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PV1拮抗劑研究進展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2021-01-15 健康一線視頻網

作者:Drug hunter

瞬時受體電位香草酸亞型1(TRPV1),也叫香草酸受體亞型1(VR1),是一種對鈣離子有高滲透性的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TRPV1是瞬時受體電位(TRP)超家族中第一個被發現存在於哺乳動物中的成員,其主要在中樞和外周的中、小型感覺神經元末端表達,在小腦、下丘腦、大腦皮質、嗅球、中腦、海馬等不同的腦區域中也都有發現,在調控傷害性刺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最早發現的TRPV1激動劑是辣椒鹼(Capsaicin,1),起初研究表明辣椒鹼會使痛覺增敏,但是接下來的研究發現脫敏劑量的辣椒鹼能夠抑制疼痛。與 TRPV1激動劑相比,TRPV1 拮抗劑不會引起細胞內鈣離子的大量聚集,而是通過抑制鈣離子內流,從而抑制辣椒鹼引起的傷害性感受和熱痛覺增敏,尤其是減少在不同炎症模型中的熱痛覺增敏和減弱急性熱傷害性感受,避免了TRPV1激動劑的副作用。因此許多製藥公司都把研究重點放在TRPV1受體拮抗劑的研發上。

圖1 TRPV1激動劑(1, 2)和TRPV1拮抗劑(3)

Capsazepine是第一個競爭性TRPV1拮抗劑,是辣椒鹼的結構類似物,但其能同時抑制電壓門控鈣通道和TRPM8,對TRPV1沒有選擇性。Capsazepine可以阻斷辣椒鹼介導的嚙齒類動物疼痛反應,從而成為研究TRPV1拮抗劑在神經病理性疼痛模型的重要工具。考慮到Capsazepine較差的受體選擇性及理化性質,後續各大研究機構在其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結構優化。

1.苯基/苄基脲

雅培公司對1,3-二取代脲類的研究始於對高通量篩選得到的羥基萘脲4(圖2)進行結構優化,儘管其具有一定的體外活性,但化合物4在動物模型中並沒有表現出鎮痛活性,主要原因在於其生物利用度較低。研究人員以各種含氮雜芳環代替羥基萘環,得到5-異喹啉脲化合物5(A-425619;圖2),其具有更好的藥代動力學性質和更高的水溶性。通過將苄基環合為茚滿環得到化合物6(ABT-102;圖2),ABT-102能夠有效降低齧齒動物模型的炎性反應及術後疼痛,骨關節炎和癌症痛。此外,多次給藥ABT-102連續5-12天能夠進一步提升其鎮痛活性,而相關的TPPV1誘導的高熱效應逐漸消失。

圖2 苯基/苄基脲TRPV1拮抗劑

為了改善其理化性質,在苄基的2位上以親脂性基團取代,並結合4-CF3得到化合物7(圖2),其表現出更好的藥代動力學和活性。然而由於時間依賴性地抑制CYP3A4,使得該化合物未能進入臨床前研究。吲唑核苷的N1甲基化得到化合物8(ABT-116;圖2),具有更好的體外活性和更低的CYP3A4抑制作用。2-氧代苯並咪唑類化合物9和10(圖2)有較好的TRPV1拮抗活性,能夠完全消除300nM辣椒素作用(IC50分別為1和0.51nM)。化合物9在誘導的機械性痛覺過敏試驗中顯示出顯著的抗痛覺過敏作用。拜耳公司從具有低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萘酚尿素系列開始,獲得了四氫萘酚類TRPV1拮抗劑,其具有較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四氫萘酚衍生物11(圖2)顯示出TRPV1高抑制活性(hTRPV1 IC50 = 3.3nM),口服後具有優異的血藥暴露,口服生物利用度良好(F = 74%,1mg/kg po,0.1mg/kg iv)。

圖3 TRPV1拮抗劑(二苄基脲12,13),TRPV1激動劑(二苄基硫脲14,15),

TRPV1拮抗劑(二苄基硫脲16,17),TRPV1拮抗劑(α-甲基醯胺18-20)

2.二苄基脲/硫脲

研究人員在前期發現二苄基脲和相應的硫脲衍生物可以作為辣椒鹼的類似物,PharmEste研究實驗室也開展了一系列結構優化以其獲得水溶性和代謝穩定性有所改善的TRPV1拮抗劑。新的O-羥烷基脲衍生物系列(化合物12和13;圖3)在辣椒素誘導的大鼠繼發性異常性疼痛模型中效果較好,並且具有抑制其促痛覺過敏作用(分別為53.1和47.9%的抑制率)。化合物12和13的R和S異構體表現出不同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2的S優映體IC50為7nM,R對映體為53 nM。

據報導,硫脲類TRPV1激動劑14和15中的酚羥基用生物電子等排體甲基磺醯胺替換,得到了強效拮抗劑16和17(圖3)。其中化合物17(圖3)Ki值高達54nM,能夠抑制[3H] RTX與大鼠TRPV1的結合,以及具有降低辣椒素誘導的的Ca2+攝取,並具有低水平的弱激動作用,Ki值高達7.8nM。為了進一步優化4-甲基磺醯胺類TRPV1拮抗劑,設計了醯胺類拮抗劑,並進行廣泛的構效關係研究,得到了高活性的α-甲基醯胺類似物。其中,兩種α-甲基醯胺拮抗劑18和19(圖3)顯示出高結合親和力,Ki值分別為4.12和1.83nM。此外,它們在rTRPV1 / CHO細胞中也顯示出對Ca2+攝取的強拮抗作用,Ki值分別為0.58和5.2 nM。此外,2-苯丙酸酯鏈的S-構型(對應於化合物18的C1- 19;圖3)對於高拮抗活性至關重要。繼續研究α-甲基化立體構型對TPRV1受體拮抗影響,合成了簡單RTX硫脲拮抗劑的α-甲基化類似物。構效關係分析表明,C2取代對活性影響較少; 醯胺類似物優選S-構型,硫脲化合物則優選R-構型(C1R 20;圖3)。化合物20(圖3)分別在rTRPV1 / CHO細胞中的[3H] RTX結合和Ca2+攝取測定的體外競爭試驗中,Ki值分別高達10nM和23.9nM。

3.色滿和四氫喹啉脲

Abbott公司研究人員進行了進一步的結構優化,以改善脲類TRPV1拮抗劑的藥代動力學和效能,得到色滿和四氫二喹啉雙環骨架,包括5-異喹啉脲的苄基的構象限制體(A-425619),與原來的剛性茚滿骨架相比有助於改善其溶解度。化合物21和化合物22(圖4)是該類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在Ca2+攝取實驗中分別測得對hTRPV1受體的IC50值分別為5和7 nM。構效關係表明,不同的取代基如小親脂性三氟甲基,龐大的叔丁基和鹼性哌啶環均可耐受,而芳基取代基的位置是影響拮抗活性的關鍵,7和8位取代活性較高。此外,R-對映異構體顯示出比S-對映異構體更高的活性。色氨酸尿素21在多種動物疼痛模型均有效,且在大鼠中腦/血漿比率為0.42。雖然四氫喹啉脲類化合物是細胞色素CYP3A4的抑制劑,但經過結構優化得到了化合物22(hTRPV1 IC50 = 7nM,CYP3A4 = 47%抑制),表現出拮抗活性和CYP3A4抑制活性較優的平衡。在Abbott隨後發表的專利中,列出了另外一系列以異喹啉為核心的3位(甲基,氯或胺)取代為特徵的苯並二氫吡喃脲類衍生物(23圖4)。

圖4 色滿和四氫喹啉脲類TRPV1拮抗劑構效關係研究

4.哌嗪脲類

Johnson&Johnson公司通過高通量篩選得到一系列激動劑和拮抗劑(包括吡啶基哌嗪脲)。典型化合物29(FLIPR)抑制了TRPV1介導的PMA和anandamide誘導的Ca2+內流(hTRPV1 IC50 = 74nM,rTRPV1 IC50 = 100nM; 圖5)。此外,構效關係研究得到了降低辣椒素和酸誘導的rTRPV1的活性(IC50分別為35和6 nM)衍生物30(BCTC;圖5),此後該化合物被廣泛用於動物模型的炎症和神經性疼痛研究。然而其代謝穩定性差,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問題限制了其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再哌嗪脲骨架上進行結構改造以改進藥代動力學得到化合物31(圖5),其被認為是第二代BCTC類似物。其哌嗪環上具有甲基取代,而BCTC的叔丁基苯基和吡啶環分別被苯並噻唑和噠嗪環代替。化合物31(hTRPV1 IC50CAP = 226nM,hTRPV1 IC50pH = 103nM)表現出更好的代謝穩定性,更長的半衰期,水溶性以及減少了對HERG通道的抑制。

使用四氫嘧啶並吖庚因骨架進行生物電子等排,發現了一系列新的TRPV1拮抗劑。利用先前由同一研究組報導的哌嗪脲系列中未公開的SAR,選擇3-三脲甲基-吡啶作為哌啶環上最合適的取代基進行結構優化。在炎症性疼痛和角叉菜膠誘導的熱痛覺過敏的體內模型中研究其鎮痛活性,儘管化合物32(hTRPV1 IC50 = 6nM;圖5)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但當以30mg/kg口服給藥時,化合物32顯著減輕熱痛覺過敏。隨後,改善水溶性的結構修飾得到哌嗪類似物33(hTRPV1 IC50 = 11nM)。與32(CL = 3.1L/h/kg)相比,該化合物進一步改善了大鼠體內藥代動力學性質(CL = 0.7L/h/kg),在大鼠中以5和30mg/kg顯著逆轉了角叉菜膠誘導的熱痛覺過敏。Purdue Pharma LP公司也對BCTC進行結構改造以期改善水溶性和藥代動力學性質,將BCTC的中心哌嗪環用四氫吡啶核的生物電子等排替換得到2-吡啶基-3,6-二氫吡啶甲醯胺衍生物。其中類似物34(V116517;圖5)在急性炎症性完全弗氏佐劑(CFA)模型顯示熱量痛覺過敏的劑量依賴性逆轉,ED50為2mg/kg,還能同時高效阻斷TRPV1在染色組織中的質子激活效應。

圖5 哌嗪脲(29,30),相關的嘧啶並[4,5-d]吖庚因(32,33)和四氫吡啶(34)

5.吡唑-羧醯胺/脲

有幾篇專利已報導基於吡唑環的TRPV1拮抗劑,其中Gr uenenthal GmbH公司對吡唑脲類和羧醯胺衍生物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構效關係研究,該系列主要基於先前對N-苄基脲化合物的苄基環與吡唑環的取代。主要有含O的苯基乙醯胺(35),苯基丙醯胺(36)或苯基脲(37),均顯示出TPRV1受體的高親和力(hKi CAP值為1, 2和2 nM)。隨後,得到了帶有被N-環狀基團取代的苯基部分的吡唑基甲醯胺/脲衍生物,該類化合物中,苯基環被各種雜環烷基如氮雜環丁烷基,噻唑烷基,吡咯烷基,哌啶基和嗎啉基環所取代,其中優選化合物氮雜環丁烷衍生物38和噻唑烷39(圖6)的Ki親和力值分別為15和29nM。Grüntnthalhal公司研究小組也研究了吡唑基甲醯胺和尿素衍生物,帶有被磺醯基或磺醯胺基取代的苯基部分作為TRPV1配體。磺醯基衍生物(圖6所示化合物40)在結合實驗中Ki值為9nM。最優化合物為帶有磺醯胺鏈的丙醯胺化合物,如41,42和43(圖6),其Ki值<1nM(hKi CAP = 0.9, 0.7和0.3nM)。用吡啶部分替換42的苯環得到吡啶基丙醯胺化合物44和45(44,Ki CAP = 1nM;45,KiCAP = 3nM)

圖6 吡唑甲醯胺和吡唑脲(35-43)的SAR優化及吡啶基丙醯胺/脲(44,45)

小結

TRPV1拮抗劑能通過阻斷辣椒鹼、質子(pH5)、熱等激活TRPV1的效應,阻斷疼痛信號傳導的作用,從而產生鎮痛作用。目前開發出的TRPV1拮抗劑既有來源於對天然產物進行結構修飾獲得的芳基脲類化合物,也有來源於對高通量篩選獲得的先導化合物進行結構改造而得到的衍生物,除此之外,近年來還發現並修飾了許多其它結構類型的TRPV1拮抗劑,但靶點相關的體溫過高副作用仍然是TRPV1拮抗劑研究的難點,可喜的是,近年來也陸續有無體溫過高副作用的候選化合物被報導,其具體結構卻大多未見明確報導。

參考文獻

1. 治療疼痛新途徑:瞬時受體電位香草酸亞型1拮抗劑的研究進展,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2010, 41(1): 11-19.

2. Medicinal Chemistry, Pharmacology, and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RPV1 Receptor Antagonists, Medicinal ResearchReviews, 2016, 1–47.

相關焦點

  • 2020ESMO肺癌進展大盤點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不出所料,肺癌領域又迎來一波新進展,今天特整理了肺癌領域的部分重要研究進展,以饗大家。1.FLAURA2研究早期安全性數據公布,奧希替尼聯合化療用於一線安全性良好基於FLAURA研究結果,奧希替尼已經成為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的一線治療優選,FLAURA2 (NCT04035486)研究旨在探索奧希替尼聯合或不聯合化療用於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本次ESMO年會上,FLAURA2研究的早期安全性數據公布。
  • 正大天晴的十大在研產品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片(磷丙替諾福韋片)吉利德的磷丙替諾福韋片是目前最好的B肝藥,是替諾福韋的前體修飾藥,效果和替諾福韋相當,副作用更小。2017年4月20日,歐洲肝臟研究學會發布了2017版最新B型肝炎管理指南,其中對於初治慢B肝患者的一線首選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方案,在原有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和恩替卡韋之外,指南增加了磷丙替諾福韋。對於患有腎臟疾病或骨骼疾病和/或有發生上述疾病風險的患者,特別是曾經有過核苷類似物暴露的人群,指南推薦應首選磷丙替諾福韋片治療。
  • BTK抑制劑「圖鑑」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BTK抑制劑在MCL中的臨床研究進展臨床進展方面,Advani等人報導了一項I期研究,伊布替尼誘導了9例難治或復發(R/R)MCL患者中的7例應答,並確定560 mg為推薦的II期研究劑量。PCYC-1104研究表明,伊布替尼比現有的強化化療方案(如ESHAP、MINE、hyperCVAD和R-ICE)毒性更小,更有效。
  • 淺析異位性皮炎藥物市場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然而激素和抗組胺藥等大多只能起到暫時緩和症狀的作用,時間長了不免會產生副作用。另外還有其他一些具有類似作用機制的候選藥物處於不同研發進展中。表1. Current status of selected agents for atopic dermatitis indevelopment
  • 這59個新藥獲批臨床了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藥品名稱:Finerenone 片企業名稱:拜耳醫藥Finerenone(BAY94-8862)是一種研究性非甾體選擇性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MRA),它可以減少鹽皮質激素受體(MR)過度激活的有害作用。本次獲批的適應症為治療左心室射血分數≥40% 的心力衰竭。
  • 喹啉在抗癌藥物中的應用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藥渡資料庫我們使用藥渡資料庫進行喹啉結構的子結構檢索得到301個臨床階段及以上的化合物。篩選治療領域為腫瘤的進而得到93條相應數據(如下圖所示),其中包括9個中國一類新藥。按照研發階段來分:上市藥物有10個,NDA申請有3個,臨床三期有14個,臨床二期有32個,臨床一期有34個。
  • 全球新藥研發成功率分析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而國內隨著一致性評價及帶量採購政策逐步明確、仿製藥市場競爭加劇,國家出臺多個文件鼓勵創新藥申報上市,創新藥將出現新市場機會。本文基於醫藥魔方NextPharma®資料庫及醫藥魔方諮詢分析,對全球新藥研發潛在進入機會及風險進行分析梳理。
  • 帕納替尼的研發之旅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01、源於骨質疏鬆藥物的研究帕納替尼開始的研究並沒有借鑑和模擬伊馬替尼的思路,而是源於研究骨質疏鬆藥物。實驗證明,Src過表達可引起骨質疏鬆,Src基因敲除小鼠可避免骨質疏鬆的發生。基於此,ARIAD公司以Src激酶為靶標研製抗骨質疏鬆藥物。
  • 5月32個新藥獲批臨床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獲批臨床新藥具體介紹藥品名稱:101BHG-D01吸入氣霧劑企業名稱:北京碩佰醫藥科技101BHG-D01吸入氣霧劑是一種新型的M3受體拮抗劑,具有擴張氣管平滑肌的作用,用於治療慢阻肺和哮喘。BLU-554 單藥治療晚期肝細胞癌具有普遍的良好耐受性,並且顯示出令人鼓舞的抗腫瘤活性。藥品名稱:CX510 片企業名稱:三因泰醫藥科技、澳津生物醫藥技術暫未查到本品的詳細信息。
  • Zafgen再遭毒副作用襲擊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藥源解析Zafgen一度是非常高調的公司,其一代metAP2抑制劑beloranib曾被評為可能改變世界的6個藥物。但隨著beloranib在臨床試驗中造成兩人死亡而被放棄、公司在處理臨床嚴重副反應事件中極度不透明,ZFGN股票比巔峰時的47美元已經跌的只剩零頭了。
  • 手性藥物拆分方法淺析_藥界動態_健康一線資訊
    後來研究發現,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悲劇是因為「沙利度胺」具有左旋和右旋兩種結構,左旋體具有治療作用,可以減輕孕婦的早期妊娠反應,但是它的手性夥伴(右旋體)卻具有致畸性,導致了如上圖所示的畸形嬰兒的出現。因此了解手性藥物兩種對映異構體的藥物性質是非常重要的,直接關乎用藥者的健康安全,從而引出了手性拆分的概念。
  • 「地平」類(鈣拮抗劑)降壓藥,我國應用最普遍的降壓藥
    「地平」類降壓藥,在降壓藥裡屬於「鈣拮抗劑」一類,再細分一下,屬於鈣拮抗劑中的「二氫吡啶類」,另一類,就是非二氫吡啶類的鈣拮抗劑。「地平」類降壓藥既然歸於「鈣拮抗劑」 ,那麼它的主要降壓作用就是通過拮抗鈣離子產生的。在我們的血管壁上,有可以收縮血管的平滑肌細胞。「地平」類藥物就可以阻斷血管壁上這些平滑肌細胞膜上的鈣通道,使鈣(離子)不能進入細胞。
  • 「神藥」二甲雙胍最新突破性研究進展
    另外,還有研究人員發現二甲雙胍或可用於胰腺癌、乳腺癌等癌症治療。基於這些重大發現,生物谷小編對神藥二甲雙胍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一番整理,以饗讀者。1. 廈門大學破解「神藥」二甲雙胍「降糖」之謎!老藥新用 二甲雙胍或可保護1型糖尿病患者心臟健康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一種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廉價藥物療法或可幫助1型糖尿病患者保護心臟健康;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標準一線療法藥物,其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同時還能夠通過增加血管中幹細胞的數量來修復損傷的血細胞。
  • TKI治療慢性髓系白血病停藥研究的進展
    已有研究證明羥基脲雖然可以改善血象、緩解症狀,但不能使血液學和分子學得到改善,不能阻止疾病進一步進展。幹擾素-α治療CML雖然能使患者獲得血液學緩解、抑制Ph 陽性腫瘤細胞的克隆、延緩疾病進展、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幹擾素-α 的毒副作用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復發率較高,現已不作為一線治療藥物。
  • 速遞 默沙東Keytruda一線用於NSCLC 5年生存率81.4%
    領星資訊欄目「Breaking News」每周高頻更新,內容包括國內外腫瘤新藥獲批情況、臨床試驗進展、行業動態等。每天只要1分鐘,輕鬆掌握一手新聞。研究結果表明,氟唑帕利單藥用於鉑敏感的復發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含鉑治療達到完全緩解或部分緩解後的維持治療,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氟唑帕利是恆瑞醫藥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PARP抑制劑。
  • 泰瑞沙一線單藥治療總生存打破歷史記錄
    剛剛落幕的2019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上宣布在肺癌靶向治療上,奧希替尼(泰瑞沙)一線單藥治療讓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達到近39個月,成為目前唯一一個一線單藥治療EGFR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位總生存期最長的藥物,可以說是肺癌患者的福音。
  • 速遞|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
    領星資訊欄目「Breaking News」每周高頻更新,內容包括國內外腫瘤新藥獲批情況、臨床試驗進展、行業動態等。每天只要1分鐘,輕鬆掌握一手新聞。國內新藥獲批【骨髓瘤】雙鷺藥業那度胺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6月23日,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了最新的藥品批准證明文件待領取信息,北京雙鷺藥業的來那度胺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
  • 【新藥進展】全球B肝新藥進展
    EASL2020最新摘要公布了該藥臨床前研究的研究進展,結果顯示ImmTAV分子可有效、特異性地消除感染HBV的細胞。其中主要的ImmTAV分子——IMC-I109V現已通過臨床前研究數據支持首次人體試驗。這些數據提供了新穎的免疫治療策略的證據,該策略旨在為慢性HBV感染患者實現快速的功能性治癒。
  • 靶向藥奧希替尼耐藥,基因療法來助力!
    不想錯過新療法資訊?對於EGFR突變的患者而言,近些年新藥不斷湧現,其中第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2018年在美國升級為EGFR突變肺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然後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然而,如同其他靶向藥一樣,奧希替尼也會出現耐藥。
  • 上市及臨床在研非甾體類AR拮抗劑
    該藥本身沒有抗雄性激素活性,它是一個前體藥物,其抗雄性激素活性是由於其代謝物2-羥基氟他胺所致。氟他胺體外抗AR活性Ki值為1275nM,2-羥基氟他胺為55nM。2-羥基氟他胺目前也正進行前列腺癌治療藥物的II期臨床研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