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2020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發射衛星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2020年只剩下最後不到兩個月,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終於執行了本年度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至少目前,印度還沒有年內繼續執行航天發射的計劃。

當地時間11月7日17點32分,在印度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一枚印度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發射升空,將印度EOS-01 SAR成像衛星送入軌道,同步搭載了美國、盧森堡、立陶宛客戶的9顆小衛星。

高達44.5米的PSLV火箭發射後,重達630公斤的EOS-01衛星首先與火箭成功分離,另外9個較小的有效載荷在幾分鐘後部署完畢,10顆衛星均進入了575千米高、37°傾角的LEO近地軌道。

PSLV火箭為四級火箭,第一級由兩個捆綁式固體火箭助推器、一個固體燃料核心級組成,第二級採用偏二甲肼液體燃料,第三級為固體燃料,第四級則是液體燃料。

EOS-01 SAR原名RISAT 2BR2,是一種雷達監視衛星,「用於農業、林業和災害管理支持的地球觀測」,印度此前曾在2019年5月和12月發射了兩顆類似衛星。

據悉,印度的SAR衛星還可以探測地面上軍事裝備的特徵,例如偽裝的軍事裝備,而衛星選定的37度傾角軌道也可以對印度領土和鄰國中國、巴基斯坦進行定期重訪。


免責聲明:凡標註轉載/編譯字樣內容並非本站原創,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756/7561133.html report 1037 2020年只剩下最後不到兩個月,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終於執行了本年度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至少目前,印度還沒有年內繼續執行航天發射的計劃。當地時間11月7日17點32分,在印度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一枚印度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發射升...

相關焦點

  • 印度2020年第一次發射衛星:可能也是今年最後一次
    2020年只剩下最後不到兩個月,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終於執行了本年度的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很可能也是最後一次。
  • 印度完成極地衛星運載火箭發射,為今年首次發射衛星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 距離 2021 年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作為一直夢想成為航天大國的印度,完成了今年第一次宇航發射任務,同時也可能是最後一次。當地時間 11 月 7 日 17 點 32 分,印度於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將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PSLV)發射升空
  • 聯盟火箭發射歐洲最高解析度光學間諜衛星,2020年最後一次發射
    發射時間:2020年12月30日00:42(BJT)
  • 印度發射的最新地球觀測衛星EOS-01的廬山真面目
    EOS-01隻不過是另一顆雷達成像衛星(RISAT),它將與去年發射的RISAT- 2b和RISAT- 2br1一起工作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下午,印度一箭九星,成功發射了一顆地球觀測衛星EOS-01,完成了近一年來的首次太空任務。
  • 印度太空崛起, 發射一箭104星, 美稱各國衛星危險, 但中國可不怕
    一箭104星」發射,2017年2月,印度媒體有報導,印度空間組織發射一枚極地運載火箭,火箭攜帶有104顆衛星。這樣一次性送104顆衛星上天,可是不小的成績,印度當然也沒忘炫耀。對於印度的這項動作,美國和俄羅斯專家反應最大了,美國有專家表示,印度現在「一箭104星」的發射成功,是航天界創記錄的一次驚人之舉,宣示著印度在衛星發射上已經走在中俄前面,而且美國的許多衛星也通過印度航天發射升空。還有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表態,印度挑戰「一箭104星」,成本低廉已經可以打敗中國了。
  • 原形畢露,印度2020年航天成績為零,我國發射任務接近40次
    可是,如此讓人高看一眼的印度航天,2020年內,截止今天,一次發射都沒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2019年,印度航天研究組織ISRO主席西萬在接受印度時報採訪時曾表示,印度2020年要發射10多顆衛星,並計劃在年中發射「阿迪亞」-L1太陽探測任務。2020年12月,還要進行「加加揚」飛船的首次無人飛行測試。
  • 印度11月7日啟動今年首次衛星發射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據印度國際空間研究組織(ISRO)28日消息,印度將於11月7日從安得拉邦的斯裡哈裡科塔(Sriharikota)發射場,進行今年的第一次衛星發射, 發射定於11月7日印度當地時間下午3時02分,屆時將使用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 C49,發射地球觀測衛星Risat-2BR2
  • ​印度11月7日啟動今年首次衛星發射
    據印度國際空間研究組織(ISRO)28日消息,印度將於11月7日從安得拉邦的斯裡哈裡科塔(Sriharikota)發射場,進行今年的第一次衛星發射, 發射定於11月7日印度當地時間下午3時02分,屆時將使用極軌衛星運載火箭PSLV C49,發射地球觀測衛星Risat-2BR2和其他9顆國際商用衛星
  • 俄將用最後一次用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軍用衛星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5月2日發布的消息稱,據俄航天工業消息人士表示,俄羅斯計劃7月中旬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最後一次發射俄羅斯軍用衛星。屆時,俄羅斯將使用「質子-M」運載火箭把「鐘鳴」重型軍事通信衛星送入軌道。該發射將在7月中旬進行。日期暫定於7月16日。
  • 中印邊境動作頻頻,印度發射新衛星劍指中國,對峙野心昭然若揭
    據悉,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將在2020年11月和12月恢復太空發射計劃,並預計將進行多次發射。該機構預計在今年12月之前,首次發射一枚小型運載火箭,有消息稱,這款小火箭主要用於幫助印度發射重量較輕的衛星,並且該新型火箭可以在一周之內組裝完成。
  • 印度發射電子偵察衛星,專門針對邊境雷達站
    電子偵察衛星已經成為各軍事大國或強國獲取他國電子情報最有效手段。如果說成像偵察衛星是太空中的「千裡眼」,那麼電子偵察衛星就是活動在太空的「順風耳」。目前,印度也開始部署自己的電子偵察衛星,但相關衛星或其計劃運行的細節很少公開,非常神秘。去年4月1日,印度空間研究局(ISRO)成功發射首顆電子偵察衛星「電磁智能衛星」(EMISAT)。
  • 印度航天成功發射一箭十星 包括1顆地球觀測衛星
    DoNews 11月8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印度安得拉邦斯裡赫裡戈達島上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C49)發射了EOS-01衛星以及國際客戶的9顆衛星,成功發射了10顆衛星,其中包括1顆印度的地球觀測衛星EOS-01,另有9顆國際商業衛星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根據CCTV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將在七月下旬開展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也是我們航天工程實力再次跨出一步的實證。因為在很多印度人看來,印度才是世界航天強國,沒道理中國已經開始探測火星,有人指出,印度在2013年就完成了探測火星,但是那是高度依賴於美國的深空探測網還有技術上的支持才做到的,如今中國可以獨立自主完成這項壯舉。很多印度網民就在網上紛紛留言,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而最近我們也是宣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根據CCTV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將在七月下旬開展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這也是我們航天工程實力再次跨出一步的實證。而聽到這個消息,印度人卻有些半信半疑。
  • 印度航天科技真有自誇的那麼厲害?今年一次都沒有發射的原因來了
    印度也很清楚這一點,故近年來大搞航天事業。從曾經的一箭104星創造新紀錄,到準備載人航天計劃,讓人不禁感到好奇,印度的航天事業真有那麼厲害嗎?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多個國家經濟出現嚴重下滑,印度一度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疫情大國。在此背景下,印度國內各個領域都受到了嚴重影響,更不要說繼續發展航天事業了。在這樣的局面下,印度的航天事業自然「倒退」了不少。
  • 截止8月1日,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繼續領跑,保持世界第一
    這也是我國的第一次參與深空探測的任務。天問一號目前已經在去往火星的霍曼轉移軌道上。預計將於2021年1月底到達火星。2020年5月31日,SpaceX在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完成載人龍飛船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Crew Dragon Demo-2),將兩名NASA的太空人送到國際空間站,並於8月2日安全返回。這是美國在太空梭退役後首次實現本土的載人發射任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私人航天公司的載人發射任務。
  • 最新一艘聯盟號飛船:俄羅斯的第一次+美國的最後一次
    同時也是美國最後一次高價使用聯盟號飛船運送NASA太空人,這次美方支付給俄方的船票高達9030萬美元。這次發射似乎有兩個暗示:美國一直渴望徹底擺脫對俄羅斯載人航天的長期依賴,用完最後一張船票,終於熬到頭了;俄羅斯在失掉這位闊綽金主的同時,不忘給點顏色看看,亮出高超技能,顯擺一下。
  •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計劃於5月份發射,有哪些重要意義?
    我國的北鬥衛星建設方針也分為三步走,與月球探測計劃比較相似,正因為此,北鬥有一代、二代、三代之分,也就是北鬥一號、二號與三號,這裡大家要注意一下,北鬥一號並不是一顆衛星的名稱,它代表的是第一代北鬥衛星導航試驗系統,是包含幾顆衛星的,作為第一代試驗系統,北鬥一號也提供實用功能。如今經歷了北鬥一代、二代,三代也迎來了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的發射,真可謂是振奮人心。
  • 同一天:中國成功發射一箭十三星,美國成功發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
    前兩次先進的全球定位系統三號任務也發射獵鷹9號火箭,包括今年6月發射的一枚。ULA號最後一次飛行中發射的另一顆衛星德爾塔四型中等2019年8月。今天的任務展示了一隻剛出廠的獵鷹,它的外觀是第一次太空旅行時的純白色。SpaceX一直嚴重依賴其經驗豐富的火箭隊,許多獵鷹9號的第一階段已經完成了五次或更多次飛行。今天發射的助推器,被稱為SpaceX B 1062,可能是我們看到的最後一顆發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的全新助推器,因為美國政府已經給SpaceX發射未來軍事任務開了綠燈。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新華社西昌10月15日電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報國氣象興    王玉磊、黃國暢    2020年是風雲氣象衛星事業開展50周年,也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組建50年。50年來,我國成功發射了17顆風雲系列氣象衛星,其中有9顆是從西昌奔向太空的,目前仍有7顆在軌衛星鑄就全球觀測能力,綜合性能達世界先進水平。    誰又曾想到,這個中心在1984年第一次執行發射任務時,請的是當地老農和彝族同胞上山幫忙觀測天氣。1997年第一次發射風雲衛星時,卻又因為天氣原因被迫推遲。