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個溶洞上修地鐵 探訪武漢地鐵紙坊線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解說】武漢市首條在巖溶區上建起的地鐵線——紙坊線即將開通試運營。據了解,該線路全長約17公裡,全線穿越溶洞4345個,地下溶洞宛如蜂巢。

  【解說】12月20日,記者實地探訪了武漢地鐵紙坊線。記者看到,該線路的列車正在進行試跑,地鐵站內的裝修已經完成,部分工作人員在對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

  【解說】紙坊線自2014年12月開工建設以來,面臨著多項難題,尤以地下溶洞最為棘手。最大溶洞垂直高度約31米,相當於10層樓高;最寬近50米,相當於一個標準遊泳池。類似地質條件在中國實屬罕見。

  【解說】武漢地鐵集團二級項目經理彭銳告訴記者,受地質條件影響,譚鑫培公園站建設過程中,平均每前進4米就遭遇1個溶洞,施工好似穿行於溶洞「馬蜂窩」。

  【同期】武漢地鐵集團二級項目經理 彭銳:在譚鑫培(公園)站它600多米長,在我們車站施工的時候,特別主體施工,在做圍護樁的時候,巖溶特別多,整個我們在地下灌注的水泥漿,接近整個車站混凝土的二分之一。

  【解說】據彭銳介紹,紙坊線線路顏色與7號線一期鳳凰橙保持一致,全線設站7座,列車最高運行速度每小時100公裡,全車最大載員2528人。紙坊線開通後,武漢市江夏區居民進入主城區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屆時,半小時左右即可從江夏抵達武昌。

  【同期】武漢地鐵集團二級項目經理 彭銳:我們在修這條線的時候,江夏區人民就非常盼望我們,把這條開通,把它整個城區跟武漢市城區連接起來了,而且以前公交只有幾趟,進出很不方便,現在我們進來以後,周邊的老百姓都很希望我們,早點把它開通。

  【解說】據悉,武漢是中國大陸地區繼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後第五個、華中地區首個擁有地鐵的城市。

  記者鄒浩 鄭子顏湖北武漢報導

責任編輯:【盧巖】

相關焦點

  • 臺灣臺北地鐵運營線路共有8條,和武漢地鐵數量差不多
    對於上班族都知道,我每天都要乘坐地鐵。地鐵的出現為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減少了時間成本。如今,隨著現代化地鐵路線陸續開通,市民選擇地鐵出行的頻率越來越高。公交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現在很多城市都新建地鐵路線。
  • 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進軍地鐵領域承建的首個軌道交通線路正式通車
    眾多政府領導、業主、建設者以及市民代表紛紛走進地鐵車廂,隨著列車緩緩開動,宣告該線路正式通車。  武漢軌道交通27號線的通車,使江夏成功「牽手」武昌、漢口、漢陽,進入了地鐵新時代。而對於首次承建軌道交通工程的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來說,也意味著其業務的拓展,通過這條線路成功進軍到了地鐵領域。
  • 武漢地鐵招聘150名車站協管員,工作滿兩年有機會轉正
    楚天都市報7月31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陳依依)31日記者了解到,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發布的信息顯示,即日起至8月8日,武漢地鐵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50名車站協管人員。29日發布的《招聘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勞務派遣用工公告》稱,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是武漢地鐵集團的下屬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成立於2007年5月,主要負責武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根據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用工需求,由武漢起點人力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擬招聘合同制用工,以勞務派遣形式定向派遣到武漢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工作。
  • 我國修地鐵「最頭疼」的城市,地鐵修了5年,到處都是歷史遺址
    到今天為止,西安還有很多尚未出土的墳墓, 如果在西安旅行,雖然不是本意,但你經過的地下可能埋著很多文物, 正因為這些珍貴的史跡太多,在西安修地鐵也是件難事, 西安的路面不容易挖, 因為我不知道什麼時候破壞文物,比如西安的地鐵2號線,建設花了5年時間, 在這五年裡發現了200多個珍貴的文物, 為了保護文物的完整性,每次都必須停止, 收集文物後,可以繼續正常工作,
  • 中國「最特別」的城市,修地鐵不在地下打洞,卻讓地鐵在樓間穿梭
    地鐵畢竟是為人民提供方便的公共設施,但建設地鐵的成本也壓倒了很多城市, 成本也看到很多城市而嘆息,畢竟建設地鐵必須在這個地方支持強大的財政, 由於這個因素,我國六百多個城市中,迄今為止擁有地鐵的城市也只有38個。
  • 武漢將啟動新一輪地鐵規劃
    據悉,武漢地鐵集團發布了「武漢市城市軌道第五期建設規劃項目詢比採購公告」,表示武漢將啟動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又有一大批地鐵獲得批覆。武漢地鐵已有9條線路正在運營中,而還有大批線路也正在建設中,今年還將開通地鐵8號線二期,這代表著武漢已進入全城地鐵時代。
  • 穿越水下溶洞區,下穿既有運營線,地鐵3號線又有新突破
    穿越水下溶洞區,下穿900米重疊既有運營線路長沙地鐵3號線又有新突破!圖為穿越溶洞區江面注漿鋼平臺。(隋百龍 攝) 新湖南客戶端1月25日訊(記者 張璐 通訊員趙娟)「這些形狀不同,硬度不一的石頭都是我們在修建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時,從阜埠河站至靈官渡站區間的水下溶洞裡挖掘出來的。」 今天上午,在中鐵十四局長沙地鐵3號線5標盾構工區,工區經理劉濱指著物架上的石頭向記者介紹道。
  • 武漢地鐵1號線、19號線有新變化
    武漢地鐵1號線、19號線有新變化) 網友汪先生近日欣喜地發現,地鐵1號線漢西一路站站臺裝上了不鏽鋼防護欄杆。他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上建議,讓護欄成為地鐵1號線全線的標配。
  • 武漢地鐵英語標識「洋相」頻出 留學生稱不忍直視
    記者 賀亮  前幾天,英國留學歸來的「wise」同學來電:武漢的英語標識蠻多都是錯誤的,看著彆扭。那些英文錯誤,讓人「羞紅了臉」。記者在武漢街頭探訪,確實可見不少中英文標識「風馬牛不相及」,「洋相」頻出。
  • 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發布時間:2020年03月28日 16: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中新社武漢3月28日電 題:武漢戰「疫」記:重啟駛向「春天」的地鐵  作者
  • 哪些城市地鐵有支線?武漢為什麼不設置地鐵支線?
    地鐵支線是為將來的(規劃中)的另一條線路提前通車吸引商業開發、人口遷移等所設置的。主線連接主城區,支線通往遠城區。未來地鐵支線將被拆離主線,形成新的線路,典型的就是北京地鐵10號線奧運支線,後來作為8號線。
  • 王立與武漢地鐵集團領導座談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周奧)7月10日,市委書記王立與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軍及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姚春橋一行座談,雙方就深化合作進行溝通交流。座談會上,姚春橋就武漢地鐵11號線葛店段工程進展情況作了介紹。
  • 武漢各片區地鐵密度排行,哪個片區受益最多?
    作者: 武漢樓市直擊截止目前武漢市已經開通了9條地鐵線路,覆蓋武漢6大主城區,3大開發區及3個遠城區。武漢地鐵密度越來越大,正在以每年開通二到三條速度飛速前進。目前而言武漢市各片區中地鐵分布是不均衡的,下面我們就具體看看各個片區的地鐵覆蓋密度。
  • 武漢地鐵屏蔽門凌晨被撞壞系橋隧維保施工出現故障 3號線運營未受...
    ,地鐵3號線武漢商務區站臺的屏蔽門被衝撞損壞。武漢地鐵運營公司解釋稱,此事因橋隧維保施工設備侵限造成。昨日下午,楚天都市報記者實地探訪看到,損壞的屏蔽門已拆除,武漢商務區站正常運營,3號線全線運營未受影響。地鐵屏蔽門被衝撞損壞昨日上午,網絡上流傳著地鐵3號線武漢商務區站的施工現場照片,以及一段視頻。
  • 注意了:這些噴霧屬於違禁品不能進地鐵
    記者詹松 攝原標題:壓縮罐裝噴霧屬違禁品 不能進地鐵如何辨別:瓶身上是否印有易燃易爆標識武漢晨報訊(記者 陶常寧 唐婕 通訊員 產啟鬥 張祖華)近日,晨報收到不少諮詢地鐵安檢的新聞熱線電話。為何不能坐地鐵呢?」武漢地鐵安檢相關負責人解釋,地鐵是地下交通工具,人群密集,而且人、物不能分離,不能像飛機那樣可以託運,一旦發生危險,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對於易燃易爆物品查控很嚴。如果噴霧類的壓縮罐上印有「小火苗」標識,或是寫有「易燃」字樣的,都屬違禁品,不能帶進地鐵。
  • 為什麼地鐵裡沒以往暖和?武漢地鐵回應:車站車廂都加大了新風送達量
    怎麼感覺今冬地鐵裡沒以往暖和?是不是沒有開暖氣?進入1月以來,武漢天氣變寒冷,部分地鐵族發出疑問。武漢地鐵回應:和往年冬季相比,今冬考慮到疫情防控,運營期間全程開啟通風系統,乘客感覺到的頭頂吹冷氣,正是送進車廂內的新鮮空氣。今冬地鐵車廂和車站都加大了新風的送風量。
  • 合肥地鐵7號線_2020年合肥地鐵7號線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合肥2號線採用冷凍法施工的大東門站區域,已基本完成冷凍作業,兩臺盾構機將穿越約11米長的凍土區域,最終穿越南淝河河底,從大東門站吊出地面。  密密麻麻的水管接入即將施工的地下土層冷鹽水流經土層40多天完成凍結 近日,記者再次來到地鐵2號線穿越南淝河的施工現場探訪。由於2號線下穿南淝河採用「冷凍法」施工,所以在南淝河與長江路橋之間的施工現場,搭建了由兩三間臨時工房組成的冷凍站。
  • 穿越1000多個溶洞,中鐵裝備助力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
    穿越1000多個溶洞,中鐵裝備助力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 1月10日10時21分,由中鐵裝備聯合中鐵一局研製的「海宏號」盾構機順利貫通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這標誌著我們圓滿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全球「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巖溶地層、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成功經驗。
  • 探訪地鐵6號線長圳站:兩條地鐵交匯 片區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伴隨著地鐵的即將開通,該片區也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今天,「探訪地鐵6號線」系列專題最後一期,就帶你走進長圳站。責任編輯:謝燕麗特別聲明:本文來自@深圳自媒體平臺,僅代表@深圳自媒體觀點。本平臺僅提供信息發布。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們。
  • Qing調查|北京地鐵多個站點有了「口罩機」你「嘗鮮」了沒?
    坐公交、進地鐵等都必須佩戴口罩。但萬一哪天出門著急,忘戴口罩了怎麼辦?近日,北京地鐵10個站點設置了口罩自助售賣機,這一舉措緩解了很多人沒口罩無法乘車的尷尬。11月18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探訪發現,雖然口罩機是個「善舉」,但個別售賣機安置在了檢票閘機裡,可不戴口罩又不讓進站,這種兩難還需有人「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