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發射的最新地球觀測衛星EOS-01的廬山真面目

2020-11-10 瞳眼天下

解釋:印度發射的最新地球觀測衛星EOS-01的廬山真面目


EOS-01隻不過是另一顆雷達成像衛星(RISAT),它將與去年發射的RISAT- 2b和RISAT- 2br1一起工作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下午,印度一箭九星,成功發射了一顆地球觀測衛星EOS-01,完成了近一年來的首次太空任務。EOS-01和其他9顆外國衛星在3點12分由PSLV火箭發射升空。

這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自去年12月11日發射RISAT-2BR1以來的首次任務,RISAT-2BR1是另一顆類似於EOS-01的地球觀測衛星。在那之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還在今年1月向太空發射了通信衛星GSAT-30,但那是用從法屬蓋亞那發射的阿麗亞娜火箭完成的。

此後,ISRO的發射計劃被冠狀病毒的流行完全打亂,近一年沒有發射記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計劃在2020-21財政年度發射20多顆衛星,包括高調的任務,如首次對太陽的探索任務Aditya L1,以及無人駕駛的太空飛船——印度首次載人太空飛行的先驅。一半的計劃發射是地球觀測衛星,就像今天發射的那顆。

雷達成像衛星

EOS-01隻不過是另一顆雷達成像衛星(RISAT),它將與去年發射的RISAT- 2b和RISAT- 2br1一起工作。EOS-01最初被命名為RISAT-2BR2,並被認為是旨在提供全天候24小時高解析度圖像服務的三顆星座中的第三個。


隨著EOS-01的推出,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正在為其對地觀測衛星建立一個新的命名系統。迄今為止,對地觀測衛星都是根據它們的用途按主題命名的。例如,CARTOSAT系列衛星的目的是為陸地地形和製圖提供數據,而OCEANSAT衛星的目的是進行海上觀測。一些insat系列,RESOURCESAT系列,GISAT, SCATSAT,和更多的都是地球觀測衛星,以不同的名字命名它們被分配做的具體工作,或他們使用不同的儀器來完成他們的工作。

土地和森林測繪與監測、水、礦產、魚類等資源測繪、天氣和氣候觀測、土壤評價、地理空間等高線測繪等都是通過對地觀測衛星完成的。

從此以後,似乎所有的地球觀測衛星都將被稱為eos系列。

雷達成像

和它的兄弟RISAT-2B和RISAT-2BR1一樣,EOS-01使用合成孔徑雷達來生成高解析度的陸地圖像與光學儀器相比,雷達成像的一大優勢是它不受天氣、雲或霧或缺少陽光的影響。它可以在任何條件和任何時間產生高質量的圖像

根據雷達使用的電磁輻射波長的不同,可以在圖像中捕捉到陸地上的不同特性。例如,一個低波長的信號可以捕捉到樹木覆蓋或植被,而一個更高波長的信號可以穿透甚至茂密的樹木覆蓋來觀察下面土地的輪廓。

EOS-01和它的姊妹RISATs使用的x波段雷達在低波長下工作,被認為最適合監測城市景觀和農業或林地成像。根據ISRO, EOS-01計劃用於農業、林業和災害管理支持。雷達圖像也被認為是非常有用的軍事需求。

新型火箭



在發射EOS-01時,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使用了PSLV火箭的一種新變種,這種火箭在去年1月只發射過一次,當時它將微型衛星送入軌道。這個微型衛星是去年3月在印度的第一次反衛星測試中被擊落的。

這種型號的PSLV在將其衛星棄置在軌道後不會變成廢物。相反,火箭的最後一級,也就是衛星分離後留下的一級,可以獲得自己的軌道,並作為軌道平臺,用於其他機載設備在太空中進行實驗。實際上,這種火箭的第四級就像另一顆衛星,壽命約為6個月。

對於PSLV來說,這是第51次飛行。只有兩次發射沒有成功。

此次發射的九顆外國衛星中,四顆分別來自美國和盧森堡,另一顆是立陶宛的一顆技術演示衛星。

相關焦點

  • 印度航天成功發射一箭十星 包括1顆地球觀測衛星
    DoNews 11月8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印度安得拉邦斯裡赫裡戈達島上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C49)發射了EOS-01衛星以及國際客戶的9顆衛星,成功發射了10顆衛星,其中包括1顆印度的地球觀測衛星EOS-01,另有9顆國際商業衛星
  • 印度2020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發射衛星
    2020年只剩下最後不到兩個月,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終於執行了本年度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至少目前,印度還沒有年內繼續執行航天發射的計劃。當地時間11月7日17點32分,在印度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一枚印度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發射升空,將印度EOS-01 SAR成像衛星送入軌道,同步搭載了美國、盧森堡、立陶宛客戶的9顆小衛星。
  • 印度完成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為今年首次發射衛星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 距離 2021 年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作為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完成了今年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同時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當地時間 11 月 7 日 17 點 32 分,印度於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將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PSLV)發射升空
  • 印度2020年第一次發射衛星:可能也是今年最後一次
    至少目前,印度還沒有年內繼續執行航天發射的計劃。當地時間11月7日17點32分,在印度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一枚印度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發射升空,將印度EOS-01 SAR成像衛星送入軌道,同步搭載了美國、盧森堡、立陶宛客戶的9顆小衛星。
  • 義大利發射PRISMA地球觀測衛星
    當地時間3月21日22時50分35秒,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織女星」(Vega)運載火箭搭載義大利PRISMA地球觀測衛星發射升空。  PRISMA衛星是一顆小型超光譜成像衛星,由義大利空間局負責管理運行。該衛星的英文譯名的意思是「完成任務的超光譜先驅」,旨在利用小衛星的成像載荷,觀測地球上的相關環境要素。  該衛星發射任務的「前身」是21世紀初被取消的超光譜地球觀測衛星項目。
  • 印度成功發射一箭十星
    【印度成功發射一箭十星】印度空間研究組織7日利用一枚PSLV-C49型極地衛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10顆衛星,其中包括1顆印度的地球觀測衛星EOS-01,另有9顆國際商業衛星。據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消息,當地時間7日下午,上述運載火箭從印度東南部安得拉邦斯裡赫裡戈達島上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隨後所有衛星成功與運載火箭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 據印度媒體報導,EOS-01地球觀測衛星總重630公斤,配有合成孔徑雷達(SAR),可以在所有天氣條件下對地球拍照,用於農業、林業和災害監測等領域。其他9顆國際商業衛星中各有4顆分別來自盧森堡和美國,還有1顆衛星屬於立陶宛。
  • 印度11月7日啟動今年首次衛星發射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據印度國際空間研究組織(ISRO)28日消息,印度將於11月7日從安得拉邦的斯裡哈裡科塔(Sriharikota)發射場,進行今年的第一次衛星發射, 發射定於11月7日印度當地時間下午3時02分,屆時將使用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 C49,發射地球觀測衛星Risat-2BR2
  • ​印度11月7日啟動今年首次衛星發射
    據印度國際空間研究組織(ISRO)28日消息,印度將於11月7日從安得拉邦的斯裡哈裡科塔(Sriharikota)發射場,進行今年的第一次衛星發射, 發射定於11月7日印度當地時間下午3時02分,屆時將使用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 C49,發射地球觀測衛星Risat-2BR2和其他9顆國際商用衛星
  • 印度新冠疫情後首次航天發射,一箭十星
    (觀察者網訊)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當地時間11月7日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發布消息,當天成功進行了新冠疫情以來的首次航天發射。此前,該組織曾在1月有過一次發射,但當時是在法屬蓋亞那一基地完成。
  • 日本將於12月發射地球觀測衛星和低空衛星
    據日媒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27日宣布,將於12月23日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有助於全球變暖預測的觀測衛星「Shikisai(色彩)」和在低空飛行的試驗衛星「Tsubame(燕)」。  據介紹,「Shikisai」衛星將從800公裡高空長期觀測地球全部區域內雲層及大氣中的塵埃、冰雪面積、地表植物等的狀態,力爭分析環境隨全球變暖發生的變化,提高預測精確度。  「Tsubame」則會在低於一般衛星的300公裡以下高度的軌道上飛行。軌道較低一方面能詳密觀測地球,但也需要承受在該高度輕微存在的大氣阻力,因此易於下降。
  • 古人所預測的,與衛星觀測結果不謀而合!
    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是只因為人在山裡面眼界受到了局限,所以無法將整個廬山的真實面貌盡收眼底。就像是身處在宇宙當中的人類,無法知道宇宙的形狀一樣,除非我們可以跳脫到宇宙之外,看清它的真實面貌。地球究竟是什麼形狀的?
  • 最新觀測顛覆了海氣通量的傳統科學認知——Eos以編輯亮點報導該研究成果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黃傳江研究員和喬方利研究員關於海洋邊界層動量通量的研究成果被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會刊《地球與空間科學新聞》(Eos)作為「編輯亮點」(Editors』 Highlight)的形式進行報導。
  • 時隔一年南亞航天大國印度終於再次開張,成功發射一箭10星
    時隔近一年後再次成功發射火箭印度當地時間2020年11月7日下午5點55, 印度在斯裡赫裡戈達島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使用一枚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PSLV)成功包括 地球觀測衛星EOS-01其中EOS-01是印度開發的地球觀測衛星,旨在用於農業,林業和災害管理支持中。
  • 印度定於11月7日進行今年首次航天發射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9日消息,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定於11月7日進行今年首次航天發射。該組織在推特上稱:「計劃發射攜帶作為主衛星的EOS-01衛星以及國際客戶的9顆衛星的運載火箭,發射大致定於2020年11月7日當地時間15時02分,具體根據天氣情況。」EOS-01衛星用於觀測地球,將用在農業和林業以及消除自然災害後果中。
  • 印媒:中國將發射世界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 觀測美國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印媒稱,中國計劃發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據《印度快報》網站2月11日報導,中新社援引衛星研發團隊首席科學家李德仁的話稱,「珞珈一號」01星重約10千克,由武漢大學負責研發。
  • 2020年剩不到兩個月,印度航天局終於要進行今年首次發射任務
    直到2020年11月7日,也就是明天,印度才迎來2020年的首次火箭發射,然而2020年已經剩下不到兩個月。說點題外話,這一年一年的過得可真快。關於本次任務的詳情及細節:一箭10星此次發射所用的運載火箭是印度國產的極地運載火箭,這款火箭重達294噸,可以將3.2噸左右的載荷運送至近地軌道。
  • 日本成功發射天體觀測衛星「ASUTORO H」
    中國網2月18日訊 據日本媒體網站2月17日報導,日本於17日下午5時45分發射了最新的天體觀測衛星「ASUTORO H」,用於探索黑洞等宇宙奧秘。該衛星在位於鹿兒島縣種子島的宇宙中心,由H2A火箭30號機成功發射。發射後,該衛星於下午5點59分,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並確認發射成功。
  • 古人曾這樣認為,衛星觀測剛證明古人是對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願身在此山中,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個星球,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的一個行星系統,銀河系又是宇宙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我們人類在宇宙中真是小的又小,雖然科學家們通過天文儀器可以觀測到直徑達930億光年的宇宙空間,然而這很可能還只是宇宙的極小的一隅,其他的部分都是不可見的。那麼我們根據已有的物理理論推測,能知道宇宙是什麼樣的嗎?
  • 印度發射電子偵察衛星,專門針對邊境雷達站
    電子偵察衛星已經成為各軍事大國或強國獲取他國電子情報最有效手段。如果說成像偵察衛星是太空中的「千裡眼」,那麼電子偵察衛星就是活動在太空的「順風耳」。目前,印度也開始部署自己的電子偵察衛星,但相關衛星或其計劃運行的細節很少公開,非常神秘。去年4月1日,印度空間研究局(ISRO)成功發射首顆電子偵察衛星「電磁智能衛星」(EMISAT)。
  • 高分七號衛星照令人驚嘆,解析度只有印度衛星1/3,內幕不簡單
    軍用衛星,其中包括解析度達到0.25米的高解析度全色、多光譜和高光譜地球觀測衛星cartosat-3。內幕並不簡單,有印度從事光學衛星研究時間更長的原因,有印度可以引進更先進核心元器件的原因,還有印度過於追求解析度的原因。首先,印度研製對地觀測衛星要比中國時間長,技術積累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