陽,陳凱
  • 臺灣團體被改「中華臺北」,跳腳叫囂:不能接受矮化,要求撤銷
    據臺媒報導 國際醫事放射師聯盟(ISRRT)將臺灣醫事放射學會和放射師公會全臺聯合會的官網,從臺灣(Taiwan)改為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臺灣醫事放射學會昨叫囂,此事是世界衛生組織向ISRRT施壓,學會收到通知即提出抗議,但至今ISRRT仍未回應,希望蔡當局硬起來,要求撤回該組織更名要求
  • 清華大學王希勤率團訪問臺灣三所高校 進一步加深清華與臺灣高校...
    隨後參訪了新竹清華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及清華海峽研究院,與研究院相關學者及企業界人士進行了深入交流;同時,參訪了硼中子癌病治療中心、腦科學研究中心,王希勤對新竹清華大學在腦科學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表示讚賞,並希望兩岸清華就腦科學研究開展深入合作。 王希勤與清華海峽研究院負責人及企業界人士座談
  • 納米創新研究院研究成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
    近日,我校納米創新研究院劉景海教授團隊在柔性納米纖維膜反應器促進鋰/硫化學轉化領域的研究成果,以《Flexible Electrocatalytic Nanofiber Membrane Reactor for Lithium/Sulfur Conversion Chemistry
  • 「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院——醫藥衛生大健康方向」研討會召開
    「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院——醫藥衛生大健康方向」研討會召開本網訊(通訊員 李倩如) 10月25日下午,我校公共衛生學院特邀南華大學教授肖衛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博士黃清華兩位專家來校,開展了以「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院——醫藥衛生大健康方向」為主題的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